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夢幻顯示器——材料與器件

OLED夢幻顯示器——材料與器件

《OLED夢幻顯示器——材料與器件》是2011年6月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金鑫、黃孝文。

基本介紹

  • 書名:OLED夢幻顯示器——材料與器件
  • 作者:陳金鑫
    黃孝文
  • ISBN:9787115251787
  • 頁數:262頁
  • 定價:55元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與發光器件,具有諸多優越的性能和不可抗拒的魅力。《OLED夢幻顯示器——材料與器件》結合OLED的發展趨勢和套用情況,系統地介紹了有機材料的特性、電激發光組件的結構和原理、電荷注入與傳遞材料、螢光發光材料、磷光發光材料、提高OLED效率和延長其壽命的方法、OLED的組件設計、OLED顯示器等內容。
《OLED夢幻顯示器——材料與器件》內容新穎、實用,技術先進,適合從事OLED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套用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適合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圖書目錄

第 1章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簡介 1
1.1 概述 1
1.2 套用與發展 2
1.3 終極顯示的追求 4
1.4 廠商概況 5
參考文獻 10
第 2章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基礎知識 12
2.1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發展 12
2.2 有機材料的特性 13
2.2.1 吸收和發射 13
2.2.2 電荷在有機分子間的傳遞 16
2.2.3 有機分子的能態 19
2.2.4 有機分子的能態和與電極界面的能態關係 21
2.3 電激發光組件的結構與原理 22
2.3.1 組件電流的限制 23
2.3.2 組件的結構 25
2.4 光電特性與測量 27
2.4.1 發光效率 28
2.4.2 發光顏色 30
參考文獻 32
第3章 電荷注入與傳遞材料 34
3.1 陰極材料 34
3.1.1 慣用金屬材料 34
3.1.2 金屬合金 35
3.2 陽極材料 37
3.2.1 導電氧化物 37
3.2.2 陽極的表面處理 38
3.3 空穴注入材料(HIM) 38
3.4 空穴輸送材料(HTM) 41
3.5 電子注入層材料(EIM) 43
3.5.1 鹼金屬化合物 43
3.5.2 電子注入機制 44
3.5.3 N型摻雜層 46
3.6 電子輸送材料(ETM)/空穴阻隔材料(HBM) 47
3.6.1 惡唑(oxadiazole)衍生物和其樹狀物(dendrimer) 47
3.6.2 金屬螯合物(metalchelate) 49
3.6.3 其他唑類化合物(azole-based material) 51
3.6.4 喹啉衍生物(quinoline) 52
3.6.5 喔啉(quinoxaline)衍生物 53
3.6.6 二氮蒽(anthrazoline)衍生物 53
3.6.7 二氮菲(phenanthroline)衍生物 53
3.6.8 含矽的雜環化合物(silole) 54
3.6.9 全氟化的-(phenylene)s寡聚物 55
3.6.10 其他有潛力的ETM 56
3.7 載子移動率 57
參考文獻 67
第4章 螢光發光材料 74
4.1 概述 74
4.2 紅光材料 74
4.2.1 DCJTB相關的紅色摻雜物 75
4.2.2 多摻雜物系統 78
4.2.3 雙主發光體摻雜系統 80
4.2.4 非摻雜型紅光螢光材料 83
4.2.5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類材料 86
4.3 綠光材料 87
4.3.1 香豆素(coumarins)衍生物 87
4.3.2 喹吖啶酮(quinacridone)衍生物的綠光摻雜物 90
4.3.3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 92
4.3.4 1H-pyrazolo[3,4-b]quinoxaline類的綠光螢光摻雜物 92
4.3.5 最新綠光螢光摻雜物信息 92
4.4 藍光材料 94
4.4.1 藍光主發光材料 94
4.4.2 天藍光摻雜物 106
4.4.3 深藍光摻雜物 109
4.4.4 深藍光組件的改善 111
4.5 黃光材料 115
4.6 白光材料 117
參考文獻 120
第5章 磷光發光材料 125
5.1 三重態磷光 125
5.1.1 發光原理 125
5.1.2 電激發磷光的發光機制 126
5.2 主發光體材料 127
5.3 紅色磷光摻雜材料 131
5.4 綠色磷光摻雜材料 136
5.5 藍色磷光摻雜材料 140
5.6 樹狀物磷光發光體 142
5.7 空穴/激子阻擋層材料 145
5.8 磷光組件的穩定度 147
參考文獻 148
第6章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效率 153
6.1 影響有機發光二極體效率的參數 153
6.2 增進載子平衡的方法 157
6.2.1 增進電子注入效率 157
6.2.2 良好的電子傳輸材料 158
6.2.3 組件結構的改善 159
6.3 提高出光率的方法 161
6.3.1 減少不發光模式 161
6.3.2 減少全反射 161
6.3.3 減少波導效應 163
參考文獻 165
第7章 OLED的壽命 167
7.1 簡介 167
7.2 非本質劣化因素 167
7.2.1 基板的平整度 168
7.2.2 微小顆粒的污染 168
7.2.3 有機層與電極層間的分層(delamination) 169
7.2.4 金屬層的表面微小孔隙(pinhole) 170
7.3 本質劣化因素 172
7.3.1 有機膜的穩定性 173
7.3.2 陽極與有機層的接觸面 175
7.3.3 激發態的穩定性 175
7.3.4 可移動的離子雜質 177
7.3.5 銦的遷移機制 178
7.3.6 不穩定的陽離子 179
7.3.7 正電荷累積的機制 180
7.3.8 再結合區的寬窄 181
7.4 平面顯示器壽命 182
參考文獻 182
第8章 OLED的組件設計 185
8.1 穿透式與上發光OLED的結構 185
8.1.1 透明陰極的發展介紹 186
8.1.2 上發光組件的陽極 188
8.1.3 無電漿破壞的濺鍍系統 189
8.1.4 微共振腔效應 190
8.1.5 陰極覆蓋層 193
8.2 串聯式OLED的結構 194
8.3 可撓曲式OLED的結構 196
8.3.1 基板 197
8.3.2 主動矩陣式驅動技術 199
8.4 p-i-n OLED的結構 201
8.5 倒置式IOLED的結構 202
8.6 白光OLED的結構 203
8.6.1 多重發光層(multiple emissive layer) 204
8.6.2 多摻雜發光層(multiple dopants emissive ayer) 208
8.6.3 利用活化雙體和活化錯合物發射的WOLED 210
8.6.4 其他WOLED的結構 211
參考文獻 212
第9章 OLED顯示器 217
9.1 前言 217
9.2 OLED全彩化技術 217
9.2.1 紅、藍、綠像素並置法(side-by-side pixelation) 217
9.2.2 色轉換法(color conversion method,CCM) 219
9.2.3 彩色濾光片法 220
9.2.4 微共振腔調色法 221
9.2.5 多層堆疊法 222
9.3 驅動方式 223
9.3.1 被動矩陣驅動方式 223
9.3.2 主動矩陣驅動方式 225
9.4 灰階 230
9.4.1 模擬驅動:電壓編程與電流編程 231
9.4.2 數字驅動 232
9.5 對比 233
9.6 面板功率損耗 235
9.6.1 功率效率的增進 235
9.6.2 顯示畫面的設計 236
9.6.3 顯示模組的設計 236
9.7 OLED製程 238
9.7.1 真空蒸鍍設備 240
9.7.2 其他鍍膜技術 244
9.7.3 封裝材料與設備 251
參考文獻 256
附錄 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 2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