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格式
Audio檔案是Sun Mic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一種經過壓縮的數字
聲音格式,是
Internet中常用的聲音檔案格式。Netscape Navigatir瀏覽器中的 LiveAudio支持 Audio格式的聲音檔案。
Audio,指人說話的聲音頻率,通常指300Hz-3400Hz的
頻帶。
audio
KK: []
DJ: []
a.
1. 聽覺的,聲音的
2. 【無】音頻的
3. 【電視】音的
n.
1. (電視等的)音響裝置
2. 聲音的播送(或接收);聲音
相關詞組
audio book audio frequency
音頻
定義
1、Audio,指人說話的聲音頻率,通常指300Hz-3400Hz的
頻帶。2、指存儲聲音內容的檔案。
3、在某些方面能指作為波濾的振動。
音頻這個專業術語,人類能夠聽到的所有聲音都稱之為音頻,它可能包括
噪音、聲音被錄製下來以後,無論是說話聲、歌聲、樂器都可以通過數字音樂軟體處理。把它製作成CD,這時候所有的聲音沒有改變,因為CD本來就是音頻檔案的一種類型。而音頻只是儲存在計算機里的聲音。演講和音樂,如果有計算機加上相應的音頻卡,可以把所有的聲音錄製下來,聲音的
聲學特性,音的高低都可以用計算機硬碟檔案的方式儲存下來。反過來,也可以把儲存下來的音頻檔案通過一定的音頻程式播放,還原以前錄下的聲音。
特點
要在計算機內播放或是處理音頻檔案,也就是要對聲音檔案進行數模轉換,這個過程同樣由採樣和量化構成,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最低的頻率是從20Hz起一直到最高頻率20KHZ,20KHz以上人耳是聽不到的,因此音頻的最大
頻寬是20KHZ,故而採樣速率需要介於40~50KHZ之間,而且對每個樣本需要更多的量化比特數。音頻數位化的標準是每個樣本16位-96dB的信噪比,採用線性
脈衝編碼調製PCM,每一量化步長都具有相等的長度。在音頻檔案的製作中,正是採用這一標準。
CD格式
在大多數播放軟體的“打開檔案類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這就是CD
音軌了。標準CD格式也就是44.1K的採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
量化位數,因為CD音軌可以說是近似無損的,因此它的聲音基本上是忠於原聲的,因此如果是一個音響發燒友的話,CD是首選。它會讓你感受到天籟之音。CD光碟可以在CD唱機中播放,也能用電腦里的各種播放軟體來重放。一個CD音頻檔案是一個*.cda檔案,這只是一個索引信息,並不是真正的包含聲音信息,所以不論CD音樂的長短,在電腦上看到的“*.cda檔案”都是44位元組長。注意:不能直接的複製CD格式的*.cda檔案到硬碟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這樣的抓
音軌軟體把CD格式的檔案轉換成WAV,這個轉換過程如果
光碟驅動器質量過關而且EAC的參數設定得當的話,可以說是基本上無損抓音頻。
WAV
是
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檔案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檔案規範,用於保存
WINDOWS平台的音頻信息資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應用程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ALAW等多種壓縮算法,支持多種音頻位數、採樣頻率和聲道,標準格式的WAV檔案和CD格式一樣,44.1K的採樣頻率,速率88K/秒,16位
量化位數,WAV格式的聲音檔案質量和CD相差無幾,也是PC機上廣為流行的聲音檔案格式。
這裡順便提一下由蘋果公司開發的AIFF(AudioInterchangeFileFormat)格式和為UNIX系統開發的AU格式,它們都和和WAV非常相像,在大多數的
音頻編輯軟體中也都支持它們這幾種常見的
音樂格式。
MP3
MP3格式誕生於八十年代的德國,所謂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標準中的音頻部分,也就是MPEG音頻層。根據壓縮質量和編碼處理的不同分為3層,分別對應“*.mp1”/“*.mp2”/“*.mp3”這3種聲音檔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3音頻檔案的壓縮是一種
有損壓縮,MP3音頻編碼具有10:1~12:1的高壓縮率,同時基本保持低音頻部分不失真,但是
犧牲了聲音檔案中12KHz到16KHz高音頻這部分的質量來換取檔案的尺寸,相同長度的音樂檔案,用*.mp3格式來
儲存,一般只有*.wav檔案的1/10,而音質要次於CD格式或WAV格式的聲音檔案。
MP3格式壓縮音樂的採樣頻率有很多種,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採樣頻率節省
空間,也可以用320Kbps的標準達到極高的音質。用裝有FraunhoferIISMpegLyaer3的MP3
編碼器(效果最好的編碼器)MusicMatchJukebox6.0在128Kbps的頻率下編碼一首3分鐘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檔案。採用預設的CBR(固定採樣頻率)技術可以以固定的頻率採樣一首歌曲,而VBR(可變採樣頻率)則可以在音樂“忙”的時候加大採樣的頻率獲取更高的音質,不過產生的MP3檔案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無法播放。把VBR的級別設定成為與前面的CBR檔案的音質基本一樣,生成的VBRMP3檔案為2.9MB。
MIDI
MIDI允許數字合成器和其他設備交換數據。MID檔案格式由MIDI
繼承而來。MID檔案並不是一段錄製好的聲音,而是記錄聲音的信息,然後在告訴音效卡如何再現音樂的一組指令。這樣一個MIDI檔案每存1分鐘的音樂只用大約5~10KB。MID檔案主要用於原始樂器作品,流行歌曲的業餘表演,遊戲
音軌以及電子賀卡等。*.mid檔案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賴音效卡的檔次。*.mid格式的最大用處是在電腦作曲領域。*.mid檔案可以用
作曲軟體寫出,也可以通過音效卡的MIDI口把外接
音序器演奏的樂曲輸入電腦里,製成*.mid檔案。
WMA
WMA音質要強於MP3格式,更遠勝於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開發的VQF格式一樣,是以減少數據流量但保持音質的方法來達到比MP3
壓縮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壓縮率一般都可以達到1:18左右,WMA的另一個優點是內容提供商可以通過DRM(DigitalRightsManagement)方案如WindowsMediaRightsManager7加入防
拷貝保護。這種內置了著作權保護技術可以限制播放時間和播放次數甚至於播放的機器等等,這對被盜版攪得焦頭亂額的音樂公司來說可是一個福音,另外WMA還支持
音頻流(Stream)技術,適合在網路上線上播放,作為微軟搶占網路音樂的開路先鋒可以說是技術領先、風頭強勁,更方便的是不用象MP3那樣需要安裝額外的播放器,而Windows作業系統和WindowsMediaPlayer的無縫捆綁讓你只要安裝了
windows作業系統就可以直接播放WMA音樂,WindowsMediaPlayer7.0以上版本更是增加了直接把CD光碟轉換為WMA聲音格式的功能,在新出品的作業系統WindowsXP中,WMA是默認的編碼格式。WMA這種格式在錄製時可以對音質進行調節。同一格式,音質好的可與CD媲美,
壓縮率較高的可用於網路廣播。
RealAudio主要適用於在網路上的線上音樂欣賞,大多數的用戶仍然在使用56Kbps或更低速率的Modem,所以典型的回放並非最好的音質。有的下載站點會提示你根據你的Modem速率選擇最佳的Real檔案。real的的檔案格式主要有這么幾種:有RA(RealAudio)、RM(RealMedia,RealAudioG2)、RMX(RealAudioSecured),還有更多。這些格式的特點是可以隨網路頻寬的不同而改變聲音的質量,在保證大多數人聽到流暢聲音的前提下,令頻寬較富裕的聽眾獲得較好的音質。
近來隨著
網路頻寬的普遍改善,Real公司正推出用於網路廣播的、達到CD音質的格式。如果
RealPlayer軟體不能處理這種格式,它就會提醒你下載一個免費的升級包。
VQF
山葉公司另一種格式是*.vqf,它的核心是減少數據流量但保持音質的方法來達到更高的壓縮比,*.vqf可以用山葉的播放器播放。同時山葉也提供從*.wav檔案轉換到*.vqf檔案的軟體。
OGG
ogg格式完全開源,完全免費,和mp3不相上下的格式。
處理
數位化處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存儲設備和大容量記憶體在PC機上的實現,對音頻媒體進行數位化處理便成為可能。數位化處理的核心是對音頻信息的採樣,通過對採集到的樣本進行加工,達成各種效果,這是音頻媒體數位化處理的基本含義。
基本處理
基本的音頻數位化處理包括以下幾種:
不同採樣率、頻率、
通道數之間的變換和轉換。其中變換隻是簡單地將其視為另一種格式,而轉換通過重採樣來進行,其中還可以根據需要採用插值算法以補償失真。
針對音頻數據本身進行的各種變換,如淡入、淡出、
音量調節等。
三維化處理
長期以來,計算機的研究者們一直低估了聲音對人類在信息處理中的作用。當虛擬技術不斷發展之時,人們就不再滿足單調平面的聲音,而更催向於具有空間感的三維聲音效果。聽覺通道可以與視覺通道同時工作,所以聲音的三維化處理不僅可以表達出聲音的空間信息,而且與視覺信息的多通道的結合可以創造出極為逼真的虛擬空間,這在未來的多媒體系統中是極為重要的。這也是在媒體處理方面的重要措施。
人類感知聲源的位置的最基本的理論是雙工理論,這種理論基於兩種因素:兩耳間聲音的到達
時間差和兩耳間聲音的強度差。時間差是由於距離的原因造成,當聲音從正面傳來,距離相等,所以沒有時間差,但若偏右三度則到達右耳的時間就要比左耳約少三十微秒,而正是這三十微秒,使得辨別出了
聲源的位置。強度差是由於信號的衰減造成,信號的衰減是因為距離而自然產生的,或是因為人的頭部遮擋,使聲音
衰減,產生了強度的差別,使得靠近聲源一側的耳朵聽到的聲音強度要大於另一耳。
基於雙工理論,同樣地,只要把一個普通的雙聲道音頻在兩個聲道之間進行相互混合,便可以使普通
雙聲道聲音聽起來具有三維音場的效果。這涉及到以下有關音場的兩個概念:
音場的寬度和深度。
音場的寬度利用時間差的原理完成,由於是對普通立體聲音頻進行擴展,所以音源的位置始終在音場的中間不變,這樣就簡化了我們的工作。要處理的就只有把兩個聲道的聲音進行適當的延時和強度減弱後相互
混合。由於這樣的擴展是有局限性的,即延時不能太長,否則就會變為
回音。
音場的深度利用強度差的原理完成,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回聲,音場越深,則回音的延時就越長.所以在回音的設定中應至少提供三個參數:回音的
衰減率、回音的深度和回音之間的延時。同時,還應該提供用於設定另一通道混進來的聲音深度的多少的
選項。
AUDIO標籤
定義和用法
<audio> 標籤定義聲音,比如音樂或其他
音頻流。
瀏覽器支持
<audio> 元素支持的3種檔案格式:MP3、Wav、Ogg。
瀏覽器 | MP3 | Wav | Ogg |
---|
Internet Explorer | YES | NO | NO |
Chrome | YES | YES | YES |
Firefox | YES | YES | YES |
Safari | YES | YES | NO |
Opera | YES | YES | YES |
全局屬性
<audio> 標籤支持HTML 的全局屬性。
事件屬性
<audio> 標籤支持HTML 的事件屬性。
實例
<audio src="音樂URL" autoplay controls loop preload></audio>
其他例如大家都有的“style”這類標籤就不敘述了
src是URL
autoplay指定是否自動播放【此項開啟後preload無效!】
controls是否顯示播放控制項
loop循環,loop=2就代表循環1遍,無參數就表示一直循環
preload如果開啟那么在頁面載入的時候就開始準備歌曲
自動切換代碼
js代碼:
function changeson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usic").src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angesong").value
}
HTML代碼:
<div id="musicmodel">
<select id="changesong" onChange="changesong()">
<option value="" selected>請選擇</option>
<option value="音樂URL">內容</option>
</select>
<br>
<audio src="" controls="controls" id="music" autoplay loop></audio><br>
</div>
僅供參考
支持老瀏覽器
如果瀏覽器不支持audio標籤,那么會顯示<audio></audio>標籤之間的文字
如果想要在老瀏覽器中也實現支持,那么可以用這個思路(因為筆者的代碼不好,所以不展示了)
if(navigator.appName!="Netscape"){}//這裡檢測IE瀏覽器
else if(navigator.appName=="Netscape"){}//這裡檢測WebKit核心瀏覽器
else{}//這裡是以防萬一給IE和WEBKIT之外的瀏覽器使用
大家在{}中自行發揮,比如將<audio>刪除、將只包含<audio>標籤的<div>的innerHTML內容清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