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仿製的AK步槍從第3型AK-47和摺疊槍托的AKS-47開始,後來又仿製了AKM和AKMS。當蘇聯研製出5.45mm的AK-74槍族後,波蘭及其他華約國家都開始著手準備研製相同口徑的單兵武器系統。
在獲知AK-74生產許可證價格相當高昂,而且也限制其出口後,波蘭當局便決定效仿蘇聯人的設計自己研製,因此,波蘭的輕武器設計師們便擬定了一個計畫:研製出與AK-74相似但完全不同的突擊步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antal系列步槍
- 外文名:Tantal系列步槍
- 口徑:5.45×39mm
- 全槍長:973/943/720mm
- 空槍重:3.54/3.37/2.9kg
- 槍管長:438/423/207mm
- 瞄準基線長:388/370/223
- 槍口初速:900/880/700m/s
- 最大射程:3200/3150/2900m
研製歷史,生產,評價,
研製歷史
早在1973年華沙軍事科技大學(Warsaw's Military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縮寫WAT)的研究小組便研究出一種提高彈道性能的新型中間威力槍彈——7×41mm步槍彈,該工程的代號為“Marszyt”。這種槍彈彈道低伸,在300m距離上的彈道高約240mm,槍口初速達到770m/s,當使用7.68g鋼芯彈射擊時,其槍口動能可達2200焦耳。在1976年,位於波蘭中部城市拉多姆市第11工廠的OBR研發中心受命為該彈研製一種模組化武器系統,代號為“Lantan”,在構想中,這種模組化武器系統以一個通用機匣為中心,通過安裝不同的槍管、彈匣供彈模組、彈鏈供彈模組和槍托,能分別裝配成傘兵型卡賓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輕機槍、坦克機槍和班用機槍(後兩者採用彈鏈供彈),就像捷克的URZ通用武器系統和美國的斯通納63武器系統一樣。但這個計畫從一開始就注定要遭受失敗,一個明顯的原因是,短槍管卡賓槍並不適合裝到機槍的機匣上,在重量和經濟上都是不合理的選擇;另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是蘇聯反對華約成員國使用7mm槍彈,儘管該彈被證明具有很好的穿透性能。結果波蘭僅造出了2支原型槍和12,000發槍彈用於試驗。
在莫斯科對“Lantan”項目說不之後,波蘭又把兩支普通的AKMS仿製型改為5.6mm口徑,使用蘇聯早期的小口徑彈——5.6×39mm運動彈,因為此時5.45×39mm彈仍然是一個秘密,不論對朋友或是對敵人都守口如瓶。但在10年前,蘇聯就曾試驗過這種口徑的AKM,試驗失敗了,所以才有了5.45mm彈的問世。
另一方面,當“Lantan”項目宣告失敗的同時,波蘭人厄爾利研製出帶有3發點射功能AKM步槍,當時他在研究了法國FAMAS、比利時FN CAL和瑞士SIG540等槍械後,選擇了簡單、可靠的FN CAL的3發點射機構的設計。配有這種3發點射功能的AKMS步槍被命名為wz.80,但波蘭軍隊並沒有裝備此槍。波蘭語中的“wz.”即相當於英語中“型號”的縮寫“M”,所以“wz.80”即相當於“M80”。
wz.80不同於普通的AKMS,AK槍族的典型特徵之一是位於機匣右側的大型保險/快慢機柄,有3個裝定位置,分別為保險、連發、單發。而wz.80的機匣右側只是一個保險柄,有2個裝定位置:上為保險(Z),下為發射(O)。在機匣左側靠近握把位置,則增加了一個快慢機柄,並有3個裝定位置:Z(3發點射)、C(全自動)、P(單發)。此外wz.80還安裝了AK-74的槍口制退器和擊錘減速器。
3發點射控制機構裝在機匣內,可以單獨拆下。其前端有一個U形缺口,剛好卡在擊錘軸上,快慢機軸則穿過其後端的軸孔。點射控制機構中有一個支臂,支臂前端為三齒棘爪,與擊錘軸上帶彈簧的撥動卡筍相卡合。支臂後端是一個類似的棘爪。當快慢機裝定於“Z”位置時,後阻鐵處於自由狀態,但被棘爪裝置後端限定於後方。每發槍彈發射之後,由於擊錘軸上撥動卡筍的撥動,棘爪都要轉動一次。而在第3發彈擊發之後,棘爪後端便與阻鐵上的卡筍解脫,於是後阻鐵向前,並將擊錘掛在後方。此時必須先鬆開扳機,隨後才能發射另一個點射。如果在一次點射過程中的任一瞬間鬆開扳機,由於扳機向前,帶動阻鐵向後旋轉,擊錘滑向後方並被前阻鐵掛住,槍即回到待髮狀態。FN CAL(後來在FNC上採用)這種3發點射機構比美國M16A2的棘輪式機構要好。
然後,波蘭看到其他華約國家(東德、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被迫購買昂貴的AK-74的生產許可,更堅定了自行設計的決心。於是波蘭人立了一個研製小口徑彈藥的項目,代號為“Cez”(銫),並打算避開AK-74的專利設計一支新步槍,項目代號為“Tantal”(鉭)。當時波蘭輕武器項目都採用化學元素名稱,其中大多採用金屬元素。
“鉭”式步槍的初步研究,是1980年春天在拉多姆OBR研發中心開展的,雖然直接複製AK-74會比較簡單,但波蘭設計師希望這種新步槍與波蘭軍隊原本裝備的AKM有更大的零件通用性,而且也希望能使用wz.80的點射限制機構。他們在AKM的基礎上,延長了拋殼口長度,重新設計了機械瞄具、導氣管和上護木。新的導氣管安裝在護木環上。在導氣箍前面可安裝兩腳架,又把AKM的槍機按比較縮小以適應小口徑彈藥。並裝上了一個新的槍榴彈發射器,和配上新一代帶俘彈器的槍榴彈。此外,又把原本向下翻的槍托改為向右摺疊,因為在以前的試驗中發現,AKMS的摺疊槍托無法承受發射槍榴彈的巨大後坐力,於是波蘭設計師選用了與東德MPiKMS-72相似的槍托,這種槍托被波蘭士兵們戲稱為“Pogrzebacz”,意思是指它的形狀與撲克牌里的黑桃接近。另外“鉭”式步槍的摺疊槍托也可以換成AKM的木槍托,事實上,在當年印發的“鉭”式步槍的武器手冊和訓練掛圖上也有木托型的圖案,但“鉭”式步槍從未生產或使用過這種木製槍托配件。
在1981年,這種“鉭”式試驗槍被定型為“kbk wz.81”,意思是“Ml981式卡賓槍”,這很有意思,雖然在其他國家(包括我國)像這樣長度的突擊步槍通常是屬於標準型步槍,但按照波蘭軍隊的叫法,所有發射中間型威力步槍彈或小口徑步槍彈的步槍,不管有多長的槍管都叫“卡賓槍”。在1981年,這種“鉭”式試驗槍被定型為“kbk wz.81”,意思是“Ml981式卡賓槍”,這很有意思,雖然在其他國家(包括我國)像這樣長度的突擊步槍通常是屬於標準型步槍,但按照波蘭軍隊的叫法,所有發射中間型威力步槍彈或小口徑步槍彈的步槍,不管有多長的槍管都叫“卡賓槍”。
生產
最初的“鉭”wz.81式步槍使用螺釘來裝配,而“不使用專門工具就能進行野戰分解”的概念在當時已經是單兵武器的常理,wz.81的這點設計雖然很有“創意”,但對士兵來說卻是很不“友好”的設計,於是不久之後,wz.81就把螺釘改為插銷。
“鉭”wz.81的另一項原創設計,是把AK步槍的固定式導氣管改為活動部件,楔在導氣室和表尺座之間,然後用塑膠上護木蓋固定。這個設計的唯一原因是為了能夠不拆卸上護木就能直接拆卸下護木,以便在野戰條件下直接安裝wz.74 Pallad下掛式40mm榴彈發射器。但許多人認為,為了一個班只配備一件的配件,就把步槍設計複雜化,不便於步槍整體的野戰分解和組裝,是得不償失。
雖然“鉭”wz.81的設計可以安裝下掛式榴彈發射器,但發射槍榴彈是它的一個主要的功能。波蘭軍隊是華約國家中第一個大量裝備專門發射槍榴彈步槍的國家,在仿製AK-47的年代就生產了500支kbkg wz.60槍榴彈發射步槍並裝備空降兵。
但軍方卻不太喜歡使用槍榴彈,因為槍榴彈笨重、後坐力大、不方便攜帶,發射前需要更換彈藥(要用專門的空包彈),萬一裝錯實彈會很危險。在1970年代,受到美國的啟發,kbkg wz.74 AKM步槍便配上了wz.1974 Pallad40mm榴彈發射器,發射40x47mm SR榴彈。但40mm榴彈的戰鬥部比較小,裝藥有限,而且隨著坦克和裝甲車輛防護性能的提升,40mm反坦克榴彈的破甲深度也比較低,所以軍方又留戀起戰鬥部比較大的槍榴彈來。於是,波蘭決定研製新一代的槍榴彈,在槍榴彈內安裝俘彈器,這樣便可以直接用實彈發射。
新一代槍榴彈的設計代號為“Fosforyt”。由於小口徑步槍彈只裝有1.67克的VUFL緩速發射藥,不像專用槍榴彈空包彈那樣有2.5克速燃P-125發射藥,於是新的槍榴彈不得不增加發射管內徑,以便在發射時有燃燒更充分的火藥氣體推動槍榴彈,所以新槍榴彈的內徑擴大至30mm。這又需要在22mm外徑的多用途槍口裝置上安裝一個外徑30mm的槍榴彈套管。最初的槍口裝置外面有三道凹環,後來改為一道很寬的凹環。
由於1981年的政治和社會動盪,波蘭進入全國戒嚴,工人罷工。拉多姆11號廠也受到罷工牽連,因而影響了新步槍的研製進度。
同時,研製5.45mm槍彈的“銫”項目也在繼續進行,位於斯卡日斯科-卡緬納市的21號彈藥廠(又稱為ZM梅什科工廠,他們也生產割草機和咖啡研磨機)在1983年終於掌握了5.45×39mm槍彈的生產技術,他們生產出來的第一批實驗用彈藥的測試結果令人滿意,這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從蘇聯購買5.45mm步槍彈的生產許可。於是,波蘭國防部認為配套的新式步槍也應該儘快裝備部隊了。
在1984年,國防部下屬的軍事技術研究和發展行政辦公室發出了研製5.45mm自動步槍的命令,並在1985年公布了其技術和戰術要求,規定新步槍的性能不能比現裝備的AKMS更低,而重量不超過3.3公斤,要適合現裝備的裝甲車輛的射孔(例如BMP-1步兵戰車,或者2S1自行加榴炮),以及能安放在現裝備的所有軍用車輛的AKMS槍架上。
軍方的接受要求與AKM差不了太多,最小使用壽命為10,000發,其中包括150發訓練彈,或發射300~500克重的槍榴彈。可靠性指標定為0.2%,即每發射10,000發允許出現20次故障。而精度要求是在100米射程上,半自動發射5發一組的散布圓直徑為150mm。
在1986年,第一批wz.81被送交軍方進行試驗,但徹底失敗了,波蘭軍隊不願意接受此槍。有關這次試驗的結果目前仍未解密,所以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但有幾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例如wz.81的槍托摺疊後,全槍長度仍然長於的AKMS槍架,如果裝備此槍,就需要改裝所有的軍用卡車、汽車或裝甲車內的槍架;另一個問題是彈匣,wz.81與AKM使用相同的彈匣口部,因此很容易裝錯彈匣,例如把裝了7.62mm彈的AKM彈匣插到wz.81上,而蘇聯的AK-74彈匣與AKM彈匣卻不能互換,這樣可以防止錯誤操作。
經過改進,並對槍機框、槍機和彈匣作了重新設計後,新的“鉭”式樣槍在1987年底再次進行試驗,然後在1988年3月至6月期間,送了兩批新的“鉭”式樣槍到部隊進行試驗。這兩批樣槍使用了AK-74式的橙色塑膠彈匣和木製護木。新“鉭”式樣槍與AKMS和AK-74進行了對比試驗,發射波蘭生產的PS普通彈和蘇聯生產的7N6曳光彈。第一支樣型發射了一萬五千多發,其他樣槍則超過兩萬發,這表明該步槍有更長的使用壽命,遠超原定的一萬發壽命的目標。另外在發射350g重的假槍榴彈時,初速為53m/s,射程210m,比構想的250m稍近。重500g的槍榴彈初速為46m/s,射程180m。在試驗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發射槍榴彈的時候,例如槍管被壓進機匣內、機匣蓋跳開、可摺疊槍托的鉸鏈磨損嚴重等等。
針對試驗中暴露的問題又再次進行了改進,此外槍口裝置外的30mm槍榴彈發射套管被取消,改為裝到槍榴彈內部。經過改進的步槍在1989年初再次進行試驗,這次終於完全滿足要求了,所以部隊在1990年訂購了一批作試裝備。在1991年,5.45mm步槍正式投產,並命名為“kbk wz.88”,正式放棄研製階段時的“鉭”代號,但直到現在,“鉭”這個名稱仍然是該槍的非正式綽號。在1993年,“鉭”式步槍的設計在波蘭申請了專利保護,專利號為PL160959。
即使槍管、槍口裝置、槍托、機框和槍機、復進簧、擊發機構、彈匣、導氣管和前托都是在AKM的基礎上作出改變的,但wz.88比起AK-74來,還是更像一支AKM。wz.88步槍是一種導氣長行程活塞,槍機迴轉式閉鎖的自動武器,自動阻鐵可防止槍機未完全閉鎖前擊發。彈藥是通過30發雙排弧形彈匣供彈,最初是全鋼,然後改為塑膠。開放式機械瞄具包括從100到1000米,增量為100米,U形缺口照門,通過戰鬥射程裝定在“S”位置,可直接對440米內的軀幹瞄準射擊。前星是典型的AK式設計,可調高低和風偏。wz.88還配有氚光點夜間瞄具,必須指出的是,波蘭是東方國家中最早使用放射性氚光點機械瞄具的國家,而包括蘇聯在內的其他華約國家的夜間瞄具都只用磷塗料。
425mm長的槍管為冷鍛,鍍鉻,4條右旋膛線,纏距為200 mm。多功能膛口裝置直徑22mm,可直接發射槍榴彈。最初膨脹腔鑽了三個孔,每120度一個。波蘭膛口裝置比蘇聯的長兩倍,是因為要用於發射槍榴彈。最初的“鉭”wz.81配有一個整體式的兩腳架,但它在發射槍榴彈時容易損壞,後來改為安裝在槍口後面的可拆卸兩腳架,類似M16的多功能兩腳架那樣能充當鐵絲剪。
wz.88的定型時間太晚了,因為席捲東歐的政治劇變也影響到波蘭,波蘭在1989年下半年改變了國家政體。其後,當wz.88打算投產時,波蘭決定加入北約組織。於是,一種發射華約槍彈的新步槍突然變得多餘了。wz.88在1994年停產,一共只生產了一萬二千支。
但即使在那個短暫的批量生產期間,wz.88仍然有許多設計變更。首先是擊發機製作了改進,比原來的AK式擊錘和扳機更為簡化。此外,拉多姆11號廠也推出自己的塑膠彈匣,而不是用於AKM和“鉭”wz.81的金屬彈匣。彈匣體和托彈板用黑色玻璃纖維增強聚醯胺製成,從而減輕重量和提高可靠性。一把wz.88步槍的標準配備為四個30發彈匣(鋼製或塑膠制)、一把刺刀(與AKM相同)、槍背帶、空包彈適配器、帆布彈匣袋、彈匣裝填器和維護工具,還有一個輕型的可卸式兩腳架。
當“鉭”wz.88步槍在1987年底差不多完成實驗室試驗時,OBR研發中心又開始設計一種類似於AKS-74U的短突擊步槍,這個項目代號“Onyks(縞瑪瑙)”。在1990年底,第一個“縞瑪瑙”原型槍研製完畢,被定型為subkbk wz.89(M1989式短卡賓槍),並在1991年初開始試驗。據說這種“縞瑪瑙”樣槍出色地通過了試驗,但隨後OBR又決定統一長、短兩種步槍的零件,因此又開始重新設計“縞瑪瑙”的機匣。重新設計後,在1992年生產了約200支後就停產了。按照這是軍方給出的正式理由是認為消焰器效果不夠好,但真正的原因和wz.88一樣,是政治因素。
“縞瑪瑙”wz.89基本上就是縮短的“鉭”wz.88,使用207mm短槍管、取消刺刀座和兩腳架,縮短導氣管和護木。奇怪的是,wz.89保留了發射槍榴彈的能力,用槍管這么短的短突擊步槍來發射槍榴彈也算是世界唯一了。但保留了wz.81的導氣管護環和螺釘裝配的方式,即使“鉭”早已改進為插銷式裝配。wz.89的導氣室和槍口裝置都是仿製自AKS-74U,這一點與槍口裝置原創性比較大的wz.88不同。當要安裝槍榴彈發射器時,則需要旋下原來的槍口裝置。wz.89的照門座最初和AKS-74U相似,可作為機匣蓋的鉸鏈。但當決定統一機匣設計後,就改為與wz.88相同的可拆卸機匣蓋。為了保持適當的瞄準基線長度,wz.89採用懸臂式的導軌,使照門向後延伸了一段距離。這個軌道也可安裝雷射指示器。在1990年的試驗後,決定重新設計機匣時,照門也經過重新設計,新的照門懸臂比原來的長度幾乎增加了一倍,並可安裝波蘭的CWL-1紅點瞄準鏡。和wz.88一樣,wz.89也配有氚光點夜間瞄具。
另外,早期生產的“鉭”還有一種夜戰型。由於傳統的AK式步槍的機匣蓋不能用於安裝瞄準裝置,所以這個導軌的設計和傳統AK式步槍一樣在左機匣裝配了一個瞄準鏡安裝導軌,用於安裝NSP-3和波蘭改進的PCS-5夜視瞄準鏡。這種型號曾計畫作為班組的精確射擊步槍,配上東德的ZFK 4x24光學瞄準具。但“鉭”與傳統AK步槍相比,在機匣左側增加了一個快慢機柄,結果這個導軌影響了快慢機柄的操作——當安裝了NSP-3後,快慢機柄只露出2至3mm的長度,所以這種型號的“鉭”式步槍沒有裝備部隊。
由於波蘭決定加入北約組織後,很快就設計出5.56mm口徑的新式槍族,但其實5.56mm口徑型號是在wz.88和wz.89未開始投產時就已經進行研製,當時的想法是:即使軍隊不需要,至少還可以出口賺錢。所以早在1990年就已經開始設計“鉭”和“縞瑪瑙”的5.56×45mm口徑型,並分別命名為“5.56mm kbk wz.90”和“5.56mm subkbk wz.91”。
在外觀上,5.56mm型的“鉭”和“縞瑪瑙”與5.45mm的原型幾乎難以區分,除了前者是採用黑色的塑膠護木和握把之外,下護木帶防滑紋,與AK-74M的護木很相似。這其實是拉多姆第一次採用黑色塑膠部件的步槍,並成為了其他波蘭輕武器的新趨勢。改變的彈藥使槍口初速和動能略有上升,步槍的初速從原來的880m/s增加至900m/s,槍口動能從1316J提升至1620J;而短卡賓槍是從700m/s增加至710m/s,動能從857J增加至1,010J。儘管改變口徑後性能獲得提升,但受到政治風暴影響,5.56mm的“鉭”和“縞瑪瑙”在5.45mm型停產時也停止了研製工作。但沒過幾年,這項工作又重新開展了,因為波蘭決定加入北約,需要為軍隊研製北約標準口徑的新步槍,這個從頭開始的新項目代號為“Beryl(鈹)”,最後定型了kbk wz.96步槍和卡賓槍。
評價
“鉭”式步槍是迄今為止最具原創性的5.45mm口徑AK式步槍仿製型,它能發射槍榴彈,而且裝有點射限制器,但實際上它不是仿製AK-74,而是AKM的縮口徑型。雖然“鉭”式步槍的設計受到一定的質疑,但“鉭”、“銫”和“縞瑪瑙”項目給予了研究經驗較少的波蘭國防工業自力更生的磨練和經驗。如今“鉭”式步槍早已退出波蘭軍隊——在彈藥庫存用完後,wz.88便退出服役單位,全部被wz.96所取代。wz.88在波蘭軍隊手中的最後露面是2004年底駐在黎巴嫩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退出波蘭軍隊後的其中一部分wz.88步槍現在在伊拉克新軍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