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與“不說”之間的兩岸文化表象》,由作家闌石發表的文化散文,一經刊載,受到讀者好評如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說”與“不說”之間的兩岸文化表象
- 外文名稱:"Say" and "don't speak"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s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 作品別名:兩岸文化表象
- 創作年代:2014年10月
- 文學體裁:雜文
- 作者:闌石
文章原文
文化的發展離不開那些愛大聲疾呼的學者,更離不開驚醒中的廣大民眾。兩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台灣的各種書籍、報刊在內地大量發行,大陸發展中的優秀民族文化也在台灣引起共鳴。前段時間,較為集中的看了台灣作家、學者余光中、李敖、柏楊,李清玄的一些著作,開始思考台灣與大陸的文化交流問題。在對於某一時弊的分析上,他們這些敢於說的學者是有很高的思想見地。而他們在當下社會中所表現的敢於直面問題而“說”的表現方式、追求態度,深層次的文化根源是需要去理解、包容的。一般我們要理解“說”與“不說”之間的兩岸文化表象首先應從產生此種表象的根源文化環境,教育制度以及應為之意上出發。
文化根源上,兩岸的文化是一衣帶水的,同屬中華文化正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你要分析台灣的文化、文明史,你更多是應從中華源上去分析,從1949年後帶過去的文化交流上分析,適時的結合當地土著民原有的文化。這就像台灣的各位領導人到大陸來訪問一定要祭祖一樣,這就是一種對文化本源的心理認同,這就是對文化的基礎總結。台灣文化更多的是在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的基礎上發展,當年赴台的各方名人、學者,甚至普通的知識分子就充當了急先鋒角色。
對於台灣的教育,真實感受則是來自內地大學與台灣大學之間的交流生經驗,來自文人學者的高層經驗文章。在台灣台北市區的台大交流進修一年,那裡的學習,你會更多的發現台灣“說”的看問題、思考,表達見解的方式、根源。台灣在教育的改良上較多的兼容並包了中西方的教育精華,課程更具開放性與針對性,文科學習更人文,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經典文化的結合,商科上更西化、重案例分析、推導。當地人民的學習氛圍也較為開放、和諧,積極地吸取各國精華。當然,這就是教育環境對民族性格、行為的巨大影響。從周邊環境氛圍本身來講,無論是他們的待人接物,還是他們的工作行為,台灣的民風給人的感覺也更親切、大度,和藹,人民對於地區政治也更關心、積極參與。任何國家的文化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從文化庸俗化、市場化到文化理想化、理性化的過程,在經濟文明的痛快發展後,國家必將進入對人文文化的深刻思考、改良,以求在整體文化上得到提高。無論是那一次經濟危機或經濟飛躍的影響下,台灣都在經歷了經濟發展的震盪後顯得更從容淡定,這樣的過渡在外部心理影響方面也為台灣人民的深層次思考提高了能靜心、坦然的根源。大陸人民則需要在經濟飛速發展中學習台灣,不要走經濟發展丟失傳統文化的老路,不因外物一時的興替而過喜悲,更應學會回頭靜看文化、社會發展之路。
經濟、文化影響下的教育學校發展至今,台灣老師、學者給我們一個印象更多的就是他們非常的敢於“說”出自己的見解,就算在“大師”看來算不上很精闢,不是很全面。內地則更多的表現是某一個所謂的“大師”在一片簇擁下以“大、全”式表達來獲的發言的權利,爭取受到全民的最大膜拜。信則高、大、全;不信則拋、棄、丟。這是一個趨同行徑問題,本質是應該相信誰的“理性與智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伴隨現在兩岸文化交流帶來的衝擊,有這么一個現象:在台灣學者的“說”了之後,台灣本地或大陸總有大量人圍攻別人的一切言論,總用市井之言語說別人的說法有問題。甚至有的人試圖抹殺別人發言的權利,時至今日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你可以不贊同,但切不可去批評別人言論、抹殺別人思考。當年,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出版後,大陸的言語圍攻何其多,實屬文化民眾尚未自醒的悲哀。古之有知音方可交流、共語!“伯牙絕弦”紀念知音的故事就是那個時代文人對於文化交流的例證。如今,你不發表見解還批評、指手畫腳,這是文人雅士應有的行為嗎?恐怕,更多的表現出是一種逆全球化,也正反應出你文化素養的低下。當然,每個人的思考、想法、交流方式對於他自己而言都是合理的。只有主體的存在,外界對於他才具有本來的意義、價值。但請你在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允許別人發表看法。
兩岸社會中,有一些人看你是否有學問,就在於你的“說”與"不說"之間,那么“說”與“不說”的真實之意又有哪些呢?原有思維定勢要變更,新的思維方式則要發展中尋求,"不說"不一定能看出你懂,“說”也不一定分析得出你淺薄。生命的社會化中,在“說”與"不說"之間,呈現給我們的卻是認識、情感價值、思想與文化底蘊的差別。今天時代在時刻的變動,那么我們的思想也在固有文化薰陶中,和時代思維一起變化。但我們應看到,這其中有你在原有的文化氛圍中形成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對於你如今認識問題有很大的影響。換句話說,你早期的世界觀、人生觀就會對你認識問題提供思維補充,為你的認識提供手段。這就與你的文化傳承,社會生存環境有重大的聯繫。兩岸在文化根基上是同源的,雖然思維在發展中不能排除西方文化的影響,但發展下的思維方式也應有一定的共同思考點,同源才是關鍵。這也就是為什麼僅僅對比大陸與台灣社會的批評處著眼的原因,未考慮西方社會對台灣學者的心理態度。
“說”與“不說”體現的是文化內涵修養,平衡自身與客群的現代思想、學習傳統更是關鍵。猶太諺語說:“為了生存,墮落的人可以變成任何事物”,這句話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在生存滿足的情況下,我們的思維方式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只有學習,狹義一點說只有對優秀文化的學習,你才能培養更好的心智模式,但切不可固化,應與時俱進,掌握學習的運動性。以上內容道出了人與人認識方式的作用。這就要求真正有學問的人要根據現實情況“說”,這種說要求根據客群的水平、思維模式出發,談論彼此能理解的語言。這樣就是讓你在與人交流的時候,要因時因地的說話,要看他人的水平、素質,思考模式。當你確定別人願意交流,現有素質、知識水平之後,你可以與之交流、表達,相信雙方能更好的交流、感興趣話題。但切記交流中,雙方也僅是交流,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不必爭論。誰也不能說自己的話是絕對正確的,我們人類也都僅是在自己的思維中思考、存在,在他人的思維中發展而已!有人就說了這是同流合污,這種人的觀點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的短視。不是說你“不說”,你離人很遠,你自以為給人的感覺是你很高深。不盡然,留下的只是“做人”的短板。因此,大凡有學問的人應讓別人也能理解你的知識,做到思想啟蒙的真正作用。一個時代,一個國家,必須有人用知識引領眾人前進。那么在這文化的航船中,你就是燈塔,你就是人類船員中的強人,你就是文化航向中的糾錯者。人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文化,丟掉深刻的思想、完善的思考能力。那么,我們就有疑問了:是不是台灣學者說的內容,你認為不怎么準確,你就可否定他,進而批評他呢?別人說了,有時不一定全都準確,但這並不能去代表一個人全部的想法與思想。這也僅是他這個時間段的想法與思考,可能還存在很多的隨機性的因素的存在,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在知識性問題上,只要它還沒有上升到“理念”的程度,我們可以爭論,不可定論誰對誰錯。那么我們是否還可以去說台灣學者沒深度呢?不盡然,在思考的時候,我們的影響思想的一些因素還有賴於你生理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這就像你和別人在瞬間反應能力上總有差別一樣,只是時間延續的問題,倒不是問題的重點。我試圖去探究的是為什麼中國大陸,在不涉及經濟利益的前提下,總會有那么多人在平常的交流中,傳遞出層出不窮的虛假表達,本身想法是這樣的,卻那樣說。這種現象還大量的繁衍,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是當下的價值取向了,是否還有價值堅守。是不是人與人之間只有利益,就像他們講的“說”與“不說”之間體現的是關係。
“說”要深思熟慮的說,"不說"要和心善目的傾聽,這就是展現出的大陸、台灣一些優秀知識分子給我們傳遞的文化引領者形象。雖然,他們不一定是昨天的“大師” ,也不一定是今天的“文人”。大陸知識分子間的文化交流更多不應在這種“說”與"不說"之間徘徊,更應是堅定台灣式的“說”,平等的交流思想,去除文化中的弊端。如今,我們知道了看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更應從文化的交流出發,從五千年炎黃子孫的共同角度理解。深層次的談論文化引導,就一定離不開“學者”、“大家”、民眾的“說”與“不說”。在這一方面,一些文人墨客應更多的回頭,去找回沉靜中的兼容並包,靜靜的思考古老中華文化中的精華。只要我們少些浮躁,少些經濟,相信像季羨林先生這樣的優秀學者一定會在大陸的學術土壤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