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貴龍”運動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嘎魯圖鎮布寨嘎查,曾是“獨貴龍”運動的總部和重要根據地。
“獨貴龍”運動舊址是“獨貴龍”運動的領袖席尼喇嘛的故居。總占地面積約324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房屋為召廟式建築,正房3間,東西廂房4間,南面為院牆大門,為四合小院。院內設花池磚道,種植松、榆和花草。小院門前豎有“瑪尼宏”桿。“獨貴龍”運動舊址共分三個陳列室進行文物存放和展出。正房中央安放席尼喇嘛銅像,高56厘米。其餘室內分別陳列著席尼喇嘛生前所用的部分日常用具,檔案文稿和親筆書信。“獨貴龍”運動舊址曾三拆四建,是廣大牧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見證,也是封建勢力勾結土豪劣紳大軍閥血腥鎮壓“獨貴龍”運動的見證。“獨貴龍”運動舊址是紀念獨貴龍運動、紀念“獨貴龍”運動領袖席尼喇嘛的重要場所。
2006年5月,“獨貴龍”運動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貴龍”運動舊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嘎魯圖鎮布寨嘎查
- 所處時代:1919~1921年
- 占地面積:約 324 m
- 保護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6-911-5-03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價值意義,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烏審旗爆發了大規模反開墾、反奴役的“獨貴龍”運動,十二個“獨貴龍”總部駐此。
“獨貴龍”運動舊址初建於明崇禎六年(1663年)。
民國四年(1915年),席尼喇嘛領導的“獨貴龍”運動達到高潮。他為了加強統一領導,在海流圖廟設立了“獨貴龍”總部。
烏審旗 “獨貴龍”運動領袖席尼喇嘛民國八年(1919年)被捕後,曾在“獨貴龍”運動舊址遭到封建王公及反動勢力嚴刑拷打。
民國十五年(1926年),組建內蒙古人民革命軍十二團,總指揮部即設於“獨貴龍”運動舊址。
1985年,在原嘎魯圖廟吉薩房的基礎上重新修建“獨貴龍”運動舊址。
2016年10月,對“獨貴龍”運動舊址進行了維修。
建築格局
“獨貴龍”為蒙古語,意為環形圓圈,是蒙古族民眾近代反帝反封建的一種形式,參加者將名字呈環形地寫在名簿上,分不出誰是頭目。“獨貴龍”運動舊址曾是“獨貴龍”運動的總部和重要根據地。舊址是“獨貴龍”運動的領袖席尼喇嘛的故居。總占地面積約324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房屋為召廟式建築,正房3間,東西廂房4間,南面為院牆大門,為四合小院。院內設花池磚道,種植松、榆和花草。小院門前豎有“瑪尼宏”桿。“獨貴龍”運動舊址共分三個陳列室進行文物存放和展出。正房中央安放席尼喇嘛銅像,高56厘米。其餘室內分別陳列著席尼喇嘛生前所用的部分日常用具,檔案文稿和親筆書信。
文物遺存
“獨貴龍”運動舊址留存一份席尼喇嘛手書的“獨貴龍”運動成員花名冊。該花名冊的名字全部圍繞著圓形書寫,外密內疏,中心部分則正好又空開一個圓形,整個花名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太陽。伊克昭盟“獨貴龍”運動是蒙古族群體反帝反封建鬥爭的獨特形式。獨貴龍,蒙古語意為環形、圓圈。參加“獨貴龍”的人集會時,圍成一個圓形席地而坐,在請願書等檔案上籤名也排列成環形,以示所有成員地位平等,又避免領導人被暴露,充分體現了當時“獨貴龍”成員的智慧。
歷史文化
席尼喇嘛
席尼喇嘛(1866年~1929年2月11日)本名烏力吉吉爾嘎拉(一譯烏勒吉吉爾格勒),蒙古族,伊克昭盟烏審旗人。獨貴龍運動領導人。內蒙古人民革命軍12團長。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席尼喇嘛在烏蘭陶勒蓋部隊駐地被叛徒暗殺,時年63歲。
價值意義
“獨貴龍”運動舊址曾三拆四建,是廣大牧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見證,也是封建勢力勾結土豪劣紳大軍閥血腥鎮壓“獨貴龍”運動的見證。“獨貴龍”運動舊址成為了紀念獨貴龍運動、紀念“獨貴龍”運動領袖席尼喇嘛的重要場所。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獨貴龍”運動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獨貴龍”運動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嘎魯圖鎮布寨嘎查。
席尼喇嘛故居
交通信息
自駕:自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嘎魯圖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獨貴龍”運動舊址,路程約18.8千米,用時約1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