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50年,
韓戰爆發,初期美國空軍在韓國境內可運用的機場多數被地面部隊占領,而如從日本的基地起飛,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又無法滿足作戰需求。此時,只有航母能載運艦載機兵力抵達目標區附近的海域,遂行作戰任務,因此航母馬上重獲肯定 。此時,美國僅有15艘航母在役,還分散布置在各大防區,美國海軍一方面停止削減海軍航空力量,另一方面開始從預備役中抽調先前封存的航母,先後有17艘埃塞克斯級重新服役,以支援朝鮮半島的地面戰事,同時開始規劃建造新型航母。
1950年8月31日,海軍擬定的新年度財政預算草案中主要是航母改裝計畫,整個年度的造艦計畫中,新型大型航母的優先順序被排在第23位,之後1950年10月28日提出的修訂版1952財年計畫中,代號SCB-80的新型大型航母計畫被提高到第8順位,最終10月30日,時任海軍部長弗朗西斯·馬修斯批准了計畫,新型航母的設計工作隨即展開。從1952財年開始,計畫每年建造一艘,為紀念前海軍部長詹姆斯·福萊斯特,美國海軍將首艦命名為“Forrsetal (福萊斯特)”號。
建造沿革
1952年7月14日,CVA-59“福萊斯特”號動工建造。1954年12月11日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之後不久2號艦和3號艦也陸續開工建造。
1954年2月1日,美國海軍訂購了福萊斯特級4號艦。1955年7月1日,福萊斯特級4號艦“獨立”號在紐約布魯克林紐約海軍造船廠開工,1958年6月6日下水,造價約2.25億美元。
服役歷程
1959年1月10日,獨立號正式服役,獨立號航空母艦曾於1965年參與越戰的一次任務,在黎巴嫩內戰期間參與空襲敘利亞,並在南方守望行動中對伊拉克,在伊拉克南部維持禁飛區。
1980年,福萊斯特級按“服役期延長計畫”(SLEP,ServiceLife Extension Program)改裝,旨在延長服役期15年,將服役期從30年延長到40-50年,改裝需時28個月,其中獨立號在1988-1989年進行。
1988年6月,獨立號在費城海軍造船廠按美國海軍艦艇延長服役年限計畫完成為期34個月,耗資8億美元的改造;同年9月11日,為實現美國海軍的“前沿部署”戰略,被派往日本橫須賀港,並以此為基地,成為美國海軍第一艘以遠東為基地的航母;1995年6月30日,服役36年的獨立號成為當時美國海軍在役軍艦中最老的一艘;1998年7月15日,小鷹號航空母艦接替獨立號的位置。
1998年9月30日,獨立號退役,現存放於美國華盛頓州布雷默頓軍港。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1950年時,美國海軍對未來航母作戰的概念發生了轉變,在國際形勢和國內預算的共同影響下,新型航母的任務從原先的戰略打擊逐漸轉移到兼顧戰略與戰術打擊,從以少量大型艦載轟炸機為核心,改為由多種不同艦載機組成的大規模混合聯隊,即向多用途化發展。與此同時,核武器也有了新的發展,核彈小型化技術有了飛躍性進展,這些變化很快反映到海軍艦船局的航母設計中,由於新型航母需要搭載多種不同型的艦載機聯隊,並執行持續性的非核打擊任務以及支援地面部隊,因此設計更動主要在於擴大了航空燃油與彈藥艙的容量,彈藥艙部分演變為以中途島級的設計為基礎放大而成。福萊斯特級航母採用了美國早年所有的研究成果,作了許多重大的改進,其中最主要的採用了三項新技術,即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和光學著陸系統,這些創新增加了飛機出動率,顯著提高了作戰安全性。
艦型結構
艦型
獨立號航空母艦艦首、飛行甲板和機庫採用封閉式,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最初設計是一個直通的軸向飛行甲板,可摺疊的煙囪和可伸縮的駕駛室,吸取之前航母的改裝經驗,最終左舷採用了斜角飛行甲板,從而形成了直通甲板和斜角甲板混合的外型,飛行甲板四角還設定了幾群防禦火炮;完全取消了中線升降機,安裝了四部舷側升降機,左舷一部,右舷三部,前一後二,直通甲板的右舷設有一個大的島式上層建築,煙囪從島式上層建築的中部穿過;島式建築整體布局簡潔,後部無其他設施。
結構
獨立號艦體強度高,以優質合金鋼建造,機庫、彈藥庫和飛行甲板均設有裝甲,其中飛行甲板裝甲厚度為150毫米。艦體自底部至飛行甲板形成整體式箱形結構,增強了整體強度,同時增大艦內容積,使載機量增多,同時飛機保障條件和艦員居住性也有了全套改善。全艦有1200多個水密艙,有多層防雷隔艙,有較強的水下防護能力和抗損毀能力。
甲板
獨立號的斜角飛行甲板,斜角為8°,其中前兩艘同級艦“福萊斯特”號和“薩拉托加”號是在建造中途自貫通式設計改為斜角設計,而“遊騎兵”號和“獨立”號則是從開工時就採用了新型設計。全甲板形成降落、起飛、待機三個作業區,可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
獨立號採用蒸汽彈射器,在艦艏直通甲板與斜角飛行甲板最前段分別設有兩部,共四部C-13蒸汽彈射器,長度75米,舷側的四部升降機載重能力4500噸,尺寸為15.9×18.9米,四部彈射器配合四部升降機機能保障每分鐘彈射起八架飛機,四分鐘內起飛32架飛機。
艦載武器
防禦
獨立號航空母艦最初武器裝備為2座127毫米火炮,24座40毫米火炮,22座20毫米機關炮,改進服役後火炮數量很快減少,在1977年拆除了所有的火炮。SLEP改裝後武器裝備為3座8聯裝“海麻雀”艦對空飛彈發射裝置,3座“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4座Mk36 SRBOC6管電子對抗紅外曳光彈和干擾箔條彈發射器,射程2.2海里,1台SLQ-26“女水妖”拖曳式誘餌,後換裝為SLQ-36“水精”(Nixe)拖曳式誘餌,水面艦艇
魚雷防禦系統(SSTDS)。
艦載機
獨立號最初載機30架,改裝後的任務是攻擊和反潛,可搭載最新式的海軍飛機約70架,最多攜載約80架。一般配置為20架
F-14“雄貓”戰鬥機,24架F-4U“海盜”式戰鬥機,9架
A-6“入侵者”攻擊機,6-10架
S-3A/B“北歐海盜”反潛機,4-6架
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4架
E-2C“鷹眼”預警機,4架
KA-6D“入侵者”加油機,2架“商船”運輸機,8架SH-3G/H“海王”直升機或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SLEP改裝後,
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服役,替換了F-4U戰鬥機和A-6攻擊機,一般搭載36架。
艦電系統
獨立號航空母艦雷達包括:ITT SPS48C對空3D搜尋雷達,E/F波段,220海里;雷聲(Raytheon)SPS-49(V)5對空搜尋雷達,C/D波段,250海里;休斯(Hughes)Mk23TAS對空搜尋雷達,D波段;諾登(Norden)SPS-67水面搜尋雷達,G波段;飛行進場控制(CCA)雷達,包括SPN41,SPN42,SPN43A,SPN44,J/K/E/F波段;雷聲SPN-64導航雷達,I波段(CV-62為SPS-64);6部Mk-95火控雷達,I/J波段(用於對空飛彈);URN-25戰術空中導航(Tacan)雷達。
獨立號電子支援包括:反潛識別分析中心 “ASCAC(Anti Submarin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Center)”,電子對抗(ECM)SLQ32(V)3,雷達告警、干擾和欺騙系統,海軍戰術數據系統(NTDS),4A、11、14、16號數據鏈,3部MK-91飛彈發射控制系統(MFCS)3型,作為“海麻雀”(NSSMS)Mk-57飛彈系統的一部分。
性能數據
艦體參數 |
---|
艦長 | 325米 |
---|
艦寬 | 76.8米 |
---|
吃水線長 | 300-302米 |
---|
吃水線寬 | 39.3米/39.42米 |
---|
吃水深度 | 7.9-10.8米(改前) 11.3米(改後) |
---|
標準排水量 | 59060噸(改裝前) 59500/60000噸 |
---|
滿載排水量 | 76300噸(改裝前) 80383/80600/81163噸 |
---|
飛行甲板 | 長325米,寬72.5米 |
---|
機庫面積 | 長234-240米,高7.6米 |
---|
航速 | 30-33/34節 |
---|
續航力 | 8000海里/20節 4000海里/30節 |
---|
艦員編制 | 艦員2790名,航空3100名,海軍陸戰隊72名 |
---|
傳動 | 3舵,4軸4槳,外面的2槳為5葉,裡邊的2槳為4葉 |
---|
動力系統 | 4台威斯汀豪斯型減速齒輪式蒸氣輪機,功率205800千瓦 8台威斯汀豪斯型鍋爐,過熱蒸汽壓力為84kg /cm2,溫度為520°C |
---|
服役動態
1960年8月4日,獨立號啟程前往Mediterranean進行首次巡航,直到1961年3月3日返回諾福克,之後在大西洋海岸訓練。
1962年4月19日開始,獨立號執行第六艦隊的任務,以支持John F. Kennedy總統在關鍵地區重振柏林的堅定立場。8月27日返回Norfolk,並於10月11日啟程前往加勒比海。
1962年10月24日,獨立號參與了封鎖古巴的行動,11月25日返回Norfolk,準備在東部海岸準備演習,在諾福克海軍造船廠大修,並從關塔那摩灣撤軍。
1963年8月6日,獨立號離開諾福克,參加Biscay灣與英國和法國的海空部隊聯合準備演習,8月21日進入地中海,為第六艦隊進一步服役。
1963年10月7日,賽普勒斯總統Makarios訪問了獨立號,隨後獨立號參加了在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巡邏魚雷艇進行的美國-義大利兩次演習,以及美國-法國演習,於1964年3月4日返回諾福克。
1964年9月8日,獨立號離開諾福克前往北約在挪威海和法國沿海的團隊演習,然後直布羅陀,於1964年11月5日返回諾福克,進入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進行大修。
1965年5月10日,獨立號在太平洋部署了七個多月,其中包括100天在越南近海。
1966年6月13日,獨立號離開諾福克,與第六艦隊進行歐洲作戰。自七月至十二月,與北約進行了演習有關,然後繼續在第六艦隊部署到1967年。
1970年9月25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總統Gamal Abdul Nasser去世,這一事件可能會使整箇中東陷入危機。獨立號與甘迺迪號和薩拉托加號航母,以及其他七艘美國海軍艦艇,被置於待命狀態,以防止美國公民撤離美國的軍事需要,並作為蘇聯地中海艦隊的平衡。
1982,獨立號為黎巴嫩的多國維和部隊提供了重要的支持。6月25日,美國海軍空中力量在地中海的最大聚集是在福雷斯塔爾和獨立號航母戰鬥群。
1983年,福萊斯特級參加了對尼加拉瓜的封鎖 ,同年10月25日參加入侵格瑞那達作戰;1986年3月還參與過美利衝突。
1988年9月11日,獨立號被派往日本橫須賀港,並以橫須賀港為自己的基地。
1990年8月,福萊斯特級四艘航母全部出動,先後部署至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及波斯灣。其中,獨立號於8月2日駛離印度洋 ,8月8日抵達阿曼灣。在海灣戰爭中,福萊斯特級航母戰鬥群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實施多方向、多批次的對地攻擊。二是為攻擊機、轟炸機提供護航保護,福萊斯特級上均配有2箇中隊共20架F-14戰鬥機 ,在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同時, 還可為攻擊兵力護航,1990年12月20日返回聖地亞哥。
1992年8月23日,獨立號進入波斯灣,準備實施盟軍禁止在伊拉克南部第三十二級平行的伊拉克航班。
1995年11月,獨立號成功地完成了第三次波斯灣部署,以支援南部守望行動後返回日本。
1996年3月,獨立號被部署到台灣東部海域,4月返回橫須賀後,比爾·柯林頓總統訪問了該航母,作為對日本進行正式國事訪問的一部分。
總體評價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設計的標準排水量是600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75000噸,較前一代的中途島級航母增加了25%,因此被視為是跨越了一個嶄新的船艦尺碼門檻,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付諸生產的超級航空母艦級別。隨著核武器和飛機的改進,核攻擊飛機的尺寸已經減小,因此與之前“夭折”的美國級相比,除了尺寸稍小外,能執行和美國級相同的任務。福萊斯特級還兼有戰術(非核)角色,這在後來的韓戰中得到了證明。
(新浪網)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美國二戰後三代常規動力航母中承上啟下的一型,在其基礎上改進的小鷹級航空母艦成為美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也是最大的一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