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嘴龍是小型恐龍,兩足行走,頭短寬而高,吻彎曲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
Psittacosaurus
拉丁文名: psittacosaurus
恐龍體長: 全長1.8 米,高約1米
恐龍體重: 200公斤
恐龍食物: 蕨類植物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 中國、蒙古
辨認要決: 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
恐龍種類: 鳥臀目·角龍類·中角龍亞目
簡介
鸚鵡嘴龍是一種頭部呈方型,並生有一張鸚鵡嘴的食素恐龍。方形的頭是由於頭蓋骨背後四周有骨脊,固定著強有力的顎肌,使它的喙嘴能用力地咬噬。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全長1.8 米,高約1米的食素恐龍是後來出現的種角龍的祖先,它們的嘴喙與骨頭的搭配安排,眼角龍是一樣的;深厚的頭骨和骨脊也有可能發展成角龍的角和頸盾。另外,它的口中沒有牙齒,而那角質的巨喙,能幫助它咬斷和切碎植物的葉梗甚至堅果。在這個時空交錯中,鸚鵡嘴龍格外具有其特殊性。這群兩足行走的食植物性恐龍是角龍類中最早期的一個代表成員。雖然鸚鵡嘴龍類分布的地理空間遼闊,從西伯利亞南區,跨越蒙古到中國北方,所有的發掘地點卻都是局限在亞洲一隅。最早發掘到的鸚鵡嘴龍是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artsa bogdo山脈北方約50公里的oshih盆地出現的。這件標本是在1922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第三次亞洲考察探險時採集到的。這個地層經常發掘到恐龍伴隨著翼龍類出現,年代被普遍認為是白堊紀早期,形成了在亞洲獨特的動物群,被名之為鸚鵡嘴——翼龍動物群。
中國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sinensis]是在1950到1953年間,于山東半島白堊紀早期的青山組地層中發掘的。岩層厚達2000公尺,主要火山碎屑岩夾火山岩石。在這個地層之中,最早發掘到的一隻恐龍是中國地質學者譚氏在1923年採集的。在1989年夏季,當董枝明訪問瑞典uppsala大學,發現當時譚氏於1923年三月二十四日,采自山東萊陽縣青山東南區的一件尾椎骨,是屬於蜥腳類。根據化石的顏色,保存狀況斷定是采自青山組地層中。
分類學
有效種
o 中國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sinensis —— 中國西北部
o 梅勒營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 中國中北部
o 新疆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xinjiangensis —— 中國西北部
o 內蒙古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neimongoliensis —— 中國中北部
o 額多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ordosensis —— 中國中北部
o 馬鬃山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mazongshanensis —— 中國西北部
o 西伯利亞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sibiricus —— 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
o 陸家屯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lujiatunensis —— 中國東北部
o 較大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major ——中國東北部
可能種
古生物學
食性
覆蓋物
該標本身體大部分由鱗片覆蓋。較大的鱗片以不規則樣式排列,而眾多的較小鱗片排列於較大鱗片之間,類似發現於其他角龍類的皮膚壓痕,例如開角龍。然而,該標本的背部到尾巴有一排中空的管狀刺毛,這些刺毛長度接近16厘米,並被保存下來。這些刺毛結構類似同一地層組發現的大量獸腳類恐龍身上的原始特徵,而這些特徵有可能或不可能是同源特徵。因為這些刺毛結構只有發現一排位在尾巴上,它們不可能用來調節體溫,但可能透過某種展示來互相溝通。
成長速度
一個對於蒙古鸚鵡嘴龍的組織檢驗,已確定這些動物的成長速度。在這研究中,最小的標本被測量有3歲大,體重小於1千克;而其中最大的標本有9歲大,重達20千克。這顯示相當快的成長速度,比大部分爬行動物與後獸亞綱(有袋類)哺乳類還快,但較現代鳥類與胎盤哺乳動物還慢。
親代撫育
未成年的骨頭非常小,但已軟骨內骨化。這已被當作親代撫育的證據,因為各些年輕個體必須待在巢內,直到它們的骨頭逐漸硬化。這些巢中的幼體數量,顯示它們並不全部屬於旁邊的成年個體,顯示鸚鵡嘴龍可能有某種共同撫育的行為,也許類似鴕鳥。然而,年輕的鸚鵡嘴龍牙齒出現磨損,顯示它們已能自己咀嚼食物,可能是早熟性(Precocial),但還是需要持續的親代撫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