“齊柏林”行動

按照“衛士”計畫的總體設計,盟軍還在地中海區域實施了代號為“齊柏林”的欺騙行動。這一行動旨在送出以下信息,即應史達林要求,盟軍同意推遲對歐洲的進攻,轉而首先進攻巴爾幹半島,以迫使希特勒的盟友退出戰爭。信息表明:盟軍將同時從幾個方向發起登入作戰——英軍從克里特島和伯羅奔尼薩半島,美軍從南斯拉夫北部的伊斯特拉半島波蘭軍隊則從阿爾巴尼亞。之後,它們將沿黑海羅馬尼亞展開兩棲進攻,並收復土耳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齊柏林”行動
  • 類別:軍事,戰役,戰爭
  • 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
  • 發起人:史達林
簡介,兵力部署,

簡介

在“齊柏林”行動中,大部分欺騙任務是由英國第12軍——一支像英國的第4集團軍和美國的第1集團軍一樣虛構的部隊來完成的,其主要手段同“北方堅韌”和“南方堅韌”行動基本相似:設在利比亞托普魯克的海軍無線電台開始模擬各種通訊信號;盟軍空軍大量增加了對巴爾幹國家和愛琴海航線的襲擊;偽造的登入艇也不斷出現在地中海南部和直布羅陀海峽。倫敦監督處甚至僱傭了以嘴快聞名的中東印刷工來為進攻部隊印製介紹預定攻擊區域情況的小冊子。
為了欺騙行動顯得活靈活現,倫敦監督處還替虛構的登入選定了準確的日期,隨後又以各種藉口推遲了三次。其中,有一次是蘇軍要求稍晚一個月,以便他們能夠及時趕到巴爾幹參戰。
德軍似乎並未想過,“北方堅韌”、“南方堅韌”和“齊柏林”計畫所宣傳的對斯堪的納維亞、加萊海峽和巴爾幹半島的進攻是根本不可能同時進行的。他們已被盟軍虛張聲勢的逼真表演所迷惑,因而也像相信“堅韌”計畫一樣相信了“齊柏林”計畫。希特勒和他的情報人員一致認為:巴爾幹半島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所以從1944年2月起,他便再沒有向諾曼第方向增派一兵一卒,相反,4個德國精銳師,其中包括3個裝備精良的裝甲師,則從法國轉移到了東歐,以準備迎戰英美法軍的“聯合進攻”。
至此為止,“衛士計畫”已經順利實現了其掩護“霸王行動”的主要戰略目標。在諾曼第登入日前夕,從各個渠道傳來的信息都證明“衛士”計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1942年5月23日,美軍在瓦爾蒙頓繳獲了一台德軍藏在密林中的車輛,車內發現了一份德軍5月份的作戰綱要。這份綱要詳細介紹了這個月內德軍的兵力部署情況。

兵力部署

“俄國戰線:122個步兵師,25個裝甲師,外加1個裝甲旅;17個混合師,外加一個混合旅。
義大利及巴爾幹戰線:37個步兵師,外加兩個步兵旅;9個裝甲師和4個混合師。
西線(包括荷蘭、丹麥、挪威在內):64個步兵師,外加1個步兵團;12個裝甲師,外加2個裝甲旅;12個混合師。
德國本土留守部隊:3個步兵師,外加1個步兵旅;1個裝甲師,外加2個裝甲旅;4個混合師,外加2個混合旅”。
從兵力分布上可以看出,希特勒已經根據“衛士”計畫所提供的情報分散部署了他的作戰兵力。1942年5月30日,盟軍又通過“超級機密”破譯了一份希特勒和其日本盟友大島浩男爵的談話要點。在談話中,希特勒表示相信“堅韌”行動和“齊柏林”行動的說法,認為盟軍在地中海至少配備了80至90個師的兵力,甚至可能還有七八個空降師。而起他還繼續堅持認為,儘管盟軍的登入地點可能會選在諾曼第,但其進攻的矛頭最終是要指向加萊區域。因此,他把西線最強大的4個裝甲師抽出來作為自己親自控制的預備隊,以便能隨時增援加萊方向。
僅此一舉,就大大削弱了德軍在諾曼第地區的抗登入能力,為“霸王”行動的成功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碼。就在德軍統帥部及其情治單位費盡心思去追蹤那些無中生有的軍隊之時,盟軍卻已在英國秘密集結了一支約200萬人的真正進攻力量。這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居然是在德國偵察機和間諜網的眼皮底下進行的,實在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當600艘戰艦,5000隻運輸船、1萬架飛機和300萬噸軍需物資雲集在攻擊出發地時,希特勒再想改變這一切都已為時過晚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