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燕王掃北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傳說。傳說只傳事件中的某種現象,隻言片語,越傳越模糊。 傳說人們談論家族的先祖,往往追到山西洪洞;論起明初的大移民,又往往說到燕王掃北,說是由於燕王掃北把這帶的人全部掃光了,才有了從山西洪洞的大移民。至於歷史的真相很難有人說清。在元末中原農民大起義曾遭血腥鎮壓,朱元璋為推翻元統治者進行了多次血戰。元朝統治者被趕回北漠後又屢犯北境,朱棣受封於北平稱燕王,防禦與反擊北元的入侵成為主要任務。
然而,燕王掃北是往北掃,朱棣奪取皇位後在南京也曾發兵北擊北元。
過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幾十萬大軍在
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
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
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
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
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1404後(明朝永樂二年),朱棣為填補渤海地區戰亂後的空曠,出旨遷民,強迫大量回、漢民眾由江南一帶向北、山西一帶向東遷徒。冀南一帶許多人祖輩相傳,他們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民來到這裡的。說在明初燕王掃北,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百姓慘遭殺掠,逃亡殆盡。北方大地人煙荒蕪,十室九空。明朝政府就從人口密集的山西組織大批鄉民,在洪洞縣大槐樹下集結,發給憑照川資,強行遷往各地。所以,本地古來有“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
大槐樹”的說法。
爭議
名稱
山西洪洞縣《洪洞大槐樹移民志》中介紹到,明洪武、永樂年間大移民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燕王掃碑”造成的。“掃北”其實是“掃碑”,由於“北”“碑”二字同音,加之朱棣有徵北的史實,於是就將傳說中的“燕王掃碑”誤解為“燕王掃北”。
“燕王掃碑”,其實就是朱棣的“靖難之役”,是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進行的慘烈的奪取皇位之戰。原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皇太子已死,皇太孫朱允炆繼承了皇位。朱元璋生前對諸子封王,諸王分布全國各要地,擁有王府的軍隊,朱允炆怕諸王擁兵自重,就聽從了近臣齊泰、黃子澄的計謀而削藩,於是諸王被一個個滅掉。輪到北平燕王朱棣的時候,由於朱棣是勢力最大的王,曾與南京周旋,試圖保住王位,但形勢岌岌可危,於是就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或許說書藝人、民間傳說將“清君側”演說成殺奸臣以祭掃皇祖之碑,於是“靖難之役”就被傳說為“燕王掃碑”。
屠殺
燕王對河北一帶百姓大肆屠殺,是因為當時百姓在思想上傾向建文帝,而不傾向燕王。史書上說:“惠帝承太祖遺威餘烈,國勢初張,仁聞昭宣,眾心悅附。成祖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未嘗有萬全之計也。”。其實燕王在發動“
靖難”戰爭之前早就看出這一問題了。當
道衍密勸燕王發動戰爭時,燕王曾憂慮地說:“民心向彼,奈何!”。 不出燕王所料,當他發動“靖難”戰爭後,各地官民對他進行了頑強抵抗。
據《
南宮縣誌》記載,“燕兵所過,各州、縣義民目為叛逆,爭抗拒之”,《
邢台縣誌》記載,“靖難兵起,傳檄征響,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應”。由於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軍隊連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極大憤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另外戰爭期間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劇減少。史書上記載“青燐白骨,怵驚心目”,“長淮以北則鞠為草莽”。當時景狀之慘,可想而知。
後續
“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1403年,燕王軍攻占南京,建文帝於亂軍中失蹤。燕王即皇帝位,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發展生產,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經濟。永樂初年,山西民申處山等上言:“請分丁於真定、南宮一帶占籍為民”。於是便在
山西洪洞縣建立一個移民機關,專門辦理移民事宜。相傳此處有一棵老槐樹,故
河北老百姓中有“要問祖先來何處,
洪洞縣里老槐樹”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