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

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

《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是2009年2月1日 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
  • 作者:嚴悍,劉冬梅,趙學龍
  • ISBN:9787118061451 
  • 頁數:242頁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2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簡要介紹了面向對象特徵、建模的概念以及UML2,作為第1章。第二部分是邏輯結構建模,包括第2章到第5章,探討了用例、類與接口、關係建模以及其他結構建模。第三部分是行為建模,包括第6章到第8章,分別探討了互動、狀態機和活動。第四部分是體系結構建模,包括第9章和第10章,從結構建模的角度探討了構件、製品、結點與部署。各章後配有小結和適量的練習題,以方便讀者及時總結和提高。規範化、可視化的軟體建模已成為當今軟體技術的主流之一。《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依據統一建模語言UML最新版本的規範,與面向對象程式語言相對應,結合實際工程,深入全面地探討軟體建模的新概念、新規範和新方法。
《UML2軟體建模:概念、規範與方法》可作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的教學用書和研究生的參考教材,也可作為軟體工程開發維護人員的自學用書和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一個簡單例子
1.2 對象和類
1.2.1 對象的概念
1.2.2 類的概念
1.3 面向對象特性
1.3.1 封裝性
1.3.2 繼承性
1.3.3 多態性
1.4 接口
1.5 模型是什麼
1.5.1 模型的一般作用
1.5.2 模型的特點
1.6 建模的概念
1.6.1 建模是什麼
1.6.2 好模型的標準是什麼
1.6.3 拒絕建模的理由
1.7 UML2的圖
1.7.1 結構圖
1.7.2 行為圖
1.7.3 圖的說明
1.8 UML2建模工具
1.9 小結
1.10 練習
第2章 用例與用例圖
2.1 一個用例圖例子
2.2 用例
2.3 參與者
2.4 用例圖
2.5 用例間的關係
2.5.1 泛化
2.5.2 包含
2.5.3 擴展
2.5.4 關係的討論
2.6 用例建模技術
2.6.1 語境建模
2.6.2 用例及其關係建模
2.6.3 場景建模
2.7 用例建模示例
2.8 小結
2.9 練習
第3章 類與接口
3.1 一個類圖例子
3.2 類元
3.3 性質
3.3.1 語法規範
3.3.2 性質的類型
3.3.3 與程式語言之間的映射
3.4 對象圖
3.4.1 實例規範
3.4.2 值規範
3.4.3 對象圖的用途
3.5 操作
3.5.1 語法規範
3.5.2 操作的約束和重定義
3.5.3 與程式語言之間的映射
3.5.4 與C++程式的映射
3.5.5 與java程式的映射
3.6 接口
3.6.1 供口和需口
3.6.2 接口間的關聯與協作
3.6.3 與程式語言之間的映射
3.7 約束和注釋
3.7.1 約束
3.7.2 注釋
3.8 類圖及其用途
3.8.1 對概念建模
3.8.2 對簡單協作建模
3.8.3 對資料庫模式建模
3.9 小結
3.10 練習
第4章 關係建模
4.1 關係概念
4.2 關聯
4.2.1 命名
4.2.2 多重性
4.2.3 聚集
4.2.4 導向性
4.2.5 自關聯
4.2.6 關聯類
4.2.7 限定關聯
4.2.8 多元關聯
4.2.9 關聯端的修飾符
4.3 泛化
4.3.1 泛化的概念
4.3.2 不恰當的泛化
4.3.3 關係環
4.3.4 泛化集
4.3.5 單繼承與多繼承
4.3.6 強類型
4.4 依賴
4.4.1 使用
4.4.2 抽象
4.4.3 對依賴的討論
4.5 關係建模方法
4.6 設計原則
4.6.1 SRP單一職責原則
4.6.2 OCP開閉原則
4.6.3 LSP里氏替換原則
4.6.4 ISP接口分離原則
4.6.5 DIP依賴倒置原則
4.7 小結
4.8 練習
第5章 其他結構建模
5.1 標記值與構造型
5.1.1 標記值
5.1.2 構造型的定義
5.1.3 構造型的使用
5.2 包和包圖
5.2.1 包的成員
5.2.2 包導入
5.2.3 包合併
5.2.4 包的內聚性原則
5.2.5 包的耦合性原則
5.3 複合結構圖
5.3.1 內部結構
5.3.2 連線埠
5.3.3 協作
5.4 模板
5.4.1 模板類
5.4.2 協作模板
5.5 小結
5.6 練習
第6章 互動與互動圖
6.1 一個序列圖例子
6.2 互動
6.3 生命線
6.4 訊息
6.4.1 同步與異步
6.4.2 創建與撤銷
6.4.3 訊息的規範
6.4.4 訊息的種類
6.5 發生規範與執行規範
6.5.1 發生規範
6.5.2 執行規範
6.6 組合片斷
6.7 互動的使用
6.8 門
6.9 增強生命線
6.9.1 狀態不變式
6.9.2 動作
6.10 主動對象
6.11 序列圖建模技術
6.12 序列圖示例
6.13 通信圖
6.14 計時圖
6.15 互動縱覽圖
6.16 小結
6.17 練習
第7章 狀態機與狀態圖
7.1 一個狀態圖例子
7.2 狀態與狀態機
7.3 狀態轉換
7.4 事件
7.4.1 調用事件
7.4.2 改變事件
7.4.3 信號事件
7.4.4 時間事件
7.5 狀態的內部
7.6 複合狀態
7.6.1 單區間和多區間
7.6.2 複合狀態的狀態轉換
7.7 偽狀態
7.7.1 始態
7.7.2 分叉
7.7.3 匯合
7.7.4 接合
7.7.5 選擇
7.7.6 深歷史
7.7.7 淺歷史
7.7.8 入口點
7.7.9 出口點
7.7.10 終結
7.8 終態
7.9 子機狀態
7.10 協定狀態機
7.11 狀態機建模技術
7.12 狀態圖示例
7.13 小結
7.14 練習
第8章 活動與活動圖
8.1 活動圖的例子
8.2 活動的概念
8.2.1 理解活動
8.2.2 理解動作
8.2.3 活動圖的主要元素
8.2.4 令牌與令牌流
8.3 活動圖概述
8.4 動作結點
8.4.1 動作執行步驟
8.4.2 動作的性質
8.4.3 調用動作
8.4.4 傳送信號動作
8.4.5 接收事件動作
8.5 控制結點
8.5.1 起始
8.5.2 分叉與匯合
8.5.3 判斷與合併
8.5.4 活動終止
8.5.5 流終止
8.6 對象結點
8.6.1 一般對象結點
8.6.2 引腳
8.6.3 活動形參結點
8.6.4 中心緩衝結點
8.6.5 數據存儲結點
8.7 活動邊
8.7.1 邊的權重
8.7.2 控制流
8.7.3 對象流
8.8 分區和泳道
8.9 可中斷活動區問
8.10 異常
8.11 結構化活動結點
8.11.1 順序結點
8.11.2 條件結點
8.11.3 循環結點
8.12 擴展區間
8.13 活動圖建模技術
8.14 活動圖示例
8.1 5小結
8.1 6練習
第9章 構件與構件圖
9.1 構件概念及表示
9.2 構件的特性
9.3 構件的視圖
9.3.1 外部視圖
9.3.2 內部視圖
9.4 構件之間的關係
9.5 連線器
9.6 JavaBean構件
9.7 Applet構件
9.8 Servlet構件
9.9 構件圖示例
9.10 何時使用構件圖
9.11 小結
9.12 練習
第10章 製品、結點與部署圖
10.1 製品
10.1.1 製品概念
10.1.2 製品的承載
10.1.3 製品之間的關係
10.2 結點
10.2.1 結點之間的關係
10.2.2 設備
10.2.3 執行環境
10.3 部署
10.4 部署規範
10.5 部署圖示例
10.6 何時使用部署圖
10.7 小結
10.8 練習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