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文字

石刻文字

石刻文字為初期書籍形式之一。在石頭上刻字是世界上許多民族都使用的記載方法。石刻文產生於周代,興盛於秦代。東周時期秦國刻石文字。在10塊花崗岩質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歌詠秦國君狩獵情況,故又稱獵碣。傳說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時的《嶁碑》,刻詩文體格調與《詩經》大小雅相近。字型近於《說文解字》所載籀文,歷來對其書法評價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刻文
  • 外文名:shikewen
  • 產生年代:周代
  • 興盛年代:秦代
概述,產生,分類,

概述

墨子·魯問》中說“書之於竹帛,鏤之於金石”,證明石頭在春秋戰國時代,和青銅器一樣,都曾經做過文字載體。早期石刻文學流傳下來的很少,山西侯馬晉國遺址出土寫刻於石片、玉片的“侯馬盟書”,陝西出土的刻有 600多字四言長詩的10個石鼓,是春秋戰國時期石刻文字的遺存。
早期的石刻文字,最多是某種事件的簡單記錄,尚不具備正規書籍的涵義與概念,故歷來的書史研究者都把它們稱為中國初期形式的書籍。但自東漢雕刻“熹平石經”以來,魏有“正始石經”,唐有“開成石經”,五代有“蜀石經”,直到清代,還刻有“十三經”石碑。這些刻在石頭上的儒家經典,則是地地道道的石頭書。其他如房山石經,是釋家的石頭書。故中國的石刻文字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石刻資料,一類則是石刻的書。

產生

中國的石刻文字始於何時,有待考證。雖然夏商周三代都有刻石傳世,但均為後世偽造。可信的只有商代《小臣系簋》斷耳銘文、《婦好墓石磬刻文》。春秋戰國時代的石刻文字主要有二:一為著名的石鼓文;二為河北平山發現的河光刻石,僅兩行19字。
春秋戰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成就莫過於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個鼓形碣石上的文字,初唐時發現於天興縣(今陝西省寶雞)三畦原,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它高約90厘米,直徑約60厘米。其內容描寫秦國君的狩獵活動,採用四言詩體,每石一篇,十篇合為一什,與《詩經》中的大小雅相似。它原有700字以上,由於年代久遠,字多殘損,存世的宋代拓本最多的尚存491字,今僅存連合文、重文312字,實存272字。其製作年代,唐宋時代人認為是周宣王時期,將其書寫者歸於傳說中箱文的創造者太史籀,所以石鼓文又被稱為籀文。南宋鄭樵開始推斷為戰國秦的遺物。後歷經許多學者考證,今已公認為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的作品,但具體的年代尚有爭論,馬衡、郭沫若主張為春秋時期,唐蘭主張為戰國時期。
石鼓文的字型與商周的金文有直接的繼承關係,但又不同於小篆,是秦始皇統一文字前秦國的宮書字型,在中國書法史上應該歸於大篆一類。石鼓文的形態端莊,筆畫均勻凝重,富於內在的力量。字的結構常將右邊偏旁靠下,而將左邊筆畫上提。這種參差之美,正是作者有意在總體的穩重格局中,造成一種打破呆板、平衡的動勢,賦予字形一種活力。這一點,很早就被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敏銳地注意到,他在其《書斷》中這樣評價石鼓文的審美特色:"乃開闔古文,暢其戚銳。但折直勁迅,有如鏤鐵;而端姿旁逸,又婉潤焉。"
石鼓文被發現後,一直受到學術界和書法界的高度重視。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石鼓歌》中稱頌其書體、筆畫、結構之美:"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張懷瓘從書法源流上推崇它為"小篆之祖"、"楷隸高曾,字書淵藪。"

分類

以前的石刻著錄書,一邊拿按時間為順序分類,看不出字之間的關係。
根據石刻的內容與體裁,大致可以分為六類:碑誌,刻經,造像詩文題識,雜刻。
石刻文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