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music

Worldmusic

World music(世界音樂)有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Ethno pop)。廣義的世界音樂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在西方,世界音樂指的是非北美和英國的流行音樂以及民謠,也指不同本土音樂的複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音樂
  • 外文名:World music
  • 別稱:民族流行音樂
  • 英語別稱:Ethno pop
  • 時期:二戰後
  • 定義: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
定義,發展史,雷蓋音樂,1、概述,2、鮑勃·馬利(Bob Marley,1945-1981),3、其他雷蓋樂隊,拉丁音樂,1、 拉丁音樂的來源及發展,2、 拉丁節奏,3、桑塔納(Santana),新時代音樂,1、概 述,2、"英格瑪"(Enigma),3、其他新時代音樂,唱片廠牌,Rough Guide,Nonesuch,Wicklow,Topic,Putumayo,Buda,Palm Pictures,Real World,ARC,Grappa,Magda,Network,Ellipsis Arts,Late Junction,JVC,Six Degrees,

定義

某些風格的音樂元素比如牙買加的瑞格或拉丁流行音樂,已經深入北美和英國的音樂,因此被視作是其自有的音樂之源了。除此之外的其他音樂,從中國民樂到非洲民謠,均被視作世界音樂。Worldbeat和世界音樂相比還是有一些不同,因其通常是西方音樂混合的產物。當然,由於Worldbeat從各種本土音樂中汲取了其風格,樂器,以及韻律,所以仍歸屬於世界音樂。

發展史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流行音樂占據了整個世界。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索爾音樂和其他更多的形式充斥全球的每個角落,對各國流行樂壇帶來巨大的衝擊。
其實,所有的這些"美國"形式,實際上都是非洲血統的基因轉移,是販奴時代流傳到北美的節拍。當這些節奏稍略加工以後以新的形式回到他們的故鄉時,又影響了曾經孕育他們的文化並誕生了令人興奮的混血品種——世界音樂。
80年代世界音樂對西方流行音樂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有趣的是這種影響卻是一種循環關係:非洲的黑人文化作為流行音樂的源泉使其迅速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當這種美國形式的流行音樂回到非洲時又促使了世界音樂的誕生。
80年代,當世界音樂的影響逐漸擴大,世界各地(特別是亞非地區)的音樂家便通過各種先進手段充分體現了更加前衛的當代意識,從而又返回來促進了流行音樂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世界音樂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種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甚至傳統音樂相結晶的混合體。

雷蓋音樂

1、概述

雷蓋音樂Reggae,港台地區又譯"雷鬼音樂"),60年代中期起源於牙買加,速度中等,強調反拍的重音是它的明顯特徵。
雷蓋音樂從洛克斯代迪(Rocksteady)音樂演變而來,而洛克斯代迪音樂又是斯卡Ska)音樂的延續,這三種音樂的根源都是加勒比海的非洲音樂傳統、神聖的復興主義以及美國的節奏布魯斯。
50年代中期,美國的節奏布魯斯通過邁阿密、紐奧良、孟菲斯等地的廣播電台傳入牙買加後,當地的一些音樂家便將其與牙買加的民間音樂曼圖(Mento)相融合,逐漸形成了斯卡音樂。斯卡音樂的速度較快,節奏強調反拍的重音,樂隊中除了採用傳統的曼圖音樂的樂器(如木吉他、各種拉美打擊樂器)外還加入了銅管樂、電吉他、電貝司和鍵盤等樂器,並突出銅管的華麗色彩。
斯卡音樂流行於1960至1965年之間,到60年代中期逐漸演變為洛克斯代迪音樂。洛克斯代迪音樂與斯卡音樂相比,它的速度明顯放慢,節奏及織體更為細膩豐富;其樂隊完全採用節奏布魯斯的組合方式,將吉他作為節奏樂器,用切音技巧演奏鬆弛而富有韻律的節奏音型;貝司聲部的旋律也更具獨立性,與華麗的主唱聲部構成對位。60年末,洛克斯代迪音樂又發展成更具國際性的雷蓋音樂。實際上,很難在洛克斯代迪音樂和雷蓋音樂之間劃出明顯的界限,只是雷蓋音樂比洛克斯代迪音樂更為細膩,更多地使用電聲樂器和更加國際化、商業化而已。
雷蓋音樂的表現內容與當地窮苦人信仰的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有著密切聯繫。該教派崇拜衣索比亞前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把他當作神,當作黑人的救星,教派即因他在登位前被稱為塔法里親王而得名。雷蓋音樂經常表達拉斯塔法里教的政治思想,表達牙買加被壓迫民眾的心理,夢想有一天獲得解救,重返非洲故鄉——他們的地上天堂。雷蓋音樂的代表人物是鮑勃·馬利,他使雷蓋音樂廣泛流傳開來,成為一種具有世界影響的流行音樂形式。

2、鮑勃·馬利(Bob Marley,1945-1981)

鮑勃·馬利,1945年出生於牙買加,是英國海軍白人軍官和黑人女僕的兒子,從小在貧民窟里長大,青少年時,鮑勃·馬利除了信仰拉斯塔法里教以外,還受到60年代美國"黑人權利"(black Power)理論的影響。音樂方面,鮑勃·馬利對黑人搖滾樂、納特·金·科爾(Nat King Cole,1915-1965)那種風格的"白人"爵士,以及索爾音樂等都同樣喜歡。當然,斯卡音樂更是他後來音樂發展的重要基礎。
1965年,鮑勃·馬利組織了"慟哭者樂隊"(The wailers),他們的早期作品歌詞比較"稚嫩",反映了他們"在牙買加貧民窟度過的童年以及作為失業青少年的生活"。不久,馬利轉向簡單的、政治上更加激進的牙買加街頭語言,如《起來,站起來》(Getup,Stand up)的歌詞:"起來,站起來,為你的權利站起來。起來,站起來,決不要放棄戰鬥"。《我向縣長射擊》(I Shot the Sheriff)敘述一個黑人不公正地遭到迫害的故事。這兩首歌曲都出自專輯《燃燒》(Burning),《燃燒》的主題就是"與革命有關的火"。另一張專輯《起義》(uprising)後來分別成為在牙買加、倫敦和南非騷亂者的戰鬥呼聲。因此《牛津流行音樂之友》寫道:"在(雷蓋)被商業化之前,它是一種反叛的音樂"。
1972年,"慟哭者"樂隊與倫敦的"島嶼"(Island)唱片公司簽約,開始建立他們的國際名聲。1977年,鮑勃·馬利赴美國及歐洲巡迴演出,受到熱烈歡迎。他的髮式(流行於加勒比海人中間,把頭髮梳成很多像繩子似的小辮子)被很多雷蓋樂迷們模仿,他的音樂更是影響了歐美很多白人和黑人歌星及樂隊。1981年,鮑勃·馬利死於癌症,時年36歲。
除了鮑勃·馬利,著名的雷蓋音樂家和樂隊還有彼特·托許(Peter Tosh)、"黑色自由"(Black Uhuru)樂隊、"亞斯文德"(Aswad)樂隊、"第三世界"(Third World)樂隊等。

3、其他雷蓋樂隊

70年代後期,當雷蓋音樂在歐美找到了廣闊的市場後,眾多音樂家開始紛紛效仿。其中以英國的"UB40"樂隊和"警察樂隊"最為知名。
"UB40"成立於1977年,樂隊陣容龐大,有8位成員,他們來自英國的伯明罕。UB40是英國救濟福利組織的代號,由於建隊時大部分成員都失業,需要填寫UB40的社會福利救濟表,他們便以此作為樂隊的名稱。1983年,樂隊達到高峰狀態,他們演唱的《紅紅的葡萄酒》(Red Red Wine)獨占排行榜榜首,在這首經典作品中,人們充分領受到了"雷蓋音樂"那節奏張馳有度、旋律清新流暢的獨特美感,直到今天,"UB40"樂隊仍樂此不疲。
"警察樂隊"(The Police)成立於1977年,樂隊的三位成員是主唱兼貝司手斯汀(Sting)、吉他手安迪·薩莫(Andy Summer)和鼓手斯蒂瓦特·科佩蘭(Stewart copeland)。他們將雷蓋音樂和流行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流行化。斯汀是樂隊的核心人物,原名戈登·馬修·薩姆納(Gordon Matthew Sumner,出生於1951年),樂隊最著名的代表作《你的每一次呼吸》(Every Breath you take,1983,例43)就是斯汀在牙買加度假期間而創作的。1984年,樂隊解散,斯汀開始他的獨唱生涯並一路輝煌。在1999年推出的專輯《新日子》(Brand newday)中,各種風格渾然一體,爵士樂、世界音樂、流行音樂的完美結合,也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了斯汀的音樂天賦。

拉丁音樂

本節所謂的拉丁音樂(Latin music)指的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間的拉丁美洲地區的流行音樂。
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是以多種音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無論是歐洲的白人音樂、非洲的黑人音樂還是美洲的印第安音樂,甚至是東方的亞洲音樂,都對拉丁音樂作出過不同的貢獻。它們經過長期的沉澱,在以歐洲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上,同時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種因素,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姿多彩的、充滿活力的、充滿動感的拉丁文化。那么,在拉丁美洲的眾多國家中,以巴西和古巴為首的拉丁音樂,更是走在世界流行音樂的前列。

1、 拉丁音樂的來源及發展

(1)印第安文化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的主人,他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是現代拉丁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印第安人的音樂文化,根據地域狀況的不同,難以一概而論,但是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它與生活密切相關,與宗教、勞動、舞蹈相結合。所以,他們所擁有的旋律單純而富有獨特的表情。這種特點尤其在當地的一些民歌中表現出來,沒有半音的五聲音階形成獨特的風格和趣味。另外在印第安人的傳統音樂中,沒有歐洲意義上的和聲。再次,樂器方面,沒有弦樂器是印第安人樂器的一大特點。雖然當今的印第安人音樂中經常採用吉他、小提琴、豎琴等弦樂器,但是這些都是後來由歐洲人帶來的。
(2)歐洲(伊比利亞)文化
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音樂,一方面具有和西歐音樂相通的一般共性,另一方面,受遺留下來的各民族音樂的影響而獨具特色。無論是音階、旋律或者是節奏、和聲、演唱和發聲,在多方面都表現出歐洲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因素。特別是它的節奏,有很多三拍子的音樂,但又不像圓舞曲那樣單調,而是更加細膩,更具動感。另外,像3/4拍和6/8拍交替,這樣複雜而富有生氣的節奏也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所喜歡的,這樣的伊比利亞節奏在拉丁美洲被原本不動地流傳下來,進而和印第安節奏,特別是和非洲的黑人節奏相結合,產生出更加豐富而微妙的節奏感覺。
樂器方面,以被稱為"西班牙國民樂器"的吉他為代表,在拉丁美洲的所有國家受到歡迎。演唱方面,因為歌詞是西班牙語或者葡萄牙語,所以能夠感覺到和英文歌曲的明顯不同。
(3)非洲黑人文化
拉丁美洲,在16世紀初到19世紀後半葉的奴隸制度中,吸收了大量的非洲黑人及其音樂。由非洲黑人帶來的傳統音樂文化,和在美國的布魯斯、靈歌、爵士樂、索爾音樂中看到的那樣,在拉丁音樂中也表現出了強烈的主體性。
在非洲黑人的音樂中,有和宗教相結合的,也有單純、世俗的一面。無論哪一方面,其旋律、節奏、唱法都表現出顯著的特色。旋律方面,旋律走向以自然的滑音、裝飾音而獨具特色,音階更是豐富多彩(由於演唱時滑音的運用使音符出現很多的變化)。音色方面,黑人具有十分獨特的音質,他們所表達的情感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唱法方面,獨唱、合唱、齊唱通常是互相交替,以一呼一應的對答形式為特徵。
非洲黑人音樂的最大特色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良好而豐富的節奏感。他們使用各種打擊樂器,產生出複雜而豐富的節奏、節拍。這些非洲支系的美洲黑人音樂節奏,大致上是以二拍子為基礎,但又不像進行曲那樣的單純、刻板。通常是以兩種、三種,甚至還有三種以上的節奏型同時重疊進行的混合節奏,不斷地加入切分,產生出充滿活力的律動感。
綜上所述,拉丁音樂主要是由以上三種文化結合而成。這三種文化的結合,如果從旋律、節奏方面來看:在旋律上,印第安人提供基本的五聲音階模式,歐洲音樂的影響表現在擴展音階、增加和弦上,黑人則增加了更多的變化和修飾;在節拍和節奏上,印第安人堅持短句長休止,用單調的擊鼓聲作伴奏,歐洲人的節奏主要是西班牙的典型的3/4拍與6/8拍的雙重節拍,非洲黑人的影響主要是在幾乎不變的2/4拍內加入切分音。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拉丁音樂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①純粹的印第安曲調,五聲音階;②印第安音樂的"混合化",產生出類似歐洲大小調的印歐混血品種;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裝飾音和變化裝飾音使其進一步發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礎上融進了現代化的樂器和製作,使其更加國際化。
1979年,格萊美頒獎晚會上出現了最佳拉丁唱片獎,後又分設各種拉丁音樂獎。從此,拉丁音樂開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國際舞台。

2、 拉丁節奏

從拉丁音樂的來源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拉丁音樂是一種以節奏為中心的流行音樂。它的節奏所具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強弱規律,而是作為一種音樂的靈魂使其上升到主導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樂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節奏。下面著重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節奏及風格。
(1)桑巴(Samba)
桑巴源於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節奏為基礎,大量地溶進歐洲旋律而產生的舞蹈音樂形式。其特徵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滾動節奏。傳統桑巴可分為農村桑巴和城市桑巴兩種。農村桑巴比城市桑巴切分性強,城市桑巴節奏變化較少,但快捷、靈巧。現代歐美所流行的桑巴,於1920年左右形成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
(2)倫巴(Rumba;Ruhmba)
倫巴,起源於非洲,19世紀初出現於古巴,於20世紀初發展並流行起來。30年代初,倫巴傳入美國及歐洲各國,同時融入爵士樂成分,使其風靡一時,倫巴的基本節奏型為:×× ×× ×× ×× ,傳入歐美後出現了 0 ×× ×× 0× 0× 的變體,並採用沙球、響棒、康加鼓等拉美打擊樂器加強節奏。傳統倫巴速度中庸,每分鐘約40至50拍,通常為4/4拍,後來也出現快速的2/4拍的倫巴。
(3)曼波(Mambo)
曼波,由倫巴與爵士樂中的搖擺樂相結合而成。形成於1940年左右,並在40至50年代風靡世界。演奏曼波音樂的樂隊一般規模較大。樂隊中有銅管、薩克斯管、鋼琴、貝司等搖滾樂隊中的常用樂器,也加入沙球、響棒、康加鼓等拉美打擊樂器。音樂的構成常以固定低音及和弦序列為基礎。
(4)薩爾薩(Salsa)
薩爾薩,一種結合了古巴黑人音樂、美國爵士樂以及南美民間音樂的舞曲音樂。40年代起源於美國,經過50至60年代的演變和發展,於70年代中期形成流行高峰。薩爾薩的節奏樂器仍以拉美打擊樂器為主,如沙球、響棒、康加鼓、邦戈鼓等。基本節奏型與曼波、恰恰相似,但薩爾薩中的一種兩小節節奏型卻獨具特色:4/4拍,× × ×× | 0 ×× 0 0 |。傳統的薩爾薩音樂,經常由一個不斷反覆的固定動機構成的曼波段落而組成。
(5)恰恰 (Cha Cha)
繼倫巴、曼波等拉丁舞曲之後,恰恰於50年代中後期在歐美各國風靡一時。恰恰,源自古巴的民間音樂恰朗加斯(Charangas)。其基本節奏型是 × × ×× × |, 演奏時用沙球、響棒等拉美打擊樂器來加強最後的三個重音。
(6)探戈(Tango)
探戈,起源於古巴的哈巴涅拉(Habanera)舞,作為阿根廷音樂的代表廣為流傳。其特點為2/4拍的搖曳節奏,通常由兩個段落構成,第一段為小調式,第二段為大調式。探戈也有用吉他伴奏的歌唱形式。一般探戈的演奏樂隊由小提琴、手風琴、鋼琴、低音提琴等樂器組成,而按鈕式手風琴是探戈樂隊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樂器。它的基本節奏型是:××××× | / |。
以上介紹的六種風格,加上在爵士樂中介紹過的波薩諾瓦,作為拉丁音樂的代表,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一股拉丁狂潮,但是除了這七種大眾性的類別之外,還有以下幾種風格也都是極具個性的拉丁音樂,如波萊羅(Bolero)、瓜拉喳(Guaracha)、哈巴涅拉、崧(Son)、瓜希拉(Guajira)、坦桑(Danzon)等。這幾種風格都來自於古巴,再加上前面的曼波、倫巴,因此古巴具有"拉丁節奏的寶庫"之稱。下面提供幾種拉丁風格的樂隊模式以供參考(例44)。

3、桑塔納(Santana)

在60、70年代,有一位音樂家對拉丁音樂的傳播及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他就是卡羅斯·桑塔納(Carlos Santana)。
桑塔納,1947年出生於墨西哥,作為一名出色的吉他演奏家,他為拉丁音樂和流行音樂(特別是搖滾樂)的結合架起了一座橋樑。他吸收了布魯斯和搖滾樂中的精華,同時又以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和充滿拉丁韻味的吉他獨奏以示對它們的反叛。
1966年以桑塔納為核心在美國的舊金山成立了他們的樂隊,取名為"桑塔納布魯斯樂隊"(Santana Blues band)。1967年,他們開始發展拉丁音樂風格,不久將樂隊改名為"桑塔納"樂隊。1969年,他們出現在伍德斯托克搖滾音樂節上,新穎的拉丁搖滾聲音有了某些流露,同時也吸引了眾多觀眾。70年代初,"桑塔納"樂隊創造了拉丁音樂的新型節奏和旋律,並將它們融進了搖滾樂中,桶鼓和拉美打擊樂器形成了這種聲音的核心,伴隨著鼓手提供的更複雜的節奏,使他們的音樂更受歡迎。
在以後的25年中,17位音樂家或離或進,但桑塔納卻是永恆的倡導人,他指引著樂隊的發展方向。那些年裡,桑塔納不斷地尋找新的元素及影響力,使他們的風格不受拉丁音樂的限制。70年代早期他們對爵士樂產生興趣,並將其滲透到樂隊的作品中。1973年,桑塔納與著名的爵士薩克斯管演奏家約翰·科爾特蘭合作錄製了專輯《給投降者的愛》(Love Devotion Surrender)。此後,桑塔納不斷地將搖滾樂、爵士樂和拉丁音樂相結合,使樂隊的風格更加豐富多彩。
無論是隨樂隊一道錄音和演奏,還是作為一名吉他演奏家,桑塔納時刻都在追求他音樂上的興趣和個性,其理想主義的風格從未放棄。70年代後期,他暫時回到更具原始搖滾風格的音樂上,80年代又重拾對爵士樂的興趣,80年代後期,他又熱衷於像約翰·李·胡克那樣的布魯斯曲風。但是不管怎樣,桑塔納的音樂從未離開過拉丁音樂的根源,而且他的音樂演變歷程不斷地拓展著他的音樂視野和情趣。
拉丁音樂以其獨具特色的節奏動感和歷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使其倍受世界樂壇的關注,拉丁音樂家也層出不窮。近幾年流行樂壇中出現的瑞奇·馬丁(Ricky Martin)、馬克·安東尼(Marc Anthony)、安立奎·依格萊西亞斯(Enrique Iglesias)等明星都是極具個性的新生代拉丁音樂代表。

新時代音樂

1、概 述

80年代,當流行音樂呈現出複雜、多樣的局面時:爵士樂各種流派重返舞台;搖滾樂各種風格豐富多彩;索爾音樂更是衝破了各條防線不斷擴散。這時出現了一種安靜、溫和的情緒音樂--新時代(New Age,又譯"新世紀")音樂。
新時代音樂經常採用嚴肅音樂中的"簡約派"手法,不斷重複同一曲調。有時也結合大自然的聲音等各種音響。早期的新時代音樂以電子樂器和高技術的錄音手段為特色,後來又不斷地加入各種音色奇特的民族樂器,並融合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亞非地區)的民族音樂元素。從形態上看,這種音樂並不刻意強調音樂中的某一點(如旋律線和節奏感),而是更加注重音樂的整體效果(如音色的變化和織體的布局)。雖然新時代音樂有時候也採用某些搖滾樂的手法,但實際上它卻是和搖滾樂,特別是重金屬、朋克和較強勁的主流搖滾相對立的。它是對喧鬧的、尖叫的、強勁節拍的搖滾樂的一種"解毒劑",也是人們企望從生活壓力下的緊張心理中尋求緩解的一種反映。90年代以後,新時代音樂的範疇被眾多唱片公司泛化,各種比較淺顯的電子輕音樂都被冠以這一稱呼,像愛爾蘭歌手恩雅那樣的一些具有類似風格的音樂也被納入這一範疇。此外,美國的《公告牌》還特辟了新時代音樂排行榜,以此來促進這種音樂的發展。

2、"英格瑪"(Enigma)

"英格瑪"(又譯"謎"),一種通過西方流行音樂節奏表現出來的美國式聖歌。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遙遠而神秘的非洲部落,和神聖而莊嚴的宗教回聲。很多人只是聽到了神秘的聲音,卻極少了解"英格瑪"背後的故事。那么,它到底是一種什麼形式呢?
"英格瑪"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音樂類別的組合,它已成為一種音樂的代表,一種概念性的、極具個性的世界音樂。它的"靈魂"人物是麥可·克里圖(Michael Cretu),一位極具天才的音樂家和製作人。克里圖,1957年5月18日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1965年,進入當地的一家音樂國小讀書,主修鋼琴。1975年,克里圖和全家移民到了原西德的漢堡,並考入了法蘭克福音樂學院。1979年加入寶麗金(PolyGram)唱片公司,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和製作。1985年,他與"維真"(Virgin)唱片公司德國公司簽約,開始與一些著名歌手合作,其中最成功的是幫助桑德拉(sandra,德國著名女歌手)製作了非常成功的專輯。1988年2月,克里圖與桑德拉結婚,然後他們移居到了伊維薩島上,1989年他開始在自己的家庭錄音棚里製作自己的音樂。
"英格瑪"的另一個主角就是克里圖的妻子桑德拉。"英格瑪"唱片中的所有女聲演唱都由她來完成。桑德拉全名桑德拉·勞爾(Sandra Lauer),1962年5月18日出生。她在12歲就推出了個人專輯,16歲時組過一個叫"阿拉伯風格"(Arabesque)的演唱組,在當時的日本非常走紅。1985年,桑德拉開始與克里圖合作,並成功地確立了自己的歌壇地位。
克里圖打破常規,從歐洲流行音樂中解脫出來,開始著手於自己最喜愛的音樂的製作。他把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秘魯的排蕭和修道院的聖歌旋律完美結合,配上灑脫而又懶散的迪斯科節奏使其獨具特色。1990年10月,"英格瑪"的首支單曲"Sadeness,Part 1"首先推出,這首歌成為他們最著名的熱門單曲。緊接著推出的專輯《公元前2000年》(MCMXC.a.D)成為德國有史以來賣得最好的專輯,一共銷售了1200萬張,在41個國家登上了專輯排行榜冠軍。在90年代流行音樂穩步前進的時候,"英格瑪"並沒有追隨標準的成功規則,而是運用了笛子和中世紀的聖詠配以電吉他、銅管樂等現代樂器,傳達著現代人的氣息和情感。這張專輯中的經典歌曲如《我的過錯》(Mea Culpa)、《欲望的原則》(Principles of lust)、《信仰之河》(The rivers of belief)都非常出色。1991年,《公元前2000年》推出了一個"限量版本",增加了四首曲目,不過都是在原來專輯歌曲的基礎上重新混音並延長而成。限量版唱片的封面設計與原先幾乎相同,但是用一種灰暗的綠色背景代替了原來的黑色。總的說來,《公元前2000年》是90年代流行音樂史上的一張傑作。
1993年,"英格瑪"推出它的第二張專輯《變換的十字架》(The cross of changes)。由於第一張專輯的成功,第二張專輯未正式出版便已得到140萬張的預訂單。這張專輯不僅擁有上一張專輯的氣質,而且還是一個進化。它的封面設計非常獨特:是一個黑色的圓以及一個具有人特點的機器物走在前面,畫線看上去模糊不清。《變換的十安架》共有9首歌曲,並且每一首歌的開頭與上一張專輯相似,只是在各種背景下出現了明顯不同的男聲。但是,這張專輯沒有超過上一張專輯的成績。在《變換的十字架》中誕生了兩首熱門歌曲:《真理的眼睛》(The eyes of truth)和《回到純真》(Return to innocence)。特別是《真理的眼睛》涉及了更多的交響樂成份,它明顯傾向於帶有現代節奏的拉普人(指生活在挪威、瑞典、芬蘭和俄羅斯北部的居民)聖歌的歌曲結構。作為一個合唱,這首歌使人感到非常舒服,其中的一個理由是"英格瑪"已經將興趣的觸角伸到了古老的北歐音樂文化。1994年《變換的十字架》也出了一個"特別版本",增加了3首曲子,每首曲子增加了重新混音的部分。由於它沒有在美國發行,所以在世界上一些唱片店中很難找到"特別版?quot;這張唱片。
1996年11月25日,"維真"唱片公司首次在全球同步發行"英格瑪"第三張專輯《國王死了,國王萬歲》(Le Roiest mort ,vive Le Roi!)。新專輯與以前相比不僅氣氛有所不同,而且鼓的音色變得更加平和,出現了更多的少數民族聲音,被評論界譽為目前為止"英格瑪"最一元化的專輯。在這張專輯中傳達了許多自然的、哲學的觀念,這個觀念的主題就是"為什麼"(Why)。專輯中《冥界之外》(Beyond the invisible)是一首經典單曲,通過克里圖的聲音,鋪墊著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和有力的旋律。
1999年,"英格瑪"又推出第四張專輯《螢幕後面的鏡子》(The screen behind the mirror),由於聽眾習慣了前三張專輯的個性化特徵,對比之下這張專輯的風格在個性上就略顯平淡。2000年,"英格瑪"又將視點瞄準了神秘的東方文化,推出了第五張專輯《有限的力量》(The Power Limited)。在流行音樂飛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對這張專輯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不管評論界持什麼樣的態度,作為世界音樂的代表"英格瑪"的聲音,已被永久的記錄在流行音樂史冊之中。

3、其他新時代音樂

正如以上所述,90年代以後新時代音樂的範疇被逐漸泛化。凡是通過現代化錄音技術製作出來的帶有一定民族性的音樂都被劃入這一範疇,如愛爾蘭女歌手恩雅的音樂、印度的教會音樂,以及中國的西藏音樂(如何訓田製作的《阿姐鼓》)等,也都被一網打盡。因此,新時代音樂的概念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而音樂的時代性和獨創性則成了這種音樂的核心。下面著重介紹較有代表性的音樂家。 恩雅(Enya)
恩雅通過民歌旋律、合成效果和古典化的背景創造出了一種愛爾蘭式的新時代音樂。
恩雅,原名Eithne ni Bhraonain,1961年3月17日出生於愛爾蘭多尼戈爾郡的圭多爾的一個音樂家庭,父母都從事於音樂工作。但是對恩雅影響最大的則是她的兄妹們於1976年組成的"家庭"(Clannad)樂隊。1979年,恩雅加入樂隊任鍵盤手,為樂隊創作了大量的電視劇配樂。1982年,恩雅因厭倦樂隊的流行風格而離開"家庭"。從此之後,她開始致力於自己所愛好的音樂創作,於1986年推出BBC電視台的電視劇原聲音樂專輯《克爾特人》(The Celts)並與WEA唱片公司簽約。
1988年,恩雅出版的第二張專輯《水印》(Watermark)取得了優秀的成績。1991年,恩雅推出了《牧羊人之月》(Shepherd Moons),該專輯在美國專輯銷售榜上名列第17,且連續4年榜上有名,此專輯的全球銷量超過了1000萬張。1992年底,WEA唱片公司重新發行了《克爾特人》。1995年,恩雅推出了她耗費了4年時間錄製的專輯《樹的回憶》(Memory of trees ),這張專輯的風格與她以前的作品相比並無太大差別,但是它加進了一些充滿愉悅情緒的音樂元素。該專輯在美國榜上名列第9,在當年發行銷量突破200萬張。

唱片廠牌

Rough Guide

“世界音樂”的老法師廠牌,最擅長為音樂畫地圖,一張唱片+一本旅遊指南是Rough Guide經典組合。(www.roughguides.com/music)

Nonesuch

Nonesuch Explorer無雙探險家,是“真實的非西方音樂的米其林指南”。從1967年出品第一張巴厘島唱片開始,一系列92張專輯,以極奢侈的品質標準,保證那些“從樹下懶漢口中錄來的採風”,獲得讓“發燒友也永不抱怨”的錄音品質。(www.nonesuch.com)

Wicklow

“高地族長”幕後操縱的BMG分支廠牌,新近起家,但並不為凱爾特音樂所獨享,旗下還可以找到一流的芬蘭民族歌手,甚至電音紅人Bill Laswell與圖瓦朋克樂隊Yat-Kha的奇異組合。(www.wicklowrecords.com)

Topic

始於1939年的倫敦,號稱世界上最老的獨立唱片廠牌,由一些相信“音樂可以改變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者創始。Topic是“圖書館”級別的廠牌,專收“檔案錄音”,曾經為不列顛音樂傳統出版過20張一套的《人民之聲》,如今正在分批整理大英圖書館三樓浩瀚的世界“聲音檔案”。(www.topicrecords.co.uk)

Putumayo

倡導“快樂生活”的美國廠牌,每每挑各種好聽入耳的音樂做成《咖啡地之音》和《世界的女人》之類的合輯。英國藝術家Nicola Heindl為每一張唱片設計了帶有濃郁蠻荒風味的封面。不必特去唱片店,在全美2500個Putumayo咖啡店、禮品店和服裝店裡都可以找到。(www.putumayo.com)

Buda

世界音樂在法國叫作Music du Monde,和Ocora廠牌相比,Buda的嚴肅精神和野心常常被自己那些“業餘”的封面遮蓋了。Buda蒐集整理過來自亞洲、非洲、西伯利亞等地的“硬核”田野錄音和傳統音樂,亦有銷量較好的融合世界音樂。(www.budamusique.com)

Palm Pictures

定位橫跨新音樂、爵士,以及牙買加、非洲等地的傳統音樂;是Howie B等大牌DJ經常光顧的世界音樂廠牌,亦是Baaba Maal自己的Yoff Production廠牌的母公司。(www.palmpictures.com)

Real World

不得不提的世界音樂第一大廠牌。自搖滾明星Peter Gabriel創建以來,推出了Nusrat Fateh Ali Khan等第一批世界音樂明星,而背後擔當製作的也往往是製作過Pink Floyd, Radiohead的大牌。每年夏天的WOMAD音樂節以及“真世界錄音周”亦成了世界音樂的聚師大會。(www.realworld.co.uk)

ARC

ARC是少數幾個講究大而全的獨立廠牌。出版目錄覆蓋全球各個地區,可以在www.arckmusic.co.uk上試聽300來張唱片的片段。

Grappa

挪威的“世界音樂”代表,不斷呈現著世界上最一塵不染的一支傳統北歐音樂;Grappa和前衛大廠ECM挪威分部共享一間辦公室,也一直緊跟著歐洲的新音樂時尚。(www.grappa.no)

Magda

和Traditional Crossroad、Kalan等廠牌一起,推動著中東音樂走向世界,出品猶太、阿拉伯、土耳其等地的音樂。(www.magda.co.il)

Network

有20多年歷史的德國世界音樂廠牌,旗下有多張關於蘇菲神秘教、撒哈拉、吉普塞音樂的暢銷專輯,內頁有大幅精緻的圖片,很得收藏者青睞。(www.wanrecords.net)

Ellipsis Arts

因出品既暢銷又經典的唱片出名,如《全球手風琴》、《全球冥想》、《在圖瓦的內心深處》等等,更因其擅長製作內頁說明而出名,比如圖瓦一輯的小冊子甚至包括“血腸”的製作方法、《電子音樂的早期大師》的說明書長達96頁。(www.ellipsisarts.com)

Late Junction

英國世界音樂大本營BBC廣播3台自創的廠牌,產品特點是適合深夜聆聽,各種音樂類型沒有邊界、相互交叉,是謂“深夜交叉點”。(www.bbc.co.uk/radio3/world/ljrecordlabel.shtml)

JVC

日本人如果迷上什麼事,即便是邊邊角角的料都會被挖出來。即便是JVC這樣的大唱片公司也有專營世界音樂的分支,更是以一網打盡環宇音樂為己任,除了浩若星海的CD唱片,甚至出過30盒一套的世界音樂大全VHS錄像帶,配有9本娓娓道來的白皮書。

Six Degrees

一家專營world beat的唱片公司,除了大賣的Bebel Gilberto是他們的看家貨外,Travel系列也成績不俗。他們以輕飄飄的旅行心情,來製作世界音樂,有一搭沒一搭地放在臥房聽最適宜。(www.sixdegreesrecords.co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