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B 152天文望遠鏡

介紹頂級望遠鏡製造商APM的產品。TMB152是APM公司的一款6英寸APO折射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MB 152天文望遠鏡
  • 鏡筒直徑:170 mm 
  • 遮光罩直徑:196 mm
  • 光學口徑:152 mm
  • 焦距:1200 mm
  • 焦比:f/7.8
APM/TMB是德國的一家世界頂級光學儀器、機械及系統製造商。其生產的頂級APO在光學性能上可以說是業界的教科書似的產品,其製造的大口徑折射APO相較於其他著名廠商如AP、TEC、高橋、TV等高端廠商來說,價格具有巨大優勢,特別是口徑在8英寸以上時,基本可以說是折射APO的唯一選擇。
TMB152是APM公司的一款6英寸APO折射鏡,其基本參數如下
鏡筒直徑:170mm
一隻架在CGE赤道儀上的TMB 152  遮光罩直徑:196mm
光學口徑:152mm
焦距:1200mm
焦比:f/7.8
一隻架在CGE赤道儀上的TMB一隻架在CGE赤道儀上的TMB
天文家園同好wbhifi同好的簡評
折騰器材有點累了,一直有想穩定下來的打算。上個月初有個朋友要出TEC140,4500大洋,令人心動不已,所以那個時候下定決心從了。結果人家反悔了,這下可好,胃口被吊起來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就,決定直接上6“APO。這也應驗了一句老話:想要的東西就算現在忍住沒買,最終還是會的,想我2年前就有次想法,而後折騰了10台鏡子,但最後還是逃不過這一關。廢話說了一堆,還是進入正題吧。
雙目是MarkV配合AP1.7xBarlow,實際倍率在2.6x左右。先沒有加barlow,用AT18mm看月球,3D的感覺遠比在牛反里明顯,圖像在這個倍率(大約83x)下自然很銳利。然後是15mmAT,16mmPL和17mmPL輪番上陣。由於倍率差不多,中心畫質區別不大。當然,AT18mm是其中最舒適的,一則倍率低,二則升降眼罩在雙目里的確相當有用,三則14mm左右的ER也為雙目觀測提供了舒適不緊張的眼睛位置。
高倍是買這個鏡子的主要目的,所以加了barlow,目標換成土星。此時鏡子也冷卻得差不多了,用AT18mm先瞅了一眼。儘管seeing很一般,但是在173x的倍率下,土星圖像相當的穩定,環帶在其赤道附近的投影極其明顯,果然如刀刻般清晰,銳利。環的兩端casinidivision已經初現端倪,在seeing好的瞬間已不難分辨。值得一提的是土星表面的對比度相當出色。儘管使用雙目分了光,但是其赤道附近的環帶顏色飽和度很高。當然,5顆衛星清晰可見,視野背景也相當的黑,如果不是月光干擾,應該有很純淨的感覺。換成15mm,seeing似乎不支持那么高的倍率,圖像不如18mm里那么穩定。於是換成了TV17mm,第一個感覺是TVPL里土星的環帶顏色更濃,土星環更銳。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比較,我又換回到18mm,來回重複了幾次,終於確信17mm在清晰度上更勝一籌。不枉費我花了一年時間找了一對成色很好的TV17mmPL啊。看了一會,決定做一下星點測試,於是找了獅子座里的一顆2等左右的星。焦外的星點對稱性很好,證明沒有光軸問題;而intrafocus和extrafocus的星點形狀也很近似,除了最外一級環在intrafocus時更清晰緻密一些,而extrafocus更疏散一些,尤其可以注意到類似TDE的效應(即最外圍有毛刺)。經手了很多鏡子,我知道這個星點測試是相當出色的,考慮到seeing不怎么樣,我覺得這個鏡頭的校正緊跟著TSA102.後者有幾乎完美的星點測試圖。當然了,這顆2等星基本是藍白色,所以我覺得應該再找個紅色的測試一下。Arcturus有些亮,不過也湊合著用了。結果很類似,可見這個鏡子對紅色的校正也還是很不錯的。更深入的測試要等我改天用人造星點來進行。不過,LZOS的鏡頭質量的確是靠譜的,(97.5%的strehlratio)所以上述星點測試不讓人意外。5A/M3r!v(F-a
首先,鏡頭蓋和所有接環還有包箍用的是鋁材,車削的工藝不錯,但表面居然用油漆,而不是電鍍,相當低檔的感覺。更糟糕的是油漆很容易脫落。其次,遮光罩用的是某種合成材料,質地倒是很輕,但內部用的是消光絨,遮光罩用三顆螺絲固定在了一個套在鏡筒的接環上,低檔!遮光罩和鏡筒表面是過塑,讓人覺得工藝沒有到位,很多細微的地方沒有做到盡善盡美。而且由於鏡筒也是用的上述合成材料,其表面有螺紋狀起伏,儘管過了塑,在一定的角度還是很明顯能看到,這很令人失望。調焦座是羽毛3545,沒什麼好說的,幾乎完美。可惜這不是APM做的。
TMB152也就值7000美元。但是,在北美的零售價卻高達9500美元,讓我不得不說這個暴利實在太狠了。
當然了,LZOS的鏡頭是相當的令我滿意的,真的是名不虛傳。詳細的評測等我用了這個鏡子30個小時以後自然會和大家分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