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人(現代人)

爪哇人(現代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爪哇族是印度尼西亞主體民族,人口9521萬(2010年),占印尼人口總數的42%。祖居地為爪哇島,現已擴散至印度尼西亞全境。使用爪哇語,現通用印度尼西亞語,兩者皆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原信印度教佛教,15世紀下半葉後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20世紀中葉起部分人改信基督教

爪哇人的祖先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自亞洲大陸南部遷徙至爪哇島。2~3世紀時,形成早期封建制國家。當時與中國有友好往來,唐代史籍稱其地為訶陵闍婆爪哇。中世紀建滿者伯夷帝國(1293~1451),元代史籍稱麻喏巴歇國。爪哇族歷史上深受印度文化影響,文化藝術比較發達,有古典舞劇、音樂、雕刻、帛畫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爪哇人
  • 外文名:Orang Djawa
  • 英文名:Javanais
  • 語言爪哇語
簡介,語言,宗教,藝術,婚俗,

簡介

爪哇人:Javanais,印度尼西亞語作Orang Djawa。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一大民族。人口9521萬(2010年),占全國人口的42%。祖居地為爪哇島,但由於蘇哈托時期的移民政策,現已擴散至印度尼西亞全境。原講爪哇語,以中爪哇方言為官方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現多講印度尼西亞語,為由通用於廖內群島柔佛馬六甲海峽馬來語為基礎所發展的語言。
爪哇人與巽他人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等民族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公元前1000~300年之後移入的具有東亞大陸血統的新馬來人的後裔。據文獻記載,公元2~3世紀時,爪哇人已建立了早期封建制王國,當時與中國已有友好往來。此後曾建訶陵占婆爪哇麻喏巴歇等城邦國家。中世紀建滿者伯夷帝國。早期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大約公元九世紀,爪哇族在梵文的基礎上創造了古爪哇文。13世紀前後,伊斯蘭教通過來自印度北部的穆斯林商人傳入爪哇各沿海地區,由於王室貴族的歸信、印度穆斯林商人同當地居民的通婚,以及中國穆斯林商人如彭瑞父子的傳教活動,伊斯蘭教得到廣泛傳播。
爪哇穆斯林過去分為桑特里和阿班甘兩種,桑特里是正統遜尼派沙斐儀教法學派教徒,行為嚴格遵循伊斯蘭教規。阿班甘則帶有濃厚本土色彩,在很多方面仍然受印度教等前伊斯蘭因素影響。他們的割禮、婚禮、葬禮等都按伊斯蘭教規進行,其它各種節日、喜慶活動和社會禮俗仍多保留印度教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甚至存在同時崇拜印度教神靈的情況。不過,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與伊斯蘭組織的傳教活動,桑特里和阿班甘的差異現在已經變得不再明顯。

語言

主要語言為爪哇語,但是大雅加達首都特區的爪哇人日常使用印尼語。爪哇語深受梵語影響,有大約10%的辭彙來源於梵語。公元九世紀,爪哇族在梵文的基礎上創造了古爪哇文,荷蘭殖民者侵占印度尼西亞後,改用拉丁字母。爪哇人十分重視尊卑秩序,爪哇語有雅語、中等語和平民語之分,雅語裡又分成幾種。在爪哇人看來,不同等級之間用語的選擇和言談方式總是有差別的,在交談的雙方之間不顯示出社會或家庭方面的地位差別幾乎是不可能的。

宗教

根據2010年統計數據,爪哇族共有9521萬人,其中9083萬(95.4%)為穆斯林,161萬(1.7%)為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142萬(1.5%)為印度教徒,114萬(1.2%)為佛教徒。由於印度尼西亞法律規定國民必須有宗教信仰,所以該國沒有無神論者。
印度教是最早傳入爪哇地區的宗教,爪哇早期的王國均奉印度教為國教,其宗教文化滲透到爪哇各方各面。印尼的印度教不同於印度的印度教,而帶有強烈的本土化色彩,並融合了部分佛教教義,巴厘島至今仍信奉這種印度教。印尼的印度教存在種姓制度,但不像印度那么嚴格,他們把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作為貴族種姓,首陀羅當做平民種姓,沒有賤民階層。種姓之間的差異也比較表面化,在日常生活中,種姓差別僅表現在一些不十分重要的規則和禁忌方面。印度教在爪哇留下了大量古蹟,其中最著名的為普蘭巴南神廟
公元8世紀後期,蘇門答臘的佛教帝國室利佛逝出兵爪哇,在馬打藍建立了夏連特拉王國,將大乘密宗佛教奉為國教。這一時期佛教教義廣泛傳播,佛教文化繁榮。佛教的雕刻及建築藝術達到極高的水平。公元850年左右,夏連特拉王國在日惹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佛塔——婆羅浮屠,隨後又陸續修建了巴文佛塔、門都特佛塔、卡拉山佛塔、濕霧佛塔等,佛教建築的大批出現,標誌著爪哇佛教進入鼎盛時期。佛教的廣泛流傳並沒有影響到印度教盛行,兩教常常合流。例如832年甘達蘇利碑銘開頭就寫道“敬奉濕婆,獻身於大乘佛教”,兩教似乎合而為一。在滿者伯夷帝國時期,兩教同時流行且互相融合,保持友好發展。這一時期提出的“Bhinneka Tungga 1Ika”(殊途同歸)成為了印尼獨立後的治國思想。
伊斯蘭教最初隨穆斯林商人傳入爪哇,早在14世紀以前,滿者伯夷王室就有人皈依伊斯蘭教。但是爪哇真正伊斯蘭化是從15世紀開始的。在爪哇傳教的伊斯蘭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做出了本土化的改變,容忍和尊重了當地人的習慣法,包括允許祭祀祖先和印度教諸神,使伊斯蘭教得以紮根於當地土壤。當時的滿者伯夷帝國存在森嚴的等級制度,興建大量寺廟、陵墓,並收取繁多的宗教稅,民眾負擔極重。針對於此,伊斯蘭教宣傳真主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等級制度,提倡以兄弟情誼對待教胞,提倡社會的公正和平等。並宣傳每個穆斯林都可以從真主那裡得到一份可以自由使用和買賣的土地,納稅則以課功為主。15~16世紀,通過傳教活動,伊斯蘭教在爪哇島迅速傳播。1478年,淡目地區首長拉登·帕塔(Raden Patah),趁滿者伯夷帝國瓦解之機,在穆斯林商人的支持下,宣告獨立,自稱為淡目蘇丹。是為爪哇地區第一個伊斯蘭政權。公元16世紀,馬打藍蘇丹國統一了爪哇島,並於1633年制定了爪哇地區第一部伊斯蘭教法典。至此,伊斯蘭教在爪哇地區徹底將印度教和佛教取而代之。
印尼獨立以後,政府實行宗教自由政策,基督教和天主教獲得較大的發展,教徒不斷增加。

藝術

印尼最富代表性的音樂是加美蘭音樂。加美蘭(gamelan)是爪哇語,既指以金屬敲擊樂器為主體的合奏音樂,也指演奏這種音樂的樂隊。加美蘭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建於公元九世紀的大型佛教廟宇婆羅浮屠的浮雕上,已可見到現代加美蘭樂隊中一些樂器的圖形。一套加美蘭樂器由少則15件,多則3件青銅製品組成,包括鑼鼓類樂器、排琴類樂器、管弦樂器等。加美蘭流行於印尼各個島嶼,但不同的地區在樂隊編制、演奏風格、演奏技巧,以及樂器的形狀與大小及音色等方面往往有某些差異。爪哇的加美蘭由於受宮廷音樂影響,顯得典雅、文靜,音樂柔和細膩。
爪哇舞蹈通常都以加美蘭樂器作為伴奏,除表現爭議與邪惡鬥爭的舞蹈節奏稍快之外,一般都節奏悠然緩慢。表演時演員保持半蹲姿勢或挺直姿態,神情嚴肅,無喜怒哀樂變化,演員的感情只靠手腕、手指的動作和音樂表達,十分委婉、細膩。舞蹈的節奏悠然、典雅、富有詩意。著名的爪哇舞蹈有斯林比舞和伯達雅舞,都是宮廷舞蹈。

婚俗

爪哇族的婚禮較為複雜,出嫁的前幾天,家族中受人尊敬的女性長輩會為新娘全身塗抹香脂。婚禮前一天新娘要坐在鋪滿花瓣的浴室里洗鮮花澡,由母親或女性長輩從一個浮滿花瓣的水罐里舀水澆在新娘身上,象徵靈魂得到潔淨。沐浴之後,由德高望重的婦人把罐子摔碎,然後開始為新娘盛裝打扮。婚禮這天,新郎由人陪同來到岳父家,經過精心打扮後與新娘在大廳見面。兩人首先互贈蔞葉包,隨後新娘的家人會在新郎面前擺放一個銀盤,盤中放一個生雞蛋,新郎要當眾赤腳踩破它,表示永遠忠於新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變心。隨後,新娘面帶笑容端水跪地為新郎洗腳,以表達感激和服從。接著新郎新娘雙雙往地上拋灑黃米,以此象徵婚後美滿幸福。之後二人攜手進入新房,在新人席上就座。婚宴開始後,新郎新娘共食一盤黃米飯並互餵對方。宴罷,新娘從手巾包里向客人丟擲喜錢。在爪哇族穆斯林婚禮上,誦讀古蘭經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