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技術與標準

TD-LTE技術與標準

《TD-LTE技術與標準》系統介紹了TD-LTE的技術原理與標準,包括TD-LTE的產生、基礎技術原理、協定流程、無線資源管理、系統性能、語音解決方案與互操作、未來演進等內容。 《TD-LTE技術與標準》作者全程經歷了TD-LTE從標準制定、技術試驗、規模試驗、擴大規模試驗到預商用網路建設的全過程。《TD-LTE技術與標準》內容凝聚了作者多年實踐的汗水與心血,是從事移動通信技術研究、標準化、產品研發、網路規劃與最佳化、系統運營與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不可多得的教科書與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TD-LTE技術與標準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 作者:李正茂 王曉雲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532330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創新思路明確,尤其對標準協定的解讀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心得體會。
以同時運營GSM、TD-SCDMA和TD-LTE網路為例,來介紹和分析多網運營時的系統間互操作技術方案。
論述深淺得當,兼有新穎性、專業性、實用性和可讀性。

作者簡介

李正茂,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無線電系、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和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獲工學博士學位。1988—1994年在電子科技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並擔任國家級通信與抗干擾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1994年,調任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先後擔任網路技術部副部長、無線通信部部長、技術部部長、副總工程師、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中國聯通雲南分公司總經理:2003年起,任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8年起至今,擔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1992年起,曾先後擔任國家“863“計畫通信技術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科技部和原信息產業部聯合成立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研究開發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CNGI)第二屆專家委成員。曾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原國家教委頒發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稱號,並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頒發的中國青年科技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李正茂博士還兼任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工信部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以及國際下一代移動通信網路組織(NGMN)執行董事、全球TD—LTE發展倡議(GTI)執委會董事等職務。
王曉雲,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總經理。長期從事移動通信發展策略和體制標準研究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工作,是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TD—SCDMA和TD—LTE領域學科帶頭人之一,是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1年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副總師、工業和信息化部IMT—Advanced(4G)推進組副組長、新一代移動通信網技術套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負責人,在TDD標準融合、新技術創新、產業化推進和國際推廣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96年12月~1999年6月,擔任原郵電部移動通信局主任工程師、副主任。1999年6月~2012年,先後擔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籌)技術部負責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務。

圖書目錄

第1章 LTE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移動通信標準 1
1.1 移動通信技術的特點與面臨的挑戰 1
1.2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與LTE的誕生 2
1.2.1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1G) 3
1.2.2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2G) 3
1.2.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 4
1.2.4 移動網際網路與LTE的興起 6
1.2.5 TD—LTE的由來 10
1.2.6 LTETDD與FDD的同步融合發展 11
1.3 小結 12
參考文獻 12
第2章 TD—LTE基本原理 13
2.1 LTE系統的核心技術 14
2.1.1 OFDM技術 14
2.1.2 多天線技術 18
2.1.3 鏈路自適應技術 23
2.2 LTE系統設計 25
2.2.1 幀結構 25
2.2.2 關鍵參數設計 27
2.2.3 參考信號設計 28
2.2.4 LTE中的多天線技術 30
2.2.5 LTE中的鏈路自適應 32
2.3 LTE中的TDD特有技術 35
2.4 小結 35
參考文獻 41

第3章 TD—LTE協定架構 42
3.1 LTE網路構架 42
3.2 網路功能劃分 43
3.3 無線協定架構 45
3.3.1 控制面協定棧 45
3.3.2 用戶面協定棧 45
3.3.3 信道映射 46
3.4 相比3G系統的協定簡化 48
3.5 小結 49
參考文獻 49
第4章 LTE標準協定流程 50
4.1 從開機到駐留的主要過程 51
4.1.1 PLMN選擇 51
4.1.2 小區選擇和重選 57
4.1.3 位置註冊 60
4.2 從空閒態到連線態 60
4.2.1 尋呼流程 60
4.2.2 連線建立流程 61
4.3 連線態主要行為 64
4.3.1 業務數據傳輸過程 64
4.3.2 針對數據傳輸的最佳化 69
4.3.3 移動性管理 73
4.3.4 連線重建流程 77
4.4 從連線態回到空閒態 78
4.5 小結 79
參考文獻 80
第5章 無線資源管理 81
5.1 概述 81
5.2 負荷管理 83
5.2.1 接納與擁塞控制 83
5.2.2 負荷均衡 84
5.3 干擾抑制 85
5.3.1 設計原理 85
5.3.2 TD—LTE干擾抑制技術與TD—SCDMA系統對比 89
5.4 移動性管理 90
5.5 QoS機制 90
5.5.1 優先權管理 91
5.5.2 調度算法 92
5.6 功率控制 94
5.6.1 上行功率控制 94
5.6.2 下行功率分配 96
參考文獻 96
第6章 TD—LTE關鍵物理信道設計及性能 97
6.1 TD—LTE關鍵物理信道設計 97
6.1.1 物理層控制信道設計 97
6.1.2 TD—LTE業務信道設計 103
6.2 TD—LTE系統性能 105
6.2.1 系統性能衡量工具——仿真技術簡介 105
6.2.2 TD—LTE系統的單鏈路性能 107
6.2.3 TD—LTE系統的峰值速率 114
6.2.4 TD—LTE系統的小區吞吐量 115
6.2.5 TD—LTE最大同時線上用戶數 134
6.2.6 TD—LTE和FDDLTE性能差異分析 135
6.3 小結 135
參考文獻 136
第7章 語音解決方案及互操作 137
7.1 系統間互操作技術原理 137
7.1.1 異系統鄰小區定義 138
7.1.2 數據業務互操作技術方案 139
7.1.3 TD—LTE語音解決方案 145
7.2 多種互操作方案比較 154
7.2.1 數據業務互操作 154
7.2.2 語音解決方案 155
7.3 小結 155
參考文獻 157
第8章 TD—LTE的演進和增強 158
8.1 LTE—A的需求 158
8.2 LTE—A關鍵技術 159
8.2.1 載波聚合 159
8.2.2 增強多天線技術 164
8.2.3 協作多點傳輸技術 165
8.2.4 中繼技術 170
8.2.5 增強型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 176
8.2.6 網路自配置與自最佳化 180
8.2.7 增強型廣播多播服務 187
8.3 LTE—A標準進展 191
8.4 小結 192
參考文獻 194
縮略語 1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