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HSPA無線網路最佳化原理與實踐》是2011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偉峰。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TD-SCDMA/HSPA無線網路最佳化原理與實踐》共14章,是對TD-SCDMA/HSPA無線網路最佳化的基本概述,包括射頻最佳化、鏈路層ARQ最佳化、T'CP層最佳化、套用層協定分析、HSDPA/HSUPA分層最佳化、典型接入、切換信令流程分析、室內分布及特殊場景最佳化等,同時《TD-SCDMA/HSPA無線網路最佳化原理與實踐》基於分層最佳化的思想,從物理層、鏈路層、RRC層、TCP層、套用層的角度分析了TD-SCDMA數據業務網路最佳化,並列舉了大量有針對性的案例。
《TD-SCDMA/HSPA無線網路最佳化原理與實踐》的主要讀者對象是移動通信設備製造商、網路運營商、服務提供商中從事TD.SCDMA網路最佳化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通信相關專業的師生。考慮到上層協定的相似性,《TD-SCDMA/HSPA無線網路最佳化原理與實踐》也可作為WCDMA網路規劃、最佳化工程師的參考讀物。
圖書目錄
第1章 網路最佳化概述
1.1 網路最佳化的目標
1.2 對網路最佳化人員的技能要求
1.3 網路最佳化的流程
1.3.1 網路開通最佳化
1.3.2 日常維護最佳化
1.4 網路最佳化工具的套用
1.4.1 路測軟體及後台分析軟體
1.4.2 KPI報表
1.4.3 網路規劃軟體
1.4.4 掃頻儀
1.4.5 Call Trace工具
1.4.6 MR分析工具
1.4.7 TCP/IP嗅探工具
1.5 從“分層”的角度理解網路最佳化
第2章 無線網路KPI與QoE
2.1 無線網路KPI
2.1.1 呼叫建立特性
2.1.2 呼叫保持特性
2.1.3 移動性管理
2.1.4 系統資源
2.1.5 KPI體系的局限性
2.2 QoE與客戶感知
第3章 物理層:射頻最佳化基礎
3.1 時隙結構對網路最佳化的影響
3.1.1 幀結構
3.1.2 時隙結構
3.2 核心資源是頻點
3.2.1 頻點資源的重要性
3.2.2 頻率的規劃與最佳化
3.3 公共信道配置
3.3.1 PCCPCH
3.3.2 系統信息塊
3.3.3 SCCPCH
3.3.4 PICH
3.3.5 尋呼能力估算
3.3.6 FPACH
3.3.7 PRACH
3.4 R4的功率控制
3.4.1 開環功控
3.4.2 閉環功控
3.5 射頻最佳化中的常見問題
3.5.1 覆蓋問題
3.5.2 干擾問題
3.6 產品形態與射頻解決方案
第4章 數據鏈路層:ARQ與HARQ
4.1 概述
4.2 鏈路層功能簡介
4.3 RLC層的ARQ機制
4.3.1 RLC層的3種模式淺說
4.3.2 確認模式的工作原理
4.4 MAC層HARQ
4.4.1 MAC層介紹
4.4.2 MAC層HARQ的工作原理
4.5 HSPA+的層2增強技術
第5章 RRC層:RRM參數最佳化
5.1 RRM的作用和意義
5.2 接納控制
5.2.1 接納控制算法的關鍵特性
5.2.2 接納判決算法的套用場景
5.3 DCA
5.3.1 慢速DCA
5.3.2 快速DCA
5.4 干擾抑制算法
5.4.1 代價與增益之間的平衡
5.4.2 內外圈干擾隔離算法
5.4.3 多小區下行干擾協同評估算法
5.5 測量控制
5.6 切換控制
5.6.1 切換測量
5.6.2 切換判決
5.6.3 切換執行
5.7 負載控制
5.8 功率控制
5.9 分組調度與多協定狀態
5.9.1 分組調度
5.9.2 多協定狀態
5.10 深度包檢測技術
第6章 TCP層:無線通信中的TCP
6.1 TCP原理簡介
6.1.1 TCP數據報格式
6.1.2 TCP連線的建立和終止
6.1.3 確認機制和序號機制
6.1.4 TCP的逾時與重傳
6.1.5 慢啟動與擁塞避免
6.2 無線通信中的TCP
6.2.1 空口丟包與TCP慢啟動
6.2.2 RTT與BDP的概念
6.2.3 無線網路中的TCP最佳化
6.2.4 對TCP協定的改進
6.2.5 TCP Proxy
6.3 Wireshark抓包入門
第7章 套用層:用戶行為分析
7.1 概述
7.2 HTTP
7.3 FTP
7.4 P2P下載
7.5 流媒體
7.5.1 RealSystem
7.5.2 Flash
7.5.3 PPStream
7.5.4 移動流媒體存在的主要問題
7.6 套用層的最佳化
第8章 接入最佳化
8.1 信令流程概述
8.1.1 CS業務
8.1.2 PS業務
8.2 工程實例詳解
8.2.1 典型CS業務接入流程
8.2.2 典型PS業務接入流程
8.3 接入問題分析思路
8.3.1 影響接入時延的因素
8.3.2 常見的接入失敗原因
8.3.3 問題解決思路
第9章 重選與切換最佳化
9.1 小區選擇
9.2 系統內重選
9.3 系統間重選
9.3.1 TD-SCDMA重選至GSM
9.3.2 GSM重選至TD-SCDMA
9.3.3 降低重選時延的方案
9.4 TD-SCDMA系統中的切換技術
9.5 切換測量事件分類
9.6 切換信令流程概述
9.6.1 RNC內硬切換
9.6.2 RNC內接力切換
9.6.3 RNC間重定位
9.6.4 系統間切換
9.7 工程實例詳解
9.8 切換問題分析思路
9.8.1 常見的切換失敗原因
9.8.2 問題解決思路
第10章 HSDPA的最佳化
10.1 概述
10.2 HSDPA信道配置
10.2.1 HS-SCCH
10.2.2 HS-PDSCH
10.2.3 HS-SICH
10.2.4 伴隨DPCH
10.2.5 各信道的相互配合
10.3 HSDPA功率控制
10.3.1 HS-SCCH
10.3.2 HS-SICH
10.3.3 HS-PDSCH
10.4 典型業務流程
10.4.1 RB建立
10.4.2 DCH切換至HSDPA
10.4.3 HSDPA切換至DCH
10.5 AMC最佳化
10.5.1 AMC原理
10.5.2 AMC最佳化
10.6 HARQ
10.6.1 HARQ算法原理
10.6.2 HARQ算法最佳化的考慮
10.7 快速分組調度
10.7.1 快速分組調度算法原理
10.7.2 調度算法最佳化上的考慮
10.8 HSDPA流量控制算法
10.8.1 流控算法原理
10.8.2 流控算法最佳化的基本原則
10.9 HSDPA分層最佳化
10.9.1 終端相關核查
10.9.2 空口質量檢查
10.9.3 RLC層的問題
10.9.4 MAC層的問題
10.9.5 TCP層的問題
10.9.6 總結
第11章 HSUPA最佳化
11.1 概述
11.2 HSUPA新增信道
11.2.1 E-PUCH信道
11.2.2 E-AGCH信道
11.2.3 E-HICH信道
11.2.4 E-RUCCH信道
11.3 HSUPA功率控制
11.3.1 E-PUCH信道
11.3.2 E-AGCH信道
11.3.3 E-RUCCH信道
11.3.4 E-HICH信道
11.4 HSUPA的典型業務流程
11.4.1 調度與非調度
11.4.2 非調度業務建立流程
11.4.3 調度業務建立流程
11.4.4 切換流程
11.5 AMC
11.6 HARQ
11.7 HSUPA調度算法
11.7.1 調度算法原理
11.7.2 調度算法最佳化
11.8 HSUPA端到端分析
11.8.1 終端側核查
11.8.2 空口質量檢查
11.8.3 MAC層速率檢查
11.8.4 RLC層檢查
11.8.5 TCP/IP層檢查
第12章 HSPA+最佳化
12.1 概述
12.2 層2增強技術
12.3 CPC
12.3.1 背景和目的
12.3.2 HS-SCCH-Less機制
12.3.3 E-AGCH-Less機制
12.3.4 Cell_DCH下控制信道的DRX接收
12.3.5 反饋、功控和同步
12.3.6 非調度傳輸
12.4 E-FACH
12.4.1 背景和目的
12.4.2 增強的用戶業務傳輸
12.4.3 Node B發起上行同步建立
12.4.4 增強的CCCH控制信令傳輸
12.4.5 增強的BCCH接收
12.4.6 增強的尋呼過程
12.4.7 Cell_PCH到Cell_FACH的狀態自動轉換
12.4.8 Cell_FACH下控制信道的DRX接收
12.5 64QAM
12.6 MIMO
第13章 室內分布設計與最佳化
13.1 分布系統分類
13.2 室內分布系統設計總體原則
13.3 場強與覆蓋半徑估算
13.3.1 邊緣場強估算
13.3.2 覆蓋半徑推導
13.4 室內分布系統組成
13.4.1 室內分布系統信源選取
13.4.2 天線
13.4.3 功分器
13.4.4 耦合器
13.4.5 合路器
13.4.6 衰減器
13.4.7 負載
13.4.8 同軸電纜
13.4.9 泄漏電纜
13.4.10 幹線放大器
13.5 功率分配
13.5.1 功率分配方法
13.5.2 多系統共存功率分配方法
13.6 切換區域設計
13.6.1 建築物出、入口處切換區域設定
13.6.2 建築物內部切換區域設定
13.6.3 高層小區切換區域設定
13.6.4 電梯切換區域設定
13.6.5 居民小區切換區域設定
13.7 室內信號外泄控制
13.7.1 室內信號的外泄指標要求
13.7.2 室內信號外泄控制的目的
13.7.3 室內信號外泄原因及控制方法
13.8 TD-SCDMA室內分布系統改造方案
13.8.1 改造原則
13.8.2 改造方案
13.9 室內覆蓋增強方案
13.9.1 基於多通道的干擾分離及覆蓋增強技術
13.9.2 空分復用在室內覆蓋中的套用
13.9.3 雙通道
13.9.4 基於CATV的接入方案
13.9.5 基於Femtocell的室內覆蓋技術
第14章 特殊場景解決方案
14.1 高速鐵路
14.1.1 高速環境對物理層的影響
14.1.2 針對高速場景的算法
14.1.3 高速環境網路最佳化
14.2 超遠距離覆蓋
14.2.1 站址高度對覆蓋距離的影響
14.2.2 時隙結構對覆蓋距離的影響
14.2.3 最佳化措施
參考文獻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