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爾號核動力偵察船(ССВ-33 Урал)是一艘蘇聯海軍在1989年時啟用的指揮艦,具有作為艦隊旗艦、飛彈跟蹤、空間軌跡跟蹤、電子與情報作戰以及通訊中繼等多種特殊功能。該艦的北約代號被命名為Kapusta,在俄文中意指“白菜”,起因於該艦前半艦身上層的大型圓形雷達在造型上狀似一顆白菜。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規格,基本數據,武器裝備,
歷史沿革
世界上最大的偵察船------前蘇聯SSV-33“烏拉爾”號核動力偵察船!
冷戰高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不斷從公開陣線延伸到隱形戰線。隨著地面、海洋和太空軍備競賽的持續,加上科技進步和進攻兵器性能的提升,兩國都對蒐集對方情報及其兵力兵器部署情況提出了新要求,衛星、艦載和機載偵察系統成為最高統帥部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成為影響戰略決策的因素之一。此時蘇聯巨型核動力偵察艦“烏拉爾號應運而生,其尺寸相當龐大,滿載排水量高達3.65萬噸,一度被稱為“航母偵察艦”。
烏拉爾號核動力偵察船在設計時的代號是1941“泰坦”工程,是一艘使用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核子動力船身為基礎所開發的特殊用途船隻。烏拉爾號下水後被編入蘇聯太平洋艦隊,但它從來沒有實際出海值勤,然而,由於其特殊的用途構造太平洋艦隊並未擁有任何能供其停靠的碼頭設施,逼使它非得漂浮在海面上以接駁方式與陸地聯繫。再加上船上需要大量部隊人員保護與維持其正常運作,使得該艦儼然成為一艘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兵營。蘇聯解體後,接手太平洋艦隊的俄羅斯無法再繼續支撐其高昂的護養開支,因此SSV-33在2002年底時正式退役,除籍後的舊船在俄羅斯位於太平洋岸唯一具有核動力船艦維修能力的星造船廠(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завод «Звезда»)進行拆除。
該級船隻建1艘,取名“烏拉爾”號,代號“1941工程”,並未如一些文章所說由航母改建而來。該船於1981年5月在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的波羅的海船廠動工,1983年5月下水,1989年8月服役。該級船使用了原定建造“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船體。“烏拉爾”號船體龐大,安裝有多種電子偵察設備,主要用作飛彈靶場測量船並能監測和蒐集其他國家飛彈試驗的情報,此外還可用作旗艦海上作戰預警指揮中心。“烏拉爾”號服役以後以其極其強大的偵察能力與幾乎無限制的航程成為最令美國政府頭疼的蘇聯秘密武器之一。
1990年,由於水兵亂扔菸頭導致發生一場大火使得鍋爐受損,艦上電纜幾乎全部燒毀。此後“烏拉爾”號由於缺乏維修資金,常年趴窩在俄羅斯馬加丹軍港並在此後將近二十年間再未出海。2003年該艦核反應堆的隔離層出現破裂,經緊急搶修後未發生核泄漏事故。2010年,該艦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下游企業"星星"廠開始解體。
規格
基本數據
標準排水量 32,780噸
滿載排水量 36,500噸
全長 265米
全寬 30米
吃水 7.5米
燃料 鈾
動力 2 shaft Combined nuclear and steam(CONAS),2座KN-3壓水式反應爐,2座GT3A-688蒸汽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