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兵工廠QF 32磅炮是一門英國製造的94mm口徑坦克炮/反坦克炮,用於替代QF 17磅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QF 32磅炮
- 外文名:Ordnance QF 32-pounder(32pdr)
- 口徑:94mm
- 原產國:英國
- 服役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試驗
發展歷史,性能,總結,
發展歷史
儘管6磅炮和17磅炮性能的確出色,但在脫殼穿甲彈APDS(英國稱Sabot)出現之前,英國陸軍部仍然擔心著這些火炮的反裝甲能力,會不足以應付將來的作戰。因此,1942年10月,陸軍總參謀部開始尋找17磅反坦克炮的繼任者。基本的要求是新的火炮應當比17磅炮要高效25%。最初的重心是發展一門55磅炮,即4.85英寸(123mm)炮。但隨著17磅炮彈的發展,55磅炮並不能提供明顯的優勢,反而會在放置和使用彈藥方面以及戰術上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當時還有其他三種選擇:一、以1082米/秒初速發射4磅重APCR(硬芯穿甲彈)彈芯的17磅炮;二、以1372米/秒初速發射3.5磅重彈芯的安裝小約翰適配器的17磅炮,小約翰適配器是一個將普通火炮變成錐膛炮的炮口配件,曾在2磅炮和6磅炮上使用,較近距離內穿深提升顯著,但隨距離增大穿深衰減較快;三、一個3.45英寸(88mm)口徑的30磅炮。1943年4月,總負責人在評估這幾種選擇時指出,小約翰適配器的發展很受限制,因為它需要鎢的足量供應,APCR和APDS應當進一步發展。而關於3.45英寸口徑的30磅炮,他認為從後勤角度很難提供一種合適的穿甲彈。不過當時一種全新的彈種,碎甲彈HESH已經在為3.45英寸無後坐力炮準備,如果進入量產,也許能夠為同口徑的30磅炮提供借鑑。
根據總負責人的建議,3.7英寸(94mm)口徑的30磅炮可能是有研究價值的,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實戰標準的口徑,並且有更大的改進餘地。
這一研究路線是從3.7英寸防空炮開始的。3.7英寸防空炮作為英國產量最大的中口徑防空炮,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德國的88mm防空炮相同,3.7英寸防空炮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反坦克任務,研製了兩款優秀的穿甲彈,安裝了直射瞄準具用於反坦克射擊。事實也不出英國人所料,在北非戰場,一段時間內,由於2磅炮和6磅炮的儲備不足,3.7英寸防空炮的主要任務反而變成了反坦克,而且成為了反坦克防禦的核心。不過,真正使用到3.7英寸防空炮反坦克的案例很少,因為1942年晚期17磅炮的到來解決了反坦克問題。儘管如此,3.7英寸防空炮仍然被置於陣地前方,擔任防空主力和次要的反坦克任務。
3.7英寸防空炮的穿深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優秀。對30°放置的200mm傾斜裝甲鋼板的射擊結果表明,其高爆破片半穿甲彈S.A.P.在0碼的LOS穿深為124mm、1000碼為97mm;其穿甲彈A.P.在0碼的LOS穿深為139mm、1000碼為114mm,遠高於88mm Flak37。這也證明了其作為反坦克炮發展的潛力。
3.7英寸防空炮理所應當地被選中,用以改進為30磅反坦克炮。1943年9月得到了被批准製造的支持。不過很快,37磅重的彈頭被認為將會帶來更好的性能,因此在這段時間內,這門炮被稱為QF 37磅炮EX1。而在1944年6月的射擊試驗之後,37磅重的彈頭被降低到32磅重,因此當這門炮被最終接受時,稱為QF 32磅炮,口徑為94mm。
QF 32磅炮最終作為A39“土龜”重型突擊坦克的主炮進入服役。
此外,英國空軍部曾經考慮,將蚊式FB Mk.XVIII使用的6磅莫林斯57mm炮,更換為94mm的32磅炮,用以進行對地、對空或反潛攻擊。儘管改裝工作已經完成,實際的試飛在戰後才進行,試驗中飛行正常,火炮也順利擊發。這得益於工程師Galliot專為32磅炮上天設計的炮口制退器(與Galliot為法國坦克設計的炮口制退器基本類似,但細節不同),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堪稱有史以來世界上工藝最複雜的炮口制退器的限制、以及作戰效能的緣故,最終32磅炮上機計畫中止。
性能
32磅炮的三款風帽被帽穿甲曳光彈APCBC/T,性能較為優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APCBC/T Mk.3,彈頭重31磅,裝藥11盎司2打蘭(約315克),這是英國炮繼有裝藥的2磅炮之後,少數的一款帶有裝藥的炮彈。在對30°放置的200mm傾斜裝甲鋼板的射擊試驗中,0碼的LOS穿深達到178mm、1000碼為158mm(無裝藥的APCBC/T Mk.1則分別為200mm和178mm,對垂則是256mm和229mm)。315克的裝藥對於94mm口徑的彈藥來說極高(毀傷驚人的122mm BR-471 APHE的裝藥不過僅僅156克),同時炮彈還能保持良好的穿甲性能,實屬不易。
1948年5月至6月進行的實車擊打試驗,也給出了APCBC彈藥令人滿意的結果。試驗中32磅炮使用APCBC對1350碼遠的黑豹進行了5發射擊試驗,第一發彈頭擊穿但卡在了首上裝甲中;第二發命中直接使黑豹炮盾的下半部分碎落,折射的彈頭和破片使駕駛員座位變形且抬高了4英寸;第三發與第二髮結果相似;第四第五發在炮塔內產生了大量的破片。結果證明32磅炮APCBC可以在1350碼遠的距離上高效率擊毀黑豹坦克,同時,QF 32磅炮APCBC的毀傷性能可能優於QF 20磅炮APDS。
此外,更重要的是,32磅炮在1945年6月28日的報告中提到的試驗中配備了3種APDS彈藥。
第一種為“陶罐”式APDS,“陶罐”指脫殼時的動態,彈體外殼整塊化地脫開。總彈重15.3磅,為同比例放大的6磅炮、17磅炮APDS,彈芯直徑1.81英寸,重量6.87磅,在測試中以19tsi(ton per square inch/噸每平方英寸)的膛壓達到了1170.43m/s初速,以21tsi的膛壓達到了1447.8m/s的初速。但也正是這種“陶罐”式的脫殼方式,加之炮口制退器的影響,使17磅炮APDS的精度差強人意,32磅炮也是如此;
第二種為佩爾穆特設計的“陶罐-花瓣”混合式APDS,這一彈種缺少數據;
第三種為“花瓣”式APDS,彈頭外殼脫離點移動到彈頭前部(與戰後服役的105mm及120mm APDS相同),以22tsi的膛壓達到了1539.24m/s的初速。
在測試期間,32磅炮的“陶罐”式APDS,以1170.43m/s的初速,擊打30°放置的200mm均質裝甲鋼板,距離0碼時直接貫穿,即LOS穿深232mm, 1000碼則為205mm。
“花瓣”式APDS,即32PDR Sabot Mk.3,以1524m/s的初速,在彈速降低到1280m/s時(約飛行了400米,根據實際情況如風力等有浮動)多次擊穿了以40°、45°、50°放置的200mm傾斜均質裝甲鋼板。也就是說,約400米距離上對200mm有限50°傾斜鋼板的LOS穿深達到了匪夷所思的311mm,接近甚至超過了部分第一代APFSDS(短穿甲體)的對傾斜裝甲性能,如不考慮碎彈問題,其零距離垂直穿深可能超過480mm。二戰中以首上裝甲為豪的虎王、獵虎,在其面前只能稱不堪一擊。鼠式坦克的A1號設計,即200mm/35°首上裝甲,及A3號設計,即200mm/50°首上裝甲,理論上也能被32磅 Sabot Mk.3於約100米處擊穿。而實際製造的鼠式坦克,在各類數據上有所衝突——俄羅斯庫賓卡對鼠式坦克的測試檔案標註為首上200mm/50°,而又有英國檔案標註為首上220mm/50°,因此,在約400米處對鼠式坦克實車首上的擊穿能力無法確定,但距離極近時擊穿的可能性將提高,因此32磅炮具有成為二戰中唯一能夠擊穿鼠式坦克首上裝甲的坦克/反坦克炮的可能性。
註:由於測試只使用到了最高200mm厚的RHA鋼板進行,因此這一數據甚至很可能還不是32PDR Sabot Mk.3的性能極限。
與此相比較的是,美國90mm M3的M304 HVAP在100碼上擊打垂直放置的RHA鋼板穿深約314mm,而擊打45°的RHA鋼板穿深為157mm(6.2英寸),擊打55°的RHA鋼板穿深為101.6mm(4英寸)。也就是說,32磅APDS的對傾斜裝甲性能很可能達到90mm M304 HVAP的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