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PR1和VEGF受體在急性心肌梗死後血管新生中的互動作用

S1PR1和VEGF受體在急性心肌梗死後血管新生中的互動作用

《S1PR1和VEGF受體在急性心肌梗死後血管新生中的互動作用》是依託同濟大學,由張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S1PR1和VEGF受體在急性心肌梗死後血管新生中的互動作用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林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1-磷酸鞘氨醇 (S1P)是一種脂質活性分子,S1P受體1型(S1PR1)和VEGF受體(VEGFRs)有互動作用,兩者有時序性地控制著血管新生和成熟。本課題組新近發現:阻斷S1PR1會抑制心肌梗死後的血管新生,說明S1PR1可能對心梗後血管新生有重要影響,其機制可能與VEGFRs密切相關。本研究擬採用血管內皮細胞S1PR1基因缺失小鼠,製作急性心梗模型,運用免疫組化、microSPECT和心超評估S1PR1對心梗後血管新生、心肌存活和心功能的影響;阻斷或激活S1PR1信號, 同時在缺血心肌處過表達VEGF或抑制VEGFRs,研究兩者在心梗後血管新生中的互動作用;利用蛋白晶片解析S1PR1和VEGFRs互動作用所涉及的信號通路;探索VEGF基因治療有時序性地輔以S1PR1調控劑來促進心梗後血管新生的方法。本項目將為闡明心梗後血管新生的機制和探索有效的促進血管新生的新方法提供重要的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在本項目的資助下,我們通過細胞特異性基因敲除小鼠、急性心梗動物模型和一系列體外機制實驗鑑定出血管內皮細胞的1-磷酸鞘氨醇(S1P)/S1P受體1型(S1PR1)信號在維繫心梗後“促炎型”和“修復型”單核/巨噬細胞的動態平衡中起重要調控作用。我們首先證明了血管內皮細胞S1P/S1PR1信號在調控血管新生和血管微環境中期關鍵作用,並且揭示了小分子microRNA302通過調控S1P/S1PR1信號來影響血管新生和血管內皮的屏障功能,該研究已發表於《Circulation Research》。其次, 我們成功了建立他莫昔芬(Tomaxifen)藥物誘導型血管內皮細胞S1PR1特異性敲除小鼠和小鼠急性心梗模型,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S1PR1特異性基因敲除加重心梗後心室重構的惡化和心功能的下降。通過成功建立多通道流式細胞儀分析法和心梗後心肌中白細胞分離富集法,我們實現了對於心梗後心臟中浸潤的白細胞多種亞群的分析和絕對計數,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S1PR1特異性基因敲除不影響T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在心梗後心肌中的浸潤,但是在心梗3天輕度減少“促炎型”單核細胞數量,在心梗後7天嚴重減少 “修復型”巨噬細胞。高通量基因表達晶片進一步證實血管內皮細胞S1PR1基因缺失嚴重影響心梗後心肌中的“修復型”巨噬細胞相關促進心肌修復基因的表達。進一步機制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細胞S1P/S1PR1可以通過上調MCP-1的表達來促進心梗後單核/巨噬細胞在心肌中的募集,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ERK/CSF1通路以細胞緊密接觸的方式促進血液來源的“修復型”巨噬細胞在心肌的原位增殖,從而促進心梗後的心室重構和心功能。基於上述研究,我們研究了套用S1PR1激動劑(SEW2871)在治療心梗中的效果,結果顯示SEW2871可以顯著提高 “修復型”巨噬細胞在心肌中的富集,改善心梗後心室重構和促進心功能增強。綜上所述,本課題證明了血管內皮細胞S1P/S1PR1信號及其調控小分子microRNA302在調控血管新生和血管微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率先鑑定出血管內皮細胞調控心梗後“促炎型”和“修復型”單核/巨噬細胞在心肌中的動態平衡的關鍵分子機制,基於我們對於心梗後心室重構分子病理機制的新發現,我們在動物模型上探索出有效改善心梗後心室重構和促進心肌修復的一種藥物新靶點,為臨床治療心血管病提供依據,有一定的臨床套用潛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