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用“秀水134/滬旱11號//滬旱3號/武育粳3號”複合雜交,經系譜法選擇育成的常規粳稻品種。2016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稻2016026。
品質產量:2013~2014年參加湖北省晚稻品種區域試驗,米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出糙率85.7%,整精米率65.6%,堊白粒率29%,堊白度6.6%,直鏈澱粉含量16.8%,膠稠度81毫米,長寬比1.7。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0.59公斤,比對照鄂晚17增產6.07%。其中:2013年畝產501.28公斤,比鄂晚17增產3.93%;2014年畝產539.90公斤,比鄂晚17增產8.13%。
特徵特性:屬中熟粳型晚稻品種。株型緊湊,植株較矮,莖稈較粗、韌性較好,分櫱力中等。葉色較深,劍葉短、較寬、直立。直立穗,穗型中等大小,著粒較密。穀粒短圓型,稃尖無色。區域試驗中畝有效穗21.0萬,株高80.3厘米,穗長13.8厘米,每穗總粒數126.7粒,每穗實粒數107.3粒,結實率84.7%,千粒重26.59克。全生育期121.7天,比鄂晚17短3.8天。病害鑑定為稻瘟病綜合指數3.2,稻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中抗稻瘟病;白葉枯5級,中感白葉枯病。
栽培要點:1、適時稀播,培育壯秧。6月20~25日播種,秧田畝用種量20公斤,大田畝用種量4.0公斤。2、及時移栽,合理密植。秧齡不超過30天。株行距13.3厘米×20.0厘米,每穴插3粒穀苗,畝插基本苗13萬左右。3、科學管理肥水。一般畝施純氮13~1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6:0.8,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後期視苗情施肥。破口前10天和破口期分別畝施硫酸鋅和硼砂0.1公斤兌水噴霧,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淺水插秧,深水返青,淺水分櫱,夠苗曬田,後期乾乾濕濕直至黃熟。4、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稻曲病、紋枯病、稻瘟病、白葉枯病和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
適宜範圍:適於湖北省作晚稻種植,但稻瘟病重發區不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