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6號飛彈艇

光華6號飛彈艇

光華6號飛彈艇 這種飛彈艇排水量170噸,搭載4具台灣生產的“雄風-2”反艦飛彈。台灣軍方稱,這些飛彈艇將代替陳舊的排水量僅有50噸的“海鷗”級飛彈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華6號飛彈艇
  • 最高速率 : 30節
  • 巡航範圍 : 800浬
  • 主甲板傾斜 : 12度
簡介,發展歷程,性能諸元,武器裝備,隱身功能,特殊安置的電子設備,評價,存在問題,

簡介

光華6號飛彈艇快艇最高速率為30節,約合時速55公里,巡航範圍為800浬,約為1400公里。主甲板傾斜12度,且船體有特殊塗料,可降低被雷達偵測機會。船身配置三具16缸的4000系列柴油引擎。

發展歷程

“光華六號”計畫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由於台灣海軍裝備的海鷗級飛彈艇服役時間已超過20年,而且其噸位小,耐波性能差,裝備的雄風I型飛彈射程短(僅僅36公里),已經不能勝任在台灣海峽與祖國大陸海軍對抗的需要,所以發展一種造艦周期短、價格低、能快速反應、具備一定現代作戰能力的飛彈艇就成為了台灣海軍的當前要務。台灣海軍提出,新式飛彈艇需具備較大的噸位、較強的耐波性、較寬廣的活動半徑、較高的隱身性能和足夠的打擊火力,以配合諸如成功級、康定級、錦江級等新服役水面戰艦,組成編制完整、功能互補的海上打擊群,實施作戰。
光華6號飛彈艇
原型艇FACG-60由台灣海軍造船發展中心自行設計規劃,原來預計於1999年開工建造,但是前後多次公開招標均慘遭流標,迫使台灣海軍不得不考慮自行籌建的可能。2000年10月,由台灣“國防部”核定,正式於次年10月1日交由台灣海軍左營後勤支援指揮部旗津船廠開工建造。建造中,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台灣海軍造船發展中心和後勤司令部一齊上陣,解決施工流程安排、管理檔案獲得、裝備物料採購和作戰系統整合等工作問題,最後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完成。而其1:50比例模型早於2002年6月曾公開展示,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

性能諸元

主要尺寸:船長:34.2米、船寬:7.6米、
船深:約4米、最大吃水:2.96米、
平均吃水:1.8米
排水量:輕載:154.7噸、滿載:168.5噸
航速:最大速率:33節、巡航速率:12節(腳踏車)、巡航距離:1000海里

武器裝備

飛彈艇長39米、寬7.6米,標準排水量為150噸,滿載排水量180噸;最大航速30節,巡航時速18節;22節時可續航1150海里;配備4枚“雄風Ⅱ”反艦飛彈、先進的偵察搜尋系統和雷達等,作戰指揮控制系統可與海、空軍作戰系統直接聯接,可有效遂行海空聯合作戰。

隱身功能

該艇隱形性強,採用流線型設計,使用抗雷達波的鋼質材料、隱形塗料和降低噪聲的新型螺旋槳。其次機動性強,艇體積小、速度快,戰時可疏散部署,具有靈活、隱蔽的特點,適合近海突擊作戰,特別是在海上襲擾作戰中具有明顯優勢,不但可躲藏對手的縝密偵察,還可在不開啟雷達的情況下接受準確的作戰信息,直接發射反艦飛彈,可達成神出鬼沒的作戰效果。再者打擊能力強,艇上火力配置先進,包括2座雙聯裝“雄風II”飛彈發射架(攜載4枚“雄風II”飛彈)、2座T75式20毫米機炮和2座AV一2型雙管幹擾火箭發射器;電子設備和作戰系統代表了台灣海軍當前的最好水平,包括HR一76C5型對海搜尋雷達1部、DECCA型導航雷達1部、艦用“大成”系統、“海鏢”分系統和NGPS船位回報系統等。

特殊安置的電子設備

“光華六號”原型艇與一般海軍艦隻不同,為了儘量減少電磁輻射,其並沒有安裝各式搜尋和火控裝置,僅在艦橋駕駛台上方安裝了一部康斯良姆·塞萊斯瑪公司的INS970導航雷達。隱身設計的主桅上有衛星定位天線和一部偵察雷達,艦橋與上層結構另有VHF、HF、船位自動回報系統等通信天線。該艇的作戰指揮系統為台灣海軍大成系統和雄風II型飛彈操作控制台結合的戰鬥系統。其通過接受大成系統傳來的目標的情報與作戰指令,發射飛彈予以攻擊。只要能保證海軍情報系統傳輸體系的正確及時和功能良好的數據鏈,就可使裝載了雄風II型反艦飛彈的該艇所能威脅的海域擴大到海鷗級的16倍。如果萬一海軍情報系統被破壞,數據鏈阻斷,那么該艇只能使用自身的導航雷達搜尋目標,這樣所能控制的海域將大大縮小,所能發揮的戰鬥力也與海鷗級艇相差不大。

評價

著名軍事智庫蘭德公司在其一份內部研究報告中指出,若該艇能獲得足夠的偵察和瞄準目標信息,隱形飛彈艇將能協助台灣利用防衛優勢,發揮極大的“致命效果”,甚至能安然渡過衝突最初的幾個小時。然而,部分防務專家對此有不同看法,稱艦載武備設計追求大而全,使其隱形性能大打折扣。其次,從艇首到艇尾遍布的欄桿、過高的艦橋、艦橋後方的2個救生筏、裸露的反艦飛彈發射架和後甲板上的通風/排煙裝置等,都足以破壞該艇的結構隱身性能。對此,島內有專家發出強烈質疑,一艘強調隱身的飛彈快艇,為何“刻意”裝上那么多破壞隱身效果的東西。西方的防務專家也十分迷惑:有“拉斐特”艦技術,解決結構隱身問題不該是難事吧!因此評價其為“一個浮躁背景下發展的一種浮躁的武器。”

存在問題

數據鏈能否有效、及時、正確地傳遞海空情報信息;如何配合與其他空、海、陸作戰編組使用;如何發展一套真正適合這批快艇的攻擊戰術;以及其部署的商漁港及相關後勤設施,甚至沿岸山壁洞庫是否適合其隱藏與出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