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24+1\x22視圖

\x224+1\x22視圖

“4+1”視圖是對邏輯架構進行描述,最早由 Philippe Kruchten 提出,他在1995年的《IEEE Software》上發表了題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論文,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並最終被 RUP 採納,現在已經成為架構設計的結構標準。

簡介,邏輯架構,面向對象的分解,邏輯視圖的表示法,過程架構,過程分解,過程視圖的表示法,開發架構,子系統分解,開發視圖的表示方法,物理架構,軟體至硬體的映射,物理視圖的表示法,場景,綜合所有的視圖,場景的表示法,

簡介

該模型五個主要的視圖
邏輯視圖(Logical View),設計的對象模型(使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時)。
過程視圖(Process View),捕捉設計的並發和同步特徵。
物理視圖(Physical View),描述了軟體到硬體的映射,反映了分散式特性。
開發視圖(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開發環境中軟體的靜態組織結構。
架構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種決定,可以圍繞著這四個視圖來組織,然後由一些用例 (use cases)或場景(scenarios)來說明,從而形成了第五個視圖。

邏輯架構

面向對象的分解

邏輯架構主要支持功能性需求――系統應該為用戶提供哪些服務。系統分解為一系列的關鍵抽象,(大多數)來自於問題域,表現為對象或對象類的形式。它們採用抽象、封裝和繼承的原理。分解並不僅僅是為了功能分析,而且用來識別遍布系統各個部分的通用機制和設計元素。我們使用 Rational/Booch 方法來表示邏輯架構,藉助於類圖和類模板的手段 4。類圖用來顯示一個類的集合和它們的邏輯關係:關聯、使用、組合、繼承等等。相似的類可以劃分成類集合。類模板關注於單個類,它們強調主要的類操作,並且識別關鍵的對象特徵。如果需要定義對象的內部行為,則使用狀態轉換圖或狀態圖來完成。公共機制或服務可以在類功能 (class utilities)中定義。對於數據驅動程度高的應用程式,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邏輯視圖,例如 E-R 圖,來代替面向對象的方法(OO approach)。

邏輯視圖的表示法

邏輯視圖的標記方法來自 Booch 標記法4。當僅考慮具有架構意義的條目時,這種表示法相當簡單。特別是在這種設計級別上,大量的修飾作用不大。我們使用 Rational Rose 來支持邏輯架構的設計。
02.邏輯視圖的表示法02.邏輯視圖的表示法

過程架構

過程分解

過程架構考慮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如性能和可用性。它解決並發性、分布性、系統完整性、容錯性的問題,以及邏輯視圖的主要抽象如何與過程結構相配合在一起-即在哪個控制執行緒上,對象的操作被實際執行。
過程架構可以在幾種層次的抽象上進行描述,每個層次針對不同的問題。在最高的層次上,過程架構可以視為一組獨立執行的通信程式(叫作“processes”)的邏輯網路,它們分布在整個一組硬體資源上,這些資源通過 LAN 或者 WAN 連線起來。多個邏輯網路可能同時並存,共享相同的物理資源。例如,獨立的邏輯網路可能用於支持離線系統與線上系統的分離,或者支持軟體的模擬版本和測試版本的共存。
過程是構成可執行單元任務的分組。過程代表了可以進行策略控制過程架構的層次(即:開始、恢復、重新配置及關閉)。另外,過程可以就處理負載的分散式增強或可用性的提高而不斷地被重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