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形態上看,“聞”最初的意思就是“聽,聽到”,但我們知道,“聞”還可以表示嗅覺,聞味道。這其中的詞義轉換是一個怎樣的過程?(詞義的歷史轉換過程。)
參考答案:聞的本義是“聽到”,《說文》:“聞,知聲也,從耳,門聲。”字既然從耳取義,造字本義自然與耳朵有關。但是“聽”和“聞”又不同。“聽”是用耳朵去感觸聲音,“聞”是聲音入耳,所以有“聽而不聞”的說法。
僅從現有的文獻材料分析,“聞”從專指“耳朵聽到”演變為兼指“鼻子嗅到”,這種變化過程在語義學上可以稱為“詞義的轉移”(但我認為可能是假借,說見下),樓上說是詞義擴大,錯!如果是擴大,那么後起義的概念外延就包含了本義,而“聞”的變化不是如此。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最合理的解釋是:這兩個概念有個共同點,一個是聲音入耳,一個是氣味入鼻,而氣味入鼻古代沒有專字,於是借“聞”字為之。五官感觸外物,視而得之謂之見,聽而得之謂之聞,嗅而得之沒有專字,借“聞”字來表示是很自然的事。
“聞”字在先秦時期已經被用來表示嗅到,《韓非子 · 十過》有“聞酒臭而還”。我相信當時口語中表示嗅到的詞與“聞”同音,但沒有專字,所以借用“聞”字來表示。這種現象在漢字中很普遍,如“朋”、“來”、“其”、“而”等等。如此觀之,“聞”表示“嗅到”有可能是假借義。由廣變窄,變專的過程。文學接受進入高潮階段的一種更高境界,是指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與之形成共鳴,並達到淨化後進入的更高階段,包括潛思默想、洞悉宇宙奧妙、體悟人生真諦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狀況與過程。 我個人簡單認為: 領悟就是心靈受到某種觸動,而使智慧知識上升等級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