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ПК是俄語“卡拉什尼科夫輕機槍”(РучнойПулемётКалашников)的縮寫,英文為RPK(Ruchnoi Pulemet Kalashnikova)。RPK是以AKM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輕機槍,在1959年被蘇軍採用。
卡拉什尼科夫團隊在AKM突擊步槍的基礎上,又研發了RPK輕機槍,並且這兩款槍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子彈、零部件和機械裝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拉什尼柯夫輕機槍
- 外文名:Ruchnoi Pulemet Kalashnikova
- 服役時間:1959年
- 出現時期:冷戰時期
- 基礎:AKM
- 空槍重:5.6公斤
- 射速:600發/分
- 初速:745米/秒
- 表尺射程:1000米
- 最大殺傷距離:1500米
- 供彈方式:彈鼓/彈匣
- 所屬國家:蘇聯
- 槍口初速:745米/秒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
自從蘇軍1949年裝備AK-47和1959年裝備AKM突擊步槍,東方陣營的輕武器研製水平一下子凌駕於西方之上。AK-47/AKM突擊步槍採用由耶里扎羅夫和瑟明研製的M-43式7.62×39毫米中間型槍彈,突出特點是動作可靠,故障率小,能在各種惡劣的條件下使用,而且武器操作簡便,連發時火力猛。
優異的性能,再加上當時興起的“槍族化”發展趨勢,卡拉什尼科夫在AKM突擊步槍的基礎上發展出班用輕機槍,使用40發彈匣或75發彈鼓,空槍重5.6公斤,瞄準基線長560毫米,這便是後來享譽世界的RPK輕機槍的雛形,1959年,蘇聯紅軍正式採用該槍,定名為RPK,即是俄語“卡拉什尼科夫輕機槍”(Ruchnoi Pulemet Kalashnikova)的縮寫。
技術特點
RPK機槍維持AKM突擊步槍的導氣式工作原理,槍管延長並增大槍口初速;增大彈匣容量以延長持續火力;配備有摺疊的兩腳架以提高射擊精度;瞄準具增加了風偏調整;槍托與RPD機槍的槍托相同,並為空降部隊研製了摺疊式木製槍托的RP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