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倫敦姑娘吉蒂(
娜奧米·沃茨飾),為了逃離20年代倫敦浮華空虛的社交圈,也為了防止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醫生沃特·費恩(
愛德華·諾頓飾)的求婚。一起來到上海後,沃特迅速投入到細菌學研究。孤獨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
列維·施瑞博爾飾)發生了婚外情。沃特發現這一切時,他悔恨交加。心有不甘的他為了報復,也為了重振自己的生活,決心孤注一擲。
於是沃特帶著吉蒂遠走
霍亂肆虐的偏遠城鎮,協助當地控制疫區的疫情。吉蒂則在一家
修道院做義工,她逐漸找回了生活的勇氣和意義。沃特和吉蒂終於可以相互敞開心扉,但就在他倆日漸親密的同時,沃特卻染上了霍亂。沃特的生死決定了他們剛剛迸發出來的激情能否轉化為永恆的愛情。
演職員表
演員表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The Painted Veil | The Funeral | |
Gnossienne no.1 (Erik Satie) | Colony Club |
River Waltz | Kitty's Theme |
Death Convoy | The Water Wheel |
The Lovers | Promenade |
Kitty's Journey | The Deal |
Walter's Mission | The Convent |
River Waltz (piano solo) | Morning Tears |
The End of Love | Cholera |
From Shanghai to London | | 發行日期:2007年1月13日 |
幕後花絮
娜奧米·沃茨在《面紗》中以棕黑色的頭髮出鏡,據介紹,沃茨的造型完全根據毛姆的原著小說中對女主人公的描述設計而成。《面紗》將是沃茨和導演約翰·卡倫繼《
愛不再回來》後再度合作。
2005年,
愛德華·諾頓到中國來拍《面紗》,總共呆了3個多月,他對合作的香港演員黃秋生的演技念念不忘:“他的表演極有深度,我非常欽佩他,那樣的表演我做不到。”
黃秋生在與愛德華·諾頓互演對手戲後,笑稱諾頓確實夠神經。黃秋生甚至說:“我都算個神經病了,但他比我厲害。我和他演戲時,發覺他已經神經到很恐怖的地步!”
黃秋生認為拍這部戲對他最大的挑戰是台詞。在片場時,他往往說英文台詞時,有時會忘了表演,表演時又忘了說詞,弄得有點“手忙腳亂”。
納奧米·沃茨在拍攝一場哭戲時讓一個金髮女孩擔任的替身替她站了近半個小時的位。她自己則在一邊聆聽憂傷的音樂,以期快速進入狀態。正式拍攝時,沃茨的哭戲拍了足足15遍。老演員李濱領著托比·瓊斯15次走上山坡,到達女主角的屋前,緊接著,屋裡爆發出沃茨撕心裂肺的哭聲。
據稱《面紗》劇組保持著一天拍攝2分鐘戲的進度。
獲獎記錄
年份 | 名稱 | 種類 | 類型 | 得獎者 |
---|
2007年 | 美國金球獎 | 獲獎 | 最佳原創音樂 | 亞歷山大·德斯普拉 |
2007年 | | 提名 | 最佳劇本 | 羅恩·尼斯瓦納 |
最佳男主角 | 愛德華·諾頓 |
2008年 | | 提名 | 年度英國最佳男配角 | 托比·瓊斯 |
2006年 | | 獲獎 | 最佳音樂 | 亞歷山大·德斯普拉 |
2006年 | | 獲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羅恩·尼斯瓦納 |
幕後製作
幕後班底
導演約翰·卡蘭是好萊塢導演。他的短片《
銹跡斑斑》在世界眾多電影節中參加展映,在1997年法國
克萊蒙費朗短片節榮獲探索獎,在1997年國際短片節獲最佳短片獎。其1998年拍攝的影片《讚美》在多倫多國際影展等國際影展中榮獲大獎。
影片的攝影師斯圖爾特·瑞伯(《
BJ單身日記》、《
欲望都市》)1994年拍攝《
鋼琴課》獲得奧斯卡獎提名,而其擔任攝影指導的《我父親的小屋》贏得了上海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
美工屠居華作品有《相伴永遠》、《
荊軻刺秦王》等。另外《面紗》中華麗的服飾由多次獲獎的國際知名服裝設計師魯斯·麥爾斯(《生命的證據》、《
洛城機密》、《艾瑪》)所設計。
古董服裝
影片以上個世紀20年代為故事背景,在服裝的選擇上特別考究,劇組請到精通英式服裝的設計師魯斯·麥爾斯親自操刀,她為女主角剪裁的十幾套各式各樣的舊款英國女裝。這些衣服在人們眼中可能平淡無奇,但實際上件件都是有將近百年歷史的老古董,是設計師從英國找來很多80年前的衣服,然後根據女主角的身材重新製作。
中方演員學英語
製作方坦言選擇黃秋生和夏雨加盟這部影片不僅是看中演技,還考慮劇中大量的英文台詞。這幾位中方演員在影片中都有不少英文對白,但是他們的角色本身又是中國人,所以英語不能講得太好。黃秋生是從一開始就確定的角色,而夏雨則是用英語直接和導演聊過之後,被當場選中的。
拍攝地點
影片《面紗》應該是長久以來第一部在中國拍攝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劇組在10天時間內,劇組工作人員行程8000多公里,力求找到依山傍水的古老村鎮,而且還要靠近現代化設施,以為演職人員和製片公司提供方便。最終廣西成為最佳地點。
起初製片方曾打算在廣西的山谷中建造影片中的梅
潭府,但巨大的工作量讓所有人都望而生畏。後來幾經搜尋終於發現了
黃姚古鎮。黃姚位於廣西
昭平縣,具有上千年歷史,素有“夢境家園”之稱,是
中國四大古鎮之一。除了在黃姚古鎮拍攝之外,還來到了擁有2100多年歷史的
劉三姐的故鄉廣西
宜州取景,宜州
下梘河、大水車、祥貝等景區美麗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了劇組的心。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新加坡Singapore | 2007年1月11日 | 加拿大Canada | 2007年1月19日 |
俄羅斯Russia | 2007年2月14日 | 法國France | 2007年3月7日 |
香港Hong Kong | 2007年4月26日 | 英國UK | 2007年4月27日 |
義大利Italy | 2007年5月11日 | 巴西Brazil | 2007年6月22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8年4月24日 | 希臘Greece | 2007年4月12日 |
票房成績
影片《面紗》於2007年12月22日在美國的紐約和洛杉磯兩個城市進行點映,上座率超過90%,單影院的票房成績達到1.1萬美元,2007年12月29日影片在北美放映規模擴大至37家影院,新增票房36.4萬美元,單影院成績為9839美元。
而影片只在中國內地150餘塊銀幕上映,日均放映不足2場,上映5天后的單影院票房成績剛剛越過1萬元人民幣,跨越元旦假期的累積票房不足200萬元人民幣。
影片評論
正面評價
影片的魅力不僅源於兩位主人公的故事,還與古老文明的動盪背景密不可分。(《芝加哥太陽時報》評)
這部歷史上第三次搬上大銀幕的《面紗》把毛姆教育女性的原著小說改編成了一個精緻的浪漫故事。(
《紐約時報》評)
雖然以娜奧米·沃茨為首的演員陣容奉獻了精彩的表演,但《面紗》依然散發出一種優雅的冷酷。影片對毛姆1925年描寫中國的小說進行了一次明信片式的改編。(
《紐約郵報》評)
《面紗》提升了毛姆原著小說的境界,把拘謹的高尚轉化成了真誠的激情。(
《鄉音》評)
諾頓與沃茨的表演是第一流的,施魯伯和托比·瓊斯等其他演員的表演也很出色。(
《今日美國》評)
《面紗》講述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同時繼承了以往那些偉大影片的優良製作傳統,影片取得的成就必將載入影史。(
《紐約觀察家》評)
《面紗》親密且充滿力量地講述了一個永恆的愛情故事。無論如何都被影片所感動。(
《滾石》評)
機智的劇本,演員們紮實的表演以及極具吸引力的實地拍攝都不足以使《面紗》成為一部引人注目的經典文學現代改編片。(《綜藝》評)
《面紗》提升了毛姆原著小說的境界,把拘謹的高尚轉化成了真誠的激情。(《洛杉磯周報》評)
一部純粹的成人電影,極具張力地表現了人物艱苦的心路歷程。(《洛杉磯每日新聞》評)
導演庫蘭拍攝了一部全面成功的影片,《面紗》不僅把我們帶進了兩位主角的個人世界中,並且抓住了一個古老文明努力在進行現代轉型時期的動盪瞬間。(
《芝加哥太陽報》評)
負面評價
影片的結果有點脫離現實的奇怪感。(
《華盛頓郵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