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蛩蠊目,形態特徵,生物學及生態學習性,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晝伏夜出,食物結構,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保護意義,保護措施,
蛩蠊目
蛩蠊目是昆蟲綱中的一個小目,(蛩蠊讀音q1ónq lián),現知共1科3 屬27種和亞種, 分布於北美( 加拿大、美國) 西部的落基山脈及其以西地區以及日本、南韓、西伯利亞東部濱海地區和我國吉林長白山區. 該目昆蟲地位古老, 具有直翅類的許多原始性特徵併兼有襀( 讀音j i) 翅目、紡足目及纓尾目的某些特徵, 是一個古老的原始直翅類的綜合成員, 與古昆蟲中的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十分接近, 是唯一的古老殘遺類群, 堪稱為昆蟲綱中的活化石。蛩蠊目昆蟲對探討昆蟲綱的起源、演化及其與地史演變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蛩蠊目昆蟲在我國一直沒有發現, 成為我國唯一沒有被發現的昆蟲目。國內不少昆蟲學工作者和業餘愛好者都一直為能在我國發現蛩蠊目,昆蟲抱有極大熱忱和期望。
1986 年8月28 日,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部分昆蟲學工作者在我國東北第一高峰— 長白山區進行科學考察, 當在滑坡碎石間俯身向上攀登時, 發現眼前有一形似黃螞蟻的昆蟲在爬行, 立即採到手中。它寬寬的頭, 碩大的前胸, 長長的鞭狀觸角, 黃褐色的細長身軀拖著兩條分節的尾須。採集者如獲至寶,這是在我國國土上發現的第一個蛩蠊標本。
這個唯一的一頭雄性標本帶回北京後,經研究鑑定,與產自日本的日本蛩蠊Galloisiana nippo-nensis非常近似,但有明顯區別,特別是前胸背板後緣不向後拱弧,而中央向內明顯凹進等特徵, 是世界上尚未描述過的新種。因為它是我國的第一個蛩蠊目昆蟲種, 故命名為中華蛩蠊。新種於1987年正式發表, 從此填補了我國該目昆蟲的空白。
中華蛩蠊的雄性正模標本現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標本館。 隨著進一步的考察,今後有望在我國東北地乞區的高山地帶特別是長白山區發現和採集到更多的中華蛩蠊個體及標本。
形態特徵
中華蛩蠊體長形,長約10毫米,頭寬3毫米。背面和頭部棕黃色,較暗,腹面、足、觸角曉瑰色,較淡。
體表被細毛,腹部兩側和足著生稀疏深棕色刺狀毛。
頭寬大,複眼黑色,且略狹,複眼下方有2根刺狀毛。
唇基倒梯形,上唇略半圓形,下顎內顎葉基部著生一排刷狀長毛,前端具2個小齒狀突起。
下顎須5節,第3節為1、2兩節長度之和,約與第4節等長,第5節略長,頂端尖。
觸角絲狀,34節,基部節較粗而短,向端部漸變細長,第一節最粗,第2節短,第3節約為第2節長的2~2.5倍,第4個節領,自第10節起逐漸變長。
前胸背板長略勝於闊,前端較闊,後緣中部明顯向內四進,中胸背板中長略短於後緣寬度,基部顯較前胸背板後緣為狹。後胸背板闊約為其中長的1.7倍。
腹部背板10節,密生深棕色絨毛,中部數節較闊,各節后角,有時包括後緣著生1或2根暗棕色刷狀毛,末節(肛上板)端緣呈鈍三角形,中央延伸成一向下彎曲的錐狀體。
尾須9節,基部兩節很短。前足腿節粗短,長約為其中部最寬處的3倍,背面著生2行刺狀毛,每行3~4根,外側面光,內側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內沿著生一排刺狀毛,約15~18根,多數集中在端半部;勝節略短於腿節,腹面具2行刺狀毛,每行4~5根,端末有2距,附節5節,背面觀14節呈三角形,第5節長卵形,爪單齒。
中足腿節顯較前足為細,各側面著生刺狀毛;腔節約與腿節等長,各側面具刺狀毛,端距2根,附節同前足,後足腿節顯較前、中足細長,背面具刺狀毛2行,內側面1行,腹面內沿10~12根,外沿7書根,膠節長於腿兒 跑節顯長於前、中足附節。
身體細長,沒有翅膀。背面和頭部棕黃色,較暗。腹面、足和觸角琥珀色,較淡。體表有細毛,腹部兩側和足著生稀疏深棕色刺狀毛。頭寬大,中央有一個模糊的黑斑。較小的黑色複眼,絲狀觸角,有34節,尾須很長。
生物學及生態學習性
蛩蠊目昆蟲多分布在高緯度山地和高原, 靠近冰川和融雪地帶的河、湖附近, 海拔較高, 氣候冷濕。成蟲、若蟲棲居在山頂滑坡碎土石間、木頭下, 以及雪地、冰洞和其它洞穴中; 多於夜間外出覓食活動, 取食昆蟲碎片或苔蘚。中華蛩蠊產地約在北緯42 度, 東經128 度. 採集地點位於長白山體頂部天池瀑布左側陡崖下的滑坡滾石地段, 海拔2000米, 處於岳樺林帶上線, 上接山地苔原植被帶, 生長有蒿、景天、棘豆、風毛菊、龍膽、馬先篙、高草及苔蘚、地衣等多種高山植被. 當地年均溫在0℃ 以下, 冬季積雪時間長達230以上。採集時陰天, 雖值中午, 但氣溫很低,成蟲爬行於地面, 行動敏捷。其它不詳。
棲息環境
國內分布於吉林長白山、新疆阿爾泰山的海拔2000米處,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此類昆蟲生活於高山和高原。休息時隱匿於石頭下、朽木下、苔蘚上及洞穴中。
生活習性
晝伏夜出
夜晚活動。主要為爬行。
食物結構
雜食性。以植物和小蟲為食。
分布範圍
中華蛩蠊在中國分布於吉林長白山的海拔2000米處,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濕處。
繁殖方式
中華蛩蠊為卵生成長,變態不明顯。雌蟲羽化約1年後成熟,在土內或苔蘚上產卵。卵期約1年化為若蟲,約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種類棲居於穴洞內。卵生成長,變態不明顯.。
種群現狀
該物種現瀕臨滅絕,原因如下:
- 棲息地遭到破壞。
- 生物鏈破壞,生態系統失衡。
- 分布區過於狹小。
保護級別
1985年,中國昆蟲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的長白山區首次發現了這種蛩蠊目昆蟲,後正式被命名為“中華蛩蠊”。
1988年,中華蛩蠊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是中國兩種一級保護昆蟲中的一種。
保護意義
極稀有的種類, 是蛩蠊目昆蟲目前在我國唯一的代表種, 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對蛩蠊目昆蟲系統發育及歷史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建議加強野外調查, 開展種的種群數量、分布範圍、寄主及其生物與生態學規律等方面的調查與研究, 在已記錄的分布地區設立自然保護區, 加強對棲息地生境的保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