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segy,包括,segy檔案格式,
segy
segy指的是“segy格式地震數據”。
包括
標準SEG-Y檔案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EBCDIC檔案頭(3200位元組),由40個卡組成(例如:每行80個字元*40行),用來保存一些對地震數據體進行描述的信息;第二部分是二進制檔案頭(400位元組)用來存儲描述SEG-Y檔案的一些關鍵信息,包括SEG-Y檔案的數據格式、採樣點數、採樣間隔、測量單位等一些信息,這些信息一般存儲在二進制檔案頭的固定位置上;第三部分是實際的地震道,每條地震道都包含240位元組的道頭信息和地震道數據。道頭數據中一般保存該地震道對應的線號、道號、採樣點數、大地坐標等信息,但一些關鍵的參數位置(如線號、道號在道頭中的位置)並不固定。地震道數據是對地震信號的波形按一定時間間隔Δt進行取樣,再把這一系列的離散振幅值以某種方式記錄下來[1]。地震數據格式可以是IBM浮點型、IEEE浮點型、整型、長整型等,一個三維地震工區同一次處理的地震數據格式是唯一的。地震道採樣點數由該地震道道頭中採樣點數決定,大部分SEG-Y檔案的所有地震道採樣點數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同地震道採樣點數不同得情況,一般稱這種SEG-Y檔案為變道長格式的SEG-Y檔案。
segy檔案格式
Segy數據由檔案頭和數據體組成
1、檔案頭總長度為3600位元組,分兩部分。
(1)檔案頭第一部分
(2)檔案頭第二部分
長度:400bytes;數據類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二進制頭,記錄數據體信息。
400位元組二進制檔案頭 | |
位元組 | 描述 |
3201-3204 | 作業標識號 |
3205-3208 | 測線號。對3-D疊後數據而言,它將典型地包含縱向測線(In-line)號 |
3209-3212 | 卷號 |
3213-3214 | 每個道集的數據道數。疊前數據強制要求 |
3215-3216 | 每個道集的輔助道數。疊前數據強制要求 |
3217-3218 | 微秒(us)形式的採樣間隔。疊前數據強制要求 |
3219-3220 | 微秒(us)形式的原始野外記錄採樣間隔 |
3221-3222 | |
3223-3224 | 原始野外記錄每道採樣點數 |
3225-3226 | |
3227-3228 | 道集覆蓋次數――每個數據集的期望數據道數(例如CMP覆蓋次數)。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3229-3230 | 道分選碼(即集合類型): -1=其他(應在用戶擴展檔案頭文本段中解釋) 0=未知 1=同記錄(未分選) 2=CDP道集 3=單次覆蓋連續剖面 4=水平疊加 5=共炮點 6=共接收點 7=共偏移距 8=共中心點 9=共轉換點 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3231-3232 | 垂直求和碼: 1=不求和 2=兩次求和 … M=M-1求和(M=2到32767) |
3233-3234 | 起始掃描頻率(Hz) |
3235-3236 | 終止掃描頻率(Hz) |
3237-3238 | 掃描長度(ms) |
3239-3240 | 掃描類型碼: 1=線性 2=拋物線 3=指數 4=其他 |
3241-3242 | 掃描信道的道數 |
3243-3244 | 有斜坡時,以毫秒表示的掃描道起始斜坡長度(斜坡從零時刻開始,對這個長度有效) |
3245-3246 | 以毫秒表示的掃描道終止斜坡長度(斜坡終止始於掃描長度減去斜坡結尾處的長度) |
3247-3248 | 斜坡類型: 1=線性 2=cos 3=其他 |
3249-3250 | 相關數據道: 1=無相關 2=相關 |
3251-3252 | |
3253-3254 | |
3255-3256 | 測量系統: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如檔案中包含位置數據文本段,這條必須與位置數據文本段一致。如不同,最後位置數據文本段有控制權。 1=米 2=英尺 |
3257-3258 | |
3259-3260 | 可控源極化碼: 地震信號滯後引導信號: 1=337.5°-22.5° 2=22.5°-67.5° 3=67.5°-112.5° 4=112.5°-157.5° 5=157.5°-202.5° 6=202.5°-247.5° 7=247.5°-292.5° 8=292.5°-337.5° |
3261-3500 | 未賦值 |
3501-3502 | SEG Y格式修訂版號。這是一個16比特無符號數值,在第一和第二位元組間有Q點。例如SEG Y修訂版1.0,如文檔定義,它將記錄為010016。此欄位對所有SEG Y版本強制要求,儘管零值表示遵從1975年標準的“傳統”SEG Y |
3503-3504 | 固定長度道標誌。1表示SEG Y檔案中所有道確保具有相同的採樣間隔和採樣點數,即在原文檔案頭中3217-3218和3221-3222位元組。0表示檔案中的道長可能變化,此時道頭中115-116位元組的採樣點數必須用來確認各道的實際長度。此欄位對所有SEG Y版本強制要求,儘管零值表示遵從1975年標準的“傳統”SEG Y |
3505-3506 | |
3507-3600 | 未賦值 |
2、數據體由多個數據道組成。每道數據分兩部分:道頭、採樣數據。
(1)數據道道頭
長度:240 bytes;數據類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記錄採樣點數、採樣間隔、CDP號、XLine號、Line號以及坐標信息等。
240位元組道頭 | ||
位元組 | 描述 | |
1-4 | 測線中道順序號――若一條測線有若干SEG Y檔案號數遞增。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
5-8 | SEG Y檔案中道順序號――每個檔案以道順序1開始。 | |
9-12 | 野外原始記錄號。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
13-16 | 野外原始記錄的道號。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
17-20 | 震源點號――當在相同有效地表位置多於一個記錄時使用。建議在道頭197-202位元組定義新的條目用於炮點號。 | |
21-24 | 道集號(即CDP,CMP,CRP等) | |
25-28 | 道集的道數――每個道集從道號1開始 | |
29-30 | 道識別碼: -1=其他 0=未知 1=地震數據 2=死道 3=啞道 4=時斷 5=井口 6=掃描 7=定時 8=水斷 9=近場槍信號 10=遠場槍信號 11=地震壓力感測器 12=多分量地震感測器――垂直分量 13=多分量地震感測器――橫向分量 14=多分量地震感測器――縱向分量 15=旋轉多分量地震感測器――垂直分量 16=旋轉多分量地震感測器――切向分量 17=旋轉多分量地震感測器――徑向分量 18=可控源反應質量 19=可控源底盤 20=可控源估計地面力 21=可控源參考 22=時間速度對 23…N=選用,(最大N=32767) 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
31-32 | 產生該道的垂直疊加道數。(1是一道,2是兩道求和,…) | |
33-34 | 產生該道的水平疊加道數。(1是一道,2是兩道求和,…) | |
35-36 | 數據用途: 1=生產 2=試驗 | |
37-40 | 從震源中心點到檢波器組中心的距離(若與炮激發線方向相反取負) | |
41-44 | ||
45-48 | ||
49-52 | 震源距地表深度(正數) | |
53-56 | 檢波器組基準高程 | |
57-60 | 震源基準高程 | |
61-64 | 震源水深 | |
65-68 | 檢波器組水深 | |
69-70 | 套用於所有在道頭41-68位元組給定的真實高程和深度的因子。因子=1,+10,+100,或+1000。若為正,因子為乘數;若為負,因子為除數。 | |
71-72 | 套用於所有在道頭73-88位元組和181-188位元組給定的真實坐標值的因子。因子=1,+10,+100,或+1000。若為正,因子為乘數;若為負,因子為除數。 | |
73-76 | 震源坐標――X | 參考坐標系應通過擴展頭位置數據文本段識別(見D-1節)。 若坐標單位為弧度秒、小數度或度/分/秒(DMS),X值代表經度,Y值代表緯度。正值代表格林威治子午線以東或赤道以北,負值代表南或西。 |
77-80 | 震源坐標――Y | |
81-84 | 檢波器組坐標――X | |
85-88 | 檢波器組坐標――Y | |
89-90 | 坐標單位: 1=長度(米或英尺) 2=弧度秒 3=小數度 4=度,分,秒(DMS) 注意:為編碼±DDDMMSS 89-90位元組等於±DDD*10+MM*10+SS,71-72位元組設定為1;為編碼±DDDMMSS 89-90位元組等於±DDD*10+MM*10+SS*10,71-72位元組設定為-100。 | |
91-92 | ||
93-94 | 風化層下速度(如二進制檔案頭3255-3256位元組指明的ft/s或m/s) |
接表3 道頭
95-96 | 震源處井口時間(毫秒) | 毫秒表示的時間需套用道頭215-216位元組指定的因子。 |
97-98 | ||
99-100 | ||
101-102 | 檢波器組的校正量(毫秒) | |
103-104 | 套用的總靜校正量(毫秒)(如沒有套用靜校正量為零) | |
105-106 | 延遲時間A――以毫秒表示的240位元組道識別頭的結束和時間斷點之間的時間。當時間斷點出現在頭之後,該值為正;當時間斷點出現在頭之前,該值為負。時間斷點是最初脈衝,它由輔助道記錄或由其他記錄系統指定。 | |
107-108 | 延遲時間B――以毫秒表示的時間斷點到能量源起爆時間之間的時間。可正可負。 | |
109-110 | ||
111-112 | 起始切除時間(毫秒) | |
113-114 | 終止切除時間(毫秒) | |
115-116 | 該道採樣點數。強烈推薦所有類型的數據使用 | |
117-118 | ||
119-120 | ||
121-122 | 儀器增益常數(分貝) | |
123-124 | 儀器初始增益(分貝) | |
125-126 | 相關: 1=無 2=有 | |
127-128 | 起始掃描頻率(赫茲) | |
129-130 | 終止掃描頻率(赫茲) | |
131-132 | 掃描長度(毫秒) | |
133-134 | 掃描類型: 1=線性 2=拋物線 3=指數 4=其他 | |
135-136 | 掃描道斜坡起始長度(毫秒) | |
137-138 | 掃描道斜坡終止長度(毫秒) | |
139-140 | 斜坡類型: 1=線性 2=cos 3=其他 | |
141-142 | ||
143-144 | 假頻濾波坡度(分貝/倍頻程) | |
145-146 | ||
147-148 | 陷波坡度(分貝/倍頻程) | |
149-150 | 低截頻率(赫茲),若使用 | |
151-152 | 高截頻率(赫茲),若使用 | |
153-154 | 低截坡度(分貝/倍頻程) | |
155-156 | 高截坡度(分貝/倍頻程) | |
157-158 | 數據記錄的年――1975年標準沒有說清應該記成2位還是4位還是兩者都用。除SGE Y修訂版0外,年份需記錄成完整的4位羅馬曆法年(即2001年應記錄為200110(7D116))。 | |
159-160 | 日(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和通用協調時間為基準的公元日) | |
161-162 | 時(24小時制) | |
163-164 | 分 | |
165-166 | 秒 | |
167-168 | ||
169-170 | 道加權因子――最小有效位數定義為2伏。(N=0,1,…,32767) | |
171-172 | 滾動開關位置1的檢波器組號 | |
173-174 | 野外原始記錄中道號1的檢波器組號 | |
175-176 | 野外原始記錄中最後一道的檢波器組號 | |
177-178 | 間隔大小(滾動時甩掉的總檢波器組數) | |
179-180 | 相對測線斜坡起始或終止點的移動 1=下(或後) 2=上(或前) | |
181-184 | 該道的道集(CDP)位置X坐標(套用道頭71-72位元組的因子)。參考坐標系應通過擴展頭位置數據文本段識別(見D-1節) | |
185-188 | 該道的道集(CDP)位置Y坐標(套用道頭71-72位元組的因子)。參考坐標系應通過擴展頭位置數據文本段識別(見D-1節) | |
189-192 | ||
193-196 | 對於3-D疊後數據,本欄位用來填橫向線號(Cross-line)。它應與道頭21-24位元組中的道集(CDP)號的值一致,但這並不是實例。 | |
197-200 | ||
201-202 | 套用於道頭中197-200位元組中炮點號的因子,以得到實際數值。若為正,因子用作乘數;若為負,因子用作除數;若為零;炮點號不用於因子作用(即它是一個整數。典型的值是-10,允許炮點號小數點後有一位小數)。 | |
203-204 | ||
205-210 | 轉換常數――該倍數用於將數據道採樣轉換成轉換單位(道頭211-212位元組指定)。本常數以4位元組編碼,尾數是兩互補整數(205-208位元組)和2位元組,十的指數冪是兩互補整數(209-210位元組)(即(205-208位元組)×10**(209-210位元組))。 | |
211-212 | ||
213-214 | 設備/道標識――與數據道關聯的單位號或設備號(即4368對應可控源號4368或20316對應2船3線16槍)。本欄位允許道關聯橫跨獨立於道號的道集(道頭25-28位元組) | |
215-216 | 在道頭95-114位元組給出的作用於時間的因子,以得到真實的毫秒表示的時間值。因子=1,+10,+100,+1000或+10000。若為正,因子用作乘數;若為負,因子用作除數。為零設定因子為一。 | |
217-218 | 震源類型/方位――定義類型或能量源的方位。垂直項、橫向項、縱向項作為正交坐標系的三個軸。坐標系軸的絕對角度方位可在面元格線定義文本段中定義(27頁) -1到-n=其他(應在震源類型/方位文本段38頁描述) 0=未知 1=可控震源――垂直方位 2=可控震源――橫向方位 3=可控震源――縱向方位 4=衝擊源――垂直方位 5=衝擊源――橫向方位 6=衝擊源――縱向方位 7=分散式衝擊源――垂直方位 8=分散式衝擊源――橫向方位 9=分散式衝擊源――縱向方位 | |
219-224 | 相對震源方位的震源能量方向――正方位方向在道頭217-218位元組定義。能量方向以度數長度編碼(即347.8°編碼成3478) | |
225-230 | 震源測量――描述產生道的震源效應。測量可以簡單,定量的測量如使用炸藥總重量或氣槍壓力峰值或可控源振動次數和掃描周期時間。儘管這些簡單的測量可接受,但最好使用真實的能量或工作測量單位。 本常數編碼成4位元組,尾數為兩互補整數(225-228位元組)和2位元組,十的指數冪是兩互補整數(209-230位元組)(即(225-228位元組)×10**(229-230位元組))。 | |
231-232 | ||
233-240 | 未賦值――為任選信息預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