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獨立樂界最佳電子新銳樂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年男孩
- 外文名:junior boys
- 國籍:加拿大
樂隊簡介,樂隊評價,專輯推薦,
樂隊簡介
來自加拿大Ontario的雙人電音組合Junior Boys,1999年由Jeremy Greenspan與Johnny Dark組成,兩人將影響他們的電子合成樂、minimal techno、garage與Hip Hop經過反芻後再重塑。然而早期的作品與合作成果卻不如兩人預期,四處碰壁的他們逐漸喪失信心,萌生退意的Johnny Dark決定脫隊。2002年時Nick Kilroy偶然聽到Jeremy Greenspan的作品,並將Junior Boys延攬為自創廠牌KIN Records旗下首支簽約樂隊。音控師Matt Didemus此時頂替Jonny Dark的遺缺,進行Junior Boys首張專輯的創作與錄製。他們2003年10月發行的首張EP《Birthday/Last Exit》,以及2004年2月由Caribou主理一曲混音的《High Come Down》皆獲得樂評一致讚揚。藉由2004年首張專輯《Last Exit》,證明過去曾為獨立舞曲廠牌Warp效力的Nick Kilroy為眼光銳利的伯樂,Junior Boys則為該年度一匹疾速騁馳於各大年終榜單的黑馬。而Junior Boys專輯全球發行權,由近期搶盡風頭的獨立廠牌Domino火速搶下,讓Junior Boys的傳奇有如一把野火在世界各地延燒開來。
2006年Junior Boys發表此張《So This Is Goodbye》,其中的〈When No One Cares〉翻唱自傳奇歌手Frank Sinatra過去的作品,Jeremy Greenspan對歌曲的詮釋,如今更加出神入化,以淡然低回的嗓音訴盡內心的感受,呈現電子合成樂在華麗治艷之外的另一面。
樂隊評價
幽美楓葉電音
倘若閣下是孕育自八十年代Synth-Pop樂潮下的樂迷,不知可會認同這點:那個年代的Synth-Pop音樂單位迄今仍最為縈繞心頭的,都是其唯美憂傷的曲目。又或從前一眾歐陸電子流行曲最令人回味無窮的,就是那份略帶傷感的浪漫色彩。
也是何解我在兩年多前對挪威卑爾根的二人樂團Kings Of Convenience成員Erlend Oye的個人專輯Unrest為之那么趨之若鶩,因為他在十名製作人的助陣下,乃打造出一張如斯神傷優美的Electro-Pop唱片。
現在,有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Hamilton) 的Junior Boys。
Junior Boys是一支加國樂隊,但他們的音樂卻秉承著昔日八十年代的英倫Synth-Pop的優良基因,帶來儘是如斯美麗、浪漫而神傷的電子流行曲,在動人的旋律與鏗鏘電子音符之間,沉澱著是一份傷感情味,情感真摯,很歐陸電子音樂的感覺。正如他們繼兩年前的處男作Last Exit後,樂隊的第二張專輯喚作So This Is Goodbye,那份傷逝意味也不言而喻。
楓葉國出品
在八十年代聽Synth-Pop音樂,樂迷欣賞到的都是歐陸一帶出品為主,畢竟當時產於北美洲的Synth-Pop樂團無疑只有寥寥可數,彷佛北美洲大陸從不是盛產電子樂團之地。以加拿大為例,產於楓葉國的八十年代Synth-Pop樂團,如今回想起來較具代表性就只有同樣來自蒙特婁的Rational Youth(但其1982年專輯Cold War Night Life仍是甚叫我回味之作)和Men Without Hats兩隊而已。
意想不到相隔二十多年後,加國竟出產了Junior Boys這隊堪稱得上是近年最棒的Electro-Pop樂團。
能教我對Junior Boys另眼相看,還有得悉樂團始創人Jeremy Greenspan視前新浪潮勁旅Ultravox主腦John Foxx在1980年發表的首張個人專輯Metamatic——一張當年的Futurist電子流行曲經典為他的啟蒙性之作,而好讓孕育於八十年代Synth-Pop體系的我頓覺他是同道中人兼有識之士。
Junior Boys本為Jeremy Greenspan與Johnny Dark所組成,及後Johnny離隊,並由製作人兼音響工程師Matt Didemus加入,構成是當今Junior Boys的陣容。而他們本屬的加拿大廠牌KIN之主腦、曾在英國電音廠牌Warp工作過的Nick Kilroy,亦被視為Junior Boys的第三成員。
從KIN再受到英國Domino廠牌的青睞,Junior Boys亦正式衝出加國。
80年代電音遇上當代節拍
然而Junior Boys的音樂並非一味向八十年代的Electro-Pop之音進行Retro,反之影響著他們的還有當代的電子舞曲,所以聽其電子流行曲作品,那又不難尋見源自Chicago House、UK Garage、Timbaland的Hip Hop節拍、Mircohouse等摩登Beats配方,也是何解其音樂總是來得那么酷。
像So This Is Goodbye的開場曲Double Shadow,配合著Jeremy神傷的歌聲而來,是酷極了的Electro House曲式;在浪漫美妙的鏗鏗電音下的The Equalizer,抑或穿插著晶瑩剔透電子Sequence的Like A Child,都是踏著2-Step Garage式節拍而來。
最純正八十年代Synth-Pop氣味,是由流麗電子Sequence帶出的In The Morning,雖然背後是Timbaland式節拍。而我想Junior Boys也定必是Depeche Mode迷,比方如Count Souvenirs此曲,那委實不難令人聯想到The Things You Said和Waiting For The Night這類DM的傷感悽美電子Ballad曲目,連Jeremy的歌聲也帶點溫婉時Dave Gahan的影子。
摩登MOR
聽他們的第二張專輯So This Is Goodbye,其音樂來得更細膩成熟,有著更美好的歌曲旋律。他們曾表示,美國費城白人騷靈二人組Daryl Hall & John Oates、英國紐卡塞爾清新樂團Prefab Sprout、蘇格蘭傷感樂隊The Blue Nile都是影響等他們之歌曲寫作的音樂單位(無獨有偶三者也曾是我喜歡的樂團),這正交代了其動人曲調的淵源。
甚至他們更自言Junior Boys的音樂是New MOR或Modernist MOR而多於New Pop,實行以譜出溫婉窩心的曲調為已任。細聽So This Is Goodbye內的一曲First Time,那份英倫味濃郁的憂傷美麗,來得叫人怦然心動,就仿如為Prefab Sprout的Ballad歌曲配上了電音曲式與Breakbeat節拍般。主題曲So This Is Goodbye亦見悽美而苦澀盎然。FM的曲調間亦見Jeremy的White Soul薰陶。
更貫徹其Modernist MOR取向,是改編了Frank Sinatra的When No One Cares,當然這是一個落寞而黯然的電音版本。
Junior Boys儼如要聲明,今天的Modernist MOR不是James Blunt,而是他們的觸動心靈電子Ballad歌曲。
專輯推薦
《Last Exit》
《So This Is Goodbye 》
《Remix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