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熱

Q熱(Q Fever)是一種能使人和多種動物感染而產生髮熱的一種疾病

基本介紹

  • 別稱:Q 熱
  • 英文名稱:Q Fever
  • 常見病因:人和多種動物感染而產生髮熱
  • 常見症狀:流感樣症狀
  • 病原分布:呈世界性
疾病概述,分布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疾病概述

Q熱(Q Fever)是一種能使人和多種動物感染而產生髮熱的一種疾病,在人能引起流感樣症狀,肉芽腫性肝炎和心內膜炎,在牛、綿羊和山羊能誘發流產。

分布危害

Q熱的病原呈世界性分布。本病曾於1937年初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發生,並從當地的屠宰場和乳品加工廠發病的工作人員身上分離到貝氏立克次氏體。Q熱在中國分布廣泛,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存在本病。Q熱病原通過病畜或其分泌物感染人類,可引起人的體溫升高、呼吸道炎症。

疾病病原

病原為貝氏立克次氏體(Coxiella burnetii)柯克斯,屬立克次體群的柯克斯體屬。其特徵為個體小,能通過細菌濾器,大小為0.25-1.0μm,多在細胞漿的空泡內繁殖,對理化因子有特殊的抵抗力,能在自然界生存,無需節肢動物作為媒介也能以飛沫方式傳染,使人和動物發生感染。Q熱立克次氏體一般為革蘭氏陰性,但在某些條件下可呈陽性。組織抹片用姬姆薩氏染色形態為多形性,呈球桿狀或短桿狀,常排列成對或聚集成堆,位於內皮細胞或漿膜細胞內,構成類似包涵體的微小集落。
Q熱立克次氏體可在雞胚和組織培養中繁殖,其在生長階段存在相的變異。剛由動物。節肢動物和人體中分離,或在實驗動物、節肢動物體內傳代的立克次氏體,不能與Q熱早期恢復期血清(2-3周)發生補體結合反應,這種不反應性的毒株稱為“Ⅰ相”但其含有“Ⅰ相”和“Ⅱ相”的抗原成份;當其在雞胚卵黃囊連續傳代後,逐漸失去了第Ⅰ相的抗原成分,改變了它的補體結合反應性質,成為反應性毒株,即Ⅱ相毒株(只含Ⅱ相抗原成分);但Ⅱ相毒株若再通過動物或蜱傳代,仍可變回Ⅰ相毒株。一般從第Ⅱ相到第Ⅰ相只需要傳一代或幾代。立克次氏體的細胞壁中含Ⅰ相抗原成分,其Ⅱ相抗原成分則存在於其餘部分。
感染動物在早期不能或很少查出第Ⅰ相補體結合抗體,但在恢復期以後,可同時是測出Ⅰ相及Ⅱ相抗體。Ⅱ相抗體出現早、滴度高、維持時間長,可用於對Q熱作臨診血清學診斷或用作流行病學調查。
貝氏立克次氏體對外界的抵抗力很強,一但發生疫情,應加強對疫源地的封鎖。對鼠、蜱等宿主動物要加強殺滅,對感染區動物的皮毛套用環氧乙烷消毒。病原在4℃的鮮肉中可存活30天,在醃肉中至少存活150天。奶煮沸10分鐘以上可殺滅病原。0.5%-1.0%的來蘇爾作用3小時可殺滅病原。70%酒精在10分鐘內可殺死立克次氏體。

流行病學

牛、綿羊、山羊、豬、馬、犬、駱駝、雞、鴿和鵝對Q熱有自然易感性。自然界多種齧齒動物、蜱、蟎、飛禽,甚至爬蟲類都可成為儲存宿主。
Q熱的流行常與輸入感染家畜有直接關係。感染的動物通過胎盆、乳汁和糞尿排出病原;蜱通過叮咬感染動物的血液使病原在其體腔、消化道上皮細胞和唾液腺繁殖,再經過叮咬或排出病原經由破損皮膚使動物感染。目前已從五十多種硬蜱、軟蜱和草蟎中分離出立克次氏體;目前,已從五十多種野生動物中分離出Q熱病原體,其中齧齒動物居多,如袋鼠、板齒鼠、砂土鼠、睡鼠、野兔等。中國青海的喜馬拉雅旱獺(Marmota himalayana)、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吉林的達烏利亞黃鼠(Citelludauriens)等都證明有Q熱感染。
1979年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多納德鎮(Donald),曾經確診了213例Q熱病例均與該鎮的屠宰場屠宰一批野山羊有關。病人中有70人為該屠宰場的工人。

臨診症狀

家畜感染Q熱後,一般表現為體重下降、產奶量減少;有的呈隱性感染,但在懷孕和分娩時由於應激的原因,往往出現發熱、消化系統紊亂等症狀;母畜可造成流產和死胎。少數病例出現結膜炎、支氣管肺炎、關節腫脹、乳房炎等。自然感染的犬可發生支氣管肺炎和脾臟腫大。

機理病理

貝氏立克次氏體需要在活的細胞中生長繁殖,它具有自身的代謝能力,具有許多與細菌相似的酶系統。其Ⅰ相毒株的脂多糖抽提物可引起動物發熱並對肝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因而可認為,立克次氏體脂多糖與Q熱病理生理學變化有密切關係。在家畜,未見有描述感染Q熱的病理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