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主要景點,碼頭,朝天門廣場,夫歸石,慈雲寺,兩江,朝天門大橋,朝天門靈石,歷史沿革,名稱由來,創建過程,歷史變遷,現狀,歷史意義,朝天門消失,國寶來渝,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
朝天門位於重慶渝中區
渝中半島的
嘉陵江與
長江交匯處,城門原題有“古渝雄關”四個大字,曾是重慶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1127——1279)偏安
臨安後,時有欽差自長江經該城門傳來聖旨,故得此名。
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景觀,其勢如野馬分鬃,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聲勢益發浩蕩,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自此稱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朝天門為重慶沿江九門之一,位於重慶半島的東南尖端,低水位沙嘴海拔為160米,是市區最低海拔處。長江的九大主要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在此與長江匯流,一瀉數千里注入東海。重慶是素稱“黃金水道”的長江的重要港口之一,是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在這裡,每天運送數千客人遊覽壯觀的長江三峽,吞吐著萬噸貨物。
重慶市轄9區9縣3個市轄市,長江流經5區2縣2市,流經水域248公里,嘉陵江穿過3區2縣1市,流經水域137公里,市區三面環水,一面靠陸,長江全長為6380公里,但通航段只有3194公里,逆水而上通航段為795公里,只能行駛小型船隻,順水而下到上海2399公里,到武漢1274公里,到宜賓648公里。著名的長江三峽就在重慶至宜昌航段,所以,人們把重慶作為遊覽壯麗的長江三峽的最好起點。
主要景點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於美景,朝天門總是矛盾的,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所有山城美景,從來都是遠景勝近景。想看朝天門,只能從江對岸,南濱路看,而想看南濱路只能從朝天門看。可乘坐觀光遊輪從朝天門出發,遊覽嘉陵江至黃花園大橋,之後掉頭遊覽長江至長江大橋,其間
洪崖洞、大劇院、科技館、南濱路、喜來登盡收眼底。
重慶水上門戶朝天門,襟帶兩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石壁上,藤蘿垂青,黃角樹穿岩抱石,綠茵融融。崖邊古亭,飛閣臨江。兩排石階,比肩而降,至抵下水。據說無論江水怎樣枯竭,石級而下,無有窮盡,可通神秘的金竹宮。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綠,揚至江水黃,兩水相交朝天門,撕咬翻卷,流急渦旋,向稱“夾馬水”,似如野馬奔騰。江心有石磯沉浮,相傳大禹在古渝州娶塗山氏女,此後治水13年不入家門。
碼頭
重慶是長江三峽的發源地,因此重慶旅遊坐擁長江三峽這個鑽石級旅遊資源,每年接待旅客達千萬級,為了滿足長江三峽旅遊市場的巨大需求,朝天門幾大碼頭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獨資,合資萬噸級長江遊輪。以黃金一號為例:
長江黃金一號是2011年全新打造的系列遊船之一,於2011年5月首航。該船總長136米,寬19.6米;總噸位為1.4萬噸。載客量為349人。該郵輪擁有超大江景露台客房、行政樓層、總統套房、商業步行街、名小吃店、雪茄吧、網路會所、書吧、兒童樂園、桑拿中心、中西醫療館、水療會所、旋轉大廳、多功能大廳、直升機停機坪、露天游泳池、模擬高爾夫、大型影劇院兼同聲傳譯會議廳等各種商務娛樂休閒設施,並配有4部觀光電梯。交旅集團郵輪公司稱,這是內河郵輪首次配停機坪。如果客人有私人直升機,可以直接飛到船上。
朝天門廣場
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形成“夾馬水”景觀,自此稱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
重慶公路“
零公里”點標誌將設在朝天門廣場。“零公里”是一個國家或城市幹線公路的
起點,也是一個城市中心點的象徵。中國“零公里”標誌已經確定在天安門廣場中軸線的中間位置,而上海則將零公里設在了
人民廣場。朝天門位於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也是重慶最大的水運碼頭,同時重慶最大的綜合交易市場-
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也在這裡。所以這裡人流量非常大,自古都是十分的熱鬧。
朝天門廣場就修建在碼頭的上面,遠看朝天門廣場就象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氣勢磅礴,因此朝天門廣場也被稱為重慶的
鐵達尼號。站在廣場上,可以看到兩江交匯,黃色的長江水與碧綠的嘉陵江水在交匯處涇渭分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伴隨
西部大開發,重慶大發展的力度加大,以朝天門為中心的區域正在經歷一場華麗的巨變。為了搶占兩江匯合的絕佳景色,緊挨著朝天門而建的地標性建築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首先是南濱路,然後是洪崖洞,再後是重慶大劇院,朝天門廣場漸漸成為了配角。孰知,這絲毫沒有減緩朝天門的人潮湧動,反而加劇了這一現象。過去人們來重慶看朝天門。
夫歸石
塗山氏女佇立磯上,望夫歸來,因名“夫歸石”,又名“呼歸石”。朝天門地扼黃金水道要衝,為重慶主要交通樞紐之一。1949年後,碼頭一再擴建,沿兩江縱深排開。客運大樓拔地而起,客貨纜車分道直通江邊。兩江索道,凌空飛渡,左右穿梭;江面客船貨輪,鐵駁木舟,鱗次櫛比,此靜彼動。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在水上門戶朝天門。朝天門是中、外遊人觀賞兩江環抱重慶半島,山水相映、百舸爭流的好地方。
慈雲寺
長江相隔的南岸區,日機轟炸重慶時期,為各國駐華領館區。據有關史料記載,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曾密令日機不轟炸該區的海棠溪至彈子石一段。當年這段沿岸江邊停靠了不少美、英、法、意的軍艦及商船。
南岸玄壇廟獅子出的
慈雲寺,原為觀音廟,始建於唐代,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重修,
一、為廣結善緣,寺院住持雲岩法師打破舊例,適應各地僧尼和男女居士上朝峨眉,下朝九華、普陀的需要,成了當時全國唯一的僧尼合廟寺院,沿襲至今。
二、寺內大雄寶殿正中,供奉有釋迦牟尼大玉佛一尊,系由緬甸迎來,1931年抵重慶。佛高1.87米,寬1.34米重1500公斤,是我國寺廟中現有的四大玉佛之一,另三尊,一在上海玉佛寺,一在北京北海團城,一在武漢歸元寺。
在慈雲寺左上角山巔,是抗戰時期蔣介石躲避日機轟炸的黃山官邸。緊靠南岸彈子石的王家沱,早在抗戰前就是日租界地。
兩江
朝天門東邊,長江以北,距離五華里的江北區溉瀾溪處,有一座白塔,乘船東下,沿江可見。這類塔,或白色、或黑色,這是古代先民渴望生活安定的一種吉祥物,取名“鎮妖塔”,都建在入城的必經之道上,意思是好人入城,一切妖魔怪不能經過。在古代,它還起民一個路標的作用,不僅告知行人前面有城池,還說明只距離五里路程了。距離白塔不遠的人頭山。高高的土山堆上一巨石酷似一顆人頭,面向東去的長江,好象被鎮壓妖塔壓住無法脫身一般。
朝天門左邊是嘉陵江,發源於陝西秦嶺山的脈和甘肅的南部,流經陝西、甘肅、四川省,全長1119公里,嘉陵江上空來回穿梭的嘉陵客運索道,1980年12月動工,一年建成,全長740米,慢速為每秒2。5米,快速每秒8米,兩台吊車對開,每台載客46人。索道下面低水位露出的沙州,是重慶早年的練兵場,也是抗戰爆發後日機轟炸重慶投第一次炸彈的地方。
朝天門纜車,是山城重慶獨有的短途交通工具之一,主要是為乘船客人解決登石級之苦而設,建於1984年。重慶纜車最早建於1945年,在望龍門。
朝天門洪水標誌,記載了1981年7月16日百年難遇的特大洪水,高度為海拔193.38米,與低水位相比,淨增高度33.38米。由於洪峰24小時回落,內河無風浪加害,洪災時政府、軍隊、市民的奮力搶救,因比受災較小,重慶8區4縣3個市轄市境內只死亡28人,其中3人還是因貪小利,游到江心撈取飄流木材而葬身。
朝天門大橋
重慶
朝天門長江大橋地處重慶市主城
中央商務區,西接江北區的五里店立交,東接南岸區渝黔高速公路黃桷灣立交,是重慶主城區向外輻射的東西向快速主幹道,大橋西岸通過‘環線’可連線機場、渝合、渝涪、成渝高速公路,東岸可連線渝黔、渝長高速公路。在重慶主城區內的路網中,是連線渝中、江北、南岸中央商務區,溝通長江東西兩岸的重要通道。
朝天門長江大橋正橋工程包括北岸引橋、跨長江主河道的主橋及南岸引橋組成,全長1741.0米,主橋932.0米,其中北引橋310.0米,南引橋485.0米,主橋橋面為六車道,橋面下預留2車道汽車交通和雙向軌道交通。
朝天門靈石
位於朝天門沙嘴外,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是一片沙嘴伸向長江江心的斜下面岩石,只有冬春季節水位極低的時候可見,又稱“豐年碑”、“義熙碑”、“靈石碑”、“豐年石”。《巴縣誌》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五年(1740)三次露出水面,乾隆五年後無再次露面的記錄。靈石題刻是四川四大水文題刻之一。據記載有“漢光武靈石題記”、晉義熙三年(407)“晉義熙靈石社日記”、唐朝天寶十五年(756)“張萱靈石碑”、唐乾元三年(760)“王昇靈石碑”、唐廣德二年(762)“郭英乾靈石銘並序”、唐大曆四年(769)“楊冕靈石頌並引”、唐建中四年(783)“任超靈龜王題刻”、唐龍紀元年(889)“
張武靈石碑”、“宋
晁公武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
屈直德半年題記”等15幅石刻題記,是已知長江上游時代最早、水位最低的水文題記。由於三峽工程成庫後,水位上升,靈石水下題刻將成為千古之謎。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
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
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人行石階沿山而上。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朝天門,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
歷代古都多建在洛陽,長安(今西安),開封,燕京(今北京)到重慶路途最短的線路是川陝路,只因當時由四川
劍閣、廣無至陝西沔縣的蜀道,經河北或陝西,河南,再經湖北,在宜昌逆水乘船約需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到達重慶。
1891年重慶闢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
碼頭,將舊城門撤除。1949年的“九.二”火災使朝天門附近2千米的區域化為一片廢墟,從此,朝天門僅餘城基牆垣。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新建宏偉的
朝天門廣場,是中、外遊人觀賞兩江環抱重慶半島,山水相映、百舸爭流的好地方。
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每當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成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在這水上門戶——朝天門。
朝天門老城門在哪裡?巨大的廣場和新建的碼頭,早已替代了這座城門所具有的地標性意義。而在老居民的記憶里,朝天門老城門,僅是父輩口中,永聽不厭的那些美妙傳說。在專家們的指引下,抵禦著十年難遇的寒冷江風,我們終於在如今已廢棄的朝天門纜車道下,找到了這個重慶第一門的位置。
據
吳濤介紹,在戴鼎所築的城門當中,朝天門是最大最雄偉的一座,景色也最壯美,它位於重慶半島東北尖角處,三面環水,一面靠山。
而據清代有關圖經記載,朝天門建在江崖高處,門外是下到碼頭的長坡,遠看十分雄偉,城門為雙層結構,正門之外還有
瓮城,瓮城門向北,入瓮城右拐,才是朝天門正門,正門朝東,與外城門呈直角。在朝天門外,瓮城門額上,刻有“朝天門”三個大字,正門額上則刻“古渝雄關”四個大字。
吳濤說,也許正因為朝天門在各門中最為險固,易守難攻,所以從歷史記載來看,它似乎從未被大軍直接攻打過,敵人一般都從相對容易的地方進行攻擊,如
千廝門、通遠門等,所以朝天門的軍事意義只是震懾性的,它的重要性,主要還是體現在經濟和政治意義上。
創建過程
朝天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歷代古都多建在洛陽,長安(今西安),開封,燕京(今北京),只因當時由四川劍閣、廣無至陝西沔縣(今成鐵路中段,全長710公里)的蜀道,只有鳥道,難於行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所以,歷代帝王派出的使臣才捨近求遠,經陝西或河北,河南,再經湖北,在宜昌逆水乘船約需一個月時間到重慶。
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重建朝天門。
歷史變遷
1891年,重慶闢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
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將舊城門撤除。
1949年9月2日,重慶朝天門發生重大火災,火災事故使朝天門附近2平方千米的區域化為一片廢墟,據市警察局調查,共燒毀大小街巷39條(如贛江街、余家巷、陝西街、燈籠巷等)、藥鋪5間(如以“厚德濟世”聞名於巴渝地區醫藥界的慶豐藥行)、學校7所(贛江街中學、馬王廟國小等)、機關10處、銀行錢莊33家(如聚康、裕豐源、水利、
中國銀行等)、倉庫22所(如民生公司、寶元通、嘉陵、德記等)、拆卸房屋236戶。受災9601戶,41425人,有戶口可查的死者2568人,掩埋屍體2874具,傷4000餘人,朝天門僅餘城基牆垣。
2012年8月30日,重慶港客運大樓及三峽賓館實施爆破拆除。
現狀
朝天門將被打造成為重慶渝中區CBD中央商務區,朝天門批發市場將搬遷至南岸迎龍。但“朝天門”這塊全國有名的批發市場金字招牌並不會被磨滅。發展電子商務,打造朝天門電子商務平台,將是朝天門進入繁盛的新契機。
1998年最後一天,歷時300天建設的朝天門廣場竣工。甫一亮相,這裡便無可爭議地成為重慶的新地標。
2005年9月18日,不與重慶任何幹線公路直接相連的朝天門廣場,成為重慶市“零公里”標誌點,這是一座城市中心點的象徵。“零公里”定址朝天門,是因為其獲得了全市高達82.9%的選票。
2008年,整體改造朝天門地區的構想被正式提出,初步預算高達100個億。
一個頗耐人尋味的細節是,就在這一年,與朝天門隔江對望的江北嘴標誌性建築,重慶大劇院主體工程竣工。這也標誌著與朝天門分庭抗禮的江北嘴CBD,拉開了宏偉大幕。
2009年,南岸區南濱路兩江匯合處,一聲巨響中,重慶捲菸廠老廠轟然倒下。一個占地5萬平方米、可容納10萬人的重慶最大城市山地廣場,在朝天門南岸的彈子石啟動。它的身後,是占地面積約1.6萬畝,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180萬平方米的巨無霸CBD南區。自此,朝天門所在的兩江交匯處,三足鼎立的雛形初現。
2009年8月31日,朝天門第31交易區,包括
浪莎集團等在內的眾多義烏企業,耗資近千萬拿下50個市場攤位。他們大多打著建立形象店的旗號開設直營店、專賣店。朝天門小商品市場協會副會長鄭昌輝則表示,市場一旦認可這些廠家店,朝天門市場經營戶一直沿用的代理模式即告終結。
2013年8月8日,朝天門市場管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朝天門電子商務平台將於8月16日正式上線。
歷史意義
朝天門消失
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碼頭,自古江面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布,人行如蟻。門外沿兩邊江岸有不少街巷,雖以棚戶、
吊腳樓居多,可也熱鬧成市,商業繁盛,門內則街巷棋布,交通四達。所以直到今天,這一帶仍是城內最繁華的商業批發零售區。
不過,古時朝天門主要的作用,還是如民諺所說,是“迎官接聖”,即上級有重要官員來重慶,或者皇帝有聖旨、詔諭到重慶,就都在朝天門碼頭靠岸,地方官員也到朝天門碼頭迎接,這也是朝天門得名之由。據說,早先朝天門碼頭是不準一般民船停靠的,為的是防止閒雜人員等影響治安,後來,雖然取消了這個禁令,但民船也只能靠旁邊小碼頭,最大、最好的碼頭,仍然是留給官船用的。
朝天門老城門消失於何時吳濤說,據史料記載,1927年,重慶設市,為了擴大
城市規模,解決街道狹窄和交通擁擠問題,重慶開始進行近代市政建設,其內容主要是擴建碼頭和拓寬道路,包括城牆、門樓和房屋在內的舊建築,被成批拆除,原有城市格局變化加速,朝天門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首當其衝,成為在這一輪大拆大建中,第一個被拆毀的城門。
至此之後,至少有550多年歷史的古代重慶城的象徵———朝天門城樓,就從人間消失了,甚至
連城門照片也沒留下一張。
國寶來渝
尋完朝天門的芳蹤,我們順著奔騰而去的長江而上,希望能在交錯而生的小巷中,找到擁有美麗名稱的翠微門。但連日的尋尋覓覓,最後卻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我們只能在吳濤的敘述聲中,聯想那個曾在百年前,繁華熱鬧的絲綢絹帛碼頭。
據吳濤介紹,在重慶碼頭城市形成之初,朝天門下的翠微門碼頭就是絲綢、綢緞及絹帛的出入港口,那時四川境內的重慶、
閬中、
合川等地都盛產絲綢,川絲也是全國市場上的俏貨,翠微門附近也就集聚了川內各大綢緞幫,是全川最大的絲綢市場。當年曾盛極一時的“寶圓通”商號在翠微門外就是以經營布匹、棉紗最為出名。
站在翠微門附近的江邊舉目望去,對岸繁華的
南濱路上,一幢幢仿西洋式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接踵而建。指著數百米江面外的
慈雲寺,吳濤說,寺廟旁邊的
安達森洋行,曾在抗戰時期成為近4000箱故宮國寶的藏身之處
洋行坐落在海獅路2號,與慈雲寺毗鄰,背山面水,四周綠樹成蔭,地理位置極佳。當年,
瑞典商人安達森在此修建洋行倉庫,最初經營
中國土特產進出口貿易,其建築也極具倉儲式建築特點,幾棟大大小小的倉庫由下向上,層層疊疊依山而建,一條長而陡峭的石梯,把幾棟倉庫串了起來,每座倉庫前面,都有一處上下貨物的平台。
據說,以前為了提高效率,倉庫里還裝有直接通往碼頭的絞車,大宗的貨物,都是通過絞車進行運輸,這裡,所有房屋都建在很高的石基上,極為堅實。
抗戰時期,安達森洋行曾存放過被迫南遷的近4000箱故宮國寶,並躲過了日軍的轟炸,使這批文物毫髮未損,這段經歷,也成為
重慶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吳濤說,9·18事變後,故宮近60萬件文物,從
天安門撤出,遷往南京保存,後又往內地疏散,其中近4000箱文物就存放在安達森洋行倉庫。據安達森洋行當年的工人回憶,當時,為保存文物共租用了4個倉庫,每當日機來轟炸時,安達森就把
瑞典國旗懸掛在門口的旗桿上,以免遭到日機的轟炸。
交通信息
乘401路電車,102、103、122、251、382、418路公共汽車或252、413、420路小公共汽車在朝天門站下即到。
乘坐軌道1號線至小什字站下車(4A口出),步行790米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