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指導,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國際宇航聯合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航空學會聯合主辦,中南大學承辦的航空航天類賽事。於2020年3月16日開始網上參賽報名,2020年11月22日決賽結束。
“飛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自啟動以來,共有來自127家研究生培養單位的513支隊伍報名,總參與人數達2752人,提交作品400件,其中共有124支參賽隊進入決賽。
“飛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共評選出143項獲獎作品,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73項、最佳實物演示獎6項、實物演示獎14項;評定出優秀組織獎28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
- 時間:2020年3月16日 至 2020年11月22日
- 主辦單位: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 聯合主辦單位:國際宇航聯合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航空學會
- 承辦單位:中南大學
- 獲獎數量:一等獎15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73項、最佳實物演示獎6項、實物演示獎14項
賽事背景
舉辦進程
賽事主題
舉辦信息
舉辦單位
舉辦規模
參賽要求
參賽資格
作品要求
- 主題要求
- 提交要求
獎懲機制
獎勵
懲戒
評選情況
評審單位
評審規則
獲獎作品
一等獎
賽道類型 | 作品名稱 | 隊長所在單位 |
---|---|---|
常規賽道 | “游隼”多模態變體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伏翼”可自由起降的吸附式微型固定翼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系留帆式全電推進載人火星飛行器SpaceKite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Airclimb飛行機器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智慧型傾轉旋翼無人機系統 | 電子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化學分子衛星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超空泡兩棲式跨介質無人飛行器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鸞蜓”直驅式仿蜻蜓撲翼飛行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月面發射模組化重複使用運載器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常規賽道 | 基於無拖曳技術的超精超穩空間天文觀測系統設計 | 中山大學 |
常規賽道 | 無人機集群協同搜尋仿真體系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常規賽道 | 基於跨介質推進系統的新概念高速飛潛器 | 中南大學 |
企業賽道 | “飛隼”變體尾座式垂直起降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梟鷹”號電磁助推高超聲速飛行器 | 中南大學 |
企業賽道 | “天馬”分體式城市飛行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二等獎
賽道類型 | 作品名稱 | 隊長所在單位 |
---|---|---|
常規賽道 | 雷電無人機智慧型捕捉飛彈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旋臂飛鯊——摺疊旋翼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鴻雁”邊界層抽吸推進翼身融合布局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自主避障路徑規劃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黑洞偵探——空間多信使智慧型觀測系統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極限表面棲息微型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The Flash-複合式高速無人直升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潛行者”——基於環量控制技術的無操縱面飛翼無人機設計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平流層新型科學平台“天空之眼”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自主偵察、巡邏、捕獲智慧型無人機系統 | 電子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陸空一體化仿生無人機 | 瀋陽大學 |
常規賽道 | 藍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雙尺度智慧型感知自適應太陽能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空間非合作目標協同圍捕技術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無人動力傘 |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智行合翼 | 西安交通大學 |
常規賽道 | 可實時圖像回傳的雙足行走撲翼飛行器全系統設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於視覺吸附的仿生尺蠖機器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仿蒲公英火星飛行器 | 浙江大學 |
常規賽道 | “追光號”推力矢量噴管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常規賽道 | 無人機與船協作的水面垃圾清理方案 | 廈門大學 |
常規賽道 | 潛基多聯裝無人機膠囊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旋翼鳴鳶”——多飛行模式智慧型航空器 | 航天工程大學 |
常規賽道 | “戰翼”可摺疊多模變體無人飛行器 | 北京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Helicarrier”多旋翼空中自主對接起降系統 | 復旦大學 |
常規賽道 | “空間智慧型守護者”——針對空間抵近目標的新型星上智慧型感知防禦模組設計 | 航天工程大學 |
常規賽道 | “嶽麓”動力——一種寬速域多工質功效匹配組合發動機 | 中南大學 |
常規賽道 | 高機動性智慧型反恐無人機 | 四川大學 |
企業賽道 | “天遣”天基值守再入打擊智慧型變形飛行器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企業賽道 | “追光者”——新動力可變形超寬域高超聲速飛行器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 |
企業賽道 | 環形翼垂直起降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海鷗”模組化跨介質傾轉旋翼飛行器 | 國防科技大學 |
企業賽道 | 垂雲-複合轉向式垂直起降氣動矢量噴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新構型傾轉旋翼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電磁炮射多旋翼飛行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三等獎
賽道類型 | 作品名稱 | 隊長所在單位 |
---|---|---|
常規賽道 | “Olympus”火星單級入軌飛行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無人機群體協同控制智慧型重建三維場景系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站式蜂群無人機系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運載火箭實時精確著陸制導控制系統設計與演示驗證 | 北京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天地一體監視/投放/搜查系統 | 北京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一種套用於立方星的離子液體電噴微推進系統 | 北京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多無人機全景監視系統 | 北京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多無人機目標檢測和跟蹤 | 電子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於朗肯循環的液氧甲烷智慧型變推力火箭發動機方案設計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獵殺之網”小型無人機協同攻擊系統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暗影獵手”隱身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阿耳戈斯之眼”——太空飛行器視覺系統設計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贏魚’號仿生變前掠翼新型跨介質飛行器設計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常規賽道 | 航空燃料電池內燃機混合動力系統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等離子推進隱蔽偵查攻擊一體無人機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空間非合作目標附著纏繞消旋新方法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SCIT-AHV——智慧型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總體與控制分系統設計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星箭一體化”雷射動力飛行器及其系統設計 | 航天工程大學 |
常規賽道 | 履帶式可飛行兩棲特種作業機器人 | 湖南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於ROV和UAV的水空兩棲飛行機器人智慧型系統 | 華中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一種小型仿蜻蜓撲翼飛行器 | 華中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四軸X翼傾轉兩棲無人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Hyper-ranger寬速域高超聲速乘波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瓦特型六連桿撲翼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載人航天先遣式著陸巡視一體探測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新型共軸雙旋翼飛行器設計與控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後掠飛翼式太陽能無人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仿甲蟲翼的新型可摺疊撲翼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直升機機電系統綜合控制半物理驗證平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航天員出艙牽引裝置設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於MBD的全向矢量六軸飛行器Elf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燕隼”智慧型變彎度柔性機翼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微納聚合體衛星平台在軌重構研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子母機協同工作平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一種利用負升力的超軌道速度全球快速到達飛行器概念方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潛水鳥”號多功能跨介質無人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一種基於無人機的套用於高壓線路維護的自動操作手 | 廈門大學 |
常規賽道 | 不打農藥的生態植保無人機 | 山東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太陽能兩棲無人機 | 上海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一種可懸停縱列式雙扇翼飛行器設計 | 四川大學 |
常規賽道 | 適用於近地飛行器的場景深度感知嵌入式系統 | 四川大學 |
常規賽道 | 面向巡航及搜救的海-空兩棲無人飛行器 | 武漢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智慧型體目標識別與跟蹤系統 | 西安交通大學 |
常規賽道 | “墨守號”高機動仿生可變形無人偵察機 | 西安交通大學 |
常規賽道 | 無人機自主飛行避障與導航系統 | 西安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傾轉變形四旋翼飛行器 | 西安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御風者”動態滑翔超長航時無人機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異構群智機器人空間協同搭建技術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分散式無人機智慧型編隊系統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變剛度五指軟體手-作品報告書、展示報告、動畫視頻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旋轉抓捕者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可重複使用地月運輸系統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常規賽道 | 木衛二撞擊飛行器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常規賽道 | “乾坤”號集成火星探測器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常規賽道 | “水寶寶”木衛二冰下海洋潛艇器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常規賽道 | 城市共享載人無人機及其智慧型空管系統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常規賽道 | 彈射式共軸雙旋翼飛行器 | 中南大學 |
常規賽道 | “超棟力”號水空兩棲跨介質智慧型無人飛行器 | 中南大學 |
常規賽道 | “Nirvana”仿生飛行機器人 | 重慶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於仿生技術的跨介質無人機 | 重慶大學 |
企業賽道 | 傾轉旋翼-機翼垂直起降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新型太陽能垂直起降無人機及系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升力翼多旋翼飛行平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中國芯垂直起降飛行器ESPFLY | 北京科技大學 |
企業賽道 | 分散式混合動力垂直起降飛行器“Futpower” | 國防科技大學 |
企業賽道 | “百變”號高超聲速智慧型虛擬變形跨域飛行器 | 國防科技大學 |
企業賽道 | “御風號”寬速域虛擬變形智慧型流動控制系統 | 國防科技大學 |
企業賽道 | 未來先進艦載戰鬥機“游隼”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楓影”艦載垂起無人機旋翼固定翼可切換布局概念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流沙號”變旋翼垂直起降無人機 | 廈門大學 |
企業賽道 | 一種用於固定翼飛行器機翼的新型柔性薄膜電池 | 西安交通大學 |
企業賽道 | 雙涵道風扇垂直起降飛行器設計 | 中國民航大學 |
企業賽道 | 可控摺疊無人機結構設計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最佳實物演示獎
賽道類型 | 作品名稱 | 隊長所在單位 |
---|---|---|
常規賽道 | “游隼”多模態變體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Helicarrier”多旋翼空中自主對接起降系統 | 復旦大學 |
常規賽道 | 高機動性智慧型反恐無人機 | 四川大學 |
常規賽道 | 太陽能兩棲無人機 | 上海理工大學 |
企業賽道 | “飛隼”變體尾座式垂直起降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楓影”艦載垂起無人機旋翼固定翼可切換布局概念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實物演示獎
賽道類型 | 作品名稱 | 隊長所在單位 |
---|---|---|
常規賽道 | 後掠飛翼式太陽能無人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鸞蜓”直驅式仿蜻蜓撲翼飛行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基於視覺吸附的仿生尺蠖機器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常規賽道 | “阿耳戈斯之眼”——太空飛行器視覺系統設計 | 國防科技大學 |
常規賽道 | The Flash-複合式高速無人直升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伏翼”可自由起降的吸附式微型固定翼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藍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雙尺度智慧型感知自適應太陽能無人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常規賽道 | 多無人機全景監視系統 | 北京理工大學 |
常規賽道 | 智慧型傾轉旋翼無人機系統 | 電子科技大學 |
企業賽道 | “天馬”分體式城市飛行器 | 西北工業大學 |
企業賽道 | 新型太陽能垂直起降無人機及系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環形翼垂直起降飛行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企業賽道 | “天遣”天基值守再入打擊智慧型變形飛行器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優秀組織獎
序號 | 獲獎單位 | 序號 | 獲獎單位 |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5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2 | 國防科技大學 | 16 | 華中科技大學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7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 |
4 | 西北工業大學 | 18 | 中國民航大學 |
5 | 中南大學 | 19 | 重慶大學 |
6 | 電子科技大學 | 20 | 湖南大學 |
7 | 北京理工大學 | 21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8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22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9 | 航天工程大學 | 23 | 山東理工大學 |
10 | 西安交通大學 | 24 | 中北大學 |
11 | 廈門大學 | 25 | 上海理工大學 |
12 |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 | 26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13 | 四川大學 | 27 | 北京交通大學 |
14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28 | 空軍工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