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庫爾特·譚克於 1898 年 2 月出生,青年時代曾在德國陸軍服役並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步兵,他深刻地體會到:對於武器而言,可靠性和維護性才是最重要的,這段經歷也促成了譚克博士日後的設計理念——“我們要設計的飛機不是賽馬,而是具備充沛韌性和耐力的戰馬!”
40 年代初,各國流行液冷發動機的戰鬥機,而譚克卻逆流而動,設計了裝備風冷發動機的 FW190 戰鬥機。而後,他又把力求可靠性的設計理念引入到 Ta 183 噴氣式戰鬥機的設計中去。在沃爾夫·.福克公司工作期間,由於譚克的影響力日益增大,他成功的策劃了一次“政變”,驅逐了福克公司的創始人,並獨自執掌沃爾夫·福克公司設計大權。
二戰結束後,譚克和許多德國技術人員一樣遭到盟軍的羈押和審訊。而後接受了阿根廷總統貝隆的邀請為阿根廷服務。
1946 年,譚克偷渡到阿根廷,在那裡,他和其他轉移到那裡的德國技術人員(包括 GO 229 的設計者霍頓兄弟中的弟弟)進行了短期修整以後就立刻投入到了阿根廷版的 Ta 183——I.A.33“箭”II 的研製中去。由於本身設計上的缺陷以及阿根廷的製造工藝不過關,該型飛機的計畫被徹底取消,而譚克以及其他的德國技術人員均在 1953 年被阿根廷政府解僱,只能黯然離開南美。而後,譚克博士又輾轉到了印度,設計了同樣不成功的 HF24"風神"飛機,後來仍然避免不了遭到解僱的命運。
1967年,譚克與印度方面的聘用契約到期,他隨即回到德國,1983年,一代航空天才庫爾特·譚克在故鄉逝世。
南美之行 二戰德國戰敗後,庫爾特·譚克和許多德國其他的工程師一樣,希望在拉丁美洲以另一種方式重新開始新的人生。譚克來到南美後並沒有放棄他在航空方面的天賦,他很快就重操舊業。譚克設法聯絡了許多流落在南美各地的前德國航空設計師,幾乎重建了福克·武爾夫設計局。阿根廷政府邀請他前往科爾多瓦的軍用飛機工廠(Fábrica Militar de Aviones)後改稱航空技術協會(Instituto Aerotécnico)工作。於是庫爾特·譚克和大批前福克·武爾夫公司工程師在1947年一道前往科爾多瓦。
事實上,早在二戰剛剛結束時,阿根廷政府就開始實施一個計畫,大規模擴張其空軍實力。在政府的支持下,軍用飛機廠向國外尋求幫助以研製噴氣戰鬥機。
阿根廷政府迅速找到了譚克,並委託他為阿根廷空軍設計比箭-I更好的戰鬥機。對於噴氣式戰鬥機的設計,譚克可謂輕車熟路。從1944年底開始,他和福克·武爾夫設計局的同僚就開始為納粹德國空軍研製二代噴氣機——Ta-183烏鴉。儘管Ta-183沒能製造出原型機,但已經定案的數據都在譚克的腦子裡,譚克所要做的只是和他的同僚一起把這些數據復原並照樣造出原型機來就可以了。這幾乎相當與他們在1945年被迫中斷的Ta-183研製工作的繼續。庫爾特·譚克採用了英國羅·羅公司的尼恩-II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取代了HeS-011A,尼恩渦噴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比HeS-011A更大,但採用了離心機而不是軸向壓縮機,尺寸更大,更長,要求一個全新的機身來容納它。這就決定了譚克的工作程式——圍繞發動機設計機身,再以機身為核心設計整架飛機。其結果就是IAe.33 箭-II。
箭-II的機身為圓柱形,長11.60米。發動機正好安裝在這個圓柱形筒身的重心位置上。發動機上方即是飛行員座艙,有一個向後滑動的座艙蓋。機身尾部,高達3.30米的垂直尾翼支撐著一個T型平尾。10.60米長的機翼後掠角和Ta-183完全相同(40度),翼根處翼型為NACA 001108-1.1-40型,翼梢處為NACA 000797-0.825-40型,採用了上單翼結構,以縮短起落架支柱的長度,因此遠看起來,這架飛機幾乎就是直接坐在地面上。箭-II是被作為一種戰鬥機來設計的,因此它的武備很強大,準備在機鼻處安裝4門20毫米航炮,帶有陀螺瞄準裝置。
按照譚克的習慣,他製作了一個1:1的木製模型(無動力滑翔機),以驗證飛機的氣動外形。令他的阿根廷同僚們驚訝的是,譚克親自駕駛這架滑翔機上天,由1架雙發飛機在2000米高度拖曳飛行。滑翔機釋放後,譚克駕機做了長距離滑翔,以驗證飛機的三軸穩定性、副翼的功效和飛行控制系統的反應情況。經過一系列飛行測試,譚克得出結論,飛機在總體設計上沒有難以克服的缺陷。
箭-II 2號原型機的首次試飛在1950年6月16日,28分鐘試飛後,韋斯上尉宣稱:“箭-II是一種高性能的飛機,快、靈活、爬升性能好,且易於操縱。” 1950年6月19日進行了第2次試飛,由譚克設計隊伍裡帶來的原德國空軍飛行員伯赫林斯(Behrens)駕駛。飛行時間24分鐘,伯赫林斯做了小角度俯衝,但在著陸滑跑過程中,飛機起落架減震器出現故障,導致機腹與地面接觸,造成了一些損傷。
在接下來的數周里,譚克完成了大量試飛。新飛機性能不錯,贏得了廣泛讚譽,但和它的堂兄弟米格-15一樣,它也有其固有的弱點——在飛行包線的邊緣出現操縱困難。作戰半徑短也是一個問題,直到第5架原型機時才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和前面4架原型機的紅白相間的塗裝不同,第5架原型機整個機身全部塗成銀白色,一根紅色箭頭縱貫機身。紅色還延展到翼梢、垂尾頂部和整個水平尾翼上。第5架原型機的機翼也進行了改進。
在2號原型機進行試飛的同時,3號和4號原型機也被製造出來,在1952年進行綜合測試。但是就在阿根廷總統胡安·多明戈·庇隆(Juan Domingo Peron)參觀位於科爾多瓦的飛機工廠時,發生了一起嚴重事故,伯赫林斯駕駛3號原型機進行展示飛行時,飛機墜毀,他當場死亡。
5號機是最後一架原型機,它的機身和機翼結構都進行了改進,擴展了作戰半徑,因此被單獨命名為箭-IIe。它最大的特點是加強了的機翼,包含有兩具油箱。就在飛機進入最後的設計定型階段時,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打擊了阿根廷,迫使其大大放慢了武器裝備的更新過程。許多項目都被緊急叫停,耗資巨大的箭-II項目也在暫停之列。1955年庇隆政府倒台,這也意味著箭-II項目再也不會被恢復了。
在20世紀50年代初,阿根廷曾經有機會站在世界航空領域的最前沿。Pulqui(在當地的Mapuche語中是箭的意思)系列噴氣戰鬥機是阿根廷向噴氣機領域做出的一次衝擊,它幾乎有機會將阿根廷工業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當然,這沒能成為現實。今天,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根廷空軍博物館內還可看到箭-I和箭-II 5號機。
印度風神 譚克率領的設計團隊在阿根廷的發展失敗後紛紛做鳥獸散,大部分去了美國謀生。而譚克將精力轉向了另一件事情上——他想返回德國——但最後卻移居印度。50年代初的印度憑藉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先後引進了“吸血鬼”、“獵人”和“蚊蚋”等第一代噴氣戰鬥機,又向法國購買了“暴風雨”式和“神秘IV”式戰鬥機,一步跨入噴氣時代。但是同時擁有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航空製造體系的5種戰鬥機也讓印度空軍後勤部門吃足了苦頭。到50年代中期,為了減輕後勤供應的壓力,同時也給剛剛起步的本國航空業一個發展的機會,印度空軍提出發展國產多用途戰機,計畫代號:HF-24“風神”。
無奈之下,印度飛機有限公司從噴氣機的故鄉——德國請來了曾在福克·武爾夫飛機公司任職的庫爾特·譚克和他的助手米特·霍伯爾,兩人於1956年8月到達班加羅爾擔任設計組領導。除此之外,印度飛機公司還僱傭了另外18名德國設計師。
正式的設計工作開始於1957年6月,1959年初,第一架全尺寸木製樣機完成,這離1958年4月10日印度飛機有限公司和國防部的最後一次協商會還不到一年時間,德國設計師的作用不可低估。樣機測試於1959年4月1日開始,這架雙座機由C-47運輸機拖帶並在3660-4570米高度釋放,到測試結束時一共飛行78次(這是在沒有風洞的情況下想出來的檢驗氣動外形的土辦法)。第1架原型機(HF-001)於1960年4月開始組裝,11個月後開始動力滑行實驗。經過3個月全面的地面實驗,HF-001在1961年6月17日實現首飛。第一次正式飛行是在7天后,當時的國防部長V·K·克里什納·門農觀看了試飛。從那天起,HF-001有了印度空軍的標誌並被賦予系列號BR-462。1961年11月,用於結構測試的機體完成並在班加羅爾的測試平台進行了廣泛的結構和功能測試。1962年10月4日第2架原型機BR-463加入試飛。BR-830是第3架原型機,於1964年進行了測試。
1967年,譚克與印度方面的聘用契約到期,他隨即回到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