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風”2型飛彈

“雄風”2型飛彈

“雄風”2型飛彈是台灣中科院於1983年開始研製計畫,設計方案是模仿美國"捕鯨叉"飛彈系統方案,用目標指示雷達測量目標運動要素,火控系統據此計算諸元、裝定並發射飛彈,飛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末段為紅外和雷達主動複合制導模式。台灣中科院將該飛彈命名為"雄風"2飛彈系統,岸防型號為MGB-2A,艦射型號為MGB-2B,後出現的空射型號為MGB-2C。當時,台灣工業體系尚不能全部提供"雄風"2所需的配套裝置,關鍵部件需要外購。

簡介,裝備過程,

簡介

"雄風"2型飛彈採用一台法國許可生產的Arbizon Ⅳ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據稱推力比"捕鯨叉"飛彈使用的發動機大百分之十左右,台灣中科院在"捕鯨叉"飛彈進氣道結構基礎上,重新設計了發動機進氣口。"雄風"2飛彈是第一種真正採用主動雷達與紅外複合制導的飛彈系統,紅外導引頭設於彈體前上方,直徑約70毫米,與彈體中下方的外凸式進氣口形成不對稱設計外型。早期"雄風"2型的紅外導引頭為外購,後來由島內坤儀公司生產,後續的"雄風"2型均改用台灣自製的導引頭。台灣中科院的設計採用了類似美制"捕鯨叉"飛彈的摺疊式彈翼,飛彈發射後彈翼自動展開。飛彈裝有助推固體火箭發動機,工作3至5秒後自動脫離。

裝備過程

1988年,"雄風"2飛彈在"陽"字號驅逐艦上試射成功,1990年1月正式結束研製。艦射型MGB-2B已自1991年開始量產,是台灣海軍反艦飛彈中的主力彈種,也是台灣數量最多的一型反艦飛彈,目前台灣中科院的生產線上仍在持續製造此型飛彈。除了部署在台灣海軍"成功"級、"康定"級護衛艦二代艦外,台灣海軍現有的7艘"武進"3型驅逐艦(除"遼陽"號外)後來也都在艦的左舷加裝1具四聯裝"雄風"2型飛彈發射器。近年來台灣中科院對"雄風"2飛彈系統進行了多項改進,其中一項是採用了新型燃料,將150千米的最大射程提高到170千米。此外,"雄風"2的對陸攻擊型號也在研製中。
MGB-2A陸射型從9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替代各岸防反艦飛彈發射陣地中原有的"雄風"1型飛彈,採用較少見的三聯裝發射器發射。目前尚未見有車載機動型出現,各處岸基陣地部署的均為固定陣地型式,但是台灣擁有發達的公路網和很多適合改造的車型,如果要發展車載型"雄風"2飛彈也並非難事。
"雄風"2空射型號MGB-2C最早裝備AT-3攻擊機,但是這種飛機的電子設備相對簡陋。在引進了法國"幻影2000"和美國F-16戰鬥機後,台灣自行研製的IDF戰鬥機因機動性能不足退居二線,但是其機載系統性能不錯,是攜帶"雄風"2飛彈的理想平台。台灣已經完成了"金龍"53火控雷達系統與"雄風"2飛彈的整合,IDF比AT-3攻擊機能更好地執行反艦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