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標準化降水指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標準化降水指數),是指由於不同時間、不同地區降水量變化幅度很大,直接用降水量很難在不同時空尺度上相互比較,而且降水分布是一種偏態分布,不是常態分配,所以在降水分析中,採用r分布機率來描述降水量的變化,然後再經正態標準化求得SPI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標準化降水指數
  • 外文名:SPI
乾旱指標的發展經歷了由最初只是反映降水多少的簡單指標到如今建立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的複雜模型(如PDSI、KBDI)。中國科學工作者在乾旱指標的制定和套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由於乾旱的複雜性和影響的廣泛性,迄今為止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統一的乾旱指標體系,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使用不同尺度的乾旱指標,這樣大大降低了乾旱等級的可比性和乾旱監測的連續性。SPI可以計算不同時間尺度的指標值,滿足多種水分監測需求,可以為不同部門和領域提供一個統一的乾旱指標。
SPI同z指數一樣存在因不涉及乾旱機理而產生的不足。首先,由於SPI的計算特性,不同地點的乾旱等級頻度相同,即假定了所有地點發生旱澇極端事件的機率相同,無法標識旱澇頻發地區。其次,除由於降水偏少影響以外,氣候變暖蒸發加大也是造成乾旱的重要因素(方修琦等,1997),而SPI沒有考慮氣溫、蒸發對乾旱的影響。最後,SPI值的計算是建立在長nCfnq序列基礎上的,其單月值是在該時間序列同一時期平均水平上的反映。與濕季同樣多的甚至是少的降水量在旱季的sPI值會大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