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Disrupt大會

TechCrunch Disrupt大會

TechCrunch Disrupt大會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中國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此次大會熱議的話題是關於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國內創業企業與創新以及安卓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echCrunch Disrupt大會
  • 舉辦時間:2011年10月31日
  • 舉辦地:北京
  • 話題:關於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等
信息簡介,名家言論,李開復,馬化騰,陳士駿,相關評論,

信息簡介

2011年10月31日,科技部落格Tech Crunch聯合創新工場在北京共同召開了Disrupt大會。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Youtube聯合創始人陳士駿以及Rovio創始人Peter Vesterbacka等均參會發言。此次大會熱議的話題是關於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國內創業企業與創新以及安卓熱。

名家言論

李開復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在31日上午的大會對話環節表示,經過兩年嘗試,創新工場在原有的孵化器功能之外,將更多的朝向風險投資方向發展。在談到創業公司的發展模式時,李開復提及首先要確保有一個互相互補的創建團隊,希望看到團隊一起做創業。並建議向Tech Crunch的同行學習,在未來創建偉大的中國公司。但實際上,根據此次大會的官方網站情況反映,文章列表中的創業項目以及信息很多都是英文的創業項目,只有幾個中文名字創業項目(來自中國大陸的創業項目更是只有可憐的4個)。所以,關於這次大會的一些“競技場”展示宣傳,本值得舉雙手推崇;至於Tech Crunch帶來的創業項目,對於我們的照顧卻有不到位之處。另外,美國科技黑嘴部落格SAI也曾報導過創新工場在支持國內創業項目方面的不給力之處。創新不是克隆,在由孵化器轉向風投的角色轉變後,方向才是創新工場應該重點把握的。
李開復李開復

馬化騰

馬化騰在大會上的一句“在騰訊發展上很多事情讓我夜不能寐”,成為微博網友熱議的話題。同時,“小馬哥”也表示,隨著騰訊公司的業務發展,更需要放低心態,像小公司那樣靈活多變。他花了很多時間講述自己初期創業的經歷,這段發言為創業者們提供了很誠懇的參考意見。馬化騰提出,創業中,最多的問題是因為內部股東的分歧和矛盾,最容易讓公司散掉的其實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競爭。小公司在起步階段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做一個受歡迎的套用;第二步,在套用上找到盈利模式;第三步,利用這個模式擴展到其它領域。這就是馬化騰一直講的“直起平擴”套用戰略,單點需求上突破,再計畫如何賺錢,再構建平台。首次接受外媒記者採訪的馬化騰,也帶來一些騰訊公司的近期發展方向,他再次強調騰訊開放的決心,並表示在社交遊戲、B2C等領域藉助外部開發者團隊進行發展的布局。“中國的企業家應該學習賈伯斯創新的理念以及對產品極致體驗的要求”馬化騰在Disrupt大會發表的部分言論還是可圈可點。
馬化騰馬化騰
馬化騰在Disrupt大會現場還表示,中國山寨文化不會再持續下去,如果不建立自己的創新基因和文化,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是不可能長久。有微博網友評論這一言論的可笑之處,但全民山寨的惡俗之風,再不加以重視和轉型,鬧國際笑話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一場霧裡看花的大會,除了“競技場”上漁玩科技等公司不拘一格的開拓者,能否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還要看國內廣大創業公司的實力。

陳士駿

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亮相北京Techcrunch Disrupt大會,他在微博上說“這是我第一次以非秘密方式來中國大陸。”陳士駿認為一味地說中國公司都是山寨公司其實不太公平,就連Youtube也並不是第一個做視頻的網站,也算一個“複製出來的公司”。他表示投資時不會看這個公司是否絕對原創,而主要看重其市場和團隊。
TechCrunch Disrupt大會
陳士駿說,Delicious將進入中國發展,不久之後會發布測試版。他說,期望Delicious未來會像YouTube一樣成功,這是他和查德“畢生都要做的公司”。

相關評論

關於這次大會的主辦方Tech Crunch,以及其原投資人Michael Arrington(麥可.阿靈頓)。國內科技新聞源媒體《Tech From》創始人左常鴻撰文指出,隨著美國矽谷頂級科技媒體投資人Michael Arrington(麥可.阿靈頓)及部分創始人的離開,導致Tech crunch現在的網站流量在 100萬左右,其內容文字方面已經失去原有的風格及靈魂。麥可.阿靈頓,1970年出生,2008年被福布斯雜誌以及連線雜誌,評選為網際網路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美國《時代》雜誌稱其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Tech crunch 於 2005年成立,麥可.阿靈頓是主要發起人,一直作為 TechCrunch 的 CEO 掌門人。2009年,Tech crunch 被美國線上 AOL 收購,同時,麥可.阿靈頓開始被同門師兄Huffington Post的管理者排擠。隨後,阿靈頓攤牌提出了離職,並創建新部落格 Uncrunched引起了美國讀者關注。
TechCrunch Disrupt大會
左常鴻在文章中指出,參照中國國情,我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創新和創造,更不需要多少 Disrupt,因為中國底層用戶的群體太龐大,而真正的中高端用戶無法支撐起一個高尚的超級創意創業項目,會議的召開會淪為國際笑話。最後,關於Tech crunch曲解宣傳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也引起了網路上的一片質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