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mionic emission(熱電子發射)又稱愛迪生效應,是愛迪生1883年發現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電子發射
- 外文名:thermionic emission
- 別稱:愛迪生效應.
- 發現時間:1883年
介紹
加熱金屬使其中的大量電子克服表面勢壘而逸出的現象.與氣體分子相似,金屬內自由電子作無規則的熱運動,其速率有一定的分布.在金屬表面存在著阻礙電子逃脫出去的作用力,電子逸 出需克服阻力作功,稱為逸出功.在室溫下,只有極少量電子的動能超過逸出功,從金屬表面逸出的電子微乎其微.一般當金屬溫度上升到1000℃以上時,動能超過逸出功的電子數目極具增多,大量電子由金屬中逸出,這就是熱電子發射.若無外電場,逸出的熱電子在金屬表面附近堆積,成為空間電荷,它將阻止熱電子繼續發射.通常以發射熱電子的金屬絲為陰極,另一金屬板為陽極,其間加電壓,使熱電子在電場作用下從陰極到達陽極,這樣不斷發射,不斷流動,形成電流。鋼鐵在低溫時不可能有熱電子發射,在600℃溫度下也幾乎沒有熱電子發射隨著電壓的升高,單位時間從陰極發射的電子全部到達陽極,於是電流飽和。許多電真空器件的陰極是靠熱電子發射工作的.由於熱電子發射取決於材料的逸出功及其溫度,應選用熔點高而逸出功低的材料來做陰極。除熱電子發射外,靠電子流或離子流轟擊金屬表面產生電子發射的,稱為二次電子發射,靠外加強電場引起電子發射的稱為場效發射,靠光照射金屬表面引起電子發射的稱為光電發射.各種電子發射都有其特殊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