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反艦飛彈

P-5反艦飛彈是蘇聯一型反艦飛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P-5反艦飛彈
  • 國家:蘇聯 
研製背景,技術特點,

研製背景

蘇聯海軍的艦射型巡航飛彈,Shchuaka,該項目一度被中止,後來又改稱為P一1 KSShch(北約代號SS—N一1“掃帚”)而復出,並部署在少量56M型和57型驅逐艦上。該型飛彈使用當時常見的無線電指令制導,目標信息由驅逐艦的雷達提供。這意味著儘管飛彈本身航程可達185公里,但受制於艦載雷達與無線電不能跨地平線導引的缺陷,實際射程只有30—35公里。後繼的KSShch-B改用主動雷達導引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並搭配了卡一15RC直升機提供超越地平線的目標探測能力,擔任飛彈與戰艦之間的通信中繼任務。然而由於機載雷達重量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卡一15Re直升機未能定型量產,KSShch-B項目也在20世紀60年代宣告終止。
就在切洛梅伊提出潛射巡航飛彈計畫的同時,著名的航空設計局如米高楊、伊柳辛、Beriev等也在積極爭取蘇聯紅海軍的訂單。最後由OKB一52設計局的P-5型(北約代號SS-N一3A)飛彈系統取得了海軍的訂單。值得注意的是,P-5指的是整個飛彈系統,而飛彈本身的代號則是4K-95。這說明了由於飛彈從火控到導引需要多種設備的整合,唯有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才能發揮戰力。1957年,P一5進行了首次試射。並在1959年交付了第l枚飛彈,部署在改裝過的613型(w級)柴電潛艇上。P-5使用固體助推火箭,平常可將彈翼收縮以收納到發射箱中,發射後才展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進,最大速度可達1250公里,可攻擊500公里外的陸地目標。早期型採用慣性導航,1962年推出的P-SD則使用較精確的都卜勒導航及雷達調度針,並部署到659型核潛艇(E—I級)上。可搭帶RDS-4核彈頭(爆炸當量200KNt)的P-5飛彈成為蘇聯海軍首種正式服役的巡航飛彈,不過作為一種攻陸飛彈,這表示蘇聯潛艇必須接近到美國海岸的500公里內才能發揮功效,這對當時蘇聯的潛艇而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技術特點

P-5飛彈的反艦型有三種型號:陸基型P-SS/SSC-1、潛射型P一6與艦射型P一35。1959年10月,P-6飛彈率先試射,接著P一35飛彈在12月試射。1963-1968年間,總共有8艘戰艦裝備了P-35飛彈,包括4艘58型巡洋艦(肯達級)與4艘1134型巡洋艦(克里斯塔一I級),同期,裝備P一6飛彈各級艦艇則有16艘65l型柴電潛艇(J級)及多達29艘的675型核潛艇(E—II級)。顯然蘇聯海軍相當滿意P一6/P一35的性能。並認為比投資在攻陸巡航飛彈上有用得多,1966年蘇聯海軍裝備P一5攻陸飛彈的659型核潛艇全部退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