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姊妹篇,本書在其基礎上延展開來,詳細闡釋了中國國內的“微絲路”建設,包括自貿區建設、基礎設施對接以及國內經濟區域一體發展形成的更大對外開放格局,亞投行的成功籌建運轉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步成果;國際方面,論述了中歐經濟合作的新進展,中國與中東主要國家和地中海的重要國家全面建立了發展夥伴關係;並從地緣文化的角度描述了“八大通道”以及六個主要跨國經濟合作板塊。
作者從更開闊視野和更深層次觀察了“一帶一路”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平等互惠性。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與沿線國家發展理念深度契合,六大板塊兩條經濟帶發展走向深入;衝破暫時的認識差異,在設施聯通的基礎上,中外經濟發展進入合作的新階戒判籃段,經濟全球化獲得新的動力,中外合作模式、國際貿易模式相應發生新變化,從而引發傳統世界秩序的悄然改變;在國際貿易新形勢下,破解貨幣危機還需要依靠“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
圖書目錄
前言
一、“一帶一路”三年有成
1、“一帶一路”認同廣泛
2、設施聯通關鍵進展
3、企業“走出去”進入爆發期
4、國坑邀判內“微絲路”格局最佳化
5、亞投行成功籌建運轉
6、地理標誌之一:中歐經濟合作新階段
7、地理標誌之二:地中海的新絲路里程碑
二、全催六大板塊兩條經濟帶
1、六大板塊中的歐亞腹地通道
2、大陸級中巴經濟走廊
3、中國與東協經濟共同體
4、先發後至的東北亞海上絲路
5、金磚2.0與“南環經濟帶”
6、“一帶一路”非洲“追光區”
三、經濟全球化發展新動力
1、關於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
2,不斷推進中的中國自貿談判
3、“全球化第三階段”?
4、國際貿易模式變化
5、“數字交易” 新視角
6、經濟全球化重要戰略引擎
四、貨幣戰? 貨幣危機!
1、世界 貨幣戰?
2、保衛人民幣
3、貨幣戰的兩面性與多面性
4、防備“三戰合一”
5、匯譽您墓微率變化與人民幣國際化
6、世界經濟與貨幣戰幾率
7、“一帶一路”中化解危機
五、世界秩序之變?
1、秩序的變與不變
2、誰跌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3、中美關係緣何糾結
4、從地緣文化層面看世界
5、未來世紀是共享世紀
6、“一帶一路”走向縱深
編輯推薦
2016年1月,*的中東三國行,從推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到五大領域交往合作,打開了中國夢與中東夢相融合的“築夢空間”。2016年8月,*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提出8項要求,從統一思想到統籌落實,從金融創新到人文合作,從話語體系建設到安全保障,面面俱到。可以說,本書切實把握住了“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和精髓,從更開闊視野和更深層次去觀察“一帶一路”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平等互惠性,論述“一帶一路”對世界和平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從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到中俄蒙經濟走廊,從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建設、歐盟“容克計畫”,從國內微絲路建設到國際大動脈基礎設施建設,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印尼雅萬高鐵……無不彰顯著世界各國的區域經濟建設與“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密切關聯,這些都在作者筆下得到深入的分析與思考。
作者簡介
馮並,經濟日報社原總編輯,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家有貢獻專家,2000年鄒韜奮新聞獎獲得者,中國新聞特等獎獲得者;曾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曾擔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企業聯合會與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與中國生產力協會副會長等職。
作者長期從事經濟新聞工作和經濟研究,著有《新葉集》《經濟隨筆》《馮並通訊集》《馮並雜文選》《馮並評論選》《即銘隨筆》《改版》等;曾主編《市場經濟》和中國首部《中國公共管理年鑑(2013)》;參與主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鑑》《中外經濟體制比較叢書》《改革問答錄》等;撰寫了“西行隨筆”“大戰略”“大陸橋”“東疊兵嫌北紀行”系列文章和大量經濟評論。所著《”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在國際戰略研究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前言
《“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出版以後,我原計畫抽出時間對該書做一次修訂,藉以補充一些內容並糾正一些錯誤包括文字諒宙頌的粗疏。但在修訂準備的過程中,愈來愈感覺到《“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主要還是基於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的輪廓論述,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出的歷史背再檔希紙景,“一帶一路”對世界和平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對它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平等互惠性等等,做了一些粗線條的思考。我盡力去闡述古絲綢之路與新絲綢之路在推動世界文明發展中有哪些一以貫之的特質,又有哪些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里呈現出的新的特點和新的生長點。對於“一帶一路”的地緣經濟聯結走向及其對全球發展的影響範圍,也做了大體的分析,甚至對全球戰略中一直處於主導和統治支配地位的西方地緣政治學說繼續扭曲著世界發展趨勢,成為後者的對立物和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也做了一些解剖。但總的看來,由於成稿時間倉促,也由於筆者水平所限,許多需要從更開闊視野和更深層次去觀察的點與層面,還需要在繼續學習中不斷地去研究思考。想來想去,限於《“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原書的結構,似乎可以把修訂略略推後一點兒,把需要和想要繼續補充的內容,作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的續篇,再次呈獻給讀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帶一路”共同發展思想產生的廣泛巨大影響,遠遠超過了一般預想。“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戰略實踐在全球許多國家推進的速度,也遠遠超過任何一種戰略思想所能被接受的速度。在短短三年里,“一帶一路”得到了絲路沿線絕大部分國家的明確認同,有的國家用自身總結的“絲路”和新絲路概念,與“一帶一路”相向對接。它們運用的具體概念及切入歷史和現實發展的認知角度或許不盡相同,但在經濟全球化中尋求共同發展的核心內涵是完全相同的。從實操性來講,新絲路聯通已經不只是一種相同相似的願景,而是坐言起行攜手同行的前進目標。從中國的視角去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跨國道路聯通取得了許多關鍵性進展,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井噴”,中國國內的“微絲路”建設,包括自貿區建設、基礎設施對接以及國內經濟區域的一體發展形成了更大的對外開放格局,亞投行的成功籌建運轉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步成果,為國際資金的融通奠定了新的基礎。尤其是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進入了新階段,中國與中東主要國家和地中海的重要國家全面建立了發展夥伴關係,這些都是“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地理標誌和重要里程碑。中國通向歐亞大陸乃至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八大通道”不同程度地開啟,世界六個主要的跨國經濟合作板塊都在進行新的經濟發展拼合,並為未來幾年“一帶一路”共同發展拓寬了路基和航道。
但是,正像經濟全球化之路是不平坦的,“一帶一路”的發展也不會一帆風順。陸路上會有非自然的高山大垌,海上也有可以預見的風浪。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態下,許多複雜因素引發的“逆向全球化”思維,還會不時地在一些地區和場合回潮,並出現“孤立主義”的多向衝擊,而一直處於主導和統治支配地位的西方地緣政治學說,也會成為一種不斷“改型”的工具,繼續扭曲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的主線。一些舊的地緣政治熱點和新的地緣政治熱點將會交替或輪番出現。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時候,地緣政治工具和其他一些帶有經濟和文化特徵的工具還會組裝成新的標配工具。這個新變化有可能是經濟戰略、金融貨幣戰略和軍事抵消戰略的靈活隨機組合,具有更多的詭譎特點。這種戰略的變化,不僅首當其衝地被用來對付後來的經濟崛起者,也會給“一帶一路”帶來階段性的威脅。
但也要看到,“一帶一路”不僅是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經濟戰略,也會是預防與抵禦各種發展風險的主要途徑。和平與發展畢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旋律,雖然有時高昂,有時低回,只要經濟全球化的節奏不會被中途打斷,“一帶一路”發展中固有的和平、發展和發展成果共享的旋律,仍舊會是世界最有感召力、最讓人深受鼓舞的時代強音。
中國為自身的發展和全球發展的利益倡導“一帶一路”共同發展,這與以和平與發展為根本內涵的世界秩序建設,不僅不會牴牾,相反地是一種重要的建設力量。“一帶一路”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積累的共同地緣財富,讓這筆財富在共商、共建、共享中不斷增值,這是“一帶一路”在自身戰略縱深中發展的必然邏輯。尤其是中美兩國分別是最大的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推進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對重要引擎,合則是正向引力,分則會是反向的後墜力。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局來講,沒有什麼比這這一點更重要了。
作者簡介
馮並,經濟日報社原總編輯,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家有貢獻專家,2000年鄒韜奮新聞獎獲得者,中國新聞特等獎獲得者;曾任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曾擔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企業聯合會與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與中國生產力協會副會長等職。
作者長期從事經濟新聞工作和經濟研究,著有《新葉集》《經濟隨筆》《馮並通訊集》《馮並雜文選》《馮並評論選》《即銘隨筆》《改版》等;曾主編《市場經濟》和中國首部《中國公共管理年鑑(2013)》;參與主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鑑》《中外經濟體制比較叢書》《改革問答錄》等;撰寫了“西行隨筆”“大戰略”“大陸橋”“東北紀行”系列文章和大量經濟評論。所著《”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在國際戰略研究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前言
《“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出版以後,我原計畫抽出時間對該書做一次修訂,藉以補充一些內容並糾正一些錯誤包括文字的粗疏。但在修訂準備的過程中,愈來愈感覺到《“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主要還是基於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的輪廓論述,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出的歷史背景,“一帶一路”對世界和平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對它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平等互惠性等等,做了一些粗線條的思考。我盡力去闡述古絲綢之路與新絲綢之路在推動世界文明發展中有哪些一以貫之的特質,又有哪些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里呈現出的新的特點和新的生長點。對於“一帶一路”的地緣經濟聯結走向及其對全球發展的影響範圍,也做了大體的分析,甚至對全球戰略中一直處於主導和統治支配地位的西方地緣政治學說繼續扭曲著世界發展趨勢,成為後者的對立物和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也做了一些解剖。但總的看來,由於成稿時間倉促,也由於筆者水平所限,許多需要從更開闊視野和更深層次去觀察的點與層面,還需要在繼續學習中不斷地去研究思考。想來想去,限於《“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原書的結構,似乎可以把修訂略略推後一點兒,把需要和想要繼續補充的內容,作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的中國邏輯》的續篇,再次呈獻給讀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帶一路”共同發展思想產生的廣泛巨大影響,遠遠超過了一般預想。“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想、戰略實踐在全球許多國家推進的速度,也遠遠超過任何一種戰略思想所能被接受的速度。在短短三年里,“一帶一路”得到了絲路沿線絕大部分國家的明確認同,有的國家用自身總結的“絲路”和新絲路概念,與“一帶一路”相向對接。它們運用的具體概念及切入歷史和現實發展的認知角度或許不盡相同,但在經濟全球化中尋求共同發展的核心內涵是完全相同的。從實操性來講,新絲路聯通已經不只是一種相同相似的願景,而是坐言起行攜手同行的前進目標。從中國的視角去看,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跨國道路聯通取得了許多關鍵性進展,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井噴”,中國國內的“微絲路”建設,包括自貿區建設、基礎設施對接以及國內經濟區域的一體發展形成了更大的對外開放格局,亞投行的成功籌建運轉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步成果,為國際資金的融通奠定了新的基礎。尤其是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進入了新階段,中國與中東主要國家和地中海的重要國家全面建立了發展夥伴關係,這些都是“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地理標誌和重要里程碑。中國通向歐亞大陸乃至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八大通道”不同程度地開啟,世界六個主要的跨國經濟合作板塊都在進行新的經濟發展拼合,並為未來幾年“一帶一路”共同發展拓寬了路基和航道。
但是,正像經濟全球化之路是不平坦的,“一帶一路”的發展也不會一帆風順。陸路上會有非自然的高山大垌,海上也有可以預見的風浪。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態下,許多複雜因素引發的“逆向全球化”思維,還會不時地在一些地區和場合回潮,並出現“孤立主義”的多向衝擊,而一直處於主導和統治支配地位的西方地緣政治學說,也會成為一種不斷“改型”的工具,繼續扭曲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的主線。一些舊的地緣政治熱點和新的地緣政治熱點將會交替或輪番出現。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時候,地緣政治工具和其他一些帶有經濟和文化特徵的工具還會組裝成新的標配工具。這個新變化有可能是經濟戰略、金融貨幣戰略和軍事抵消戰略的靈活隨機組合,具有更多的詭譎特點。這種戰略的變化,不僅首當其衝地被用來對付後來的經濟崛起者,也會給“一帶一路”帶來階段性的威脅。
但也要看到,“一帶一路”不僅是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經濟戰略,也會是預防與抵禦各種發展風險的主要途徑。和平與發展畢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旋律,雖然有時高昂,有時低回,只要經濟全球化的節奏不會被中途打斷,“一帶一路”發展中固有的和平、發展和發展成果共享的旋律,仍舊會是世界最有感召力、最讓人深受鼓舞的時代強音。
中國為自身的發展和全球發展的利益倡導“一帶一路”共同發展,這與以和平與發展為根本內涵的世界秩序建設,不僅不會牴牾,相反地是一種重要的建設力量。“一帶一路”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積累的共同地緣財富,讓這筆財富在共商、共建、共享中不斷增值,這是“一帶一路”在自身戰略縱深中發展的必然邏輯。尤其是中美兩國分別是最大的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推進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對重要引擎,合則是正向引力,分則會是反向的後墜力。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局來講,沒有什麼比這這一點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