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現”新閱讀:讓孩子大開眼界的宇宙探秘

“探索·發現”新閱讀:讓孩子大開眼界的宇宙探秘

《"探索·發現"新閱讀:讓孩子大開眼界的宇宙探秘》從各種天文現象入手,向青少年朋友們介紹了宇宙的相關知識,集知識性和科學性於一體,是一本向廣大青少年普及天文知識、引導青少年探索天體奧秘的優秀科普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探索•發現新閱讀
  •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 頁數:182頁
  • 開本:16
  • 定價:19.80
  • 作者:陳書凱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493413
  • 品牌:中國紡織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探索·發現"新閱讀:讓孩子大開眼界的宇宙探秘》編輯推薦:激發開拓性思維;構建科學性邏輯;開拓想像性空間。為孩子鬆綁,幫孩子透氣,摘掉關注考試成績的“緊箍咒”,陪孩子快樂成長!滿足孩子好奇心的知識寶典。給你更權威的科普知識,展現更生動的大千世界,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
充滿童趣的文字、科學權威的知識,結合最新的科研成果、準確精美的圖片,傾力打造的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的畫冊式科普書籍。
內容廣博,信息豐富,涉及古代文明、史前動物、生命世界、宇宙探秘等九大領域,囊括了自然世界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獨具匠心的版式、美輪美奐的圖片,使知識的呈現更加真實,更加直觀。
將認知力、觀察力、理解力、記憶力等八大智慧型的訓練融入到知識的傳達中,培養孩子的多元智慧型,增益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
培養科學興趣,積累寫作素材,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作者簡介

陳書凱,心智成長項目科研學者。近年來,陳書凱先生積極研究青少年智力開發、潛能開發、思維訓練等課題,多年的研究使其對青年人、對社會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認識與了解,是青年人最可靠的導師和朋友。其編譯的暢銷佳作有《101個年輕人要懂得的哲理》、《150個激發創意的遊戲》、《全世界聰明孩子都在做的700個思維遊戲》。

圖書目錄

上篇神秘的宇宙之旅
1科學家眼中的“雙行星”2
2太陽4
3太陽的結構6
4太陽的活動有哪些8
5有趣的太陽活動10
6日食是怎么回事12
7旋渦狀的銀河系14
8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16
9宇宙大爆炸是指什麼18
10太陽系中的行星20
11非星、非雲、非星系的天體——類星體22
12人類睜眼看宇宙的好幫手——天文望遠鏡24
13出入太空的太空飛行器——宇宙飛船26
14平坦的星球——金星28
15宇宙探測的好幫手——太空探測器30
16被引力束縛的恆星組合——星團32
17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土星34
18壯觀的紅色星球——火星36
19固定不變的星——恆星38
20太陽系中的美麗光環40
21最冷的行星——天王星42
22溫度最高的行星——水星44
23宇宙中的波長——天體的電磁輻射46
24神奇的星空之旅——太空探險48
25許多有名的彗星50
26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52
27被降級的行星——冥王星54
28星空區域——星座56
29星外來客——隕星58
30像太陽一樣的小主序星——矮星60
31曇花一現的美麗——流星62
32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64
33人類製造的衛星66
34掃帚星——彗星68
35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衛星70
36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72
37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星雲74
38非常特殊的天體——黑洞76
39侏儒行星78
40宇宙中的小行星80
41美麗的太空島嶼——星系82
42神秘的太空不知物——宇宙暗物質84
43有趣的太空生活86
44人類在宇宙的家——宇宙空間站88
45世界天文學的優良成果90
46中國古人觀測天象的儀器92
47古代中國的天象觀測94
48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96
49為中國天文學發展作出貢獻的天文學家98
50現代中國的航天成就100

下篇宇宙探秘知識問答
1什麼是黑洞104
2發射場離赤道越近越好的原因是什麼105
3要想成為太空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106
4彗星為什麼會拖著一條長尾巴107
5星座是如何命名的108
6星星為什麼會眨眼睛109
7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是哪顆110
8北斗七星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嗎111
9月亮上的陰影是如何形成的112
10為什麼“月到中秋分外明”113
11火星上真的存在金字塔嗎114
12月亮旁邊為什麼總有一顆亮星115
13月食是怎么形成的1162
14隕石和普通石頭有何區別117
15土星上為什麼有光環118
16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有多大119
17太陽系中有自己衛星的行星有哪些120
18宇宙是什麼121
19宇宙中絕大部分物質為什麼看不見122
20地球的形狀和大小是固定的嗎123
21銀河系的核心在何處124
22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為什麼特別清晰125
23脈衝星是怎樣的天體126
24星雲指的是什麼127
25月球是如何形成的128
26太陽黑子是什麼129
27銀河真的是天上的河嗎130
28金星為何被稱為地球的“孿生姐妹”131
29小行星是什麼132
30月亮會不會掉下來133
31太陽真的是從東方升起的嗎134
32獅子座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135
33從太空看地球是什麼樣子136
34誰發明了第一架天文望遠鏡137
35織女星是一顆怎樣的星138
36哈雷彗星是怎樣被發現的139
37月球車是怎樣的一種探測工具140
38為什麼要把天文台的屋頂做成半圓形141
39太空梭為什麼要垂直升空、水平降落142
40宇宙的年齡有多大143
41月亮為什麼不讓人們看見它的背面144
42日食是怎么形成的145
43為什麼宇宙空間是漆黑的146
44月亮的圓缺狀是如何形成的147
45太陽是如何發光的148
46為什麼矮星看上去會色彩繽紛149
47恆星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顏色150
48如何正確看星圖識星星151
49類星體是一種什麼天體152
50射電望遠鏡是怎樣一種觀測儀器153
51哪個國家最早發明了火箭154
52人在宇宙中如何洗澡和睡覺155
53人造衛星會被地球引力拉回地球嗎156
54太陽為什麼會有日冕157
55你了解月球上的環形山嗎158
56人造衛星是怎樣被回收的159
57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160
58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主要有哪些161
59太陽系中“躺”著自轉的行星是哪顆162
60火星名字是怎么來的163
61彗星和木星是怎么相撞的164
62為什麼說冥王星是個有“個性”的星體165
63銀河系的中心是太陽系嗎166
64流星是什麼167
65隕石指的是什麼168
66滿天繁星可以數得過來嗎169
67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北極星170
68超新星指的是什麼星171
69太空人在月球上是如何行走的172
70月球上的腳印會消失嗎173
71為什麼太陽和月亮有時會帶光環174
72誰是太陽系家族中個頭最大的行星175
73水星上真的全是水嗎176
74金星上的迷霧是怎么形成的177
75海王星上真的有海洋嗎178
76火星上的運河是怎么回事179
77為什麼說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180
78為什麼說銀河系在宇宙中是滄海一粟181
主要參考文獻182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1科學家眼中的“雙行星”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它還擁有一顆衛星——月球。地球與月球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從地表到地幔底層和從月表到月幔底層都是由矽酸鹽質的岩石構成,再加上兩者的質量和體積的差別,所以有的科學家甚至將它們稱為“雙行星”。
地球檔案
與太陽的距離14959.787萬千米
體積1.083億立方米
平均直徑12742千米
表面溫度—88~58℃
自轉周期24小時
公轉周期365天
月球的形成過程
上篇神秘的宇宙之旅
46億年前,地球剛形成之初就遭到了一顆小行星的撞擊,猛烈的撞擊產生了大量的碎片飄浮在太空中。沒過多久,這些碎片就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月球。
平均直徑約3476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3/11
月地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45萬千米
質量(地球的質量=1)表面溫度0.012,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3—155~105℃
自轉周期約27.3個地球日
公轉周期約27.3個地球日
2太陽
對人類來說,太陽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太陽不但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也帶來了日夜的更替和季節的變換,它還左右著地球的冷暖溫度,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各種各樣的能源。中華民族的祖先把遠古時代的炎帝視為太陽神。古人通過關於太陽神的故事與傳說,表達了對太陽的熱愛和崇拜。
大約50億年前,一片被稱為“原始太陽星雲”的星際塵埃群因為重力的原因開始收縮。隨著它體積的收縮,其核心的溫度也越來越高,密度越來越大。
太陽的生命
以恆星的生命周期來說,太陽總有一天會死亡。不過現在的太陽正處於中年期,它巨大的氫儲量還能燃燒50億年。50億年以後,它將變成一顆比現在亮1000倍,大500倍的紅巨星。隨後,太陽會蛻變為一顆白矮星。再過幾十億年,太陽會逐漸冷卻,變成一顆黑矮星,直至生命結束。
原始太陽星雲
質量大約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
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
半徑大約是139萬千米,是地球的109
自轉周期25.4天
宇宙年約2.25億年
溫度表面溫度大約是5770℃,核心溫度大約為1560萬℃
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
當“原始太陽星雲”的體積收縮到原來的百萬倍之後,這片星雲就變成了一顆原始恆星,其內部的密度和溫度也進一步升高。
原始恆星太陽的成分
成分所占比例
氫71.3%
氦27%
其他1.7%
當這顆原始恆星的內部溫度持續升高到1000萬℃時,就發生了核聚變反應,於是一顆名叫太陽的嶄新的恆星誕生了。
3太陽的結構
太陽的結構分為內部結構和大氣結構兩大部分。內部結構又分成日核、輻射層、對流層三部分;而大氣結構又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三部分。
日冕:是太陽最外層的大氣,它延伸的距離相當於太陽直徑的幾倍到幾十倍。日冕中有很多不規則的黑暗區域,被稱為冕洞。冕洞的氣體密度比較低。
X射線
兩個氫原子核聚變成一個氘原子,兩個氘原子核聚變成一個氦原子。
輻射層:這裡溫
度高達700萬℃。
光球層:我們平常能用肉眼看見的太陽表面,其實是太陽的光球層,它是太陽大氣層的最底層,溫度高達6000℃。光球層中的大氣不停地劇烈運動,會產生許多現象,如太陽黑子。
對流層
上篇神秘的宇宙之旅
太陽的核心溫度高達1560萬℃,而且壓力非常大,由氫聚變為氦的熱核反應就在這裡發生,並釋放出巨
大能量。色球層:光球層上面是色球層,我們平常在地球上不能用肉眼看見,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看見它。與光球層相比,色球層中的物質密度和壓力都比較低。色球層上的大氣也是不停地劇烈運動,並會產生日珥。

序言

美麗而神奇的大千世界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奧秘。昨日的謎題已經被前人解開,面對今天的謎團和未知,我們廣大青少年朋友又怎能無動於衷呢?
為了滿足廣大青少年朋友對大自然、人類和宇宙的各種好奇心,提升求知慾,激發青少年朋友對未解之謎的興趣熱情、對未來科學問題的探索之志,我們精心策劃並出版了這套叢成趣。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指導性,能夠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此外,本叢書編寫體例簡明、語言生動流暢,插圖豐富精美,更加形象、直觀地向青少年朋友傳達新知識。新穎的版式既增加了知識含量,又豐富了頁面設計,使青少年在充滿趣味的閱讀中愉快地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因此對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大有裨益。
編者
2012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