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Northwest A&F University),簡稱西農,坐落於陝西楊凌示範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是中國西北地區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也是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畫”。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34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1999年9月,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陝西省林業科學院、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學校入選“111計畫”;2013年入選“2011計畫”;2014年加入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2017年被評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22年加入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和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2022年開展國家強基計畫試點工作。
截至2023年8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8個學院(部、所)、開設79個本科專業,其中農學、植物保護、動物醫學、農業水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園藝、動物科學、林學等11個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有14個博士後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有專任教師25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47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外文名:Northwest A&F University
- 簡稱:西農、NWAFU
- 所在地:陝西楊凌
- 創辦時間:1934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農業類
- 學校特色:雙一流(2017年、2022年入選)
985工程(2004年)
211工程(2005年)
強基計畫(2022年)
2011計畫(2013年)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2014年)
111計畫(2011年)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2023年6月)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吳普特(校長) 、黃思光(黨委書記)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截至2024年7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截至2024年7月) - 本科專業:79個(截至2024年7月)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截止2023年8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7個(截止2023年8月)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截止2023年8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截止2023年8月)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截至2023年8月)
- 國家重點學科:7個(截止2024年7月)
- 院系設定:研究生院和28個學院(部、所)(截止2023年8月)
- 校訓:誠樸勇毅
- 校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歌》
- 校慶日:9月10日
- 地址:陝西省鹹陽市楊凌示範區西農路南段
- 院校代碼:10712
- 主要獎項:國家級科技獎勵44項,主持完成省部級一等獎99項(截至2024年7月)
- 知名校友:楊忠岐 、魏江春 、韓俊
- 占地面積:37331200 m(截至2023年11月)
- 教師人數:2554人(截至2023年8月)
- 學生人數:36836人(截至2023年11月)
校史沿革,學院前身,西北農大成立,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校園文化,學校標誌,精神文化,社團文化,校區情況,行政管理,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園環境,樹陣廣場,“小西湖”,牡丹園,知名校友,所獲榮譽,
校史沿革
學院前身
- 西北農業大學
1932年秋,“籌建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委員會”成立,于右任等人為籌備委員;同年十二月,該委員會改名為“建設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備委員會”,學校籌備工作開始;1932年1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上海勞動大學農學院併入;1933年3月,籌備委員會共推于右任先生為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長;次年2月,學校決定附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今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前身);4月20日,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7層教學大樓奠基,這標誌著中國西北地區第一所高等農業學府成立;6月,陝西省水利專科班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
1938年7月與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河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系合併,成立國立西北農學院,解放後更名為西北農學院。1985年經原農牧漁業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西北農業大學。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西北林學院
前身是原西北農學院森林系,成立於1934年。1979年從西北農學院分出,成立西北林學院;由林業部與陝西省雙重領導,以林業部為主。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1954年決定籌建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所址選定為陝西武功。1955年定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先後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5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1998年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首批啟動的國家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之一。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
1940年西北農學院與中央水工實驗所(後稱中央水利實驗處)合辦武功水工實驗室。1952年擴建為西北水工實驗所。之後,先後更名為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陝西省水利科學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陝西省水利科學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省農業科學院
前身是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於1952年由西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籌建成立。1954年隸屬農業部。1958年改由中國農科院、陝西省農林廳雙重領導,更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陝西分院。1973年劃歸陝西省農牧廳領導,更名為陝西省農林科學院。1983年定名為陝西省農業科學院。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省林業研究所
前身系陝西省林業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屬中國農業科學院陝西分院的一個專業研究所。1980年從陝西省農林科學院分出,成立陝西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歸省林業廳領導。1998年更名為陝西省林業科學院。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前身系中國科學院1965年組建的綜合性植物學專業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70年7月下放陝西省管理。1982年更名為西北植物研究所。1991年實行陝西省與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體制,更名為"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1999年9月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大成立
199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推進科教體制統籌改革,將同處楊凌的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陝西省林業科學院、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成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行部省院共建機制,其被賦予“為乾旱半乾旱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撐和高素質人才支持的崇高使命。”
2003年8月,教育部批准該校試辦研究生院。2004年6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序列,次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序列。2007年6月正式批准學校建立研究生院,校長孫其信教授兼任研究生院院長;同年9月,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實施高校。2009年,教育部和農業部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年9月,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2017年9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020年5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綜合素質教育學院成立。7月,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
2021年5月14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發起成立“上合組織成員國涉農高校聯盟”。5月15日,成為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理事會員單位。9月3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首個學生學業發展指導中心在葡萄酒學院成立。
2022年2月,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3月,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強基計畫)。4月,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設立的“種業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基地”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揭牌。5月16日上午,陝西省孔子學院聯盟成立大會在西安外國語大學舉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七所院校組成聯盟首批理事成員單位。
2024年4月2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葡萄酒歷史與發展館在該校北校區正式開館。7月6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塔什乾分校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國立農業大學揭牌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8月,該校設有研究生院和28個學院(部),79個本科專業,其中農學19個、工學30個、理學11個、管理學7個、經濟學4個、文學3個、法學3個、藝術學2個。
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科門類 |
---|---|---|
農學 | 植物生產類 | |
植物科學與技術 | 植物生產類 | |
種子科學與工程 | 植物生產類 | |
智慧農業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植物保護 | 植物生產類 | |
製藥工程 | 生物化學類 | |
園藝 | 植物生產類 | |
茶學 | 植物生產類 | |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動物科學 | 動物生產類 | |
水產養殖學 | 動物生產類 | |
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動物醫學 | 動物生產類 | |
動物藥學 | 動物醫學類 | |
草業科學 | 植物生產類 | |
林學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木材科學與工程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森林保護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林產化工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智慧林業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園林 | 建築設計類 | |
環境設計(美術) | 建築設計類 | |
城鄉規劃 | 建築設計類 | |
風景園林 | 建築設計類 | |
視覺傳達設計(美術) | 建築設計類 | |
環境科學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環境科學(中外合作辦學)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地理信息科學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資源環境科學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環境工程 | 生態環境工程類 | |
農業水利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土木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水利水電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智慧水利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機械電子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子信息類 | |
車輛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農業智慧型裝備工程 | 現代農業工程類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電子信息類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電子信息類 | |
電子商務 | 電子信息類 | |
軟體工程 | 電子信息類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電子信息類 | |
食品營養與健康 | 食品營養與健康類 | |
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 食品營養與健康類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營養與健康類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食品營養與健康類 | |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 食品營養與健康類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電子信息類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電子信息類 | |
套用化學 | 生物化學類 | |
化學生物學 | 生物化學類 | |
生物技術 | 生物技術類 | |
生物科學 | 生物技術類 | |
生物工程 | 生物技術類 | |
農林經濟管理 | 經濟管理類 | |
土地資源管理 | 經濟管理類 | |
金融學 | 經濟管理類 | |
會計學 | 經濟管理類 | |
經濟學 | 經濟管理類 | |
工商管理 | 經濟管理類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管理類 | |
保險學 | 經濟管理類 | |
市場行銷 | 經濟管理類 | |
法學 | 人文社科類 | |
社會學 | 人文社科類 | |
公共事業管理 | 人文社科類 | |
社會工作 | 人文社科類 |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人文社科類 |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 英語 | 語言類 |
漢語國際教育 | 語言類 | |
俄語 | 語言類 |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農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 |
創新實驗學院 |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 | 卓越班 |
卓越班 | 卓越班 | |
成人教育學院(各地區招生專業不一致) | - | - |
體育部 | - | - |
國際學院 | - | - |
綜合素質教育學院 | - | - |
註:官網簡介頁面與院系介紹頁面數據不一致 參考連結:(截至2024年7月) |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共有2個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7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6個省部一級重點學科,擁有14個博士後流動站,1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微生物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材料科學等1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3個學科進入前1‰,農業科學進入前0.1‰。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有20個學科參評,其中林學獲得A-評價,生物學、生態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農林經濟管理等學科獲得B+評價。目前,該校已發展為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
類別 | 名稱 |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林經濟管理、農業工程、生物學、畜牧學、獸醫學、林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草學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7月) |
- 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名稱 | 授權級別 | 獲批時間 | 學科門類 | |
---|---|---|---|---|
社會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19.05 | 法學 |
生物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3.09 | 理學 |
水利工程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11.03 | 工學 |
農業工程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0.12 | 工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11.03 | 工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6.02 | 工學 |
風景園林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11.08 | 工學 |
作物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1998.06 | 農學 |
園藝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0.12 | 農學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1998.06 | 農學 |
植物保護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1998.06 | 農學 |
畜牧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6.02 | 農學 |
獸醫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3.09 | 農學 |
林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6.02 | 農學 |
草學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11.08 | 農學 |
農林經濟管理 | 博士一級 | 碩士一級 | 2000.12 | 管理學 |
套用經濟學 | - | 碩士一級 | 2018.02 | 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碩士一級 | 2018.02 | 法學 | |
數學 | 碩士一級 | 2018.02 | 理學 | |
化學 | 碩士一級 | 2018.02 | 理學 | |
科學技術史 | 碩士一級 | 2006.02 | 理學 | |
機械工程 | 碩士一級 | 2011.03 | 工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碩士一級 | 2006.02 | 工學 | |
土木工程 | 碩士一級 | 2011.03 | 工學 | |
林業工程 | 碩士一級 | 2006.02 | 工學 | |
水產 | 碩士一級 | 2011.03 | 農學 | |
藥學 | 碩士一級 | 2018.02 | 醫學 | |
註:官網簡介頁面與專業介紹頁面數據不一致 參考連結:(截至2024年7月) |
- 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科代碼 | 學位類別 | 領域 | 授權級別 | 獲批時間 |
---|---|---|---|---|
0952b | 獸醫博士 | 專業博士 | 2018 | |
0251 | 金融 | 專業碩士 | 2010 | |
0351 | 法律 | 專業碩士 | 2018 | |
0352 | 社會工作 | 專業碩士 | 2010 | |
0551 | 翻譯 | 專業碩士 | 2020 | |
0854 | 電子信息 | 專業碩士 | 2019 | |
0855 | 機械 | 專業碩士 | ||
0857 | 資源與環境 | 專業碩士 | ||
0859 | 土木水利 | 專業碩士 | ||
0860 | 生物與醫藥 | 專業碩士 | ||
0951 | 農業 | 農藝與種業 | 專業碩士 | 2000 |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 | ||||
畜牧 | ||||
漁業發展 | ||||
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 | ||||
農村發展 | ||||
農業管理 | ||||
食品加工與安全 | ||||
0952 | 獸醫 | 專業碩士 | 2000 | |
0953 | 風景園林 | 專業碩士 | 2005 | |
0954 | 林業 | 專業碩士 | 2010 | |
1055 | 藥學 | 專業碩士 | 2019 | |
1251 | 工商管理 | 專業碩士 | 2009 | |
1252 | 公共管理 | 專業碩士 | 2010 | |
1351 | 藝術 | 專業碩士 | 2012 |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7月) |
- 重點學科
類別 | 名稱 |
---|---|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 植物保護、畜牧學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 農學 |
國家重點學科 | 植物病理學、土壤學、農業水土工程、臨床獸醫學、果樹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農業經濟管理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作物遺傳育種、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
省部一級重點學科 | 生物學、社會學、水利工程、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風景園林學、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草學、農業經濟管理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7月) |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該校有專任教師255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院士11人;國家人才項目專家3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64人;擁有國家級“萬人計畫”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
類別 | 名稱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邵明安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山侖、康振生、張涌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 張涌、張興、李華、劉國彬、張雅林、郭康權、康振生、孫麗英、上官周平、吳普特、蔡煥傑、單衛星 |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 張涌、吳文君、張興、魯向平、單衛星 |
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韋革宏、吳普特、王曉傑、馮浩、沈錫輝 |
萬人計畫教學名師 | 鄒志榮 |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邵明安、康振生、唐明、韋革宏、單衛星、沈錫輝 |
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 王曉傑、劉慧泉、李志、江聰、張寒 |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 王曉傑、陳帝伊、劉慧泉、魏孝榮、謝衛青、武高林 |
高校青年教師獎入選者 | 蔡煥傑 |
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入選者 | 鞏振輝、羅軍、王躍進、張雅林、康振生、張涌、張碩新、付少平、高錦明、馬鋒旺、李世清、馬孝義、蔡煥傑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 霍學喜、韋革宏、上官周平、高錦明、王俊儒、王朝輝、岳田利、單衛星、羅軍、黃明斌、王徵兵、陳新宏、馮浩、駱亞生、孫超、田霄鴻、王敦、徐暉、張歲歧、楊明義、王西平、童德文、廖允成、雷初朝、胡小平、王進義、高亞軍、姬志勤、華進聯、劉學波、郁飛、陳紅英、戴武、魏琮、徐炎、于澄宇、徐虹、陳坤明、宮海軍、李朝飛、王靜、徐炳成、郭軍、王晨芳、王曉傑、李明軍、楊小軍、張軍華、耿會玲、安韶山、韓文霆、趙傑、李鵬民、王昕、趙光輝、朱求安、方勇、王建龍、夏效東、王永華、段金友、朱玉春、王力、魏孝榮 |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 | 王躍進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鄒志榮、李華、黃麗麗、謝壽安、姚軍虎 |
省級教學名師 | 吳發啟、孟全省、李書琴、黃麗麗、李華、仵均祥、蔡煥傑、陳宏、康振生、王國棟、李孟樓、趙忠、張興、鄒志榮、花保禎、王迺信、張碩新、王健、張宏鳴、胡小平、龍明秀、鄧謹、戴武、陳樹林、王華、王俊儒、何東健、謝壽安、高錦明 |
青年長江學者 | 趙敏娟、王曉傑、陳帝伊、陳明訓、賈漢忠、王小龍、李明軍 |
註:信息截至2024年6月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學校3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思政課程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3個、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專業,省級高層次研究團隊29個。農學專業通過農科專業(第三級)認證,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建成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與虛擬仿真實驗中心28個,學校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36門,近年來入選國家級規劃教材52種。
類別 | 名稱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農學、植物保護、園藝、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林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農業水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農林經濟管理 |
國家級一流專業 | 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園藝、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動物醫學、草業科學、林學、木材科學與工程、森林保護、園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資源環境科學、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軟體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套用化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金融學、會計學、社會學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園藝設施學、普通昆蟲學、灌溉排水工程學、計算機套用基礎學、動物遺傳學、森林昆蟲學、葡萄酒工藝學、葡萄酒品嘗學、牧草栽培學、農業生態學、森林生態學、植物化學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業水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園藝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植物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森林生物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精品課程 | 園藝設施學、微生物學、獸醫臨床診斷學、遺傳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現代企業管理學畜行渿林培育學學、葡萄酒品嘗學、灌溉排水工程學、數學圖象處理、計算機套用基礎(高職)、貨幣銀行學、農業昆蟲學、土壤侵蝕原理、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流行學、果品蔬菜儲藏運銷學、葡萄酒工藝、森林昆蟲學、森林培育學、動物營養學、昆蟲生態與測報、植物育種學、園藝產品儲運學、園藝學概論、農業生態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大學物理、動物性食品衛生學、動物生理學、會計學基礎、植物化學、遙感原理與方法、成本會計、蔬菜栽培學、園藝植物病理學、獸醫傳染病學、昆蟲學概論、試驗設計與分析、牧草栽培學、農業概論、植物保護學、資源昆蟲學、有機化學(農林生物類)、動物育種學汽車拖拉機學、果樹栽培學、工程測量 |
省級一流課程 | 植物源農藥綜合仿真實訓、小麥條鏽菌侵染仿真實訓系統、動物營養學、農業水工程測量綜合仿真實訓、農業機械變速箱數位化快速設計、食品標準與法規、新型有機螢光探針的設計與合成、植物檢疫熏蒸除害處理虛擬仿真、農業昆蟲學、設施蔬菜栽培、落葉果樹栽培學、無核白葡萄遺傳轉化虛擬仿真實、動物功能基因體外表達與檢測綜、動物遺傳學、獸醫傳染病學、森林培育學(含經營)、園林植物花期調控仿真實訓、園林藝術、盆景藝術、土壤侵蝕分類虛擬仿真實訓、土壤學、生態學、水庫灌區渠道系統規劃與設計仿、畫法幾何與工程製圖、食品化學、食品機械與設備、葡萄酒品嘗學、基礎生物化學、植物學、固體酸催化劑製備及催化活性研、物理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管理的智慧:組織行為學精要、中華飲食文化、口語與演講、“三夏”勞動實踐課程、軟體開發綜合訓練、葡萄酒廠生產實踐、大學信息技術、畜產食品工藝學、農林氣象學、管理學原理、創業基礎、機械設計、牛生產學、家具結構設計、大學程式設計(Python )、微生物學、線性代數、有機化學實驗、公務員與行政管理、生物防治、植物化學保護學、動物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森林昆蟲學、林木鼠免害及防治、水土保持經濟植物栽培學、植物營養學、環境化學(雙語)、分子生物學基礎、食品分析與檢驗、(農科類)高等數學(乙)、地圖投影判別與製作仿真實訓、林業社會實踐、普通昆蟲學教學實踐、暑期綜合實踐-鄉村振興調研與九曲黃河生態文明教育 專業技能訓練、工程製圖(甲)、Java語言程式設計、結構力學、食品安全概論、有機化學II、LaTeX排版技術、投資經濟學、禽生產學、獸醫免疫學、園藝植物育種學總論、創新思維與創業、農作學、園藝植物分子生物學、中國文化通論(走近歷久彌新、森林生態學、汽車拖拉機學、天然產物化學研究進展、木材保護與改性、七洋不芯您和開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農業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農林政策學、數字圖像處理、光的偏振及其套用虛擬仿真實驗抗生素髮酵生產工藝虛擬仿真綜合實驗與實訓 |
省級一流專業 | 植物科學與技術、製藥工程、林產化工、環境設計、環境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 |
省級以上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與虛擬仿真實驗中心 | 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業水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園藝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植物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森林生物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遺傳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植物保護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森林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作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測量測繪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業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農業水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動物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註:截至2024年7月 |
類別 | 名稱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設施農業教學團隊、葡萄酒學教學團隊、森林保護學教學團隊、植物病理學教學團隊、森林培育學教學團隊等 |
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 果樹病害病原生物學及綜合防治研究團隊、植物病蟲害治理教師團隊、獸醫學教師團隊 |
國家級思政課程教學團隊 | 農業植物病理學(黃麗麗、馮浩、劉巍、趙傑、徐亮勝、康振生、謝芳琴)、個體經濟學(趙敏娟、陸遷、汪紅梅、姜雅莉、張曉寧、張永旺、HenkFolmer、張靜)、生物有機化學(耿會玲、高錦明、尹霞、王磊、陳淑偉、楊新娟、余瑞金、楊鵬) |
註:截至2024年7月 |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底,學校在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評選中,5項成果榜上有名,其中獲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高等教育(研究生)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批65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5種教材獲評2023年全國農業教育優秀教材,15種教材入選第二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十四五”規劃教材。
成果名稱 | 年份 | 等級 |
---|---|---|
“名師引領 五聯驅動”植物保護卓越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 2022 | 國家級一等獎 |
知華友華”農科高素質來華留學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 | 2022 | 國家級二等獎 |
涉農專業學位研究生“四鏈融合、五項銜接、六維貫通”教育模式研建與實踐 | 2022 | 國家級二等獎 |
農工交叉,多維協同的農科人才工程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 2022 | 國家級二等獎 |
學科交叉賦能、科教協同育人,現代生物技術提升農科人才培養質量探索與實踐 | 2022 | 國家級二等獎 |
德育為先,實踐為重,特色為本的森林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實踐 | 2018 | 國家級二等獎 |
林科類本科人才培養機制改革與路徑創新農科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 2014 | 國家級二等獎 |
基於化學與生物學交叉的套用化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與實踐 | 2015 | 省級特等獎 |
森林保護學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實踐 | 2015 | 省級特等獎 |
注重化學與農林科學交叉融合構建農科基礎化學教材新體系 | 2015 | 省級一等獎 |
以需求為導向農業農村幹部教育培訓機制構建與實踐 | 2015 | 省級二等獎 |
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2015 | 省級二等獎 |
農林高校教師教學發展支持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2015 | 省級二等獎 |
名師引領、勇於創新,立足國際化視野的“農業昆蟲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 2015 | 省級二等獎 |
以培養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動物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 2015 | 省級二等獎 |
參考資料: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6月,西農先後與全球34個國家104所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校際合作關係。與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和亞利桑那大學聯合開展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環境科學3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國際化辦學實現了由“以外促內”向“走出去作為”的轉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已逐步成為中國開展農業國際交流合作和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高地。主導成立的“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影響廣泛。牽頭在絲路沿線國家建立8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和4個海外人才培養基地。與楊凌示範區共建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牽頭成立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組建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現代農業國際聯合實驗室、加入上合組織大學(牽頭現代農業方向)。學校巴拉諾維奇國立大學孔子課堂於2021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運行。
此外,此外,西農還積極與科研機構、高校等開展會議論壇、項目合作、學術報告、資源共享等合作交流項目。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1日,該校擁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基地118個。其中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7個,國家和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5個,國家和省部級野外(科學)實驗台站18個,省部級哲學社科研究中心8個。
類別 | 名稱 |
---|---|
國家級科研基地 | 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產全國重點實驗室 |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 |
旱區作物高效用水國家工程實驗室 | |
國家楊凌農業生物技術育種中心 | |
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國家楊凌農業綜合試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陝西長武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
陝西秦嶺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
陝西安塞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
陝西神木侵蝕與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
省部級科研基地 (不完全統計) | 植保資源與病蟲害治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小麥育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農業農村部西北地區小麥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旱區玉米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黃土高原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黃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地區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製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設施園藝工程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植物營養與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西北耕地保育重點實驗室 | |
農業農村部作物高效用水綜合性重點實驗室 | |
校級科研基地 (不完全統計) | 陝西省農業法環境法研究所 |
幹細胞研究中心 | |
西部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 |
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
農村金融研究所 | |
茶葉研究所 | |
蘋果研究中心 | |
微生物研究所 | |
中藥材規範化研究中心 | |
註:信息截止2022年12月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學校累計獲得各類科技成果6000餘項,獲獎成果1800餘項。培育出了世界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小麥品種“碧螞1號”,長期主導中國小麥品種換代的遠緣雜交小麥良種“小偃6號”,以及中國自主培育和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蘋果品種“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3000億元。合校以來,學校牢記服務旱區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使命,始終站在助推西部大開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前沿,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4項,主持完成省部級一等獎99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78件。研究的黃土高原蘋果優質高效綠色生產的系列關鍵技術,支撐引領黃土高原成為世界公認、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構建的土壤侵蝕調控技術體系,攻克了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這一世界難題,助推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移400公里,為國家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類別 | 項目名稱 | 獲獎時間 |
---|---|---|
國家技術發明獎 (不完全統計) | 良種牛羊高效克隆技術 | 2016 |
滴灌灌水器集雨迷宮流道動力特性的抗堵設備及一體化開發方法 | 2005 |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優質高產早熟抗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套用 | 2019 |
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質高效栽培與運銷保鮮關鍵技術及套用 | 2018 | |
蘋果樹腐爛病致災機理及其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套用 | 2018 | |
乾堅果貯藏與加工保質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2017 | |
中國葡萄酒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與套用 | 2016 | |
以桂枝茯苓膠囊為示範的中成藥功效相關質量控制體系創立及套用 | 2015 | |
西部乾旱半乾旱煤礦區土地復墾的微生物修復技術與套用 | 2015 | |
主要糧食產區農田土壤有機質演變與提升綜合技術及套用 | 2015 |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黃土區土壤-植物系統水動力學與調控機制 | 2020 |
陝西省科技進步獎 | 核桃綜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 | 2020 |
優質高產奶牛選育改良關鍵技術研究集成與套用 | 2020 | |
黃土區林草-土壤系統修復機理與近自然經營關鍵技術 | 2020 | |
牛羊肉營養安全生產及產品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 2020 | |
結構性黃土力學及其工程套用 | 2020 | |
陝西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 | 2020 | |
糜子優質抗逆增效關鍵技術研究集成與示範 | 2020 | |
蘋果高效輕簡化栽培模式及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 | 2020 | |
奶牛高效環保型飼養關鍵技術研發與推廣套用 | 2020 | |
獼猴桃潰瘍病綠色防控技術創新與套用 | 2020 | |
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與實踐 | 2019 | |
西安市耕地地力評價及成果套用推廣 | 2019 | |
農業生態建設與土壤水肥協同利用關鍵技術與套用 | 2019 | |
陝西省自然科學獎 | 退耕還林(草)工程固碳效益評價與機理解析 | 2020 |
參考資料:(截止2021年5月)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2月,該校圖書館現有建築面積62564.29平方米,閱覽座位5713個,共有職工101人(含非事業編制A崗3人);館藏紙質資源總量達280.71萬冊(其中,中外文圖書218.7萬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34.2萬冊,學位論文等資料23.2萬餘冊)。館藏文獻已全部涵蓋了學校所有學科,基本形成了以農業、林業、水利、生物、機電、資環、信息等學科為重點,以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研究為特色、古今中外貫通、紙質文獻電子文獻並存、實體文獻虛擬文獻融合、農工理管文相結合的館藏體系。
- 電子資源
截至2024年2月,該校共有國內外電子資源庫113個。主要包括Elsevier Science電子期刊、 Science Online電子期刊、 Nature電子期刊、Spring-Link電子期刊、中國知網等資料庫;國內外電子圖書203.19萬餘冊,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2.2萬餘種,電子版學位論文994.5萬餘冊。
- 學術期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2001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設有“三農”問題研究、經濟與管理學研究、旅遊業發展研究、哲學、政治、法學、社會學、語言文學研究、西部大開發研究,歷史學、中外文化研究等欄目。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收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36年正式創刊,曾用刊名《西北農學院學報》《西北農業大學學報》,是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農林類核心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被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英國《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資料庫》(JSTC)、俄羅斯文摘雜誌(P*AJ)、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等中國國內外多家權威數據軍和文摘期刊固定轉載和收錄。主要設有農業科學、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植物保護、資源環境科學、林業科學、生命科學、園藝科學、食品科學等欄目。
《水土保持學報》創刊於1987年,她誕生於中國水土保持普及發展時期,是隨著中國水土保持事業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本專注於水土保持方面的學術刊物。創刊以來,結合中國水土保持學事業不同時期的重點和需要,刊登了大量國內最新科研成果和國家重點研究項目的成果論文,對中國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目前中國水土保持科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作為中國水土保持領域國家級專業性學術期刊,《水土保持學報》致力於報導水土保持領域及其相關學科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究報告和階段性研究簡報以及高水平的述評,著重反映本領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進展。
《北方蠶業》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陝西、山西、河南、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寧夏等九省十四家科研院所(站)、蠶業學(協)會聯辦的,中國北方蠶區唯一公開發行的蠶業科技期刊。本刊以發展蠶業科技,開展學術交流,傳播科技信息,促進蠶桑(柞)生產,立足北方,面向全國,突出北方蠶業特色,學術與技術相結合,普及與提高兼顧為辦刊宗旨,發表蠶業學術論文、研究簡報,行業探索與技術交流文章,刊載蠶業史話、文化名錄,介紹蠶業新成果、新產品,報導北方蠶業科技動態與信息。讀者對象為蠶業各條戰線上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行業管理者和基層蠶桑(柞)生產技術人員。該刊曾獲陝西省科技期刊一等獎、二等獎等殊榮。2007年度榮膺陝西省出版形式規範優秀期刊獎。
《西北林學院學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的林業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西北地區唯一的林業學術刊物。現為雙月刊。主要刊登林木育種造林、森林培育與經營管理、森林資源及其保護、水土保持、防風治沙、園林綠化、經濟林栽培、林產化學、林業機械、木林學及木材加工、林業經濟等方面的科技論文。該刊被國際著名的《CA》《ZR》和國際林聯等資料庫收錄。2000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先後獲教育部、陝西省教委、陝西省新聞出版局、陝西省科協組織評選的高校優秀學報、優秀學術期刊獎多項。
《昆蟲分類學報》創刊於197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中國昆蟲學會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出版、發行的國際性學術刊物。本刊專門刊登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昆蟲分類學論文,包括分類理論、系統演化、分類方法和技術的新進展;中國及東亞地區昆蟲區系,特別是農、林、衛生昆蟲種、屬及其它分類單元的新記載及訂正;以及與分類和進化有關的各種理論問題,並刊登一定數量的蟎類論文。
《陝西林業科技》(雙月刊)創刊於1973年,是由陝西省林學會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辦的綜合性林業科技刊物,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位化期刊全文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超星電子圖書館”等多家權威資料庫和文摘期刊固定轉載和收錄,曾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陝西省科技期刊獎。主要刊登林業基礎科學、林木育種與造林技術、森林經營與計測學、森林資源調查與監測、森林資源利用規劃與設計、森林保護、林副產品深加工與利用、林業經濟管理與法規等方面的科研論文、試驗報告、經驗總結、實用技術簡介、國內外林業發展趨勢與動態綜述等,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技術性、知識性、實用性。
《中國牛業科學》(原名《黃牛雜誌》)是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良種黃牛育種委員會主辦的科技期刊。本刊為雙月刊。主要刊登國內外黃牛育種、飼養、繁殖、肉牛產業化工作中的新動態、新成果、新技術,宣傳科學養牛知識,介紹先進養殖方法。《黃牛雜誌》為中國畜牧學類核心期刊,1996年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2002年被全國畜牧獸醫學會期刊分會評為全國畜牧獸醫優秀期刊一等獎。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 校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徽由大圓環、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內圓環象形圖案和學校創建年份“1934”構成,金、白、綠三色套印。主要象徵生命科學,體現農、林、水主題,表達產學研結合、傳承農業文明和教書育人的辦學思想。DNA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學校因小麥而知名,兩條螺旋向上並排的遺傳物質DNA鏈,構成聞名於世的小麥,體現了學校(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業的特點,表達由教學和科研院所合併組建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傳承農業文明的重任,肩負解決廣大民眾賴以生存的糧食問題的歷史使命。圖案構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樹木,代表林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學校教書育人的辦學思想。上下翻動的水波,是多向調節水資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寫照。一顆金裝包裹的綠色種子是在校學生的形象。金色年華的學生,明天就是綠色世界的主人。
- 校旗
學校校旗為白綠套印的長方形旗幟,長寬比為3:2。旗面中央為學校徽志和中英文校名,用白底綠字(徽)和綠底白字(徽)兩種方式印製。
精神文化
- 校訓
誠 朴 勇 毅
誠者,信也,真實無妄之謂,為人處事,須以誠為本;朴者,質也,少私厚道之謂,博學經世,須以朴修身;勇者,氣也,剛心銳志之謂,創新創業,須以勇求進;毅者,力也,不達不止之謂,任重道遠,須以毅建功。“誠樸勇毅”四字校訓,集中反映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踐行“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立志為中國農業科教事業的發展全力奉獻的精神風貌。
- 校歌
作詞:黎琦、王軍道 作曲:趙季平 | |
走過風雨,擁抱陽光, 我們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飄揚。 看霞染渭水,聽鳳鳴高崗, 教稼聖地培育英才棟樑, 啊!勤奮學習,自信自強, 用知識豐滿飛翔的翅膀。 啊!健全體魄,堅定信仰, 理想之舟從這裡揚帆從這裡啟航。 走過風雨,擁抱陽光, 我們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飄揚。 看霞染渭水,聽鳳鳴高崗, 教稼聖地培育英才棟樑, 啊!西部開發,科教奠基, 天降大任我們承當。 啊!繼往開來,跨越夢想, 托起中國農業明天的太陽。 |
社團文化
- 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習社(簡稱“青馬社”)
是地在校團委和農學院黨委的指導下成長、富有青春活力的社團。一群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研究有濃厚興趣、志同道合的學生,以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啟迪思想為初心,於2016年10月28日共同創建了青馬社。其以“傳馬列精髓,修青年之精魂;得實踐真知,立青年之遠志”為辦社宗旨,以“弘揚科學,堅定信念,研習理論,服務社會”為辦社理念,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青馬社培養出一批崇尚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具有較高思想政治覺悟的優秀青年。
- 明廉學社
成立於2020年11月,是一個傳播廉潔文化、踐行廉潔思想、營造廉潔氛圍的學生社團。2021年至2022年,明廉學社連續兩年獲評校級五四紅旗團支部;2021年12月,被共青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委員會評為“優秀學生社團”;2022年5月,獲評楊凌示範區“五四紅旗團支部”;2022年9月,獲評校級“活力社團”榮譽稱號。明廉學社始終以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以德立身、反腐倡廉、弘揚正氣”的理念傳向校園大地,從學生層面推進了校園廉潔文化的傳播。
- “三農”研究協會
該社團代表著時代對大學生的召喚,也代表著大學生髮自內心的呼聲,本著“學農、愛農、為農”的原則,致力於團結校內外所有關注“三農”事業的青年,用知識、智慧和力量,為解決“三農”問題,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一份力量。
校區情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園占地面積4900畝,分為南北兩個校區。北校區於1934年建校,校園綠化主要以保護原有的綠化景觀為主,充分體現歷史的傳承,該校區擁有水保所、後勤集團、產業集團、出版社、體育部以及機電學院、信息學院、動科學院、植保學院、食品學院等單位。南校區是新建校區,在規劃建設中,突出植物造景功能,以“田”為骨架、“園”為載體,建設不同特色園區,將“田”與“園”有機融合,體現了關中平原的田園特色。該校區擁有國際交流中心、中心圖書館、科研主樓、體育館、博覽園以及林學院、農學院、資環學院、園藝學院、經管學院、成教學院、水建學院等單位。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常務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紀委書記 | |
副校長 | |
黨委常委 | 黃思光、吳普特、鄔小撐、馬建華、陳玉林、鄭英寧、陳紅、閆祖書、韋革宏、房玉林、莊世宏、孫馬、李筱英 |
參考資料: |
歷任領導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黨委書記 | 1999.9-2003.8 | |
黨委書記 | 2003.8-2013.5 | |
黨委書記 | 2013.5-2015.8 | |
黨委書記 | 2015.11-2022.12 | |
校長 | 陳宗興(兼) | 1999.9-2003.8 |
校長 | 2003.8-2011.1 | |
校長 | 2011.1-2017.7 | |
校長 | 2017.12-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總支書記 | 梁得柱 | 1950.10 |
總支書記 | 陳吾愚 | 1954.12 |
黨委第一書記 | 陳吾愚 | 1956.8-1960.4 |
書 記 | 趙國卿 | 1958.7-1960.4 |
書 記 | 陳吾愚 | 1961.9-1964.9 |
代理書記 | 康迪 | 1965.7-1966 |
軍宣隊書記 | 張益增 | 1972.3 |
書 記 | 劉敬修 | 1975.3 |
書 記 | 白紀年(兼) | 1979.3 |
書記 (未到職) | 劉程九 | 1980.11-1981.6 |
代理書記 | 劉 宏 | 1981.11 |
書 記 | 劉 宏 | 1982.12 |
書 記 | 關聯芳 | 1985.7 |
書 記 | 劉光華 | 1991.12-1999.9 |
校 長 | 于右任 | 1934-1935 |
校 長 | 辛樹幟 | 1936.7-1938 |
院 長 | 辛樹幟 | 1938-1939 |
院 長 | 周伯敏 | 1939-1944 |
院 長 | 鄒樹文 | 1944-1945 |
院 長 | 田培林 | 1945.9-1945.12 |
院 長 | 章文才 | 1945-1947 |
院 長 | 唐得源 | 1947.3 |
院 長 | 王 綱 | 1949.5 |
院 長 | 邵敬勛 | 1949.6 |
院 長 | 李賦都 | 1949.8 |
院 長 | 辛樹幟 | 1950.4 |
革委會主任 | 吳景洲 | 1967.7 |
革委會主任 | 崔 健 | 1970.10 |
革委會主任 | 張益增 | 1972.2 |
革委會主任 | 劉敬修 | 1975.3 |
院 長 | 康 迪 | 1979.3 |
院 長 | 萬建中 | 1982.1 |
院 長 | 張 岳 | 1985.6 |
校 長 | 張 岳 | 1985.10 |
校 長 | 荊家海 | 1991.11 |
校 長 | 張寶文 | 1996.1 |
參考資料: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黨委書記 | 王傑 | 1980.11 |
黨委書記 | 孫景波 | 1983.12 |
黨委書記 | 魏恩傑 | 1988.12-1993.12 |
黨委書記 | 張柏濤 | 1993.12-1996.11 |
黨委書記 | 劉萬堂 | 1997.11-1999.9 |
院 長 | 彭爾寧 | 1980.11-1982.12 |
院 長 | 劉於鶴 | 1983.12-1986.7 |
院 長 | 王性炎 | 1987.3-1991.12 |
院 長 | 李廣毅 | 1993.12 |
院 長 | 陳存根 | 1997.11-1999.9 |
參考資料: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黨支部書記 | 王育英 | 1956.4 |
黨支部書記 | 伍中秋 | 1960.10 |
黨總支書記 | 王育英 | 1964.6 |
黨委書記 | 張文輝 | 1965.6-1967.1 |
黨委書記 | 余崢 | 1972.8-1978.1 |
代書記 | 萬為瑞 | 1984.1-1986.4 |
黨委書記 | 萬為瑞 | 1986.4 |
黨委書記 | 田均良 | 1995.9 |
黨委書記 | 李銳 | 2002.1-2006.5 |
所 長 | 虞宏正 | 1956.9-1966.11 |
革委會主任 | 余崢 | 1972.8-1978.1 |
所 長 | 楊文治 | 1984.1 |
代理所長 | 蔣定生 | 1990.3 |
所 長 | 李玉山 | 1991.4-1994.12 |
所 長 | 田均良 | 1996.5 |
所 長 | 李銳 | 2001.12-2006.3 |
參考資料: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黨委書記 | 白維玉 | 1965.03 |
支部書記 | 孟廷俊 | 1970.5 |
黨委書記 | 朱文炳 | 1973.1-1978.3 |
黨委書記 | 盧憲文 | 1978.6 |
黨委書記 | 王光榮 | 1992.11-1996.1 |
黨委書記 | 吳培安 | 1996.12 |
黨委書記 | 賈 芬 | 1998.12-1999.9 |
主 任 | 沙玉清 | 1940 |
主 任 | 陳駿飛 | 1946 |
主 任 | 李賦都 | 1947-1949 |
代所長 | 李賦都 | 1950-1952 |
所 長 | 韓瀛觀 | 1951.6 |
所 長 | 陳 靖 | 1952.4-1952.12 |
所 長 | 胡步川 | 1954 |
所 長 | 沙玉清 | 1956 |
所 長 | 張壽陰 | 1959-1966 |
革委會第一副主任 | 孟廷俊 | 1968 |
革委會主任 | 廖海涵 | 1971 |
革委會主任 | 朱文炳 | 1973 |
所 長 | 郭一山 | 1978 |
所 長 | 丁夫慶 | 1984 |
所 長 | 楊 虬 | 1987 |
所 長 | 吳培安 | 1988-1992 |
所 長 | 吳培安 | 1996 |
所 長 | 楊曉東 | 1998-1999.9 |
參考資料: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黨委書記 | 張靜波 | 1952.10 |
黨委書記 | 蔡滿德 | 1956.9 |
黨委書記 | 李 挺 | 1957.6 |
黨委書記 | 劉佐丞 | 1958.6 |
黨委書記 | 任玉珊 | 1965.12-1967.1 |
黨委書記 | 楊文海 | 1970.11-1978.7 |
黨委書記 | 雷高藝 | 1980.9 |
黨委書記 | 梁巨鋒 | 1984.3 |
黨委書記 | 呂金殿 | 1990.5 |
黨委書記 | 白志禮 | 1994.9-1999.9 |
院 長 | 俞啟葆 | 1952.10-1958.8 |
院 長 | 趙錦鋒 | 1958.8 |
院 長 | 康迪 | 1978.12 |
院 長 | 楊生海 | 1979.3-1980.8 |
院 長 | 林季周 | 1983.1-1983.7 |
院 長 | 呂金殿 | 1984.3 |
院 長 | 白志禮 | 1994.9-1999.9 |
參考資料: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支部書記 | 黃巨海 | 1960.10 |
支部書記 | 黃巨海 | 1962.03-1966.12 |
劉書志 | 1969.09-1970.12 | |
劉百祥 | 1973.02-1975.04 | |
薛崇伯 | 1976.01 | |
黃巨海 | 1978.10-1980.11 | |
黨委書記 | 黃巨海 | 1980.12-1982.12 |
書 記 | 衣漢玉 | 1990.06 |
書 記 | 符毓秦 | 1992.07 |
所 長 | 趙師抃 | 1958.08-1968.08 |
革委會主任 | 劉書志 | 1968.08-1973.8 |
革委會主任 | 劉百祥 | 1973.09-1978.10 |
所 長 | 李寬勝 | 1978.10 |
所 長 | 薛崇伯 | 1988.04 |
所 長 | 符毓秦 | 1990.06-1998.06 |
院 長 | 唐德瑞 | 1998.06-1999.09 |
參考資料: |
職 務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
書 記 | 蘇建中 | 1965.9-1967.5 |
書 記 | 許世越 | 1972.6-1976.4 |
書 記 | 王育英 | 1979.5-1982 |
書 記 | 楊廣濟 | 1983.7-1986.4 |
書 記 | 沈茂才 | 1990.5 |
書 記 | 蘇陝民 | 1992.2 |
書 記 | 蘇陝民 | 1994.3 |
書 記 | 陳彥生 | 1998.5-1999.9 |
革委會主任 | 許世越 | 1972.07-1976.04 |
所 長 | 李振聲 | 1983.07-1984.12 |
代所長 | 於兆英 | 1984.12-1986.04 |
所 長 | 於兆英 | 1986.4 |
所 長 | 白守信 | 1989.7 |
所 長 | 李 璋 | 1993.9-1999.9 |
參考資料: |
校園環境
西農的校園綠化以弘揚中國優秀農耕文明為核心,體現“農、林、水”相結合的景觀特色,著力實現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功能,建設融生態性、教育性和人文性於一體的校園環境。園林植物是校園綠化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綠地約112萬平方米,其中北校區54萬平方米,南校區58萬平方米;喬木約3.8萬餘株,灌木30萬餘株,植物總計112科,706種。景觀藉助地形變化、交通路線設計,達到步移景異,欲揚先抑,動靜曲直,充滿韻律感的序列關係,結合校園裡四時變化的花木配置,達到“對景造意,意到情適”的境界。
樹陣廣場
學校的樹陣廣場是指樹陣式的廣場布局。所謂“樹陣”式,是指栽種樹木時,經歷過精密的選點,參考古代排兵布陣的圖樣,將樹種巧妙“落點”,勾點成線,畫線成陣。
“小西湖”
“小西湖”的植物配置順地勢選用喬、灌、草和水生植物合理搭配,層次分明,實現了環境美、生態好、農林特色突出的效果。同時,巧妙運用“借景”手法,把農科大樓外牆紅色,雪松、石楠等植物的常綠色以及銀杏林黃色完美統一起來,取得良好的景觀效果。
牡丹園
牡丹園內共有紅、黃、綠、白、粉、藍、紫、黑、複色9大色系,栽植牡丹50個品種,總計3000餘株,由山東菏澤移植而來。其被櫻花大道所環抱,兩側的櫻花大道栽有櫻花136株。牡丹園與外圍的楸樹林相呼應,形成層次分明、簡潔規整的花卉林帶。
知名校友
姓名 | 職務 |
---|---|
韓俊 |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1989年5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西北農業大學(現更名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李振聲 |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先後當選為中國共產黨十二、十三大代表,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2006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周堯 | 昆蟲分類學家、教授,聖馬利諾共和國國際科學院院士 |
山侖 | 旱地農業生理生態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
李振岐 | 字興周,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
于天仁 | 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趙洪璋 | 小麥育種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
朱顯謨 |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中國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專家,國際土壤學會會員 |
盛彤笙 | 中國著名的獸醫學家、微生物學家和獸醫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
侯光炯 | 上海市金山縣人,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曾任國立西北農學院教授 |
塗治 | 字策三,湖北黃陂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農業科學家、植物病理學家、教育家 |
林容 |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植物學家、植物分類學家,中國植物學學科的先驅者之一,中國菌物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曾任原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教授 |
王光遠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黨員。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工程理論與套用研究所名譽所長,國際刊物《工程最佳化》編委,國際結構安全與可靠性協會委員,曾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學科組成員 |
李佩成 | 中國科學院院士。1956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農田水利系並留校任教。曾留學前蘇聯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系,攻讀博士學位 |
虞宏正 |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當選為九三學社中央科學文化委員會委員。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陝西分院副院長。1959年當選陝西省科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
魏江春 | 地衣真菌學家,1955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韓俊 | 現任安徽省委書記 |
康紹忠 | 院士。現任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農業水土工程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出生,湖南桃源人,1982年在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獲學士學位,1985年、1990年在西北農業大學分別獲碩士、博士學位,曾擔任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
竇忠英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陳存根 |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 |
陳宗興 | 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
劉於鶴 | 原林業部副部長、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
賈生華 | 現任浙江大學社科部副主任,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企業投資研究所所長,兼任廣宇集團、華庭股份、佳力科技、寧波方太等公司的獨立董事或顧問 |
王如珍 |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會長 |
張寶文 |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原主席 |
白紀年 | 原陝西省委書記、原西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
周光宏 |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 |
高宜新 |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鄧理 | 陝西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鄭小明 | 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陝西省副省長,現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
朱靜芝 | 現任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黨十六屆中央副主席、陝西省委會主委 |
石學友 | 陝西省政協原副主席 |
張生朝 | 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
陳里 | 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三農問題專家,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
樓夢麟 | 同濟大學教授,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土木工程系主任 |
張建民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土木水利學院院長。從事土動力學及岩土抗震工程領域的教研工作 |
徐世烺 | 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工程專家,浙江大學教授,主要從事高性能混凝土結構和材料研究工作。德國洪堡獎勵基金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張福鎖 | 植物營養學家。1982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土壤農業化學系。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邵明安 | 土壤物理學家。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現合併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碩士學位,1996年在IOWA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康振生 | 1982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植物保護系,1984年獲西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西北農業大學博士學位。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張涌 | 家畜胚胎生物工程專家。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許為鋼 | 小麥育種專家。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侯水生 | 1983年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西北農學院),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戴征社 | 現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榆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
魏增軍 | 政協陝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黨組成員,省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兼) |
喻樹迅 | 棉花遺傳育種專家。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文引學 | 現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 |
梁桂 | 江西省委常委、省政府黨組副書記,副省長。 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
孫其信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
常智傑 | 清華大學醫學院長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
武文罡 | 陝西省安康市委書記 |
黃思光 | 2020年11月任楊凌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省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
孫礦玲 | 陝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 |
王同川 | 美國W&W Group LLC 董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事會名譽理事長、客座教授 |
吳以環 |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民盟深圳市委會主委,深圳市紅十字會會長 |
任燕順 | 甘肅省民政廳廳長 |
張柱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杜太生 |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 |
廖允成 | 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
邢小軍 | 耶魯大學基因編輯中心共同主任 |
郭姜寧 | 科技日報副總編輯(正局),高級記者 |
蔣平安 | 現任全國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民革新疆區委會主委、新疆農業大學校長 |
楊忠歧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國務院參事 |
史清華 |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劉振偉 |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唐俊昌 |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書記 |
鄭宗林 | 陝西省漢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曾福生 | 現任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
陳東寶 |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醫學院產科與婦科學系擔任教授 |
邵俊明 | 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大數據研究中心教授。德國洪堡學者 |
武彬 | 美國亞利桑那生殖醫學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被授予“美國傑出胚胎學家”等榮譽稱號 |
彭有冬 | 現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
柳萬生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
陳國宏 | 現任揚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陳志偉 | 創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 並擔任首任所長, 現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終身教授 |
張興平 |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副院長,二級研究員,國家人才計畫特聘專家 |
周瑞 | 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 |
吳普特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 |
李記明 | 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
馬珊珊 | 1979年5月出生,2022年7月任天津市南開區委書記 |
黨雙忍 | 現任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
樊少華 |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研究生導師 |
程方民 |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譚東嶽 | 2015年通過“未來領袖”計畫加入碧桂園,碧桂園魯南區域總裁 |
方曉峰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助理教授/研究員 |
柏浪濤 | 清華大學刑法學博士,德國波恩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法考輔導專家,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副教授 |
馬述忠 |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中國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 |
梁彧祺 | 牛津大學社會學系博士 |
韓雅婷 | 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
王鑫傑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劍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 研究員 |
冷暢儉 | 山東農業大學校長 |
呂衛東 |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王忠明 | 湖南省匯湘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
范雪梅 | 茅台葡萄酒總經理 |
李記明 | 張裕葡萄酒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
王和山 |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姚新建 | 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 |
朱財斌 | 天津市西青區委書記 |
趙敏娟 | 西安財經大學校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學社陝西省委員會副主委 |
徐明崗 | 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農田土壤培肥及退化土壤改良專家 |
路明 | 1992年11月當選為民建中央副主席。1997年3月—2000年3月任農業部副部長。1994年5月—1997年5月、2000年3月—2007年12月任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2002年當選為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 |
萬建中 | 曾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陝西省第四屆政協常委,陝西省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韓學文 | 現任桂林市人民政府市委常委,副市長 |
石紅艷 | 現任廣西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
楊宇 | 雲南省臨滄市行政學院院長 |
張立勇 |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 |
郭社榮 | 陝西省民政廳原廳長 |
史高領 | 陝西省楊凌示範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
張永利 | 原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
李仲為 | 陝西省委高等教育工作委員會原書記 |
成升魁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黨委書記 |
張民義 | 寶雞市政協原主席 |
所獲榮譽
時間 | 獎項名稱 |
---|---|
2017年9月 | 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
2021年12月9日 | 葡萄酒現代產業學院入選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公示名單 |
2022年2月 | 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
2022年3月 | 入選陝西省2021年度“雙百工程”先進單位擬表彰名單 |
2022年4月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果樹病害病原生物學及綜合防控科研團隊榮獲第20屆“陝西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 |
註:僅部分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