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LinuxFedoraCore系統管理與網路配置指南

RedHatLinuxFedoraCore系統管理與網路配置指南

本書全面、翔實地介紹了使用RedHatLinuxFedoraCore進行系統管理與網路配置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Linux的安裝、圖形界面的操作、字元界面的操作、系統的配置和管理、檔案系統管理、賬戶和組群管理、許可權與檔案系統安全、軟體包管理、備份和壓縮及系統監視與進程管理等Linux系統管理與維護方面的內容,還包括配置DHCP伺服器、配置DNS伺服器、配置FTP伺服器、使用iptables防火牆、配置Proxy伺服器、配置WWW伺服器、配置Mail伺服器、配置Samba伺服器、配置與套用Telnet和SSH服務等網路管理與安全方面的諸多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RedHatLinuxFedoraCore系統管理與網路配置指南
  • 作者沈煒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7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目錄,

版權資訊

ISBN: 9787115158703
開本: 16
定價: 49.00 元

內容簡介

本書附帶一張視頻教學光碟,包含了大量重點實例的講解,以及RedHatLinuxFedoraCore圖形化界面的操作,例如在圖形化界面下安裝RedHatLinuxFedoraCore、RedHatLinuxFedoraCore系統配置等。
本書語言簡潔、操作步驟詳細、實例豐富,適合從事Linux系統和網路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Linux培訓班學員、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Linux愛好者學習與參考。

目錄

第1章 Linux的基礎知識
1.1 Linux的起源
1.2 Linux的特點
1.3 Linux的版本
1.3.1 核心版本
1.3.2 發行版本
1.4 Linux作業系統和發行版本
1.5 “自由”軟體和GNU許可證
1.5.1 什麼是GNU公共許可證
1.5.2 “自由”軟體的優勢
第2章 安裝Linux
2.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2.1.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2.1.2 各種安裝方式
2.2 安裝RedHatFedoraCore4
2.2.1 從光碟中安裝
2.2.2 首次啟動FedoraCore4的設定
2.3 RedHatFedoraCore設定建議
2.3.1 設定文本啟動方式
2.3.2 設定語言參數
2.3.3 字元界面下的中文解決方案
第3章 圖形界面操作基礎
3.1 X-Windows概述
3.2 X-Windows的基本概念
3.2.1 X伺服器
3.2.2 視窗管理器
3.2.3 桌面環境(KDE)
3.3 登錄和註銷
3.3.1 用戶賬戶
3.3.2 登錄
3.3.3 註銷
3.3.4 關機和重啟
3.4 GNOME使用初步
3.4.1 GNOME的組成
3.4.2 GNOME的面板
3.4.3 GNOME的桌面
3.4.4 GNOME的基本使用
第4章 字元界面操作基礎
4.1 虛擬控制台
4.2 本地登錄和註銷
4.3 系統運行級別和關機
4.4 Shell和命令基礎
4.4.1 命令格式
4.4.2 編輯命令
4.4.3 目錄和檔案名稱的命名規則
4.4.4 通配符
4.5 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兩則
4.5.1 自動補齊功能
4.5.2 歷史記錄
4.6 文本編輯器
4.6.1 Vi簡介
4.6.2 進入插入模式
4.6.3 編輯模式下的操作
4.6.4 命令模式下的操作
4.6.5 設定Vi環境
第5章 系統配置和管理
5.1 系統的基本配置
5.1.1 配置顯示
5.1.2 設定系統時間
5.1.3 配置音效卡
5.2 印表機的配置和管理
5.2.1 安裝印表機
5.2.2 配置印表機
5.2.3 設定印表機共享
5.3 Nautilus的使用
5.3.1 使用Nautilus瀏覽檔案和資料夾
5.3.2 使用Nautilus管理檔案和資料夾
第6章 檔案系統管理
6.1 Linux檔案系統概述
6.1.1 Linux下常見的檔案系統
6.1.2 查看Linux支持的檔案系統
6.2 檔案系統的使用和創建
6.3 Linux的目錄與檔案結構
6.3.1 Linux的目錄結構
6.3.2 Linux的檔案系統結構
6.4 檔案系統基本操作命令
6.4.1 查看目錄或者檔案屬性
6.4.2 新建和刪除檔案
6.4.3 查看和創建檔案
6.4.4 複製和移動檔案
第7章 賬戶和組群管理
7.1 Linux下的賬戶系統檔案
7.1.1 用戶賬號檔案——passwd
7.1.2 用戶口令檔案——shadow
7.1.3 用戶組賬號檔案——group
7.1.4 使用vipw和vigr命令編輯用戶和組賬號檔案
7.1.5 使用pwck和grpck命令驗證用戶和組賬號檔案
7.2 用戶賬號維護命令
7.2.1 useradd
7.2.2 usermod
7.2.3 userdel
7.3 組賬號維護命令
7.3.1 groupadd
7.3.2 groupmod
7.3.3 groupdel
7.4 口令維護命令
7.4.1 passwd
7.4.2 gpasswd
7.4.3 chfn
7.4.4 chsh
7.5 用戶和組狀態命令
7.5.1 id
7.5.2 whoami
7.5.3 su
7.5.4 groups
7.6 SetUID和SetGID程式
7.7 臨時禁用用戶賬號
7.8 使用RedHat用戶管理器管理用戶和組
7.8.1 使用RedHat用戶管理器管理用戶賬號
7.8.2 使用RedHat用戶管理器管理組群
第8章 許可權與檔案系統安全
8.1 檔案許可權的基本知識
8.1.1 根用戶root的許可權
8.1.2 重要檔案的許可權
8.2 設定檔案與目錄的訪問許可權
8.2.1 基本許可權與特殊許可權
8.2.2 使用chmod命令改變檔案/目錄的許可權
8.2.3 使用檔案管理器設定檔案/目錄許可權
8.2.4 使用umask命令設定許可權
8.2.5 使用chgrp/chown命令改變檔案/目錄的所有權
第9章 軟體包管理
9.1 RPM軟體包的基礎知識
9.1.1 RPM包的名稱格式
9.1.2 安裝RPM包
9.1.3 查詢RPM包
9.1.4 刪除RPM包
9.1.5 升級RPM包
9.1.6 刷新RPM包
9.2 使用RetHat軟體包管理器
9.2.1 使用軟體包管理器安裝新的程式
9.2.2 使用軟體包管理器刪除程式
第10章 備份和壓縮
10.1 備份的基礎知識
10.2 使用tar命令進行備份
10.2.1 使用tar命令備份整個系統
10.2.2 備份檔案系統到SCSI磁帶驅動器
10.2.3 恢復備份檔案
10.2.4 備份操作實例
10.2.5 tar命令其他用法
10.3 使用dump命令和restore命令
10.3.1 使用dump命令執行備份
10.3.2 使用restore命令執行還原
10.4 壓縮的基礎知識
10.4.1 常用壓縮命令與壓縮工具
10.4.2 圖形化的壓縮/解壓縮工具
第11章 系統監視與進程管理
11.1 查看登錄的用戶
11.1.1 查看線上用戶
11.1.2 查看用戶的行為
11.2 系統監視
11.2.1 使用top命令
11.2.2 查看記憶體使用情況
11.3 進程管理
11.3.1 使用ps命令獲得進程狀態
11.3.2 使用kill命令刪除進程
11.3.3 控制進程的優先權
11.3.4 使用系統監視器
11.3.5 作業控制
11.4 守護進程
11.4.1 守護進程的基礎知識
11.4.2 守護進程管理工具
11.5 日誌檔案管理
11.5.1 常見的日誌檔案
11.5.2 查看文本日誌檔案
第12章 Linux下的網路管理初步
12.1 網路的基礎知識
12.2 TCP/IP協定基礎
12.2.1 TCP/IP網路模型
12.2.2 TCP/IP網路相關概念
12.3 Linux的常用網路命令
12.3.1 ping命令
12.3.2 netstat命令
12.3.3 ifconfig命令
12.4 建立區域網路
12.4.1 建立普通乙太網連線
12.4.2 建立無線乙太網連線
12.5 連線到Internet
12.5.1 建立數據機連線
12.5.2 建立ISDN連線
第13章 配置DHCP伺服器
13.1 DHCP服務的基礎知識
13.1.1 DHCP服務簡介
13.1.2 DHCP服務的安裝
13.2 DHCP伺服器的配置
13.2.1 配置檔案的格式
13.2.2 配置IP作用域
13.2.3 設定客戶端的IP選項
13.2.4 設定租約限期
13.2.5 保留特定的IP位址
13.3 啟動和停止DHCP服務
13.4 配置DHCP客戶端
13.4.1 手工配置DHCP客戶端
13.4.2 圖形化配置DHCP客戶端
13.4.3 在Windows中配置DHCP客戶端
第14章 配置DNS伺服器
14.1 DNS的基礎知識
14.1.1 DNS框架結構
14.1.2 DNS規劃
14.1.3 hosts檔案
14.2 在Linux下架設DNS伺服器
14.3 安裝chroot軟體包
14.4 配置主要名稱伺服器
14.4.1 主配置檔案
14.4.2 設定根區域
14.4.3 設定主區域
14.4.4 設定反向解析區域
14.4.5 根伺服器信息檔案named ca
14.4.6 區域檔案
14.4.7 反向解析區域檔案
14.4.8 實現負載均衡功能
14.4.9 實現直接解析域名
14.4.10 實現泛域名的解析
14.4.11 主要名稱伺服器的測試
14.5 配置輔助名稱伺服器
14.6 配置快取Cache-only伺服器
14.7 啟動和停止DNS服務
14.8 DNS客戶端的配置
14.8.1 Linux中DNS客戶端的配置
14.8.2 Windows中DNS客戶端的配置
第15章 配置FTP伺服器
15.1 FTP伺服器簡介
15.2 安裝VSFTPD伺服器
15.3 啟動和關閉VSFTPD服務
15.4 VSFTPD伺服器的配置
15.4.1 VSFTPD的檔案結構
15.4.2 vsftpd.conf檔案說明
15.4.3 VSFTPD的參數設定
15.5 實例——配置VSFTPD伺服器
15.5.1 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檔案
15.5.2 限制用戶的目錄
15.5.3 基於IP位址的虛擬FTP伺服器
15.5.4 配置檔案的設定
15.6 客戶端訪問FTP主機
15.6.1 Windows平台下訪問FTP主機
15.6.2 Linux平台下訪問FTP伺服器
第16章 使用iptables防火牆
16.1 防火牆的概述
16.1.1 防火牆的分類
16.1.2 防火牆的工作原理
16.2 使用iptables實現包過濾型防火牆
16.2.1 iptables概述及原理
16.2.2 iptables傳輸數據包的過程
16.2.3 iptables的優點
16.2.4 iptables的基礎知識
16.3 關閉系統防火牆
16.3.1 iptables命令格式
16.3.2 iptables命令的使用
16.4 配置規則的一些建議
16.5 安全級別配置工具
16.6 NAT的基本原理
16.6.1 NAT服務概念
16.6.2 NAT服務的工作原理
16.6.3 NAT服務的基本類型
16.6.4 使用iptables實現NAT服務
16.6.5 NAT客戶端的配置
第17章 配置Proxy伺服器
17.1 Proxy(代理)伺服器簡介
17.1.1 代理伺服器的作用
17.1.2 代理伺服器的硬體安裝與設計
17.2 SquidServer簡介
17.3 Squid代理伺服器的安裝
17.4 Squid代理服務的基本配置
17.5 初始化Squid
17.5.1 使用硬碟緩衝區的目錄結構
17.5.2 設定錯誤提示信息為中文
17.6 啟動和停止代理服務
17.7 代理客戶端的配置
17.7.1 Firefox代理的配置
17.7.2 Windows系統下IE瀏覽器的設定
17.8 SquidServer的安全訪問控制
17.8.1 限制網內某些IP位址用戶使用代理伺服器上網
17.8.2 限制網內用戶訪問某些網站
17.8.3 限制網內用戶訪問某些格式的檔案
17.8.4 限制網內用戶使用代理伺服器的時間
17.8.5 控制網內用戶使用代理伺服器的並發連線數
17.9 啟動Squid為透明代理
17.9.1 透明代理的簡介
17.9.2 配置Squid代理的相關設定
第18章 配置WWW伺服器
18.1 Apache簡介
18.2 Apache的獲取和安裝
18.2.1 在字元界面下安裝Apache服務
18.2.2 在圖形界面下安裝Apache服務
18.3 配置httpd.conf檔案
18.4 啟動和運行Apache
18.4.1 啟動和關閉httpd服務
18.4.2 啟動系統時自動運行httpd
18.5 測試Apache伺服器
18.6 實現用戶驗證
18.7 關於CGI腳本
18.8 SSI/XSSI
18.9 虛擬主機
18.9.1 基於IP位址的虛擬主機
18.9.2 基於名稱的虛擬主機
18.10 管理日誌檔案
18.10.1 訪問日誌
18.10.2 錯誤日誌
18.10.3 查看日誌檔案
18.10.4 定義日誌格式
18.10.5 日誌分析
18.10.6 高級技術
第19章 配置Mail伺服器
19.1 電子郵件服務概述
19.1.1 電子郵件系統模型
19.1.2 電子郵件使用的協定
19.2 Postfix郵件伺服器系統
19.2.1 Postfix的歷史
19.2.2 Postfix的特點
19.2.3 與Sendmail的比較
19.3 Postfix郵件服務的安裝
19.4 Postfix郵件服務的配置
19.4.1 Postfix服務的基本配置
19.4.2 用戶別名的配置
19.5 啟動和停止Postfix服務
19.6 POP郵件服務的實現
19.6.1 dovecot服務的安裝
19.6.2 dovecot服務的基本配置
19.6.3 啟動dovecot服務並設定為自啟動
19.7 郵件客戶端軟體
19.7.1 Evolution簡介
19.7.2 Evolution的初始設定
19.7.3 使用Evolution
第20章 配置Samba伺服器
20.1 SambaServer的安裝
20.2 Samba服務的配置檔案
20.2.1 Samba服務的主配置檔案
20.2.2 Samba服務的地址檔案
20.2.3 Samba服務的密碼檔案
20.3 Samba服務的檔案共享
20.3.1 全局參數
20.3.2 用戶映射
20.3.3 使用加密口令
20.3.4 設定已分享資料夾
20.3.5 宏變數
20.4 Samba服務的列印共享
20.5 啟動和停止Samba服務
20.6 Linux客戶端的訪問
20.6.1 利用主機名訪問共享資源
20.6.2 利用smbclient訪問共享資源
20.6.3 使用smbmount/smbumount
20.6.4 Windows客戶端的訪問
20.7 圖形化配置Samba伺服器
第21章 配置與套用Telnet和SSH服務
21.1 Telnet服務概述
21.2 Telnet服務的安裝
21.3 啟動和停止Telnet服務
21.4 Telnet客戶端的使用
21.4.1 Windows平台
21.4.2 Linux平台
21.5 Telnet服務的安全問題
21.5.1 Telnet服務最大連線數
21.5.2 不允許root直接通過Telnet登錄
21.5.3 Telnet服務連線埠
21.6 SSH服務概述
21.6.1 SSH的基本原理
21.6.2 SSH服務簡介
21.6.3 SSH的套用
21.7 SSH服務的安裝
21.8 SSH服務的配置
21.9 啟動和停止SSH服務
21.10 SSH客戶端的使用
21.10.1 Windows平台下SSH的使用
21.10.2 Linux平台下SSH的使用
21.11 使用公鑰認證
21.11.1 公鑰認證的原理
21.11.2 在伺服器端啟動公鑰認證
21.11.3 Windows下PUTTY程式使用公鑰認證
21.11.4 在openssh-clients程式中使用公鑰認證
第22章 Linux的網路安全
22.1 Linux是否安全
22.2 Linux系統中的病毒
22.2.1 Linux系統病毒的發展歷史
22.2.2 防毒軟體的使用
22.3 防範黑客攻擊
22.3.1 黑客攻擊行為方法
22.3.2 特洛伊木馬
22.3.3 入侵檢測方法
22.4 Linux安全管理經驗
22.4.1 阻截黑客入侵
22.4.2 對付特洛伊木馬
22.4.3 提高Linux系統安全的其他方法
附錄A 在虛擬機中安裝Linux
A.1 虛擬機簡介 401
A.2 VMware和VirtualPC
A.2.1 VMware
A.2.2 VirtualPC
A.2.3 VirtualPC和VMware之間的區別
A.3 獲得VMwareWorkstation
A.4 安裝VMwareWorkstation
A.5 新建虛擬機
A.6 在虛擬機中安裝Linux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