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衛”戰役是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期間,美軍於1972年5~12月對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的空襲行動。
基本介紹
- 名稱:“後衛”戰役
- 發生時間:1972年
- 參戰方:美國,越南
- 時期: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期間
“後衛”戰役是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期間,美軍於1972年5~12月對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的空襲行動。
“後衛”戰役是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期間,美軍於1972年5~12月對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的空襲行動。戰役背景美軍企圖通過空襲北越軍事設施、軍隊集結地域、鐵路和公路橋樑,封鎖港口,阻止北越對南方人民武裝力量的支持,最...
“後衛-2”戰役前,人民軍在河內周圍地區共部署了大約27個“薩姆-2”地空飛彈團,約500部發射架、2100門各型高炮、180架各型殲擊機。地空飛彈和高炮交錯配置,在河內周圍50公里半徑範圍內形成了高、中、低空配套、內外圈結合、具有縱深梯次配置的防空火力配系。在越南民主共和國南部第4戰區還保留了1個防空部隊...
霍拉布倫後衛戰,拿破崙戰爭期間,法俄之間的一次戰鬥。1805年10月,拿破崙在烏爾姆之戰後仍力圖阻止俄奧兩軍會同作戰。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熟知拿破崙的戰略意圖,以迂迴機動行軍,保住主力與奧軍會合。拿破崙進占維也納,使庫圖佐夫的機動行軍更加困難。法軍從維也納出發準備切斷俄軍退路。為阻攔法軍,巴格拉季昂親王率俄軍...
《“後衛”行動》是2016年8月中國市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馬歇爾·L.麥可三世(Marshall L.Michel Ⅲ)。內容簡介 在有關越南戰爭的歷史著作中,北越上空的空戰大多被圍繞這場戰爭的政治爭議所淹沒。而實際上,如果不從轟炸對整個越南戰爭的影響來進行判斷的話,北越上空的空中戰役也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卡茨巴赫河之戰是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的一次戰役。1813年6月,在呂岑和包岑的激戰之後,拿破崙和俄普聯軍都無力再戰。而中立的奧地利此時則找到了待價而沽的機會,調停雙方在6月4日簽訂了普拉塞維茨停戰協定。拿破崙需要時間重建他的在俄羅斯覆滅的騎兵,而俄羅斯和普魯士也想休整自己疲憊不堪的軍隊,並趁機把...
俄軍後衛與霍拉布倫戰役 1805年11月4日,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Peter Ivanovich Bagration)以6000人的擲彈兵部隊作為俄軍後衛,以傷亡超過三分之二的代價在霍拉布倫擋住拉納、繆拉率領的法軍前鋒30000人超過18小時,俄軍隨即與奧軍回合,這使得法軍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之前無法全殲俄軍主力。俄軍後衛部隊的頑強抵抗...
在開往卡斯奇里恩的這個,奧軍先頭部隊與法軍奧熱羅師的後衛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戰鬥。戰鬥中,法軍瓦列特將軍驚慌失措,消極避戰,被奧軍趕出了卡斯奇里恩。丟失卡斯奇里恩,對於法軍來說顯然十分不利,其結果不僅是丟掉一個重要陣地。而且直接影響到法軍的士氣。對此,拿破崙怒不可遏,當眾將瓦列特從將軍降為土兵...
華家嶺阻擊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1936年8月,紅二、四方面軍長征進入甘肅後,蔣介石命令保兩寧(會寧、靜寧)並組織通渭會戰,意圖把紅軍消滅在西蘭公路以南。10月20日,擔任四方面軍後衛的紅五軍接到總指揮部的命令,在華家嶺設伏阻擊敵人。10月22日午後,追擊紅軍的敵人先用迫擊炮轟炸紅五軍37團陣地,...
瓦盧季諾之戰,拿破崙戰爭期間,內伊元帥率領法國軍隊約3萬人,與托利將軍親自指揮的俄國軍隊的後衛部隊約4萬人,於1812年8月19日,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瓦盧季諾進行的一次戰鬥。當時拿破崙在斯摩棱斯克地區集結法軍12萬人,企圖圍殲俄國第1和第2集團軍。但是,俄軍後衛部隊在瓦盧季諾附近進行頑強阻擊,使俄軍主力得以東撤...
後衛部隊則由拜占庭地方部隊組成中央部分,諾曼與法蘭克僱傭軍分布兩翼。在這天的戰鬥中,羅曼努斯違背了“智者”利奧在《戰術學》中規定的與突厥人作戰的原則,因而注定要失敗。不過,之所以敗得如此之慘,羅曼努斯本人都被俘虜,與阿爾斯蘭出眾的軍事才能,以及羅曼努斯部分軍隊的抗命逃跑有很大關係。誠然,羅曼努斯...
第15軍和第23軍進行了一系列艱苦的後衛戰鬥,試圖突破米沙肯和維倫貝格之間的警戒線,但是,德軍用機槍封鎖了森林的所有通道。8月31日,這些精疲力竭,飢腸轆轆的士兵大部分都在雷特科文附近投降了。俄第13軍行軍路線最長,經歷的戰鬥也最艱苦。他們在人馬沒有任何糧秣可用,疲勞程度超出人們想像的情況下,花了40個...
29 日上午 10 時,中央紅軍主力基本渡過赤水河,向古藺方向轉移,擔負後衛任務的紅四團與敵人激戰至 12 時才撤離,炸毀浮橋和船隻,截斷了尾追之敵。一渡赤水河使中央紅軍再次脫離險境,走上了新的征程。 此後, 紅軍逐步由被動轉為主動, 成功地演繹了我軍戰史上“四渡赤水”的偉大奇觀,揭開了中革命走向勝利...
內維爾十字之戰是中世紀時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之間的一場戰役。具體發生在1346年10月17日,地點在英格蘭北部杜漢附近的內維爾十字。英格蘭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入侵的蘇格蘭軍並俘虜其國王大衛二世。戰役概況 內維爾十字之戰,英法百年戰爭和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一部分。1346年10月17日英格蘭軍隊在內維爾十字之戰中成功...
在右翼,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於1805年10月30日進入薩爾茨堡,1805年10月31日,在蘭姆巴赫展開一場後衛戰後又渡過了特勞恩河。此時,天氣變得十分寒冷,地面已為積雪所覆蓋。1805年11月2日,俄軍在恩斯河打了一場激烈的後衛戰,但次日,庫圖佐夫卻繼續後撤。1805年11月6日,拿破崙又組建了一個新軍即第八軍,由莫...
陷入戰役合圍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各集團軍,通常是在夜間有組織地向上級首長給他們指定的方向退卻。布良斯克方面軍航空兵在此階段對向圖拉方向進攻的敵軍集團實施了突擊,並在己方軍隊突圍時進行了支援。每個集團軍都為突圍建立了突擊集群(3—5個師)、後衛(近1個師)以及司令部和後勤機關的警衛群(近1個團)。至10月23日...
10月21日,英軍開拔,前往加萊的方向。戰士們神經高度緊張,尤其是當他們經過佩羅訥時,隊伍離戒嚴的城牆很近。一隊法國騎兵衝出城堡,襲擊了英軍的後衛部隊。隨後他們佯裝後撤,希望將追擊者引入城牆的火力覆蓋範圍。然而,英軍並沒有上當。接下來的三天裡,英國人向著西北方行軍直奔加萊,以彌補他們被迫因過河而多走...
《泥沼:從奠邊府戰役到後衛行動的越南空戰和戰機》全面介紹了越南戰爭由始到終的所有空中作戰和這些空中作戰背景下,參戰各方所使用的各型戰機。從法國軍隊在奠邊府戰役中對越共所使用的美式改裝戰機,到著名的越戰直升機,從美軍難以對付的靈活的蘇式戰機,到經典的美國海軍的鬼怪式,本書配有大量珍貴的戰場實拍...
絕命後衛師分集劇情 編輯 語音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2 第1集 1934年,國民黨軍隊在取得了第五次“圍剿”戰役優勢後,蔣介石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制定了對中共中央蘇區發起最後一擊的“鐵桶計畫”,以求一個月內將紅軍主力壓迫到以瑞金為核心的狹小範圍徹底殲滅。中共特科項與年等不顧個人生...
最為危險的後衛由士瓦本公爵、美拉尼亞公爵( Duke of Merania)以及巴登侯爵(Margrave of Baden)共同指揮,他們手下擁有一支由弓箭手和下馬騎士組成的強大部隊。對後衛部隊而言,最危險的情況莫過於經常要被迫轉向後方攻擊敵軍,從而導致自己與主力脫節,被突厥人衝進空隙中。這種情況也確實出現了一次,大批行李也因此...
恰在這時偵察員回來,報告說:“王尋大軍即將到達城北,軍隊連綿百里,還看不見後衛。”王鳳等向來輕視劉秀,見當前情況急迫,才互相商量決定,請劉秀計畫破敵之策。這時劉秀經過分析情況,便做了決策,以王鳳和廷尉大將軍王常率人堅守昆陽城,自己當夜和宗佻、李軼等十三騎,出昆陽城南門到外面去調集部隊,準備對...
德國於8月3日早上對比利時宣戰,先頭部隊“默茲河軍團”於4日早晨8點跨過邊界。騎兵推進至默茲河,但發現多數橋樑均被摧毀。到了8月4日傍晚,德國騎兵已經渡過默茲河來到北邊的維澤,並在那裡遭遇到第十二旅,該旅被下令進行英勇的後衛作戰以利撤退至要塞防線。整個晚上德軍都被擋在北方。比利時第三步兵師躲在...
1812年8月18日法國軍隊突破城牆。為了讓部隊成功退出戰鬥,俄國軍隊後衛在城內阻擊法國軍隊。當晚,俄國軍隊終於撤走,戰鬥結束。戰役後續 雖然法國軍隊驅退了敵人,但並未獲得徹底的擊潰敵人,故讓俄國軍隊後來越來越有機會向法國軍隊反撲。後來法國軍隊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在博羅季諾和俄國軍隊展開了大戰,史稱“博羅...
儘管如此,法軍的後衛仍然非常堅定地戰鬥到半夜,抵擋奧軍,直到法軍最後一批部隊撤離戰場退到島上,直到奧軍炮隊停止了轟擊,而被這史無前例的、光榮的一天的緊張戰鬥弄得疲憊不堪的炮兵在火炮旁入睡時為止。法軍有7000人被勝利者埋葬在戰場上,有超過16000名傷兵和俘虜被送往維也納。拉納和聖伊雷爾受了致命的重傷...
根據當時的慣例,法軍分成了三個大致平行排布的作戰部分:前衛、主力和後衛。前衛部署在陣型右翼,包括一支2000人的德意志傭兵(lansquenet),傭兵兩側是兩支騎兵隊,各有300-400名重裝騎兵。主力包括8000名法國本土的皮卡第、加斯科涅步兵和5000名義大利步兵,日後法國步兵中歷史最悠久、戰績最出色的“六團”(les vieux...
1942年8月的阿拉姆哈勒法戰役里,蒙哥馬利贏得了全面的防禦勝利,隨後他加強盟軍力量以在10-11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恢復攻勢。值得注意的是,他擁有的資源遠無論是數量或質量都遠超過他的那些前任。第二次阿拉曼戰役被證明是一個決定性的戰役。儘管隆美爾進行了傑出的後衛戰鬥,盟軍重新占領埃及並繼續前進穿過昔蘭尼加...
但一系列後衛與敵軍的短暫交火,被以訛傳訛為決定性的潰敗。利奧波德一世及大部分朝臣,不得不撤出維也納。到敵軍進抵維也納城下時,守軍只有斯塔倫貝格伯爵指揮的7000直屬僱傭軍與15000人的志願者。洛林公爵則率領騎兵在城市附近機動,不放棄繼續抵抗的機會。在當時,由於奧地利皇帝還沒有建立常備軍部隊,所以他屈指可數...
在德法邊境上,只有小規模的互射,沒有進行大的戰役,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戰爭”。然而,德軍沒有攻打馬奇諾防線,他們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並繞過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國。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不久又踏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
通渭會戰是蔣介石“西北剿共”中的關鍵環節,目的是阻止紅軍三大主力會師,而且同時要“剿滅”紅軍,但最終被中國工農紅軍將計畫粉碎。簡介 1936年8、9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從四川進入甘肅,後先後完成了“成(縣)徽(縣)兩(當)康(縣)戰役”和“(臨)洮岷(縣)西(固)戰役”計畫,為挺軍北上...
恩圖曼戰役(Ma‘rakah Omdurman) 1898年蘇丹馬赫迪國家軍隊抗擊英國、埃及聯軍的一場血戰。1896年,埃及軍總司令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奉派鎮壓馬赫迪運動,他精心準備,小心翼翼向前推進,並修鐵路,以保證運輸線。1898年9月2日,英、埃聯軍約2.6萬人同馬赫迪軍隊4萬人在恩圖曼近郊相遇,英埃聯軍以優良的武器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