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01年(清
光緒二十七年)4月13日,于斌出生在中國東北
黑龍江將軍轄區蘭西縣(當時尚未建省)。於家祖籍山東省昌邑縣(現山東省
昌邑市)於家莊,清朝末年,于斌的曾祖父於文成闖關東來到黑龍江。在於斌6歲時,父親於水源去世,7歲時母親蕭氏也去世。因此于斌是由祖父母撫養長大,生活並不富裕,也和其他鄉村少年一樣去放豬,但有機會進私塾接受教育。
1912年(民國元年),于斌11歲時,他的祖父母遷居到海倫縣若瑟屯(今海北鎮),這件事對於斌一生的影響極大。因為若瑟屯正是黑龍江省最重要的一個天主教村莊,正如河北省的
東閭村、山西省的六合村和察哈爾省的西灣子一樣,這一類天主教村莊絕大部分家庭都是
天主教徒,宗教氣氛濃郁,是各教區內年輕
神父和
修女的主要來源地,也是天主教會報以厚望的發展基地。地處塞外的若瑟屯在這一類天主教村莊中資歷最淺,在1902年才由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神父陸恆之(Rev.Roubin)創建,但幾年間吸引來上百戶天主教徒,1909年村里建成了哥德式的聖若瑟大教堂,可容納3000人,鐘樓高達43米。
于斌的祖母在遷居若瑟屯後不久,就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不久陸神父發現於斌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先後保送他進入
海倫縣的高等國小和黑龍江省第一師範學校就讀,希望他將來能擔任村裡的教師。于斌在14歲那年洗禮,聖名保羅。他的字野聲則來源於聖經中聖洗者約翰的曠野之聲。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時,于斌18歲,正在黑龍江省第一師範學校就讀,他被同學們推為學生團團長,多次在街頭髮表演說而風靡省城(齊齊哈爾)。當時的黑龍江督軍鮑貴卿準備逮捕他,于斌被迫輟學,返回若瑟屯避風,當了一段時間綢緞鋪的夥計。
1920年,于斌19歲,就在這一年他立下志願,準備終身修道。不過因為他是家中長房唯一的男孩,陸神父勸他謹慎從事;最後由於得到祖母的大力支持,于斌得以順利進入位於吉林省城(
吉林市)的吉林神羅修道院,學習時間一共是四年,先在小修道院學習基礎課程——拉丁文,中間到上海震旦大學預科學習法文一年,然後再回到吉林的大修道院學習神學。
人物事跡
1924年,于斌23歲,被保送到羅馬傳信大學研讀哲學、神學。1925年獲第一個博士學位——羅馬聖多瑪斯學院哲學博士。1928年12月22日,于斌在羅馬被祝聖為神父。1929年,他又獲得第二個博士學位——傳信大學神學博士,並在亞保利納大學研究教律。1929年,教廷委任於斌為外交隨員,派駐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服務;日本占領東北後,于斌曾在羅馬組織青年學生進行反日救亡宣傳。1931年到1933年,于斌在梵蒂崗圖書館擔任管理員,負責整理中文部的書目、檔案,並有機會研讀館藏的大批中國古籍。1933年,他擔任羅馬傳信大學中文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史。同年又獲得他的第三個博士學位——義大利國立伯魯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公教進行會
1933年,于斌離開已經居留10年的羅馬回國。回國後,任中華全國公教進行會總監督 ,又兼任教廷駐華全權代表公署秘書、天主教《益世報》總發行人;1934年,被教廷駐華代表公署委任為中華全國公教學校視察主任;于斌擁有三個博士頭銜,精通拉丁文、英文、
德文和法文等語言,外表高大英俊,又頗有口才和組織策劃能力。1936年,第一次全國公教進行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當時日本侵華戰爭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于斌發起“獻機”運動(捐獻飛機),許多人因此改變了天主教徒不愛國的成見。1934年,于斌又受聘為北平輔仁大學董事長及倫理學教授。
南京主教
1936年7月17日,于斌被
教皇庇護十二世任命為當時首都所在的南京代牧區主教,領銜Sozusa in Palaestina城主教;1936年9月20日,在北京西什庫救世主堂接受了教廷駐華全權代表
瑪利奧·蔡寧總主教的祝聖。當時民國政府特令津浦鐵路增添一輛“花車”以歡迎他蒞臨南京。
1937年,抗戰爆發,于斌隨政府西遷重慶, 擔任國民參政會議員,主持難民教濟工作,又發起百輛救護車運動。抗戰期間,他曾前後八次前往歐美國家,到處發表演說,爭取國際上的同情和援助。曾三次面見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得到的第一批美援就是于斌的功勞。
蔣百里欽佩其為外交奇才,向蔣介石推薦。從此于斌與蔣家父子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1938年被國民政府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由於于斌經常忙於各種政治活動,也被媒體稱為“政治主教”。
1943年,于斌赴美國,在華盛頓創辦中美文化協會,促進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特別重要的是,于斌在華盛頓積極活動,最終促成美國政府修改移民法。1944年以前,華僑在美國不能享有永久居留權,不能購置不動產,男子到美不能帶妻子,因為怕有中國孩子生在美國而成為美國公民。于斌發動不少美國友好人士作證,批評這種歧視性做法不僅傷害了中國人(等於供給日本五百架轟炸機),也深深損害了美國的聲譽,必須立即修改。于斌爭取到了一些國會議員及眾議院議長的支持,1943年修改了移民法,每年準許105名中國人移民到美國,並取得永久居留權。自此以後,美移民法即逐漸有利於中國人。1945年9月,抗戰結束,于斌也得以返回自己的教區——南京。
1946年4月11日,教廷宣布在中國建立天主教正常體制──聖統制,于斌升為南京總主教,成為僅有的3個華人總主教(
田耕莘、于斌、周濟世)之一,當時,于斌還致力於在天津、北平、南京、上海、西安、重慶6個城市設立《益世報》網,並籌組天主教廣播電台。次年又在南京創辦鳴遠新聞專科學校(紀念
雷鳴遠神父)。1948年,于斌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主席。
輔仁大學校長
在國共內戰結束前,于斌遵照梵蒂岡的命令,離開南京前往美國,在紐約成立中美聯誼會。1954年到了台灣。
台灣人聲稱其以一介布衣,秉持愛國 信念,折衝論道於國際之間,相繼獲得南美及拉丁美洲諸國在聯合國對台灣的支持,並先後 促成台灣和拉丁美洲諸國復交及台灣和南越建交;並邀請國外大修會協辦輔仁大學復校於台北。 1959年,
教皇約翰二十三世任命他為輔仁大學校長。次年,在
台北縣新莊興建校舍,宣布輔仁大學正式復校。于斌將輔大校訓由“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改為“聖美善真”,原句則移至其親撰之校歌內。而輔大歌詞內有一句是“三知求是,明德日新”,所謂三知是指“知人,知物,知天”。
1966年,鑒於其中華文化的造詣,于斌被台灣當局政府任命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不久,又擔任“中華學術院”哲學學會會長。 此後,還相繼擔任過“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中國電視公司”常務董事等職務。
在梵蒂岡逝世的樞機
1967年,第一位華人樞機
田耕莘在台灣去世。1969年4月28日,教宗保祿六世任命于斌總主教為第二位華人樞機,5月19日在
梵蒂岡舉行加冠典禮,于斌在新祝聖的樞機中名列首位。
1971年1月27日(春節),于斌樞機在台北市師大附中禮堂,首次舉行祭天敬祖大典,曾引起爭議。但這個傳統沿續至今:每年3月,
天主教輔仁大學仍有舉辦,並成為該校特色。
1978年8月,教宗
保祿六世逝世,全世界的樞機都前往梵蒂岡參加喪禮並選舉新教宗。教宗逝世十天后,8月16日,于斌在梵蒂岡因心臟病猝發去世,未能參加新任教宗的正式選舉。不過因此得以同時有94位樞機參加了他的喪禮。
于斌的遺體今日安葬於輔仁大學校園。與
傅斯年成為台灣唯二葬於校園的校長。
繼任的教宗若望保祿一世亦在一個月後去世。10月16日,來自波蘭的沃伊蒂瓦,即
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教皇。這位新教宗堅決反對共產主義,正符合于斌對新教宗的理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