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上世紀90年代,印度大力推行“
印度洋是印度人民的印度洋”的海上強軍戰略,極為重視海軍的現代化建設,急需更新武器裝備。在政府耗巨資購買英國二手
航空母艦、俄羅斯K級潛艇、隱身護衛艦等新型艦艇外,還積極開發以新型反艦飛彈為重點的各類飛彈。印度國防部研究與發展局欣然受命。當時負責此項工作的即是後來在2002年7月當選為印度共和國第十二任總統的阿卜杜勒·卡拉姆。
1995年12月,印度與俄羅斯開始聯合研製
超音速反艦飛彈。後來,因研製經費嚴重不足,未能完成預定的型號研製任務。
1998年2月,印度國防部研究與發展局(DRDO)與俄羅斯飛彈生產和設計商(NPO)聯合體簽訂了聯合研製“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的諒解備忘錄。在印度聯合組建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合資公司,決定在俄羅斯“白瑪瑙/寶石”反艦飛彈的基礎上,共同研製開發設計代號為P-J10、名稱為“布拉莫斯”的超音速巡航飛彈。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合資公司總資產2.5億美元,印度占50.5%。後來,該合資公司與俄羅斯國家武器出口總公司和飛彈生產和設計商聯合體,共同簽訂了聯手向全球市場推銷“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的計畫書。從而,確定並開始實施此項工程。
該工程啟動後,不僅研製生產艦載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而且在此基礎上,還改型設計、研製陸基型和空射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
2018年,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宣布,印度21日成功進行了一次“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試驗,目的是將其服役壽命從10年延長到15年。這是印度首次成功進行以延長“布拉莫斯”飛彈壽命為目的的試驗。
技術特點
“
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已在印度陸軍和海軍使用。據資料顯示,“
布拉莫斯”飛彈時速為2.8至3馬赫,射程可達290公里,能攜帶200至300公斤常規彈頭,其飛行速度、射程等均優於當前比較流行的亞音速反艦飛彈。
“布拉莫斯”動力系統為固體火箭助推器和衝壓噴氣發動機兩級推進,此外還採用主動雷達和GPS衛星導航相結合的制導方式,在飛行末段下降到10米左右,貼近海平面並作蛇形機動彈道飛行,以躲避敵方攔截。
結構特點
該飛彈採用梭鏢式氣動布局,彈身表層塗有印度自行研製生產的雷達吸波塗料,可增強飛彈的隱身性能,最大程度地躲避預警雷達的搜尋探測,提高了抗干擾能力,降低被敵方雷達發現的機率。
採用複合制導方式,巡航段採用慣性制導加 Glonass衛星導航,末段採用主/被動雷達導引頭。飛彈在飛行末段下降到10米左右,貼近海平面並作蛇形機動彈道飛行,以躲避敵方攔截,具有“發射後不管”的能力,以此來捕捉、跟蹤目標。而飛彈在飛行過程中一般多採用被動制導方式,以降低被敵方發現的幾率,提高飛彈的命中機率。
型號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