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Gene的自我定位,主唱手馬丁看來已不屑就樂評界的非難進行辯駁了。1993年,樂隊的首張專輯《 Olympian》(奧林匹亞)繼承了The Smiths樂隊的遺風,那種附庸風雅卻又堅韌不拔的音樂色彩直至歌的名字都與The Smiths如出一轍。而Gene 的第二張專輯《Drawn To The Deep End》(拉到盡頭了)讓許多人誤以為是The Smiths早期作品的重版。不過,馬丁對於眾多的"為什麼"還是作了回答,這就是"俺樂意"。
作為樂隊主唱手的馬丁在整個樂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對馬丁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倒不是The Smiths這支老牌搖滾樂隊,而是一支不出名的流行樂隊-- Redskins(紅皮)。"我是聽了'紅皮'的音樂才發覺流行樂的驚人影響力的。"在買了"紅皮"的11盒專輯後,他便開始向隊友灌輸"紅皮"知識。馬丁第一次音樂方面嘗試就是組建了一支模仿'紅皮'樂隊的流行樂樂隊 Drop(水滴),並但任鍵盤手。那時他的作品類似於Boy George和"寵物店男孩"。一次偶然的機會,馬丁在一家迪斯科舞廳里碰上了地下樂隊Spin(暈眩)的史蒂夫和另一樂手邁特·詹姆斯( Matt James)。當時小有名氣的"暈眩"樂隊在英國的巡演中遭遇了車禍,史蒂夫那個擔當貝司手的弟弟嚴重腦震盪,樂隊產生人員危機而面臨解散,史蒂夫不得不面對樂隊的去留和個人發展的問題。此時,兩個如天兵似的人物出現了,一個是前The Smiths 的製作人史蒂夫( Stephen Street,日後他為 Gene的唱片製作出了大力),另一個是史蒂夫的鄰居,日後成為樂隊低音貝司手的凱文·邁爾斯( Kevin Miles)。萬事齊備只缺主歌手時,有個小伙子在他們出沒的搖滾酒吧里遞上這么張名片:"馬丁·魯思特--專為追求名利進行鼓吹"。儘管直至今日史蒂夫、邁特和凱文還在爭論在那天是誰先接到的名片,但是當初這個惹人注目的小傢伙今天已牢牢占據了 Gene及至另類搖滾的一把座椅。Gene
雖然樂評對Gene樂隊或馬丁的"半瓶醋"論調顯得不屑一顧,但是Gene仍然頂著那塊惡名遠揚的"模仿小丑"招牌招搖過市,那張《拉到盡頭了》在廣受非議之時亦在榜單上取得了佳績。也許正是這種無所顧忌的搖滾風格使 Gene顯得與眾不同。其實,Gene在樂風上模仿 The Smiths也正好避開了其它樂隊,尤其是流行樂隊的競爭。但Gene的存在確實對流行樂和搖滾樂市場都形成了衝擊,96年10月樂隊的熱門作品 "Fighting Fit"(好鬥爭強)已是明證。馬丁自稱"對過去我已厭煩,我要做更前衛的東西。"
果然,樂隊的新專輯裡多"更前衛的東西",而謝天謝地少了 The Smiths的影子。樂隊把更多的音樂因素、風格吸納了進來,象Queen(皇后 )的華麗搖滾," New Amusement"(新娛樂)的喧鬧都出現了。新專輯裡馬丁個人尤其欣賞" Speak To Me Softly"(溫柔地對我說)這首頗有流行潛質的歌。這各風格上的多樣化是不是已在不經意間流露出Gene的野心呢--"我們不拒絕為人們寵愛,也喜歡在大庭廣眾為千萬人擁戴,然而我們最希望聽到終有一天人們眾口一調在唱 Gene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