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技術

PM技術起源於日本,是較為盛行的測評領導行為的技術之一。從1963年開始進行現場研究,到1978年為止,已用PM量表測定了十多種職業的員工,達15萬人次,涉及工礦、冶金、造船、化工、鐵路、電力、運輸、銀行以及學校、醫院、家庭、政府組織等各個方面。儘管測量的行業不同,工作性質不同,但卻獲得了一致的結果。從而驗證了PM技術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PM技術
  • 開始時間:1963年
  • 起源:日本
  • 特點:科學 有效
相關概念,問卷構成,實施方法,結果處理,技術用途,

相關概念

PM是團體機能概念,任何一個團體都具有兩種機能:一種是P(performance),指工作績效,是團體的目標達成機能;另一種是M(maintenance),指團體維繫,是維持強化團體或組織的機能。P機能包括計畫性和壓力等因素。為了完成團體目標,不僅要求領導者有周密可行的計畫和組織能力,而且要求對下級嚴格規定完成任務的期限,制定規章制度和各級職責範圍,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等。由於P機能所造成的壓力會使下級產生緊張感,甚至引起上下級的對抗。M機能的作用就在於通過對下級的關懷體貼,消解人際關係中的不必要的緊張感,緩和工作中所產生的對立和抗爭,對下級進行激勵支持,給下級以發言權和表達意見的機會,刺激自主性,增強成員之間的友好和相互依存性,滿足部下的需求等,以維護組織的正常運營,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PM技術
PM技術
PM技術認為,領導者的作用就在於執行這兩種團體職能。因此,領導者的行為也就包括這兩個因素。一個領導者,不論他的P因素多么強,總包含有某種程度的M因素。同樣,不論M因素多么強,也總包含著某種P因素。此外,P和M兩方面都強或兩方面都弱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如果以 P為橫坐標,M為縱坐標,並在P和M坐標中點各畫一條平行線,就可劃分出PM、Pm、Mp、pm四種領導類型。

問卷構成

PM問卷由P因素量表、M因素量表和情境因素量表構成。P和M量表各有十個問題項目,情境量表包括八個情境因素40個問題項目,共60個項目。八個情境因素是:
①對工作的欲望;
②對待遇的滿意程度;
③對公司的滿意程度;
④心理保健;
⑤集體工作精神;
⑥會議成效;
⑦信息溝通;
⑧績效規範。每個因素包括五個問題。
這個問卷是根據心理測驗問卷法的原則,從數百個有關問題中,通過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篩選出來的。並且通過預備測驗,採用各種統計方法進行信度和效度考驗之後而被標準化了的。這種問卷在統計學上是可信和有效的。因此,這種問卷不是隨意的,而是具有科學依據的。由於工作性質不同以及職務不同,PM量表的問題內容也不盡相同。因此,要設計出適合於不同對象的許多問卷。這些問卷都是等質的。

實施方法

將標準化了的PM問卷卡片發給所測領導對象的部下,讓部下評定他們的直接上司,也可以領導者本人評定自己。自己評分與下屬評分之差,可供領導者本人對自己認識與下級對自己認識之差距。測驗者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念,被試根據所念的問題,按五個等級來評價直接上司(或自己給自己評分),評分只要在卡片的相應等級中打個記號即可。每一個問題停留時間不要太長,以免被試考慮過多而影響測量的信度。為了減少被試的顧慮和控制偏差、在測驗開始前要先念指導語。

結果處理

每一個問題,用五級評定法進行評分,最高分為五分,最低分為一分,由於P、M的每個量表是十個問題組成,所以總分最高是 50分,最低是10分。將各人評定結果收集起來,可求出P和M的平均值。
在全國常模沒有作出以前,可以用本單位或本系統的各個被評領導的P、M得分的平均值作為比較標準。為此,將這個單位的所有被評領導的P及M得分相加,求該單位領導的平均P值和平均M值。根據所得結果,在P坐標和M坐標上取平均P值和M值點,畫出兩個平行線,交叉而構成四個象限,即為四種領導類型。
如果要判定某個領導是屬於哪種領導類型,也將他的P值和M值標在P軸和M軸上,畫平行線,其交點落在哪個象限,就屬於哪個類型。
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在全國各地區同類組織系統中進行測查,可以求得一個全國平均值,即為常模。某個單位的領導,或某個單位領導的測定結果,可以與這個全國常模進行比較,以確定他屬於什麼類型的領導。同理,八個情境因素的測定,可作為該領導者所處的領導環境診斷之用。這些環境因素是下屬士氣、態度和滿意度的反映,也是領導效果的表征。

技術用途

領導類型的評估
PM技術主要用於領導類型的評估,以改進領導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PM技術除了讓下屬評價直接上司外,也可以讓領導自評。這樣,領導者可以將自評結果與下屬評價結果進行對照,看看是否一致,差距何在,以便改進不足之處,向PM型努力。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進行再測,以檢驗改進提高的程度。比如,原來測定結果是P型領導,由於注意改善M因素,一年之後再測結果,很可能就成為PM型領導。
企業診斷和諮詢
PM技術對一個團體或組織具有診斷意義。PM技術可以作為企業診斷和諮詢的有效方法,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對現職領導或幹部的評測結果,可以為選拔幹部提供科學的參考數據。
以往領導幹部的選拔,通常由上級領導根據一些原則憑主觀印象加以選定。在候選人員之間缺乏客觀的定量指標加以比較。 PM技術為領導行為的定量評價提供了一種客觀而科學的方法。當然,選拔領導幹部有許多標準,只有把PM技術與其他的選拔標準結合起來使用,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
通過評測,可對每一領導的類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現實中,PM型領導畢竟不是多數,因此,在配置幹部時,可考慮到幹部的領導類型的搭配。在組織領導班子時,把P型的領導與M型的領導進行搭配,避免 P型與P型,M型與M型的搭配,也許會起到一種取長補短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