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

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鑽心蟲,屬於鱗翅目,螟蛾科,我國發生的玉米螟有亞洲玉米螟和歐洲玉米螟兩種,主要為害玉米、高粱、穀子等,也能為害棉花甘蔗、大麻、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蔗豆類等作物,屬於世界性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玉米螟
  • 拉丁學名:Pyrausta nubilalis(Hubern)
  • 別稱:玉米鑽心蟲,玉米髓蟲,挖心蟲,鑽莖蟲,箭桿沖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鱗翅目
  • :螟蛾科
  • :野稈螟屬
  • 分布區域:世界廣布性害蟲
形態,成蟲,卵,幼蟲,蛹,生活史及習性,發生與環境的關係,危害,防治技術,生物防治,化學防治,誘殺成蟲,藥用價值,

形態

成蟲

黃褐色,雄蛾體長13-14毫米,翅展22-28毫米,體背黃褐色,前翅內橫線為黃褐色波狀紋,外橫線暗褐色,呈鋸齒狀紋。雌蛾體長約14-15毫米,翅展28-34毫米,體鮮黃色,各條線紋紅褐色。
玉米螟玉米螟

扁平橢圓形,長約1毫米,寬0.8毫米。數粒至數十粒組成卵塊,呈魚鱗狀排列,初為乳白色,漸變為黃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為黑褐色(為幼蟲頭部,稱黑頭期)。
玉米螟的卵玉米螟的卵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0-30毫米,圓筒形,頭黑褐色,背部
玉米螟
淡灰色或略帶淡紅褐色幼蟲中、後胸背面各有1排4個圓形毛片,腹部1~8節背面前方有1排4個圓形毛片,後方兩個,較前排稍小。

長 15~18毫米,紅褐色或黃褐色,紡錘形,。腹部背面1-7節有橫皺紋,3-7節有褐色小齒,橫列,5-6節腹面各有腹足遺蹟1對。尾端臀棘黑褐色,尖端有5-8根鉤刺,纏連於絲上,粘附於蟲道蛹室內壁。
玉米螟 蛹玉米螟 蛹

生活史及習性

玉米螟在我國的年發生代數隨緯度的變化而變化,1年可發生1-7代。各個世代以及每個蟲態的發生期因地而異。在同一發生區也因年度間的氣溫變化而略有差別。通常情況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發期在1-3代區大致為春玉米心葉期,幼蟲蛀莖盛期為玉米雌穗抽絲4,第二代卵和幼蟲的發生盛期在2-3代區大體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葉期,第三代卵和幼蟲的發生期在3代區為夏玉米穗期。
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飛翔和擴散能力強。成蟲多在夜間羽化,羽化後不需要補充營養,羽化後當天即可交配。雄蛾有多次交配的習性,雌蛾多數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蛾交配一至兩天后開始產卵。每個雌蛾產卵10-20塊,約300-600粒。
幼蟲孵化後先集群在卵殼附近,約一小時後開始分散。幼蟲共5齡,有趨糖、趨觸、趨濕和負趨光性,喜歡潛藏為害。幼蟲老熟後多在其為害處化蛹,少數幼蟲爬出莖稈化蛹。
各蟲態歷期:卵一般3-5d, 幼蟲,第一代25-30d, 其他世代一般15-25d, 越冬幼蟲長達200d以上,蛹25℃時7-11d,一般8-30d, 以越冬代最長,成蟲壽命一般8-10d。

發生與環境的關係

(1)越冬基數
(2)氣候條件。 玉米螟喜中濕,高溫乾燥是其發生的限制因素。年平均氣溫越高,年發生代數越多。
(3)品種抗蟲性。 不同玉米品種有不同的抗螟性,其受害程度不同。
(4)栽培管理技術。栽培管理技術直接影響作物的生育期和生長勢,而玉米螟雌蛾喜歡在播種早、水肥足、 的植株上產卵。
(5)天敵

危害

玉米螟主要為害玉米、高粱、骨子,也能為害棉花、大麻、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薯、豆類等作物。玉米螟主要以幼蟲蛀莖為害,破壞莖稈組織,影響養分運輸,使植株受損,嚴重時莖稈遇風折斷。
玉米螟對玉米的為害最大。常年春玉米的被害株率為30%左右,減產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可達90%,一般減產20%-30%。初孵幼蟲先取食嫩葉的葉肉,二齡幼蟲集中在心葉內為害,3-4齡幼蟲咬食其他堅硬組織。

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敵種類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蟲寄生蠅白僵菌、細菌、病毒等。捕食性天敵瓢蟲步行蟲草蜻蛉等,都對蟲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①赤眼蜂滅卵。在玉米螟產卵始、初盛和盛期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蟲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15萬-30萬頭/hm2, 設放蜂點75-150個/hm2。放蜂時蜂卡經變溫鍛鍊後,夾在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葉的葉腋處。
②利用白僵菌治螟。在心葉期,將每克含分生孢子50億-100億的白僵菌拌爐渣顆粒10-20倍,撒入心葉叢中,每株2g。 也可在春季越冬幼蟲復甦後化蛹前,將剩餘玉米秸稈堆放好,用土法生產的白僵菌粉按100-150g/m3,分層噴灑在秸稈垛內進行封垛。
③利用蘇雲金桿菌治螟。蘇雲金桿菌變種、蠟螟變種、庫爾斯塔克變種對玉米螟致病力很強,工業產品拌顆粒成每克含芽孢1億-2億的顆粒劑,心葉末端撒入心葉叢中,每株2g,或用BT菌粉750/hm2稀釋2000倍液灌心,穗期防治可在雌穗花絲上滴灌Bt 200 - 300倍液。
玉米螟成蟲玉米螟成蟲
玉米螟玉米螟

化學防治

①心葉期防治。目前,在玉米心葉末期的喇叭口內投施藥劑,仍是我國北方控制春玉米第一代和夏玉米第二代玉米螟最好的藥劑防治方法。
②穗期防治。當預測穗期蟲穗率達到10%或百穗花絲有蟲50頭時,在抽絲盛期應防治一次,若蟲穗率超過30%,6-8d 後需再防治一次。

誘殺成蟲

根據玉米螟成蟲的趨光性,設定黑光燈可誘殺大量成蟲。在越冬代成蟲發生期,用誘芯劑量為20ug 的亞洲玉米螟性誘劑,在麥田按照15個/hm2設定水盆誘捕器,可誘殺大量雄蟲,顯著減輕第一代的防治壓力。

藥用價值

藥名】:玉米螟
玉米螟玉米螟
【來源】:為野螟科動物玉米螟的蟲體。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10一15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我國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浙江、四川、廣西、廣東、台灣。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