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背景,方案制定,多重目的,設計評審,發動機研發,驗證發動機,項目展開,獨特技術,乘波技術,耐熱技術,超燃衝壓,點火技術,燃料技術,技術啟示,難題,啟示,試驗飛行,首飛試飛,二次失敗,三次試飛,四次試飛,團隊獲獎,總體評價,
研發背景
“全球快速打擊計畫”的推動
“全球快速打擊計畫”提出於20世紀90年代,目的是讓美軍能在1小時內用常規武器打擊地球上的任何目標。美國的“快速全球打擊”計畫將分階段實施,實施海軍“三叉戟”飛彈的常規改裝計畫,中期實施海軍的“潛射全球打擊飛彈”方案和空軍的助推一滑翔式飛彈方案,遠期實施正在研究的“高超聲速巡航飛彈”等方案。
該計畫的關鍵在於“速度”,配套研製的各種飛行器都必須達到5倍以上的聲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X-51。
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們念念不忘多年前的一個深刻教訓。1998年8月20日,位於
阿拉伯海上的美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發射了數枚
“戰斧”巡航飛彈,攻擊
阿富汗東部
塔利班訓練營地,目的是清除
賓·拉登。“戰斧”巡航飛彈的最大飛行速度為885千米/時,飛行了1770千米,耗時長達2個小時。結果,拉登在飛彈飛抵前一個小時剛剛離開了訓練營地。這次行動的失敗給美國國防部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從而促使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工作開始加速。
2001年9月l1日,美國本土首次遭到恐怖組織的大規模攻擊,促使
布希政府開始積極調整美國的軍事戰略,以應對新形勢下難以預測和控制的各種威脅。隨後出台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強調防務規劃必須以迅速和決定性地應對突發事件為中心,必須由過去“基於威脅”的模式轉向未來“基於能力”的模式,因此,有必要發展全球打擊能力來應對各種緊急情況。2003年1月,布希總統在一份秘密報告中賦予美軍戰略司令部執行全球打擊的任務。隨著各項作戰需求的不斷明確,五角大樓制訂了一項“全球敏捷打擊”計畫,旨在大力推動高超音速技術的發展,力求儘快研製和發展出可以投入實戰的武器型號。
繼HyTech與HvSet技術研究之後
X-51A計畫可以看作是美國“國家空天飛機”(NASP)計畫和
X-43計畫的一個延續。NASP計畫的目標是研製和驗證一種
超燃衝壓發動機為動力的X-30驗證機,按照構想,投入使用的空間飛機將能夠從常規跑道上起飛,達到至少M25的進入空間速度,作為一種單級入軌的飛行器跳躍進低地球軌道,飛入太空,重新進人大氣層,最後在跑道上著陸。NASP計畫是誘人的,但是因為過於雄心勃勃而在技術上力不從心,最後在1992年被取消。此後,
NASA在2004年成功地實現了X-43A驗證機的試飛,驗證了超燃衝壓發動機可以產生足夠的推力來加速飛行器。其後,NASA把各項航空研究計畫的投資轉移到空間領域,於是,X-43計畫的後續發展被迫終止。國家空天飛機(NASP)計畫終止後,美國空軍轉而投資HyTech計畫以延續其對高超聲速技術的研究,HyTech後來衍變為HySet項目。這兩項技術研究為X-51A的出台奠定了基礎。
2004年1月,AFRL選擇波音公司與普惠公司共同製造SED-WR的驗證機,由波音公司製造機身,普惠公司生產發動機。2005年9月,美國空軍正式將該計畫編號為X-51A。
方案制定
多重目的
X-51A計畫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對美國空軍的HyTech超燃衝壓發動機進行飛行試驗。這種發動機使用吸熱型碳氫燃料,能將飛行器的飛行馬赫數從4.5提升到6.5。此外,還有以下目的:
其一是獲取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地面及飛行試驗數據,以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以及開發可用於超燃衝壓發動機設計的計算工具;
其二是驗證吸熱式燃料超燃衝壓發動機在實際飛行狀態下的生存能力;
其三是通過自由飛行試驗來驗證超燃衝壓發動機能夠產生足夠的推力。
雖然X-51A計畫的主要部分是進行推進試驗,但它不僅僅是一個對HyTech超燃衝壓發動機的測試計畫。發動機與飛行器的整合需要兩方面研究過程的協調發展:高超聲速推進飛行試驗以及航空器的研發。另一方面,航空器的研發過程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設計評審
(CDR)
2007年6月,波音公司的X-51A乘波者超燃衝壓發動機驗證機完成了關鍵設計評審(CDR)並首次點燃發動機,這是首次飛行所必須的兩個項目里程碑。由美國空軍、國防預先研究計畫局、NASA、波音公司和普·惠公司羅克達因分公司組成的集團目標是,通過X-51A項目驗證高超聲速飛行能力。
CDR評審讓政府和工業界的官員評審和證實飛行器的設計、裝配、一體化和飛行試驗計畫。
發動機研發
美國空軍的HyTech計畫已經為發動機系統完成了許多基礎性的開發。HyTech部件的研發試驗包括:燃燒室直連式試驗、進氣道/隔熱裝置模型實驗、模擬燃燒室條件下熱載荷熱交換器子部件測試、燃料分配閥性能測試以及HyTech燃料系統與軟體的閉環測試。
在完成這些部件驗證試驗後,空軍又啟動了一系列更大也更為複雜的自由射流試驗,包括2001年對性能測試發動機(PTE)進行的試驗,2003年第一台碳氫燃料超燃衝壓發動機——GDE-1(Ground Demonstration Engine 1)自由射流試驗的完成,以及2006年GDE-2的測試。這些技術研究為X-51發動機的研發積累了很有價值的經驗。
驗證發動機
X-1發動機的驗證。2007年5月,在NASA蘭利研究中心首次完成了X-1發動機的模擬飛行試驗。在成功點燃X-1發動機驗證機期間,工程師用全權數字電子發動機控制器(FADEC)來模擬馬赫數5的空速,經歷了大約40多次循環,馬赫數從4.6逐漸增加到5.0,最後增加到6.5。據介紹,發動機的性能超過預期,這是該項目開始邁人實際套用的重要一步。
X-2發動機的驗證。在X-1發動機驗證之後,又進行了多次驗證。截止2008年9月1日,普惠·洛克達因公司設計的SJX61—2“飛行重量”超燃衝壓發動機已經完成了第11次試驗,該發動機簡稱X-2,代號為“放飛發動機”,是X-51A飛行器所採用的系列發動機的一種(該發動機項目之前稱為HySET計畫),它於2001年就已經開始地面試驗。
項目展開
據波音的項目經理介紹,波音公司同時還在設計X-51從B到H的不同型號。構想的X-51B將以一台Alliant技術系統公司的熱喉道衝壓發動機為動力裝置,這是一種簡單化的亞聲速燃燒發動機,設計用來維持馬赫數5的巡航飛行。波音已完成了“相當詳細”的X-51B的安裝計畫,ATK正打算開始進行發動機的地面試驗。
獨特技術
乘波技術
作為乘波者(Waverider,又譯馭波者、波行者)的X-51A,機體外形有一個扁平的頭部、彈體中部設有4片可以偏轉的小翼(襟翼),進氣道在腹部。其設計原理主要是從一個給定的、有激波系的三維超聲速流的解析解或數值解的流面中,沿著流線切割出一個尖頂三角外形的錐形體作為飛行器的外形,由此得到的乘波飛行器構型是一種在其所有的前緣都具有附體激波的聲速、高超聲速飛行器構型。乘波構型設計有助於X-51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乘波構型具有以下優點。
(1)乘波構型的上表面與自由流平行,所以上表面的壓差阻力較小,而下表面在設計馬赫數下受到一個與常規外形一樣的高壓。
(2)飛機下表面在激波後的高壓不會繞過前緣泄漏到上表面,波後高壓與上表面低壓之間沒有壓力溝通,這使乘波構型和普通外形相比具有很高的升阻比。
(3)來流經激波壓縮後,沿著壓縮面的流動被限制在前緣激波內,形成較均勻的沿下表面流場,可以消除發動機進口處的橫向流動,利於提高吸氣式發動機的進氣效率,同時使得這一構型便於進行彈體/發動機/進氣道一體化設計。
(4)由於上下表面沒有壓力溝通,飛行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流場不存在干擾問題,上下表面可以分開處理,有效地簡化了飛行器的初步設計和計算過程。乘波構型與超燃衝壓發動機的一體化設計可以得到性能優越的高超聲速乘波飛行器。
耐熱技術
為了適應高超聲速的飛行以及從空間直接再人大氣層的飛行,飛機的表面要能承受高達4500℃的高溫。為此,整個機體塗覆了一層耐熱燒蝕材料,特別在驗證機的腹部覆蓋了與太空梭一樣的隔熱瓦。
超燃衝壓
X-51A採用的是吸氣式超燃衝壓發動機,與採用火箭發動機相比,其效率更高、航程更遠,所攜載荷也更重。由於這種發動機從空中吸收氧氣來保持推進,不需要像火箭發動機那樣必須同時攜帶占據非常大發射重量的燃料和氧化劑。此外,因為超燃衝壓發動機只有很少的活動部件,所以,即使在非常苛刻的工作環境內,它們的工作至少與渦輪發動機一樣可靠。
點火技術
X-51A的超燃衝壓發動機在飛行過程中的點火是很複雜的,首先通過進氣道的壓縮空氣在經過一個隔離段後,將氣流調節到適合於燃燒室工作需要的穩定壓力,隨後和霧化了的JP-7噴氣燃料混合點火燃燒。
由於當流入燃燒室的氣流速度在馬赫數4.0或更高時,JP-7燃油將無法依靠自身點燃,所以還必須摻混乙烯液體,點火首先從機載容器內的少量容易燃燒的乙烯的點燃開始,並將乙烯注入到燃燒室內與JP7燃料二者混合後,導致燃料的燃燒。
燃料技術
X-51A驗證機採用的是碳氫燃料,這與SR-71“黑鳥”高空偵察機所採用的J58渦輪
衝壓噴氣發動機使用完全一樣的JP-7航空燃料。這種碳氫燃料是一種現成的燃料品種,不易點燃、不易揮發,可以較容易地儲存。PWR公司X-51A項目的經理解釋說,碳氫燃料要從發動機結構中吸收一定的熱量,因此可以讓燃料流過一個熱交換器來冷卻發動機結構,然後提供給燃燒室。據介紹,這種熱交換器是一種直接加工在發動機殼體壁面內的溝槽,這不僅用於冷卻1650℃以上的燃燒室,還可以通過對燃料的預先處理,將其轉變為一種熱燃氣狀態,與其處於液體形態下相比,可以多增加10%以上的能量。
技術啟示
X-51A採用“乘波體”技術是一種新穎的飛行機制,與普通飛機採用機翼產生升力的機制迥然不同,特別適宜於在大氣層邊緣以高超聲速飛行,具有不可估量的軍事威懾力。亞軌道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飛行軌跡像飛機一樣不可預測,而且沒有反覆繞地球的規律,可供攔截的視窗也稍縱即逝,攔截難度大大提高。然而,像X-51A這樣的亞軌道高超聲速飛行器也存在自身難題。
難題
第一、離不開母機掛載
亞軌道高超聲速飛行器不僅有亞軌道高超聲速飛行段,還有在低空低速起飛、著陸和機動的飛行段,氣動設計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要求。眼下的航空航天技術還沒有解決這一問題,X-51A還是靠B-52攜帶升空,取得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後再靠自身動力加速到亞軌道飛行的。
第二、超燃衝壓發動機
X-51A動力系統的技術關鍵在於超燃衝壓發動機,這是航空發動機的技術前沿。所以,第二大問題是動力。
超聲速燃燒衝壓發動機的工作視窗極其狹窄,錯過一點點,超聲速燃燒就不能維持。在另一方面,溫度升高使聲速升高,不及時補償的話,也會破壞超聲速燃燒的條件。美國的X-51A代表超聲速燃燒衝壓發動機的最高水平,但飛行的持續時間只有300秒,離實用化還差距很遠。X-51A的火箭助推是實驗性的,實用中可能用衝壓發動機將飛行器加速到5倍聲速以上,超聲速燃燒衝壓發動機才能開始工作。
啟示
X-51A代表了世界航空技術的最前沿,一旦投入使用,它將實現快速全球打擊計畫的目標“一小時到達世界任何地方”,雖然X-51A離實戰化還有很遠的距離,但做此項目作為先行者,對世界其它國家進行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發展和研究會有很多啟示。
(1)高超聲速技術的研究試驗計畫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和加強總體協調工作,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在決定研製實用飛行器系統前,還需要進行全尺寸、與機體綜合的發動機飛行演示驗證;
(2)必須進行深入的設計及需求論證以確立對高超聲速武器系統的作戰需求,並確定具體的設計目標;
(3)不要低估費用和進度、不要高估性能和技術成熟度,以免項目過度開發;
(4)確定的系統必須成為用戶評估以後的首選,換句話說,即研發的系統必須完全滿足用戶在性能和成本上的需求;
(5)作為可推進技術的能力必須能夠滿足新的任務,或者採用新的方法能實現任務;
(6)某個高超聲速研究項目必須借鑑以前的成果,同時在高超聲速的項目發展過程中,要儘可能形成階段性成果,以便在項目出現困難,研究方向發生變化時,作為寶貴的借鑑技術資料;
(7)加強國際合作,分擔研製風險是可行的開發方式。
試驗飛行
首飛試飛
2010年5月26日,美國在
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太平洋海岸的軍事基地,首次成功試飛了X-51A試驗機。
按照最初試飛計畫,B-52飛機在大約15000米高空投放整個X-51A試驗系統。首先,助推器持續燃燒30秒鐘,將整個系統加速到馬赫數4.6~4.8。在助推過程中,空氣將進入X-51A驗證機的超燃衝壓發動機內,通過級間段流出,以便起動進氣道,開始逐漸加熱發動機及其燃油。在助推器分離後,X-51A驗證機將藉助慣性繼續滑行數秒鐘,然後在發動機內部依次點燃乙烯和燃油,達到熱平衡後,僅利用JP-7燃料的燃燒實現不斷加速。整個動力飛行過程大約300秒,預期飛行速度達到馬赫數6.5。隨著全部燃料消耗殆盡,X-51A驗證機將開始減速,接著是500秒的無動力飛行,逐漸下滑,最後墜落進太平洋。
然而,首次試飛並非按照構想順利進行,儘管取得了成功,但還是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些情況。
5月26 日,美國空軍實施了X-51A驗證機的首次飛行試驗。B-52H載機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爬升到預定高度後,在馬赫數0.8的飛行速度下,釋放了由助推器和驗證機組成的X-51A試驗系統。大約4秒後,助推器按照預定程式點火,將X-51A驗證機助推到馬赫數4.8。隨後,X-51A驗證機與助推器、級間段分離,按照預定程式,成功地完成了一個平緩的180度滾轉機動。這一過程中,X-51A驗證機將進氣口從上方位置改變為腹部位置,飛行速度略微降低到馬赫數4.73。
隨後,SJY61超燃衝壓發動機先點燃乙烯,然後過渡到JP-7碳氫燃料的點火、燃燒。接著,X-51A驗證機開始逐步加速,但是遙測數據表明,加速度略低於設計值,而且發動機艙後部的溫度明顯高於設計值。靶場安全官員通過監測數據發現,X-51A驗證機開始減速,並且遙測信號丟失,於是下令終止試飛,飛行器啟動了自毀程式。
結果,SJY61超燃衝壓發動機只工作了140秒,並未達到預期的300秒時間,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達到了馬赫數5,尚未加速到馬赫數6以上。PWR公司表示,有關數據初步表明,SJY61發動機完全按照設計要求工作,在第一次試飛中就實現了最關鍵的節點:點燃乙烯;過渡到乙烯與JP-7燃料的混合燃燒;達到JP-7燃料燃燒的條件;僅用JP-7燃料繼續燃燒;並持續工作140秒。X-51A驗證機在自毀前,機內仍然剩餘一部分燃料。
由此可見,PWR公司已經完全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可以很快製造出更長燃燒時間的超燃衝壓發動機。設計的5分鐘飛行時間並不是推進系統的限制,只是局限於在油箱內裝有燃料的容量。如果改進設計一種更大容量的燃料箱,X-51A改進型可以進一步增加飛行時間。
儘管飛行時間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測試組仍然對結果感到滿意。AFRL發言人表示,首次飛行得分為B,下一次將得到A。AFRL負責X-51計畫的經理布林克表示,此次試飛取得了95%的成功,飛行控制軟體完美無缺,尚不清楚加速過程減慢和飛行時間短暫的具體原因,初步推測可能是密封問題或作動器故障,同時也認為,有可能是錯誤地估算了X-51A驗證機在低馬赫數飛行時的阻力。
美國《基督教箴言報》在形容X-51A驗證機的飛行時,稱它比“超人”還快,而且還比喻,它的超燃衝壓發動機的技術難度就好比在
颶風中點燃一根火柴,並且不讓火焰熄滅。《
洛杉磯時報》描述X-51A驗證機的首次試飛:一架外觀酷似衝浪板的飛機從一架B-52H載機的機翼下分離,然後以超過5600千米/時的速度在太平洋上空飛行,這讓過去的飛行紀錄為之遜色,也重新點燃了研製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熱情。
空軍項目經理查理·布林克(Charlie Brink)表示,超燃衝壓發動機在技術上的飛躍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從
活塞式發動機向
噴氣式發動機的巨大跨越。
二次失敗
2011年6月13日進行的X-51“乘波者”高超聲速飛行器第二次飛行試驗中,由於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進氣道未啟動,X-51第二次飛行過早終止。在操作人員的控制下,飛行器濺落加利福尼亞沿海。
波音公司B-52飛機攜帶X-51飛行器“完美地”飛至發射點後,火箭推進器成功將X-51推進至馬赫數5,由普惠·洛克達因公司建造的超燃衝壓發動機以乙烯為初始燃料,成功點火。在隨後轉而使用JP-7常規燃料時,進氣道未能啟動。之後工作人員重啟、恢復最佳條件的努力失敗。
按照NASA的說法,進氣道不啟動的原因多為激波速度過快,越過進氣口前端,導致發動機氣流的氣壓驟減。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工作依賴著極度精確的激波運動和發動機氣流。沒有風洞能使空氣以高超聲速運動,因此高超聲速試驗極端困難。
空軍項目經理查理·布林克(Charlie Brink)表示:“顯然,我們很失望,原本我們期待著更好的結果。但是我們仍對此次飛行收集到的數據感到滿意。我們將繼續檢查這些數據,了解更多關於這項新技術的知識。每一次對這項令人振奮的新技術進行試驗,就距離成功更近一步。”
在2010年5月26日X-51首次飛行中,飛行器在超燃衝壓發動機點火110餘秒後,經歷了相似的進氣道未啟動問題,之後發動機成功恢復。飛行控制持續至143秒時,發動機密封失效,導致試驗中斷。
三次試飛
2012年8月14日,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無人飛行器將進行第三次試飛。
按計畫,用於測試的X-51A先是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測試,待參數正常之後被掛到B-52轟炸機翼下;接著B-52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在飛到接近莫古角飛彈靶場的太平洋上空時,從5萬英尺高空將X-51A放飛;然後X-51A打開自身動力,加速到6倍音速並爬升到7萬英尺高空,在持續飛行300秒後最終墜入太平洋。而6倍音速相當於從紐約飛到倫敦只需短短不到一小時。
2012年8月16日,美軍第三架X-51A在發射後約16秒就垂直墜海,失敗了。X-51A乘波者飛行器按計畫與其載機B-52堡壘轟炸機實現了分離,助推火箭也實現了點火。但是一個控制翼故障(a control fin failure)導致X-51A乘波者飛行器在飛行了僅僅16秒後就垂直墜進了太平洋。
四次試飛
2013年5月3日,美國空軍宣布,已研製近10年的無人駕駛飛行器X-51A“乘波者”在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測試中一度以5倍多音速飛行,在約6分鐘的時間裡飛行了約230海里,這也是“乘波者”在四次飛行測試中飛行距離最長的一次。
美國空軍公布的視頻畫面顯示,一架B-52型轟炸機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後,將“乘波者”運載至太平洋上空約1.5萬米處將其釋放。然後,“乘波者”依靠固體火箭推進器在26秒時間內加速至4.8倍音速。與推進器分離後,“乘波者”啟動超燃衝壓發動機,衝上約1.8萬米的高空,速度達到5.1倍音速,飛行了約3分半鐘。
按照設計,“乘波者”不可重複使用,因此發動機燃料耗盡後,“乘波者”墜入太平洋並按計畫自毀。
這一次飛行並沒有達到6倍音速的設計飛行速度,但美國軍方依然表示滿意,美國空軍X-51A項目主管查利·布林克在一份聲明中說:“任務圓滿成功。我相信,從X-51A項目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將有助於將來的高超音速研究以及最終的高超音速飛行的實踐套用。”參與製造的波音公司則發表聲明說,這是“一項歷史性成就”。
美國空軍2004年啟動X-51A項目,為此花費3億美元。美國媒體報導說,美國軍方一直在試驗高超音速技術,希望能夠達到在幾分鐘內對全球任意地點發動打擊的水平。然而,“乘波者”幾次飛行測試要么失敗,要么沒有達到6倍音速的設計飛行速度。
團隊獲獎
日前美國新研發的高超音速飛行器X-51A“馭波者”研發團隊,被美國航空航天協會授予國家獎章,獲獎聲明稱:X-51A的試飛成功對美國的航空界有劃時代的意義。X-51A可達5.1倍音速,即每小時能夠飛5300多公里。它已被美軍列入了“一小時打遍全球”的武器庫當中。
總體評價
X-51A飛行器與巡航飛彈比較有三大優勢:
反應速度快,亞音速巡航飛彈打擊1000公里外目標需要一個小時,而X-51A只需不到10分鐘;
突防能力強,現有的巡航飛彈主要依靠超低空飛行和隱身技術來突破敵方防禦,由於速度慢,暴露後易被攔截,而對於在高空飛行的X-51A來說,現有的防空武器對它基本無計可施;
破壞威力大,X-51A有著驚人的動能,面對鋼筋混凝土的打擊目標,它也能鑽進去10餘米,特別適合打擊深埋於地下的指揮中心等堅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