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183

Ta-183,即ta-183戰鬥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鴉
  • 外文名:Ta-183
  • 設計者:漢斯·穆爾特霍夫
  • 製造時間:1942 年
ta-183戰鬥機,設計結構,研製歷程,戰後的ta-183戰鬥機,

ta-183戰鬥機

1942 年晚期,福克·沃爾夫工程師漢斯·穆爾特霍夫(Hans Multhopp)領導一個設計小組開始了新型號噴氣式戰鬥機的氣動力研究。1944 年,按RLM的要求,庫特·探克(Kurt Tank) 基於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 Ta 183(設計代號),作為緊急戰鬥機的一個方案,競爭對手有布洛福姆·赫斯、容克、梅塞斯米特和亨克爾這些老牌飛機廠商。為了對付盟軍的 B-29 和“蚊式”,Ta 183 必須具有高空戰鬥性能。探克的計畫得到了一個有趣的名字“烏鴉” (“Hückebein”,傳說中播撒災難的烏鴉)。

設計結構

Ta 183/II 的身材稱不上漂亮,或者說真是一隻醜陋的“烏鴉”,低矮短小的機身,位於座艙下方的進氣口延伸到後部與 He-S-011 發動機連線(不過最初的三架原型機使用的是 Jumo-004B),全機看上去像一個粗短的箭頭。在早期的研究中還預備使用一台 1,000 公斤推力的火箭發動機來協助完成攔截任務,同時掛在翼下的副油箱裝載提供火箭推進的燃料。機翼非常薄,呈 40 度的後掠角,中單翼配置,安裝於機身中段的鋼結構扭力盒上。我個人以為考慮到當時德國的國情,比起下單翼,這種配置不利於迅速生產,而且飛行員的視野,特別是向下的視野將受到很大的影響,聯想一下日本人的“紫電”和“紫電改”,也許是德國人優先考慮到某些必要的機動性能吧!機翼的翼肋由多層膠合的木板做成,蒙皮用的也是層壓木板。每個翼段內含有 6 個機翼油箱,一共是 1,565 升的燃油。巨大的垂尾後掠角達到了 60 度,在頂部還安裝了水平尾翼。方向操作主要由機翼和方向舵來完成,僅在配平時使用水平尾翼。襟翼和起落架用液壓控制。飛行員將坐在一個增壓的氣泡式座艙內執行任務,顯然設計人員還是注意到了視野問題。
ta-183戰鬥機風洞試驗模型ta-183戰鬥機風洞試驗模型

研製歷程

年 2 月 27 日和 28 日,OKL 組織了緊急戰鬥機競爭討論會,Ta 183 獲準發展和生產。計畫中有 16 架“實驗測試系列”(Versuchs):在 He-S-011 噴氣式發動機交貨之前使用 Jumo-004B 的 V1~V3;作為 0 系列預生產型的 V4~V14;用於靜態試驗的 V15~V16。再生產型有 a1、a2 和 a3 三種型號,其中 a3 是裝備照相機的偵察型。至少有 2 架全尺寸木製風洞模型完成,而且有不多於 6 台的 He-S-011 發動機已經準備就緒,預計在 45 年的 5 月或 6 月進行處女航,並計畫於 10 月完成第一架生產型,然而這些預想都沒有成功,因為 45 年的 4 月 8 日,英軍占領了福克·沃爾夫工廠。

戰後的ta-183戰鬥機

末期,在柏林的 RLM 駐地,蘇聯人發現了一套完整的 Ta 183 套件,順理成章的,米高揚設計局於 1946 年 3 月開始組裝 6 架原型機。庫特·探克則是向英美聯軍投降了。所以後人對MIG-15和F-86是否借鑑ta-183的設計一直存在爭議。
183 的故事還在南美繼續,庫爾特·探克受阿根廷總統庇隆的邀請與歡迎於 1947 年移居該國,他在那為阿根廷空軍設計的噴氣式戰鬥機也採用 Ta 183 方案。在進行幾處修改後 i-ae-33“Pulqui II” 在 1950 年 6 月 27 日試飛,該型飛機並不成功,生產 6 架後於 1954 年取消了計畫。從 Ta 183 在阿根廷和蘇聯的不同命運來看,我個人以為阿國工業技術基礎的薄弱是“烏鴉”在那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