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 The Wall

Pink Floyd The Wall

本片是“迷幻搖滾”的掌門樂隊“平克·弗洛伊德”1982年自編自演的音樂巨片,由逼人心魄的音樂和光怪陸離的聲光效果組合而成,迷幻色彩濃厚,敘事手法前衛大膽、超越傳統,被視為是當今MTV的開山鼻祖,而其中深刻的哲學理念更是在現在都為樂迷所津津樂道,更被和平主義者們視為圭臬。本片由著名英國導演阿倫·帕克執導,他的影片向來以題材敏感、尖銳著稱,在本片中,他對場景的支配和調動出神入化,令本片成為音樂片中的經典之作。

基本介紹

  • 導演:艾倫·帕克 
  • 編劇:羅傑·沃特斯
  • 主演:鮑勃·吉爾道夫,Christine Hargreaves,Kevin McKeo
  • 出品公司:聯合藝術家電影公司
  • imdb編碼:tt0084503
  • 中文名:迷牆
  • 外文名:Pink Floyd The Wall 
  • 其它譯名:暴力迷牆 /平克·弗洛伊德的牆
  • 出品時間:1982年
  • 製片地區:英國
  • 類型:劇情,音樂
  • 片長:95 分鐘
  • 上映時間:1982-05-23
  • 主要獎項:英國電影學院獎1983最佳音響
    英國電影學院獎1983最佳原創歌曲
    英國電影學院獎1983
    土星獎1983Best Poster Art 提名
電影視頻,劇情,演員表,影片賞析,

劇情

一個叫Pink Floyd的男孩,幼年時二次大戰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他在母親的過分呵護下長大,始終過著意氣消沉的生活,最終開始吸毒,陷入瘋狂狀態。這張具有紀念意義的專輯其實是Pink Floyd兩位成員真實生活的寫照。Pink童年的遭遇同Roger Waters相象。Roger是《The Wall》的最主要的創作者,他的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他在這張專輯中傾注了對父親的感情,以及失去父親後的孤獨感。Pink成年後的生活則基本上是原主唱Syd Barret的寫照。Roger Waters、David Gilmour、Nick Mason和Richard Wright四人將這些生命的故事組合在一起,最終創作出了神秘的有關男性精神世界幻覺之旅的專輯——The Wall。
Pink Floyd《迷牆》聲音與影像
喜歡平克·弗洛伊德的歌迷一定都熟悉他們的音樂專輯《The wall》(迷牆),這張專輯以其音樂的完美性和歌詞的深刻性叫人印象深刻。平克弗·洛伊德的音樂給聽者的感受是他的深沉含義,所以作品並非如一般意義上的音樂專輯那樣叫人易於理解,這張專輯就是他們所有作品中最深受廣泛議論的一張。而我相信凡是聽過《The wall》的歌迷一定會知道專輯的同名電影。
由於專輯主題及內容的屢造評議,聯合藝術家電影公司在1982年拍攝了這張專輯的同步電影《迷牆》。《迷牆》由Roger Waters出任編劇,英國著名導演Alan Parker執導,愛爾蘭歌星Bob Geldof擔任主角。在長達95分鐘的放映過程中,整部電影沒有出現一句對白,也毫無任何貫穿全面的情節線索可言。影片只是不斷的切換畫面,在一個一個鏡頭中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作者意圖傳輸的精神意識。畫面和音樂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部影片獨具魅力,兩條平行運行的線強烈深刻的剖析了意識的各個層面與思維的各類形式,體現了人物的複雜情感,讓人印象深刻。《The wall》在某種程度來說,在一個更深的層面上闡述了Pink Floyd的音樂意識和創作概念,完全影響了80年代青年一代,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
而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貝斯手Roger Waters在平克·弗洛伊德所取得的最為輝煌的成就。自平克·弗洛伊德創立至今,Roger Waters便在樂隊中展現了其超人的創作能力,成為整支樂隊的核心人物。《迷牆》即是他過人才華最成功的展現。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Pink鮑勃·吉爾道夫----
Pink's MotherChristine Hargreaves----
Pink's Wife埃里諾·大衛----
J.A. Pinkerton(Pink's Father)James Laurenson----
Young PinkKevin McKeon----

影片賞析

《迷牆》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Pink Floyd的搖滾明星從嬰孩降生到這個世界直至成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人生沉浮的故事。首先在Pink Floyd的演出《In The Flesh》中我們逐漸步入影片。Pink從剛一出生就面對著如履薄凍的人生《The Thin Ice》,這似乎就暗示了Pink一生的輾轉命運和悲哀的人性。Pink的童年是被蒙上陰影的,他在公園孤獨的尋找父愛,影片轉到了他孩提時代對在二戰中陣亡父親的回憶《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1》;他在學校不得不面對刻板嚴格的填鴨式的教育制度《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以及《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在家裡,母親對他過分的看護讓他極度反感,使他絲毫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溫暖《Mother》。
童年不幸的遭遇讓Pink的性格孤僻絕望,他不由得自問到:“我該相信政府嗎?他們會把我送上火線嗎?我是否該修建一堵牆?”(牆的第一次潛意識存在)太多的疑問過後,Pink看到的回答卻是這個世界依舊充斥著漫天而降的炸彈和奔向掩體的平民。他不知道該何去何從《Empty Spaces》。於是他更加絕望了,他終日墮落,對任何事情毫無興趣。在他的心裡他渴望愛和被愛,他在對愛欲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著“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現實的無奈和空虛中,他只得假裝一切都好,他對自己偽裝。但是日復一日,愛變得灰暗不再美麗,他的心開始變得蒼老並得不到任何快樂《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禮的鼓聲,以及對女友離去後所發出的悽慘的哀鳴《Don't Leave Me Now》。
此時的Pink已經完全絕望了,他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覺得他就像一塊牆上的磚頭被強行禁錮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3》(牆的第二次潛意識存在)。在他的結束曲《Goodbye Cruel World》中,他徹底將自己和周圍的世界隔離開。Pink 已完全建立起來的自我封閉的牆,它表明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渦里。
Pink還是在找尋自我解脫的方式的《Hey You》,但是現實帶給他的傷害讓他一次次絕望下去,他愈來愈孤僻甚至走向極端。音樂在此刻又響起,美妙的吉他協奏曲《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以及低沉的管樂曲《Nobody Home》更加顯現出Pink的悲傷和孤獨,音樂不同於前面的激烈反而讓人更加對Pink內心的悲涼感到同情並深思。而現在的Pink已經從憤怒發泄變得更加陰鬱。精神憂鬱的他終日面對電視,電視中反映二戰時期的電影又喚起了他童年時悲傷的回憶,他不由得發出痛苦的哀鳴《Vera》。隨後在一片鼓樂齊鳴的古典彌撒風格的頌歌合唱中,引出了《迷牆》的核心曲目《Bring The Boys Back Home》,這首歌曲也唱出了他強烈的反戰心聲。
面對電視的憂鬱的他終於還是被人強迫的拉到外面的世界,當他的唱片公司使用藥物誘惑他完成《Comfortably Numb》後,他不由得開始想逃避,但是他已經早已沒有退路,他不得不將這場表演繼續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
在演出現場,Pink的憂鬱壓抑最終異化為一種莫名其妙的憎惡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的發作《In The Flesh》。他孤獨無助卻不想隨波逐流,他不願意被這個骯髒的社會將靈魂腐化,他寧願《Run Like Hell》。在混亂的顫慄中,他的心在流血,他的精神早就疲憊不堪,但他無計可施只能《Waiting For The Worms》。終於,Pink發出狂吼“stop!”,結束了這場可笑的表演。而Pink似乎也意識到精神上的枷鎖。他躲在陰暗的角落反覆低吟:“stop,stop,stop⋯⋯”。通過對自己在精神上的審判《The Trial》,Pink終於走出了牆外《Outside The Wall》重新聚集在人群里(牆的第三次潛意識存在)。此片也在最後的樂曲中結束了。回眼往事,在牆中的一幕幕形象又再度浮現在眼底,那是自己為自己建造的一座牆,孤獨冰冷的封鎖了心和意識。現在牆被衝破,外面陽光耀眼,還有一群如Pink童年的孩子在孤獨的玩耍,他們是否又在建造自己的心牆呢?
影片是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的,Roger Waters通過音樂和畫面的結合將一個個情節穿插的表達思想。似乎是凌亂的交錯中卻更加體現了精神大師弗洛伊德的意識流思想。影片中加以的動畫效果也重要的展現了這部影片的思想。戰爭的破壞、人性的善惡、精神的摧殘在動畫效果中完美的體現了美與醜、神聖與骯髒的人性。《迷牆》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東西,戰爭、人性、教育、家庭、兩性關係乃至兒童心理障礙和毒品的危急無不一一在影片中被談及被關注。尤其是本片的反戰意識更是結合了當時越戰以後年輕人的思想,他們無法逃避現實的殘酷,只得給自己建造一堵牆以求解脫。Roger Waters沒有採用一般編劇的教育式手法,而是在淋漓盡致的紕漏中讓觀眾去探索其中所蘊涵的獨特思想,也堪稱是一部偉大的心理意識探索影片!
影片將Pink的孤獨比喻成一堵牆,在牆的世界裡Pink完全的將自己封閉,他沉迷於自己的空間裡沖不出精神的枷鎖,他孤獨絕望對人生沒有希望。他在牆的世界裡療傷卻要承受更多牆外給予他的傷害。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滿是是傷痕。這牆其實並非Pink僅有,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給自己建造的牆。牆是在他們人生歷程的每一個階段形成的,這種精神上的構成將他們封閉起來,變得麻木極端,並隨他們的人生成長日益增長,到最後變得決裂。《迷牆》便是向我們展示了牆的形成全過程。它以內心的沉思為主,以“牆”比喻人性的枷鎖,在經歷種種挫折和失敗後,不再沉淪,不再逃避,勇敢地打破“牆”的枷鎖走向新的天地,這或許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